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到中年,身上的責任太多,容不得一絲鬆懈。中年人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拼命與生活較量,卻從未想過會損傷健康。
茨威格曾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大多數人的心態都是如此,認為天災人禍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自己就是個看戲的局外人。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總有一天需要償還。人生下半場,如果你沒有參與的資格,一切都將是浮雲。
生活拼的是健康
經調查發現,癌症率逐年增長且發病年齡逐漸降低。目前,中年是癌症的高發年齡段。
你為生活拼盡全力,其實是在拼健康。健康是拼搏的基礎,沒有健康,你的努力皆為空;有了健康,才能為你錦上添花。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名嘴」華少變胖了。從英俊的帥小夥,搖身一變成了中年油膩大叔,現在又回到了硬朗的外表。其身體的可變性令不少觀眾疑惑,直至他在一檔綜藝中爆料。
他曾導演了一個項目,每晚都要應酬,每頓飯可能換好幾個場子。餓的時候就只吃一碗麵條充飢,沒有時間運動,肥胖也隨之而來。
更可怕的是,肥胖和高負荷的工作讓他第一次吐了血。肺部的兩根血管破裂,一次吐了500cc。
過度勞累帶來的傷害讓他開始反思生命的意義,之後,華少開始學習調節飲食,三餐不再應付了事,每日會以清淡營養的食物為主。他開始重視鍛鍊,不會因工作繁忙隨意調動身體。
中年人認為自己正值壯年,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可老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不重視自己的健康,把敬業精神當成隨意揮霍的藉口,就是自殺行為。
好好活著才是對家庭負責任
每個中年人都恐懼拿到體檢單,甚至害怕自己有問題,不去做任何檢查,進行自我欺騙。
眾所周知,暴飲暴食或通宵熬夜對身體沒有好處,但人們總覺得「猝死」等問題不會出現在自己身上,可到最後一刻,生命卻需要畢生所得來交換。
千萬不要等到生命餘額不足時,才開始思考人活著的意義。
人到中年,好好活著,才是對家庭最負責的態度,每個中年人的生活,都沒有「容易」二字。
只有被「宣判死亡」的那一刻,人們才會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人生最精準的教育便是死亡,我們是家人的所有,而家人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
你的健康不單單屬於你,更屬於那些在乎你、關愛你的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對家庭負責任。用健康的身體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才能擁有幸福而美滿的人生。
人在直面死亡的時候,會悔悟生命的重要性。那些「經濟動物」,把金錢當作衡量一切的標準,卻忽視了生命的意義。
人生下半場,除了生死之外,其餘一切都是小事。什麼都可以捨棄,什麼都可以浪費,唯獨健康不能。機器不休不眠的工作,終會損毀,又何況人的血肉之軀呢?
活得「自私」一點沒什麼不好,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多為家人考慮。
人的一生可能會受到很多背叛,但唯獨健康不會。你珍視健康,健康也一定會給你回報。不要為了無關緊要的小事而放棄健康,人到中年,千萬不要拿身體做交換。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Health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