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其實對金錢是沒有概念的,那麼有時候就會出現孩子「偷錢」這種情況。
那麼面對孩子「偷錢」這個問題,有的家長會用非常暴力的方式去解決,也有的家 會語重心長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也有家長是這樣做的。
周末的時候,朵朵媽媽做完家務想拿著現金去樓下製備一點生活用品,但是卻發現自己放在抽屜中的300塊錢變成了200塊錢。
因為昨天晚上還打開抽屜,看到了300塊錢原原本本的放在裡面,所以肯定100塊錢是今天消失的,於是晚上朵朵爸爸回來的時候就問是不是他拿走了那100塊錢,朵朵爸爸說沒有,而且自己前兩天在兜裡放的零錢也少了。
兩個人思來想去,覺得是孩子拿了錢。於是等到晚上,朵朵睡著之後,翻看了朵朵的書包,發現果然100塊錢就在裡面。
朵朵爸爸 很生氣,想直接把朵朵叫醒教育一下,但是被朵朵媽媽給阻止了,而是回到自己房間商量了一個對策。
第二天一早,朵朵媽媽還是正常叫朵朵起床吃早餐。在吃飯的時候朵朵媽媽故意說:
「我剛才發現抽屜裡面的錢少了一百,是不是咱們家招小偷了,要不要現在報警?朵爸你看你那錢有少嗎?家裡還有其他東西不見的嗎?要真是這樣,就得趕緊報警了!」
朵朵媽媽說完,二人觀察了一下朵朵,果然朵朵突然表現得很緊張,然後朵爸接著說:
「哪能有小偷啊,是不是你記性差忘了,其實放在包裡了,吃完飯你去看看,要是沒有,在報警也不遲。」
然後沒過一會,朵朵就說要上廁所,等到回來的時候表情很明顯放鬆了許多,吃完飯送朵朵上學之前,朵朵媽媽打開包,果然100塊錢已經在包裡面了。
。隨後用漫不經心的語調和朵朵說:「你看媽媽最近真是記性差,你可別跟媽媽一樣這麼粗心。」
在送朵朵去學校的路上,朵朵媽媽就對朵朵說:「為了慶祝100塊錢失而復得,你有什麼想要買的,媽媽送你。」朵朵果然很開心地說:「我想要一個新的文具袋。」
朵朵媽媽說:「好,如果你有什麼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和媽媽或者爸爸說,不然媽媽很容易就忽略了,知道了嗎?」朵朵點頭答應,之後家裡的錢再也沒少過。
其實金錢觀是需要靠後天培養的,所以孩子之所以會偷東西,並不是因為孩子學壞了,孩子根本沒有「偷」這個概念,這個行為不過是在「悄悄的拿」。
所以家長無論是用棍棒教育還是談話其實都是在告訴孩子,你是一個「壞小孩」,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朵朵媽媽的方式很值得各位家長借鑑,既讓孩子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同時也不會傷害到 孩子的自尊心。
那麼孩子之所以會「偷」家裡的錢,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家長對孩子就金錢觀的教育比較缺失。
將父母的錢用來充值遊戲,打賞主播的新聞層出不窮,金額都在幾千到幾萬不等。而在問到媽媽的錢是怎麼來的,很多孩子都會說不知道;
甚至還有孩子認為,媽媽的銀行卡裡是會自己漲錢的,根本不知道這是媽媽用工作、用勞動換取的。
金錢會貫穿孩子的一生,對金錢有正確認識和規劃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也能有很大的幫助。而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正是要從小培養。3歲左右的時候 就可以開始了。
正確認識金錢,培養孩子財商讓孩子認識不同面額的金錢到底價值多少,比如,10元錢可以買10根棒棒糖,或者是1包薯片;讓孩子知道錢都是要靠勞動才能得來的;
推薦《小小理財專家》繪本,包含8個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的中英雙語故事,形式活潑,內容有趣,幫助孩子學會以物易物、學會記帳、勤儉節約、理智消費、認識保險、價格差異、學會儲存、資源再利用等。
給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零錢讓孩子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零錢,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分配金錢。比如去商場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先給孩子一些錢,告訴孩子,只要在這個面值之內的玩具,零食都可以買;
那麼孩子在面對很多玩具和零食難以取捨的時候,因為已經規定了可以花的金額數,那麼孩子就會學習到如何利用金錢,如何取捨,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