...確定性:高瓴張磊的「三把火」「三哲學」和「七公式」 | 艾問人物

2020-12-17 雲掌財經

「這個世界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 有句話叫「風物長宜放眼量」,就是讓我們從遠處、大處著眼,要看未來,看全局。我常常給創業者建議, 要學朱元璋「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這個戰略在創業中有效,也同樣適用於你我的生活。 」

——語出高瓴張磊

的確,「人尚未奔跑,時代卻已策馬揚鞭」。

黑天鵝亂飛的2020年,疫情蔓延、油價崩盤,股市走勢好比心電圖忽上忽下。在這樣的局勢下,9月初,在線視頻會議軟體Zoom登陸美股,短短幾個小時內大漲近50%。多年前就重倉Zoom的高瓴,一夜之間狂賺8.9億美元。

時間推回到北京時間8月27日,成立6年後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在紐交所正式IPO上市。而就在此1個月之前,小鵬汽車C+輪融資5億美元,高瓴參投。小鵬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41.47%,市值超過150億美元,高瓴這筆短期投資的回報率超過20倍。

別太驚訝,高瓴資本從來不缺少高光時刻。格力混改有它,風頭正勁的恆瑞有它,百濟神州有它,號稱「中國特斯拉」的蔚來汽車有它,國民洗衣液藍月亮有它,國產美妝也有它;你聊天用的微信,上班騎的摩拜單車,購物用的京東,追劇用的愛奇藝,睡前刷的抖音,搜索用的百度,訂餐用的美團,幕後都有它。

就在小鵬汽車上市前1天,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出版了新書《價值》。相比較用於捐給舊金山當地窮人和無家可歸者的「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拍賣,張磊這麼一個同樣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大忙人,用41萬字告訴在座普通人如何把錢和時間投資在「有價值的東西上」這個玉律金科的人生真諦,無疑也是一種慈善行為。

張磊再次闡釋和強調了其信奉的 「 長期主義 」。變量始終不可預測,遺憾的是應對變量的萬能鑰匙並不存在,如同金庸筆下的武林秘籍一般虛無縹緲,但人們仍然寄希望於找到對抗不確定性的終極武器。針對這個根本矛盾,張磊在《價值》書中進行了探索。

武器1:「三把火」

河南駐馬店傳說,小城青年靠三把火逆襲被巴菲特邀請共進午餐。

1972年,張磊出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市一個「雙職工家庭」。父母同為職工需要上班,少年時代的張磊一度被「扔」在市圖書館工作的親戚那裡。由於長期「泡圖書館」,張磊的閱讀範圍從文藝圖書延展到學術書籍,他愛上了這些書中嚴謹的邏輯框架。

這使得少年張磊就對自己的發展有了深刻的認知。《價值》一書中寫到,張磊在上學時受到天天背誦的「三個有利於」啟發,總結出了自己的「三把火理論」。

凡是能被火燒掉的東西都不重要,比如金錢、房子或者其它物質財富。無法燒掉的東西才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這就是深藏於張磊內心的「三把火」,而這「三把火」照亮了張磊日後的資本之路。

「尚未配妥劍,轉眼便江湖」。張磊有著無比光鮮的簡歷,這不僅體現了他的知識水平,也代表了他的能力。

1990年,張磊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1998年赴美國求學,後獲得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張磊在耶魯大學讀書期間,曾在著名的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管理著名的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工作。

畢業後,張磊進入全球新興市場投資基金(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工作,後又擔任起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首任中國首席代表,並創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駐香港和北京辦事處。

2005年,32歲的張磊心中仍有「少年夢」,他戎馬歸來,作為創始人創建了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

創業初期,2008年,金融海嘯漫及全球,幾乎所有的機構投資者都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陷入恐慌。只有張磊不慌。他頻頻發言:「Think big,think long」(謀大局,思長遠」)。這是張磊的「長期主義」價值觀,這一價值觀也奠定了高瓴資本長期以來信奉的信條。

直到受邀來到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上演講,張磊還在說:「選擇做時間的朋友」,「Think big,think long」 。

武器2:「三哲學」

《價值》一書中,張磊的價值觀無疑就是前文所說的「長期主義」,在此基礎之上,他還提到了三個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三句話分別源自《道德經》、《論語》、《史記》。這「三個哲學」,在2017年那場人大演講中,他也曾談到過。

「守正居奇」,正所謂「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在投資學中,指的是在堅持高度道德自律、人格獨立、遵守規則的前提之下,堅持專業和專注。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指一定要克制住不願意錯失任何好事的願望,因為這樣的欲望有些不切實際,但同時必須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則是指不要在意短時期內創造的社會聲譽或者價值,應該在意的是長期範疇能夠生產多少價值。不用到處宣傳,只要做正確的事情,好的企業家自會找上門。

《艾問人物》對此進行了四字總結:穩,準,狠,忍

行業內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高瓴牽手京東的故事。2010年,據說劉強東當時的融資需求只有7500萬美元,但張磊卻告訴劉強東:「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

這是國內早期網際網路企業的投資中單筆投資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人傻錢多」。但,正應了那句俗話:別人笑他太瘋癲,他笑別人看不穿。張磊很清楚,只有這種燒錢的商業模式才最適合京東,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上,是永遠都看不出來核心競爭力的。

在張磊看來,京東好比亞馬遜,就是前幾天助貝索斯登頂世界超級首富的那個亞馬遜。貝索斯當年的遺憾是亞馬遜成立時美國已經有了UPS這類物流巨頭,因此他喪失了做供應鏈整合的機會。但在中國,京東不存在這樣的對手。

高瓴的那輪大手筆投資使京東在極短的時間裡迅速確立了B2C電子商務領域內不可撼動的領先優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威懾了新的資本投向該領域的競爭公司,強化了京東的絕對領袖地位。

可見,張磊成為張磊,不是沒有原因的。

武器3:「七公式」

張磊的「七公式」分別是:時間回報公式、選擇與努力公式、選擇的定義公式、組織人才觀公式、組織文化與價值觀公式、啞鈴理論公式、價值投資創新公式

「七公式」中,前五個相互之間闡述了這樣一個內在邏輯:投資首先要確定需在不同維度上獲得動態的、長期的收益;行動中選擇比努力重要,選擇的核心是讓人與事相匹配,選擇中人比事重要。把最聰明最靠譜的人才聚在一起,一定能夠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而在這樣的組織中,需要價值觀的對齊。

「在奮鬥的過程中,難以預料前路如何,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

第六個啞鈴理論公式,是指除人與人的化學反應以外,在未來的產業變革中,傳統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經濟的創新滲透將成為兩股重要力量。創新經濟將向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廣泛滲透,傳統經濟也將運用最新科技成果實現關鍵的能量躍遷。

最後一個是價值投資創新公式,主要包含的內容是運用第一性原理意味著追本溯源、回歸本質。

美團創始人王興是一個永遠充滿好奇心的人,他愛思考、愛讀書、愛提問,學習能力極強,他的初心是「網際網路改變世界」。好比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史蒂夫·賈伯斯輟學創業,2003年,在美國讀博士的王興,感受到社交網站的興起,毅然決然回國創業。

恆瑞醫藥前董事長孫飄揚,曾被戲稱為「藥神」的企業家,早年是藥廠的一名技術員。當時的仿製藥價格低廉、銷路好,但孫飄揚堅信,創新藥才是保證一家藥廠真正立足於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你沒有技術,你的命運就在別人手裡,我們要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藥廠若不改變技術層次低、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就沒有出路。」

騰訊在2005年的估值不足20億美元,那時的騰訊用戶具備「三低」特徵,年齡低、學歷低、收入低,高圈人都用MSN。後來張磊去義烏的小商品城做市場調查,發現每一個攤主遞來的名片上都有手機號、QQ號,就連義烏的招商辦上也有自己的QQ號。馬化騰當年34歲,比張磊還大一歲。

對張磊來說,他們都是志同道合,值得同行的夥伴。

事實上,無論美團、恆瑞醫藥、騰訊還是其他被投公司,張磊和高瓴也憑藉對「初心」價值觀的支持,在這些公司的高速成長中收穫了豐厚回報。2017年,張磊以170億身價登上胡潤富豪榜。2020年,剛剛迎來15歲生日的高瓴資本,在陪伴眾多中國大牛企業由誕生到成熟之後,高瓴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投資平均年回報率超40%,現已成為亞洲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

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

張磊著者,《價值》一書,堪稱投資秘籍。歸根結底,投資之道,實有萬千法門,「長期主義」是根基。正如張磊所說:「武林之大,但凡修得暗標神劍者,亦可獨步江湖。」

GFS全球創始人大會(Global Founders Summit)是艾問的旗艦活動,全面服務和連結創始人、投資人、媒體人群體,向世界講好中國創始人的故事,在全球布局中輔佐企業成功商業落地。

相關焦點

  • 高瓴資本張磊:90%的人不能理解,到底什麼才是時間的朋友
    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的高瓴資本,正在成為市場的引導者,幫助更多的企業回歸價值創造。 張磊創立的高瓴已經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更支持和參與了一批偉大企業的誕生和成長。
  • 眾人眼中的高瓴張磊:喜歡冒險、喜歡去挑戰那些更難的雪道
    張磊兒時形成於內心的「三把火」構成了他價值投資的核心底色,才讓他比別人走得更遠更成功!持續堅守價值觀和戰略是人們走向成功的唯一通行證!隨著過去2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張磊和高瓴在一次次成功案例中證明了其卓越的價值洞察力,並引領著無數創業者和優秀企業踐行長期主義發展理念,成為中國企業界的一面旗幟。如果要追問當代獨角獸企業光鮮背後的商業哲學,這本書提供了一份獨到而精彩的答案。推薦所有讀者一起分享閱讀。
  • 神壇上的高瓴資本:張磊的資本帝國如何運作?
    他提出了一個頗具政治哲學意味的名詞——長期主義,並將它跟高瓴資本牢牢綁定在一起,這被一些人視為挑戰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今年以來,張磊高調得讓人感到不適應。出書、連麥、演講、專訪,聚光燈下的他打破了私募大佬悶聲賺大錢的印象,風頭甚至超過了「VC一哥」沈南鵬。在二級市場,高瓴參與的項目受到機構和散戶的瘋狂追捧,大多都能在IPO首日股價大漲。
  • 張磊對話老友:高瓴就是個創業者,可改名「高瓴創業集團」
    9月14日晚,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海底撈董事長張勇、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斑馬資本聯合創始人及合伙人莊辰超、國儀量子公司CEO賀羽奉獻了一場精彩對話——請回答2020:張磊和他的朋友們聊《價值》。
  • 5000億身家高瓴張磊:一個人混得好不好,主要看這一個特質
    大佬劉強東也視張磊為恩人。張磊是誰?也許普通人對他不甚了解。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滴滴、百度、格力、美團等知名企業,都有張磊領銜高瓴資本的身影。也許大家都以為,他和很多投資界大佬一樣,也是有錢有勢的「富二代」。但是時間倒退幾十年前,張磊還是出生於河南駐馬店的雙職工家庭,差點連初中都沒考上的普通小子。就是因為了一個秘訣,他硬是從無名之輩,白手創立了高瓴資本,從0進化到5000億,並且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校董會副董事長。
  • 看高瓴資本的張磊怎麼說
    當然,這也成就了張磊和張磊的高瓴資本。張磊類似成功的投資不勝枚舉。他投資騰訊、藍月亮、美團等,無不堪稱投資界的典範。張磊做得如此成功,到底有什麼秘訣?他的團隊從一個個門外漢成為了投資界的精英,張磊是如何帶出來的?想必你我都想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吧!
  • 中國金融巨神:張磊和5000億高瓴資本,是如何練成的
    這些人用行動為後世指引了方向,中國金融巨神張磊積累了5000億的高瓴資本,是什麼樣的原因練就了張磊這般強大的吸金本領?2005年,在老師和朋友的支持下,張磊建立了高瓴資本,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投資領域上,和其他投資者家選擇合作夥伴的標準不同,張磊不會在意所投企業的資本,也不會在意投資對象的身價,張磊一直在強調人的主觀作用,他知道一個好的領導者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高瓴資本張磊:不能創造長期價值的護城河就是紙老虎
    2017年9月,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應邀參與了第三季的《改變世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訪談錄》,與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對話,交流高瓴的投資哲學、重倉中國的理念和對未來投資市場的判斷。此專訪以視頻的形式已於今年1月份在第一財經平臺上播出。
  • 高瓴張磊:穿越周期的方法,是把長期主義應用到生活中每個微決策中
    陸奇、斑馬資本聯合創始人及合伙人莊辰超、國儀量子公司CEO賀羽進行了一場對話——請回答2020:張磊和他的朋友們聊《價值》。張磊更是在對話中坦言,高瓴就是個創業者,只是恰巧還是投資人。他稱,從初心出發,高瓴的名字或許都可以改一改、叫做高瓴創業集團,和大家一起去創業。
  • | 艾問人物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據此發布了一篇《國貨兇猛|「彩妝黑馬」如何3年跑出40億美金估值?| 艾問人物》的文章,對其發展過程中取得的耀眼成績,創始人黃錦峰的生平進行了描寫,又對它是如何一路開掛,乘勝追擊以及它的弊端和競品進行了詳細分析。
  • 高瓴張磊對話高毅邱國鷺:投資人如何突破能力邊界
    此外,張磊也介紹了高瓴獨特的商業模式,他認為高瓴模式是農耕文明,精耕細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就能春播秋收,真正創造價值,把好的企業家吸引過來。他說,高瓴最重要的是將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的完美融合,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把企業和投資融合在一起,真正回到創造價值的理念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只是資本的問題。
  • 高瓴資產增長3500倍,張磊靠什麼賺錢?
    高瓴資本,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之一,資產規模超過5000億元,高瓴資本由張磊在2005年創辦,僅用了15年時間,資產增長3500倍,張磊靠什麼賺錢呢?從人民大學畢業後,同學們都找了份體面的工作,張磊也要生活,也只能選擇就業,但他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其他同學都想方設法到銀行等金融機構上班,他卻到五礦集團工作,而用做的是收儲工作。這讓他可以全國各地跑,對各地的經濟結構、資源環境、營商環境都有了比常人更多地了解。
  • 高瓴張磊,再一次打破中國VC/PE圈歷史
    隨後,投資界(ID:pedaily2012)多方證實,高瓴確實正在進行新一輪募資。高瓴新一輪募資開始於今年3月初。在美國疫情還沒大規模爆發前,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與多家被投企業創始人,在矽谷舉辦了一場級別非常高的閉門會議,受邀者是全球眾多富有家族和捐贈基金等世界級的投資人。
  • 高瓴張磊和高毅邱國鷺都說到了...
    張磊也介紹了高瓴獨特的商業模式,他認為高瓴模式是農耕文明,精耕細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就能春播秋收,真正創造價值,把好的企業家吸引過來。他說,高瓴最重要的是將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的完美融合,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把企業和投資融合在一起,真正回到創造價值的理念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只是資本的問題。
  • 高瓴資本張磊:創業者只有留在牌桌上,才有機會最終贏得時間
    對於未來,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認為自己是「毫無疑問的理性樂觀派」。正如張磊所說,風物長宜放眼量。投資要從遠處著想,「做時間的朋友」,如此才能降低面對不確定性時的焦慮感。而這套看似簡單的投資哲學不僅適用於當前的投資行業,更適用於面臨任何危機下的創業者。 在對當下創業者的建議中,張磊尤其提到要穩住當下經營。
  • 高瓴張磊: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關鍵看4個維度,NO.1也不行
    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都是創立於2005年,它們的創始人張磊和沈南鵬誰是投資之王?爭論由來已久,張磊是屌絲逆襲的代表,沈南鵬是精英階層的代表。2017年的東興飯局可能已經給出了答案。而沈南鵬就不用為錢擔心,畢業直接去國外讀碩士,碩士畢業後,沈南鵬先後在花旗銀銀行、雷曼兄弟和德意志銀行頂級金融機構工作。而張磊畢業後的工作經歷和沈南鵬差不少。沈南鵬創立攜程和如家都上市了,張磊創立的中華創業網還失敗了。所以張磊是平民的代表,沈南鵬是精英的代表。
  • 張磊投資十年造就洗衣液一哥,江小白是下一個「藍月亮」?
    而持股10%的高瓴資本對應的市值達85億港元,加上此前獲得的2.3億港元分紅,對比當初投入的3億人民幣,高瓴資本這筆投資賺了24.67倍。這是一個耗時十二年的「中國版寶潔」!當資本的聚光燈打在藍月亮身上時,財經無忌再次精讀《價值》。我們想從高瓴資本和張磊的投資邏輯中,找出下一個「藍月亮」,找出更多「時間的朋友」。
  • 「中國寶潔」、洗衣液一哥上市,高瓴是最大外部股東,獲益24倍
    除了藍月亮的創始人,還有一個人也賺大發了,他就是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2010年,在藍月亮的天使輪中,高瓴資本張磊投資藍月亮4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8億元),後又追加投資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0.068億元)。持有藍月亮10%的股份,市值為85.17億港元,加上之前分紅所得的3億港元。張磊的這筆投資獲益24倍。
  • 高瓴資本張磊: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終點更重要|二馬美文
    —————————————————————————————— 來源:CEO商業評論 作為當代中國「價值投資」領域教父級人物,張磊成功投資的經典案例有騰訊、京東、美團、百度、格力、Airbnb等,張磊一直強調高瓴堅守長期價值投資,買入並長期持有公司股份,「要做正和遊戲」,拒絕零和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