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100塊錢,媽媽這樣處置,讓家裡的錢沒少過,值得借鑑

2020-12-21 囡囡育兒筆記

很多孩子,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其實對金錢是沒有概念的,那麼有時候就會出現孩子「偷錢」這種情況。

那麼面對孩子「偷錢」這個問題,有的家長會用非常暴力的方式去解決,也有的家 會語重心長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也有家長是這樣做的。

周末的時候,朵朵媽媽做完家務想拿著現金去樓下製備一點生活用品,但是卻發現自己放在抽屜中的300塊錢變成了200塊錢。

因為昨天晚上還打開抽屜,看到了300塊錢原原本本的放在裡面,所以肯定100塊錢是今天消失的,於是晚上朵朵爸爸回來的時候就問是不是他拿走了那100塊錢,朵朵爸爸說沒有,而且自己前兩天在兜裡放的零錢也少了。

兩個人思來想去,覺得是孩子拿了錢。於是等到晚上,朵朵睡著之後,翻看了朵朵的書包,發現果然100塊錢就在裡面。

朵朵爸爸 很生氣,想直接把朵朵叫醒教育一下,但是被朵朵媽媽給阻止了,而是回到自己房間商量了一個對策。

第二天一早,朵朵媽媽還是正常叫朵朵起床吃早餐。在吃飯的時候朵朵媽媽故意說:

「我剛才發現抽屜裡面的錢少了一百,是不是咱們家招小偷了,要不要現在報警?朵爸你看你那錢有少嗎?家裡還有其他東西不見的嗎?要真是這樣,就得趕緊報警了!」

朵朵媽媽說完,二人觀察了一下朵朵,果然朵朵突然表現得很緊張,然後朵爸接著說:

「哪能有小偷啊,是不是你記性差忘了,其實放在包裡了,吃完飯你去看看,要是沒有,在報警也不遲。」

然後沒過一會,朵朵就說要上廁所,等到回來的時候表情很明顯放鬆了許多,吃完飯送朵朵上學之前,朵朵媽媽打開包,果然100塊錢已經在包裡面了。

。隨後用漫不經心的語調和朵朵說:「你看媽媽最近真是記性差,你可別跟媽媽一樣這麼粗心。」

在送朵朵去學校的路上,朵朵媽媽就對朵朵說:「為了慶祝100塊錢失而復得,你有什麼想要買的,媽媽送你。」朵朵果然很開心地說:「我想要一個新的文具袋。」

朵朵媽媽說:「好,如果你有什麼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和媽媽或者爸爸說,不然媽媽很容易就忽略了,知道了嗎?」朵朵點頭答應,之後家裡的錢再也沒少過。

其實金錢觀是需要靠後天培養的,所以孩子之所以會偷東西,並不是因為孩子學壞了,孩子根本沒有「偷」這個概念,這個行為不過是在「悄悄的拿」。

所以家長無論是用棍棒教育還是談話其實都是在告訴孩子,你是一個「壞小孩」,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朵朵媽媽的方式很值得各位家長借鑑,既讓孩子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同時也不會傷害到 孩子的自尊心。

那麼孩子之所以會「偷」家裡的錢,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家長對孩子就金錢觀的教育比較缺失。

將父母的錢用來充值遊戲,打賞主播的新聞層出不窮,金額都在幾千到幾萬不等。而在問到媽媽的錢是怎麼來的,很多孩子都會說不知道;

甚至還有孩子認為,媽媽的銀行卡裡是會自己漲錢的,根本不知道這是媽媽用工作、用勞動換取的。

金錢會貫穿孩子的一生,對金錢有正確認識和規劃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也能有很大的幫助。而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正是要從小培養。3歲左右的時候 就可以開始了。

正確認識金錢,培養孩子財商讓孩子認識不同面額的金錢到底價值多少,比如,10元錢可以買10根棒棒糖,或者是1包薯片;讓孩子知道錢都是要靠勞動才能得來的;

推薦《小小理財專家》繪本,包含8個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的中英雙語故事,形式活潑,內容有趣,幫助孩子學會以物易物、學會記帳、勤儉節約、理智消費、認識保險、價格差異、學會儲存、資源再利用等。

給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零錢讓孩子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零錢,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分配金錢。比如去商場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先給孩子一些錢,告訴孩子,只要在這個面值之內的玩具,零食都可以買;

那麼孩子在面對很多玩具和零食難以取捨的時候,因為已經規定了可以花的金額數,那麼孩子就會學習到如何利用金錢,如何取捨,如何分配。

相關焦點

  • 孩子「偷拿」100元錢,寶爸的做法值得借鑑,家裡的錢再沒少過
    孩子從家裡「偷拿」100元錢,寶爸高情商的處理方式很恰當東東是個上三年級的小男孩,平日裡也是爸爸媽媽寵愛的乖孩子,一直以來都很聽家長的話,想要什麼東西也會徵得父母的同意再買。這天,東東爸意外發現自己放在書架上的100塊錢沒有了,聯想到媽媽這兩天出差不在家,所以錢是誰拿的就很明顯了。但這位寶爸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鑑了,他並沒有因此而責罵孩子,而是通過在用餐時閒聊的方式了解到東東拿錢的真正意圖,跟孩子約定好日後每周會給他一定的零用錢,隨後才雲淡風輕地說出自己少錢的事情。
  • 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家長對於孩子從家裡拿錢的行為完全無法容忍,一旦發現就會大發雷霆。教訓之後,孩子可能暫時不會再從家裡偷拿錢,但只是因為父母不允許,而不知道自己做這件事情錯在哪裡。過一段時間,很有可能會再犯。
  • 小時候偷拿大人的錢,長大後會怎麼樣?
    不知道是怎麼開始的,就從父母放在桌面的錢開始偷拿起,1塊2塊的,心裡也害怕,但是隔了一段時間,他們也沒反應,就膽大了,開始拿屜子裡的5塊10塊。當時,表姐在家附近讀高中,幾乎天天來家裡吃午飯,我就跟媽媽說,是表姐拿的,媽媽信了,跟表姐吵了一架……表姐哭著騎車回家,路上出了車禍,自行車報廢,掉了一顆牙,幸運的是人沒事。媽媽當然就知道自己怪錯了人,也知道是我拿的錢,暴打一頓是小事,我也知道了投錢不會死掉。但這一次的結果對於我而言,生不如死。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
    在日本孩子每天跟媽媽的時間最長,所以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甚至能決定他們的人生,日本有一位媽媽就非常厲害,她給孩子定下這10條家規,值得中國家長學習。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1、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日本人從小就這樣教育孩子,在生活中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這種訓練讓孩子更早的獨立,就算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也能將自己照顧的很好。
  • 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的做法,值得稱讚
    幼兒園老師:你們家孩子「偷」東西,高情商媽媽這樣處理念念今年4歲,是一個十足的小暖男,平時比較乖,待人友善而且懂禮貌,街坊鄰居都誇獎念念,而媽媽也臉上有光。但是前段時間,念念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她家兒子偷東西了,聽到後心裡很納悶,心想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偷東西呢?
  • 7歲孩子偷拿玩具親媽報警:親生的孩子,何必要這樣傷害她?
    氣炸的不僅是新聞的內容,更有評論區的20萬+點讚,以及拿這種例子來宣傳。事情是這樣的:廣東佛山一名7歲的女孩,偷了商場一家店鋪的幾個扭扭蛋,再次經過商場的時候被店員認出來了。一開始,無論店員和媽媽怎麼問,女孩都不承認。
  • 孩子偷拿東西,怎麼辦?
    有一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偷別人東西,去幼兒園或者是小朋友家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回來。還有一種就是在家偷拿爸媽的錢,當然偷錢的性質會比拿玩具的稍微嚴重一些.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驚慌失控。
  • 偷開鄰居家奧迪的小學生,是家長沒管好,還是孩子太「機智」?
    原來,周某在車庫準備回家時,看見旁邊的奧迪車,孩子嘛,手總是比腦子快。他伸手去拉了奧迪的車門,發現居然可以拉開,而且車主鑰匙還沒有取走。他就尋思著,自己有過駕駛小車的經驗,而且上學的路途太遠,正好可以利用這輛車。第二天周某就按照自己的計劃將車開去了自己的學校,還在同學們面前顯擺了一番。等他下午開車回家的時候,就被民警逮個正著。
  • 當孩子出現「偷拿」別人物品時,父母該怎麼辦,做好這3點
    告訴孩子:拿別人東西之前一定要經過別人同意。以身作則就簡單多了,就是無論誰拿孩子的東西都要事先問過孩子,並經過孩子的同意之後,才能拿。另外孩子在不經過家長同意的情況下,拿了家長的東西也要及時引導。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出現了抗拒的表情,請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不喜歡的事情,慢慢引導,套路都一樣。其實小孩子小時候誤拿什麼的真的很正常,我們偉大的作家三毛也曾偷過家裡的錢。
  • 老人手裡有多少錢,要不要告訴子女?三位老人的經歷,值得借鑑
    父母對子女沒有任何的防備心,畢竟這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所以大多數父母被問到存款,他們都會如實回答,覺得一家人就不該欺騙。採訪了三位同村的老人,他們的經歷和做法,值得老人們借鑑。周大爺中年就喪偶,老伴兒是在工地發生意外去世的,賠償款有三十多萬,周大爺一直沒動。可自從兩個兒子出去工作後,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了,甚至三年不回家一次,周大爺就跟兒子們說:「我也不是非要你們給我養老,至少你們也回來看看我吧?」
  • 老公說:從你媽錢包裡拿了10塊錢結果損失了100塊,這叫因小失大
    等回了回家後,媽媽問哥哥:你們去哪了,咱們門口的化糞池管道爆了,別去那裡玩了! 3、兒子問老公因小失大是啥意思,老公放下手機以後,打算給兒子做個示範。老公讓兒子偷偷把我的錢包拿過去,老公從錢包裡取了10塊錢,故意讓我看到。我頓時就怒了:膽子肥了,敢偷我的錢,這個月零花錢沒有了。老公對兒子說:看到沒有?
  • 「偷」拿幼兒園玩具回家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處理?
    晨晨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晚上睡覺前媽媽給他洗澡的時候發現他外套口袋裡鼓鼓的,一掏發現他口袋裡裝了家裡沒有的玩具:彩色毛球。媽媽臉色一沉,問他:「這些毛球哪裡來的?」
  • 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甩鍋式家長再現,這孩子真慘!
    #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上了熱搜。事情很簡單,7歲小女孩在商場偷了幾個扭扭蛋,當時僥倖逃脫,但是店員記住了她的長相。再次去商場的時候,被眼尖的店員認出來了,直接揪住不放,用女孩的電話手錶找家長。女孩媽媽到了現場,不打不罵,直接打電話報警。對於自己報警的動機,女孩媽媽說得很直接,過去看過一個視頻,人家孩子偷東西,父母就是帶去警察局教育。
  • 孩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怎麼辦?記住這幾點,孩子長大會感激你
    震震媽媽一大早就給我打電話,因為我們倆特別熟悉,所以她跟我把事情和盤託出。原來六歲的震震從去年開始,偷偷的從她錢夾裡拿過兩次錢,數量倒是不多,第一次一元,去小區超市買了兩根棒棒糖。第二次拿了五元,買了一個小玩具。
  • 孩子三歲叛逆期到了,這個媽媽的做法很睿智,值得借鑑
    早上,同事要去上班,孩子拉扯著她的衣服,同事說:不要拉扯媽媽的衣服,乖乖的法寶媽媽才愛。孩子登時頂撞:不乖,媽媽才愛。諸云云類的另有:哭了,媽媽才愛,亂丟器械,媽媽才愛,打人,媽媽才愛……這是傳說中「可駭的三歲」來了嗎?
  • 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怎麼辦?媽媽的困擾就是這麼被解決的
    直到有一次,寶媽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也有寶寶所以就一起玩,並沒有多想,晚上帶孩子回家,卻發現寶寶的口袋裡多了一個小玩具,雖然並不是多貴的東西,但是她意識到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這件事也反覆縈繞在她的心中。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煩惱,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該怎麼教育比較好?
  • 5歲孩子偷拿親戚家玩具,怎麼辦?
    可是,前幾天,我帶他去一個親戚家串門,回來之後,我發現他在玩一輛我沒見過的小汽車,就問他,小汽車哪裡來的,他跟我說,是從親戚家拿的。當時,我只覺得一股氣血從腳底躥到頭頂,身體都有些發抖了。他才5歲,怎麼就學會偷了呢?想起人家說的「小時偷針、長大偷金」,我是又羞又惱,感覺自己的教育很失敗。
  • 偷拿別人的小玩具,並不是孩子的品行有問題
    現在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個孩子,對小孩子就會特別的嬌慣。覺得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會放在心上,確實也是這樣的,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這樣。不光在培養孩子的學習上面用了很大的心思,其實孩子的品行問題,也是需要我們來注意的。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特別是在小時候,更加需要我們多來陪伴一下。
  • 孩子偷拿別人玩具,親戚索要遭拒絕,寶媽: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孩子偷拿別人玩具,遭親戚索要,寶媽不屑一顧 「快進屋,外面挺冷吧,小哲哲想沒想我?」親戚開心的說。「我都想你了!」哲哲小聲地說。 哲哲你快告訴小叔,你到底拿沒拿,要是拿了,能把它還給小叔嗎?看到孩子還不吱聲,媽媽立刻打開了孩子的書包,確實飛機模型在包裡面。 可是媽媽看著哲哲,並沒有告訴孩子還給小叔,反而不屑的看著小叔說:你這個小叔,就一個飛機模型,你跟孩子一般見識幹嘛,太摳門了!就給孩子玩唄!
  • 13歲的「熊孩子」偷花家裡90000元,真的只是錢的問題嗎?
    一位13歲的男孩,短短一個月,偷偷用了家裡9萬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一個大的疑問什麼時候發現錢被「偷」走了呢?針對這問題,孩子的父親黃先生是這樣說的:「我這個微信裡的錢,從月初開始到現在,我就感覺我手機裡的收入和支出對不上,我今天才有所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