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 有句話叫「風物長宜放眼量」,就是讓我們從遠處、大處著眼,要看未來,看全局。我常常給創業者建議, 要學朱元璋「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這個戰略在創業中有效,也同樣適用於你我的生活。 」
——語出高瓴張磊
的確,「人尚未奔跑,時代卻已策馬揚鞭」。
黑天鵝亂飛的2020年,疫情蔓延、油價崩盤,股市走勢好比心電圖忽上忽下。在這樣的局勢下,9月初,在線視頻會議軟體Zoom登陸美股,短短幾個小時內大漲近50%。多年前就重倉Zoom的高瓴,一夜之間狂賺8.9億美元。
時間推回到北京時間8月27日,成立6年後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在紐交所正式IPO上市。而就在此1個月之前,小鵬汽車C+輪融資5億美元,高瓴參投。小鵬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41.47%,市值超過150億美元,高瓴這筆短期投資的回報率超過20倍。
別太驚訝,高瓴資本從來不缺少高光時刻。格力混改有它,風頭正勁的恆瑞有它,百濟神州有它,號稱「中國特斯拉」的蔚來汽車有它,國民洗衣液藍月亮有它,國產美妝也有它;你聊天用的微信,上班騎的摩拜單車,購物用的京東,追劇用的愛奇藝,睡前刷的抖音,搜索用的百度,訂餐用的美團,幕後都有它。
就在小鵬汽車上市前1天,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出版了新書《價值》。相比較用於捐給舊金山當地窮人和無家可歸者的「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拍賣,張磊這麼一個同樣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大忙人,用41萬字告訴在座普通人如何把錢和時間投資在「有價值的東西上」這個玉律金科的人生真諦,無疑也是一種慈善行為。
張磊再次闡釋和強調了其信奉的 「 長期主義 」。變量始終不可預測,遺憾的是應對變量的萬能鑰匙並不存在,如同金庸筆下的武林秘籍一般虛無縹緲,但人們仍然寄希望於找到對抗不確定性的終極武器。針對這個根本矛盾,張磊在《價值》書中進行了探索。
河南駐馬店傳說,小城青年靠三把火逆襲被巴菲特邀請共進午餐。
1972年,張磊出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市一個「雙職工家庭」。父母同為職工需要上班,少年時代的張磊一度被「扔」在市圖書館工作的親戚那裡。由於長期「泡圖書館」,張磊的閱讀範圍從文藝圖書延展到學術書籍,他愛上了這些書中嚴謹的邏輯框架。
這使得少年張磊就對自己的發展有了深刻的認知。《價值》一書中寫到,張磊在上學時受到天天背誦的「三個有利於」啟發,總結出了自己的「三把火理論」。
凡是能被火燒掉的東西都不重要,比如金錢、房子或者其它物質財富。無法燒掉的東西才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這就是深藏於張磊內心的「三把火」,而這「三把火」照亮了張磊日後的資本之路。
「尚未配妥劍,轉眼便江湖」。張磊有著無比光鮮的簡歷,這不僅體現了他的知識水平,也代表了他的能力。
1990年,張磊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1998年赴美國求學,後獲得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張磊在耶魯大學讀書期間,曾在著名的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管理著名的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工作。
畢業後,張磊進入全球新興市場投資基金(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工作,後又擔任起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首任中國首席代表,並創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駐香港和北京辦事處。
2005年,32歲的張磊心中仍有「少年夢」,他戎馬歸來,作為創始人創建了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
創業初期,2008年,金融海嘯漫及全球,幾乎所有的機構投資者都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陷入恐慌。只有張磊不慌。他頻頻發言:「Think big,think long」(謀大局,思長遠」)。這是張磊的「長期主義」價值觀,這一價值觀也奠定了高瓴資本長期以來信奉的信條。
直到受邀來到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上演講,張磊還在說:「選擇做時間的朋友」,「Think big,think long」 。
《價值》一書中,張磊的價值觀無疑就是前文所說的「長期主義」,在此基礎之上,他還提到了三個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三句話分別源自《道德經》、《論語》、《史記》。這「三個哲學」,在2017年那場人大演講中,他也曾談到過。
「守正居奇」,正所謂「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在投資學中,指的是在堅持高度道德自律、人格獨立、遵守規則的前提之下,堅持專業和專注。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指一定要克制住不願意錯失任何好事的願望,因為這樣的欲望有些不切實際,但同時必須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則是指不要在意短時期內創造的社會聲譽或者價值,應該在意的是長期範疇能夠生產多少價值。不用到處宣傳,只要做正確的事情,好的企業家自會找上門。
《艾問人物》對此進行了四字總結:穩,準,狠,忍。
行業內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高瓴牽手京東的故事。2010年,據說劉強東當時的融資需求只有7500萬美元,但張磊卻告訴劉強東:「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
這是國內早期網際網路企業的投資中單筆投資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人傻錢多」。但,正應了那句俗話:別人笑他太瘋癲,他笑別人看不穿。張磊很清楚,只有這種燒錢的商業模式才最適合京東,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上,是永遠都看不出來核心競爭力的。
在張磊看來,京東好比亞馬遜,就是前幾天助貝索斯登頂世界超級首富的那個亞馬遜。貝索斯當年的遺憾是亞馬遜成立時美國已經有了UPS這類物流巨頭,因此他喪失了做供應鏈整合的機會。但在中國,京東不存在這樣的對手。
高瓴的那輪大手筆投資使京東在極短的時間裡迅速確立了B2C電子商務領域內不可撼動的領先優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威懾了新的資本投向該領域的競爭公司,強化了京東的絕對領袖地位。
可見,張磊成為張磊,不是沒有原因的。
張磊的「七公式」分別是:時間回報公式、選擇與努力公式、選擇的定義公式、組織人才觀公式、組織文化與價值觀公式、啞鈴理論公式、價值投資創新公式。
「七公式」中,前五個相互之間闡述了這樣一個內在邏輯:投資首先要確定需在不同維度上獲得動態的、長期的收益;行動中選擇比努力重要,選擇的核心是讓人與事相匹配,選擇中人比事重要。把最聰明最靠譜的人才聚在一起,一定能夠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而在這樣的組織中,需要價值觀的對齊。
「在奮鬥的過程中,難以預料前路如何,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
第六個啞鈴理論公式,是指除人與人的化學反應以外,在未來的產業變革中,傳統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經濟的創新滲透將成為兩股重要力量。創新經濟將向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廣泛滲透,傳統經濟也將運用最新科技成果實現關鍵的能量躍遷。
最後一個是價值投資創新公式,主要包含的內容是運用第一性原理意味著追本溯源、回歸本質。
美團創始人王興是一個永遠充滿好奇心的人,他愛思考、愛讀書、愛提問,學習能力極強,他的初心是「網際網路改變世界」。好比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史蒂夫·賈伯斯輟學創業,2003年,在美國讀博士的王興,感受到社交網站的興起,毅然決然回國創業。
恆瑞醫藥前董事長孫飄揚,曾被戲稱為「藥神」的企業家,早年是藥廠的一名技術員。當時的仿製藥價格低廉、銷路好,但孫飄揚堅信,創新藥才是保證一家藥廠真正立足於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你沒有技術,你的命運就在別人手裡,我們要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藥廠若不改變技術層次低、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就沒有出路。」
騰訊在2005年的估值不足20億美元,那時的騰訊用戶具備「三低」特徵,年齡低、學歷低、收入低,高圈人都用MSN。後來張磊去義烏的小商品城做市場調查,發現每一個攤主遞來的名片上都有手機號、QQ號,就連義烏的招商辦上也有自己的QQ號。馬化騰當年34歲,比張磊還大一歲。
對張磊來說,他們都是志同道合,值得同行的夥伴。
事實上,無論美團、恆瑞醫藥、騰訊還是其他被投公司,張磊和高瓴也憑藉對「初心」價值觀的支持,在這些公司的高速成長中收穫了豐厚回報。2017年,張磊以170億身價登上胡潤富豪榜。2020年,剛剛迎來15歲生日的高瓴資本,在陪伴眾多中國大牛企業由誕生到成熟之後,高瓴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投資平均年回報率超40%,現已成為亞洲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
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
張磊著者,《價值》一書,堪稱投資秘籍。歸根結底,投資之道,實有萬千法門,「長期主義」是根基。正如張磊所說:「武林之大,但凡修得暗標神劍者,亦可獨步江湖。」
GFS全球創始人大會(Global Founders Summit)是艾問的旗艦活動,全面服務和連結創始人、投資人、媒體人群體,向世界講好中國創始人的故事,在全球布局中輔佐企業成功商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