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你對「意義」的錯誤認知,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2021-01-10 千萬別讀書

專注選書300天,幫你省錢省時間。

今天的書是《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這是2021年千萬別讀的第4本書。推薦指數:4千萬,難易程度:2千萬

關鍵詞:執行力,習慣。

大家好,我是好書種草機、爛書排雷器:千姐。開篇之前例行警告:

千萬別讀《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因為你會發現原來實現目標竟然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你也可以幹啥啥都行!

昨天在學習《做事的常識》時,我們提到要把行動變成習慣,這樣才能堅持下去,對吧?(想不起來也不要緊,天天跟著千姐學習,遲早你都會知道的)。

今天我們聊一下,如何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

千姐身邊有個牛人,幾乎是「心想事成」型的。想學遊泳,不到倆月學會了;想做培訓,辭職之後用一年時間,火的到處去講課;今年年初疫情原因,又從培訓轉微商,要說微商現在都不好做,可這姐們兒又做成了。

上次見面,說她投資200萬都收回來了,今年的目標是再掙200萬。

聽到這些,千姐瞬間化身檸檬精,現在敲字的時候還很酸很酸。

為啥人家幹啥啥都行?千姐吃啥啥不剩?

看完美國小老頭伯納德·羅斯寫的《讓達成目標成為習慣》,千姐才發現,原來達成目標也可以成為習慣,成功就跟肌肉似的可以鍛鍊,煉好了,你也幹啥啥都行!

關鍵在於,你要改變1個錯誤認知。

事物沒有意義,是你為它賦予了意義

千姐還在上小學的時候,當年大家都住在小平房裡面,一間挨著一間。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發現鄰居家門口人頭攢動,圍了裡三圈外三圈。

鄰居家的姐姐,因為失戀,自殺了。

那個姐姐長頭髮,待人很溫柔,本來千姐從小就打算成為那樣的人來著(後來跑偏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件事對千姐刺激很大,很長時間都對戀愛抱著很恐懼的想法,當然,那些年我屬於沒人追的女孩。

為什麼人會為情所困,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呢?

因為陷入愛情的人,認為愛情有很重要的意義,自己的愛人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旦對方要分手,你就會因為失去了這份意義而惶恐不安,怎麼辦?天都要塌了!他竟然不愛我了??

只可惜,這種意義只是你自己賦予的,它本身重要嗎?並不重要,只是你單方面的認為它重要。

這個世界每天有那麼多人失戀,你抬頭看看天真的塌了嗎?

天都笑了。

再說你視若珍寶的男朋友,外人看來可能就是個摳門兒媽寶愛扯謊的摳腳大漢,他不愛你了,可怕嗎?

他愛你才可怕好不!

人活著,就喜歡給什麼事情都賦予意義,好像沒意義就沒法活了一樣。其實這是對的,活著總得有個奔頭不是?

只可惜,就怕你鑽牛角尖,給一件事、一樣東西、一個人,賦予了過於重要的意義。

樊登老師講過一個故事,說拍賣會上,有人賣美國總統用過的錘子(千姐沒有罵人,別想歪了謝謝),五金店買也就十幾塊錢,硬是拍出了十幾萬的高價。

其實也很常見對吧,你看拍賣會上不經常有這種事。

問題是,拍賣會結束了,這哥們兒喜滋滋拿著總統用過的錘子打算回家呢,被一個工作人員給叫住了。

工作人員說:「哥們兒,不好意思,錯了!」

他:「啊?」

工作人員:「錘子拿錯了,你拿的那把不是美國總統用過的,我這把才是,給,拿著!」

說完塞給這哥們兒一把一模一樣的錘子,走了。

留下這位老哥在風中凌亂。手裡十幾萬買的錘子,忽然就不香了。

錘子就是錘子,美國總統用過的又咋樣呢?有什麼意義?

說這麼多,其實很多人邁不開手腳去實現夢想的原因,就是給失敗賦予了太過重要的意義。

怎麼辦,太害怕失敗了,我失敗了,這輩子就完了,我爸媽再也不會看得起我了,我女朋友會把我甩了,我就是個loser!

你醒醒啊喂!你戲這麼多,奧斯卡評委會同意了嗎?

那失敗沒意義,成功有意義嗎?

也沒有。

把達成目標變成習慣,就是平常心對待你要幹的事:老子就是想幹這件事,沒有任何理由,就這麼霸氣!

失敗、成功都只是一種經歷,失敗了擦乾眼淚吸取經驗,重新再來,成功了歡天喜地吸取經驗,再去幹其他想幹的事。

糾結個錘子!

可有人要說了,我就是很喜歡給事物賦予意義啊,怎麼破?

作者小老頭早料到有此一問,「無意義練習法」都給你想好了:

1.先在屋子裡做幾次深呼吸,再閉目片刻,然後睜開雙眼,讓你的注意力在屋子裡的每一件物品上掃一圈兒。

2.每當你注意到一件東西,就說它沒有意義,比如:這把椅子沒意義。

3.然後再想想你的家人、想想曾在你生命中出現過的人以及你所珍視的一切事物,比如曾取得的重大成就、擁有的寶貴的財產,一樣一樣講出它們的名字,大聲說它們沒有意義。

4.練習結束之後,請坐下平靜幾分鐘,然後反思一下自己的經歷。

千姐練習的時候,發現我很難接受說我很重視的人,比如孩子,沒有意義。也很難接受我很重視的事情,比如寫作,沒有意義。

可是作者小老頭非常有先見之明的說,練習的目的不是讓你變成一個,認為一切都是虛無的神經病,也不是讓你以後眼高於頂,對誰都看不上眼。

練習是要讓你認識到,你賦予事物的各種意義其實是自己選擇的結果,自己有能力改變這些事物對你的意義,也就是,你說了算,你能掌控。

這就避免了你又瞎作,覺得什麼特別重要,鑽進牛角尖出不來。

而且,你會逐漸意識到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對你來說真正的重要性,讓珍視的更受珍視,不配的滾一邊兒去。

多爽。

新的一年,對哪些書感興趣,評論裡留言呀!

選書之前,先來「千萬別讀書」!

專注選書300天,幫你省錢省時間,明天見!

相關焦點

  • 《認知覺醒》:避免三種錯誤狀態開啟元認知,發現自身潛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觸,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雖然很努力,可是不知道是方法不對還是目標不對,我們始終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感到焦慮、沒有耐心。我們仿佛被命運所牽引,按照自己的習慣生活,即使有些習慣影響我們向前,可是我們也被它左右。大腦仿佛不聽我們的話,對事物的看法和認知造就了我們局限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突破自己。
  • 不能掌控習慣,你就被習慣掌控——《掌控習慣》的11個要點
    但是你要知道,正式你很久以前下的那些功夫——當時你似乎看不到任何進展——才使得今天的飛躍成為可能。03如何做到堅持一個新習慣足夠長,直至成為我們固有的習慣呢?答案:忘記目標,專注於體系體系和目標有什麼不同?目標是關於你想要達到的結果,而體系是涉及導致這些結果的過程。
  • 《認知覺醒》:達成新年的FLAG,你只需要做到這一點
    當午夜夢回時,你會不會想起曾有的夢想呢?會不會有些遺憾?看身邊有些人,平時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卻是一年一個樣,完成了一個有一個目標,讓人羨慕不已。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呢?《認知覺醒》這本書就可以給你答案。作者周嶺是一名自媒體人,曾經也是按部就班的大軍中的一員。在他36歲的時候,回首過去發現很多歲月過得非常蒼白,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於是開始探索。
  • 《認知覺醒》:中年人走出焦慮與迷茫的困境,從改變認知開始
    直至看到《認知覺醒》這本書,仿佛如夢初醒。作者周嶺老師曾在書中說到:「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認知覺醒才能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想要改變自我,改變人生,就要從改變認知、讓認知覺醒開始!
  • 《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成功者不好意思說偶然,卻說成認知
    某為著名的大佬「輝-哥」,在2020年9月有發布了一個關於認知的東西——《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認知升級,是我們改變自身命運的關鍵。這種文章細看有些道路,但是其實《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是一個偽命題:成功者不好意思說偶然,卻說成認知。下面的圖也就是認知的示意圖。下面就是這一篇自相矛盾、邏輯都不能自洽的《認知升級對人生的意義》。
  • 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四川比較喜歡考察關於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的知識點。對於這一類知識點,往往考生們由於未進行系統的梳理總結,總是容易分不清此知識點的幾種分類,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失分的情況。鑑於此種情況,本文在此對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知識點之——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進行總結梳理,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陳春花:我們在計劃管理中常犯的錯誤
    否則,即便你看到了機會,也會讓機會溜走。 在上周的文章《年底了,2021年計劃怎麼定?》 中,我講到了計劃管理的意義,以及如何做計劃管理。 我們必須深刻明白計劃管理的重要性:因為指向未來,所以疏忽不得;因為指向行動,所以環環相扣;因為是一門專業工具,所以必然有過硬技術要求。
  •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認知領域)
    解析: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操作領域三個領域,共同構成教育目標體系。其中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六個層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階梯。(1)知識:記住所學材料,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等的回憶;可使用的描述動詞:定義、敘述、背誦等。(2)領會:領悟所學材料的意義,但不一定將其與其他事物相聯繫;可用描述動詞:解釋、辨別等。
  • 一事無成焦慮迷茫如何改變?設定目標減少破壞,你也能逆襲人生
    想改變,卻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改變。他們的目標,僅僅是想改變。這樣的目標,不但沒有積極意義,反而讓他們更焦慮。因而,他們所最需要的,恰恰是讓目標帶來正能量,也就是設定具體的目標,關注自我進步。我非常贊同霍爾沃森博士的觀點:做的最好不夠好,越具體越好。
  • 《瞬變》張凱解讀 如何改變習慣
    你看,當你面對一個具體的情景時,就算你知道刻意練習的方法,知道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知道21天養成好習慣,但是沒有用,就是不做到。這還是個人行為習慣方面的改變,通常都是非常困難。要在一個組織內想要改變一群人的行為習慣,那就更難了。你要是一個公司的最高領導,那還好辦一點,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一邊給好處,一邊上懲罰,這也是個手段。
  • 我用6個月走出抑鬱症,戰勝抑鬱症我從改變了這4種認知模式開始
    作者|簡客GAKER我用6個月時間走出了抑鬱,然後花了兩年半時間去糾正自己錯誤的認知,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和生活習慣,重塑自信,培養正向思維,最終完全戰勝了抑鬱症。抑鬱症不是不可戰勝的,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相信自己能夠戰勝抑鬱症,有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心,能不能認識到自己錯誤的認知,並且在行動上改變!01 誰戰勝了抑鬱症?我讀過一本書,叫做《我戰勝了抑鬱症》,主要講的是9位抑鬱症患者戰勝抑鬱症的真實故事。
  • 心理學:改變自我的出發點不只是性格,還有認知和信念
    小的時候,你跟父母怎麼相處,跟同學怎麼相處,你從父母、從同學那裡獲得的經驗,將會形成最初的認知和信念,並影響你未來的發展。只有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最初的認知和信念出現了問題。心理學中有一種移情效應,指的就是用過去的經驗來處理當前情境。你當前所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為你在用過去的經驗來處理當前的情境,而不是說你的性格是錯誤的。
  • 堅定目標,一往無前,成為像海賊王一樣的男人
    動畫片海賊王大家可能都看過,影片主人公海賊王面對未知的大海,面對驚濤的海浪,任然一往無前,因為他心中一直有個目標,要成為像海賊王一樣的男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路飛一樣的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認準了一個目標,然後不懼生活中的各種風浪,用堅持和信念去追逐夢想。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人,高考考了3次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後來決定創業幹教育又遇到很多的人生困境,昔日他是大學臺上學富五車的老師,後來由於創業的關係他提著灰桶,拿著油刷,在學校貼海報搞宣傳。
  • 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
    在四川歷年考試中,經常涉及到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布魯姆目標分類分為三大領域:知識、技能、情感。其中認知領域考頻最高。在學習認知領域時,首先要掌握順序,六個層級逐漸深化。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級水平。此外需要掌握每一個層次的具體含義。
  • 上半年的目標沒達成?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忽略了這4個字
    2019年都過去一半了,但是年初訂下的目標一個都沒達成。」一臉的焦慮。聽她著急地嘮叨一番之後,我終於釐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她想學習理財,但是又想等攢夠了錢再學,這樣可以直接投資。當初立下寫10萬字生活感悟目標,但是又怕自己寫得不好,所以一直在學習中。能說小A不努力嗎?不,她已經很努力了。
  • 改造思想 改變習慣 改進作風
    廣大黨員幹部從內心來講都想把工作幹好、做出成績,但一些同志在實際中工作表現不佳,有的甚至走彎路、犯錯誤。說到底,根源還是思想問題。周恩來同志曾經說過:「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氣一樣,非有不可。不然,你的思想就會生鏽,就會受到腐蝕。每個黨員從加入共產黨起,就應該有這麼一個認識:準備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
  • 高度自律從不是依靠強大的意志力,而是自我具備三個深層次的認知
    當我們對人性的認知與自我的認知越來越清晰,他們會知道,學會反人性,促使自我成長和飛躍是進化自我關鍵,也是成為卓越個體的關鍵。 真正的自律是建立在深層次的認知上,這種認知是我們對人生目標的渴望,也是自我弱點的了解,以及自律背後巨大的獎勵和激勵機制。
  • 新年目標總是半途而廢vol2|問題不在你,而在你的行為改變模式
    分享了知名習慣養成專家James Clear暢銷書「原子習慣」中,大部份人對行為改變的迷思,這篇具體來談美國500大企業、NBA球隊都在運用的4個習慣改變實踐步驟,為你的新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不再像往年一樣以失敗做結。
  • 設定健身計劃雖是有意義的,但這幾個坑,你必須注意下了
    導語:現在健身房已經回歸,很多人都設定了健身目標,開始了致力於練習好身材的旅程。但是很多人選擇的目標對他們並沒有意義,這也是他們最終放棄計劃的原因。在你制定計劃之前,你必須回顧自己有哪些需要總結的錯誤,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健身中防止犯從前的錯誤,還要回顧以前的健身經歷,想一想哪些階段做得比較順利,那些簡短錯誤頻出,必要的話可以把它記錄下來。
  • 心理學家:科學制定目標,讓你事半功倍
    通過有意識地在頭腦中構建一個關於自我的新形象,從而在心理上實現對自我的認知,並以這樣的認知建立對自己的身份識別。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成為某種人,我們首先要在大腦中構想我們是這種人,並且在心理上先認可這樣的身份,最終才能真正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