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魯國被排擠。
子貢說,要幫孔子在他國謀一個相位,讓魯國君臣跪著求孔子回來。
子路說,要帶領新軍跟對手一決雌雄,把孔子輸掉的臉面給贏回來。
孔子說:「我當不當官,對你們就那麼重要嗎?」
"我現在終於明白當年季札先生為什麼要把自己醉死?因為他心裡痛苦。難道披上一身衣冠就可以解除內心的痛苦嗎?"
「子貢的建議陷我於不仁,子路的做法將陷我於不義。你們的做法都不是我的學問。」
孔子的學問是什麼呢?
「我的學問是心的學問,是傳播仁與義的學問。」
子貢說,當今是大爭之世,早就不是周文王的時代了,秉持仁義之道是不合時宜,如何在當今這個世界生存?
孔子說:「即使明知道在這個時代做不到,我也一定要去做!」
人心變了,世界才會變,「我的學問是改變人心的學問。」
自此,孔子帶領學生們開始了周遊列國的傳道生涯。
有人說,孔子的一生是失敗的,為官不合時宜,無力挽回時局國運,惶惶如喪家犬般周遊列國,奔波一生。
那什麼是成功呢?
在每個人都追求優秀的時代,什麼又是優秀呢?
是清復北交、大公司高職位、別墅豪車、外表光鮮、熱愛運動......?
什麼又是人心的學問呢?
孔子說,小時候在曲阜的街市,和夥伴們玩耍,拿水灌進螞蟻窩,當時是覺得好玩,可現在想來,對螞蟻來說,那就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啟發、善護人心中那份對生命的惻隱之情,保持人心的本真,這是仁之端也,也是人心的學問。
為什麼要立志傳播人心的學問?
孔子說,人心變了,世界才會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光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時空變幻中,不變的是什麼?
什麼可以穿越時光的流沙河?
孔子的大德與大名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
人心變了,世界才會變。
心轉境轉。
吾道一以貫之。
當靈魂覺醒,人就離開宿命,知了天命,此時,人心就有了一以貫之的原則與準則,承天命而行,啟迪人心、影響後世。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