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寫作與編輯應慎用網絡語言

2020-12-18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書稿寫作與編輯應慎用網絡語言

國際網際網路已誕生50年。這50年來,尤其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網絡技術的革新,網際網路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日益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這其中,就包括網絡語言對書稿寫作與編輯的影響。

網絡語言,顧名思義,是從網絡中產生並應用於網絡交際的一種語言,是一種有別於傳統語言的新型表達形式。當這種新型語言形式進入文稿寫作,甚至進入圖書出版,則不可避免地會給編校工作帶來影響。作為一名編輯,筆者時常會在審稿過程中遇到一些「紅極一時」的網絡用語。如何對待這些熱詞,自然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字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在日常工作實踐中,筆者也就此進行了一些思考,認為作者在使用網絡語言時,應保持一種嚴謹的態度;編輯在面對書稿中的網絡語言時,則須仔細甄別,保持一種審慎的態度。尤其在使用所謂的網絡熱詞時,作者與編輯更需要慎之又慎。

流行的未必是合規的,作者和編輯對網絡語言的使用要保持審慎態度

眾所周知,寫作其實就是一種文字表達,應該遵循基本的語言文字規範。尤其是以出版發行為終端的書稿寫作,更不能像人們在街頭或網上閒聊那樣隨意。我們的出版社最終給讀者、給社會提供的應該是合格的文字產品,合乎語言規範自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包括網上熱詞在內的網絡流行語中,有很多是不符合現代漢語規則的,它們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對詞彙的任性使用,一種對語言規範的肆意違反。2018年年底,多家權威機構發布「2018年度網絡十大用語」,其中大多包括「錦鯉」「佛系」「確認過眼神」「C位出道」「衝鴨」「真香警告」等詞語。不可否認,這些詞語分別濃縮了某種社會發展趨勢與文化心態變遷。它們就這樣網上來網上去,遊走於網絡空間或許是可以的。但很顯然,這些詞語,多不合語言規範且需要特別的語境才能被理解。任由它們出現於書稿中,往往會違反漢語言表達規則。脫離網絡語境而用之,且不加必要的注釋與說明,則會顯得語焉不詳。

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如果說這些網絡熱詞存在的問題還僅僅是不合規則、脫離語境後語義不明,那麼,另外更有一些熱詞就粗鄙、低俗到了不堪入目的程度。針對這種情況,許多專家發出呼籲,應抵制、禁用「你妹」「蛋疼」等粗鄙、低俗的網絡語言,如此不文明,甚至盡顯醜陋、汙濁之意的表達,無論出現在哪裡,都可謂十足的語言汙染。它們若從網絡走進書本,就是對圖書文化的糟踐,也是對讀者心理的傷害。對於這類網絡詞語,作者要保持警覺,絕不可以把它們引入自己的作品;編者要把住關口,將它們一一消滅在書稿付印前。

很多網絡熱詞尚不能被廣泛認知,使用它們往往難以收到好的表達效果

雖說網際網路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已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但以老年朋友為主的龐大人群,接觸網絡是有限的。若不加甄別地把網絡新詞拿來就用,隨意讓它們見諸書頁,難免會使那些較少接觸網絡世界的讀者朋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對社會公眾的某種輕慢,更與我們圖書出版強調社會效益的要求相悖——出版社要給讀者提供明白曉暢的作品,這是著書編書者應該堅守的原則。

前一陣筆者在文稿中看到「官宣皮」這一表達,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向作者求教,聽完講解後,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詞的意思是「官方宣布也可以很俏皮」。如此彰顯自我、標新立異的詞句,實在不適合出現在公眾出版物中。當此類網絡用語充斥作品,編輯在後期審稿過程中也就不得不越來越多地面對並處理這些看似紅火的熱詞熱句。即便拋開是否符合語言規範這一點不說,僅就詞語的大眾知曉程度及內涵與美感而言,很多網絡流行語也是遠遠不能「達標」的,指望這些多重缺失的網絡流行語來提升文字的魅力,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

相比經過時間檢驗的語言,那些或有違語言規範,或讓人不明其意,甚至明顯不文明的網絡用語即使可以風靡一時,也最終難逃速熱亦速朽的命運。用不了三五年,某些曾經的熱詞便會如過眼煙雲,被人遺忘。「我夥呆」「何棄療」「人艱不拆」「不明覺厲」「十動然拒」等過往若干年的網絡流行語,而今很多已不被提及,以至連當初熱衷於使用這些詞句的網民現在也搞不清它們的意思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出版要慎用網絡語言的理由。

慎用不等於拒絕,審慎嚴謹的同時也應適度開放、有所吸納

一些著書者之所以熱衷於使用網絡流行語,應該是希求自己的作品跟當下的社會生活更合拍,希求自己的表述更生動鮮活、奪人眼球,更容易在海量的同類作品中首先跳出來。作文編稿當然應該與時代脈搏相合,文字也應求新求變求生動,這樣的訴求與努力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夠把握好分寸,在不逾越基本規矩的前提下有精彩的表達效果,更是應該受到讚賞的。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一方面要緊貼時代、生動鮮活,另一方面要嚴謹規範、合適得體。很多時候,受作品題材與作者編者認知水平、表達能力所限,一部書稿是很難在兩個維度上都達到較高水準的,有時甚至不得不捨棄其一。在這種情形下,通常只能取嚴謹規範,而在新鮮有趣方面有所放棄。誰都不能為了趕時髦而不顧基本的語言規範、表達語境和受眾理解接納的程度。因此,作者和編者只能刪改不合規範的網絡用語。至於那些跌至文明表達底線之下的粗俗、不健康的語句,則必定要拋棄之——即使它們打著生動的幌子。

當然,慎用不等於拒絕,我們不能讓網絡流行語肆意佔領圖書報章,但同時也要對這些大多是在民間自發形成的新語言現象有所認知、有所吸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文化極具包容性,網絡語言中那些既具有新鮮度,又基本合乎語言規範,且能夠真切反映當下社會生活的表達,理應以合適的方式出現在新時代的出版物中,以記錄社會發展風貌。比如由《人民日報》發起、近3萬網友參與選出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你的良心不會痛嗎」,就屬於這種表達。若將它用於譴責罪惡、喚起良知,則貼切、有力、生動。還有同時評出的另一流行語「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從不一樣的角度道出了貧窮對人們的見識、認知能力和精神境界的負面影響。作為那個年度極具影響力的網絡流行語,這兩句話不僅符合語言規範,而且語義明晰,普通大眾一眼就能看明白,只要語境合適,它們完全可以見諸報章書頁,甚至可以成為文中亮點。而其他網絡語言只要不是汙言穢語等應當禁絕的詞句,且基本符合文字表達規範,在合適的語境下也可以適當使用,只是需要作者和編者在需要時予以相應的說明與解釋。

網絡流行語是時代變化的鮮活標誌,它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漢語言的表達方式及效果,為漢語言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若任由各種網絡熱詞被濫用,則必定有損於漢語的純潔性,甚至使漢語發展面臨低俗化、粗野化的危局。同時,媒體肩負引導、規範、篩選、過濾語言傳播的職責,圖書出版更肩負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的職責,因此,網際網路時代的出版人應當牢記使命,下功夫學好語言,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學會甄別各式各樣的網絡詞語,為漢語言文字的規範和健康發展而努力,使我們的出版物可以為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服務。

(作者單位:山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立志讀書會:教你如何用精煉的寫作方法使你的拆書稿得到編輯青睞
    導語: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並不是拆書稿精華提煉,因為關於精華提煉的部分我們之前在其他的文章中講過,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將複雜的問題用最簡短的文字或是一句話來表述清楚,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你的過稿率。如果我們可以用一段話將複雜問題表述清楚,你在平臺編輯那裡的過稿率是90%。
  • 立志讀書會:拆書稿是電視連續劇,講書稿是電影!
    電視連續劇最大的作用就是黏住用戶90年代還沒有今天的網絡電視,如果我們想看一部分電視連續劇,就只能乖乖的守在電視機前,電視臺想幾點播放,就幾點播放,觀眾沒有時間選擇權,如果到時間沒有看到,對不起,送你兩個字——活該!
  • 你問我如何寫拆書稿
    周六下午我在公眾號後臺看到一位書友的長信息,她問我某某讀書變現訓練營是否值得報名,有沒有拆書稿的寫作格式等問題。由於時間超時無法回復了,就寫一篇文章來說說如何寫拆書稿吧,希望對她有幫助。這類文章我雖不寫了,但還記得基本寫法,正好趁著周末梳理一次,也許對更多的人有用。為了表達更自然,在此我就以與第二人稱對話的方式寫下去。
  • 拆書稿聽書稿,好寫嗎?怎麼學去哪學,想寫先去什麼平臺閱讀書?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拆書稿和聽書稿的區別。拆書稿也稱為領讀稿或共讀稿,主要是把一本書拆解成5篇或10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一個小主題,通篇下來共6000字左右。聽書稿是精讀完一本書後,用一篇5000-10000字篇幅的文章,講清楚一本書的核心內容,文字要口語化,並且要提煉出文章中的精華,並選取能總結書中大部分知識點的3個亮點(偶爾是4個)進行解讀,通過生動、有趣、有畫面感的故事、例子、比喻等讓知識點形象化、具體化,用自己的話講原文的意思。
  • 從論文寫作到投稿的詳細流程,編輯講出全部經驗!
    .年輕作者論文質量不高是屢遭退稿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有些在某一領域造詣很深、甚至站在學術前沿的研究者有時也因撰寫的文章內容與所投期刊的刊載範圍不合、內容重複、篇幅過長等原因遭遇退稿.鑑於此, 筆者根據編輯實踐體會, 擬從編輯視角談談科技論文寫作要點及投稿策略, 以助作者提高投稿效率.
  • 立志讀書會:長期寫作會讓一個人變成什麼樣?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駕馭文字的能力,那麼你可以從散文、詩歌開始,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文字創意能力比較強,那就從網絡文學起步,如果都沒有怎麼辦?那就寫日記唄,如果想邊寫、邊獲得成就感,朋友圈、微博都是展現個性與才華的好地方。
  • 文章寫作:語言要簡練、樸實
    所謂簡練,就是用很少的話說出很多的意思。能用一個字說清的,不用一句話,用一句話說清的,不用一段話。「言簡意賅」,就是簡練的原則。簡練和準確分不開。每一種事物,每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相近的詞去表現它。但能做到盡善盡美的,只有唯一的一個詞,找到這個詞,才能表現事物的本質,才能談到簡練。
  • 寫作技巧方法:學習語言的重要性
    寫文章,要把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反映得準確、鮮明、生動,認真學會正確運用語言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文章的主題是文章的靈魂,而主題的表現是離不開語言的。對於初學寫作的朋友來說,認真學會正確地運用語言,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
  • 融媒體時代消息寫作應從文學中汲取養分
    然而,近年來,受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影響,紙媒試圖和網絡媒體競爭時效性的同時,卻忽視了自身最大的優勢,即藉助專業的採編隊伍,以優質上乘的新聞報導獲得讀者的認可。讓消息寫作從文學中汲取養分,正是生產優質報導最有效的方法。文學的「美」和新聞的「真」交融,必然提升報導的可讀性。
  • 《中國少年報》編輯與鳳臺縣實驗小學少先隊員話寫作談理想
    11月6日上午,《中國少年報》資深編輯李楊走進鳳臺縣實驗小學,參加淮南市「讀隊刊報刊,爭做文明好隊員」編輯進校園活動,與該校的少先隊員共話寫作,暢談理想。《中國少年報》資深編輯記者李楊、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隊報隊刊發行中心安徽省負責人劉社忠、鳳臺縣教育局副局長吳文生、鳳臺縣教育局團委書記劉晴、鳳臺縣實驗小學校長李傳祥出席此次講座
  • (57G寫作...
    每個用文字去丈量世界的人,都離不開寫作變現這條路,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了他人的認可,更是想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賺取屬於自己的報酬。寫作變現的第一步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契合的平臺意味著通過率更高。但是大部分作者在第一步就卡了殼,比如向公眾號投稿,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大號——競爭人數多,而小號因為太小無人得知。
  • 丁文廣教授: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成就我們的未來|治學大家談
    而大學生和研究生走上工作崗位,除非是在教學和科研機構從事純學術研究工作,在企業、社會團體、國際機構等工作,用的最多的是學術論文之外的各種公文的寫作,例如行政公文(包括命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覆、意見、函、紀要、公報、決議)和各類事務公文(包括計劃、總結、調查報告、領導講話稿、典型材料等)。這些種類繁多的寫作不同於學術論文。
  • 人間萬象:那些引經據典、旁徵博引的寫作
    用引用代替自己的敘述,顯示自己知識多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為了有話可說。因為除了引用之外,作者實際上沒有自己的話,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大而言之,一切不是發自肺腑而僅僅是為了完成某種出書任務的寫作其實都是等而下之的,即便最終寫出來的章法和語詞也可能還不錯,但是終究會讓人讀出牽強和勉強,讀出為了寫而寫的無味。
  • 臺灣應戒慎恐懼 避免自陷險境
    有人說現在是美國政府國安團隊的空窗期,實際上應是錯亂期,該下臺的心不甘情不願,等上臺的卻在旁邊干著急。就在川普這些作為之後,美國竟然還有人建議中國主動向拜登政府釋放善意,給拜登有空間可以緩和中美關係。
  • 高中生寫作之小小說寫作導引
    寫作小小說時,也必須從現實生活中選擇素材。只是,小小說中表現的生活,並非是對現實中某些具體事件的實錄,而是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後形成的「文學的生活」。此種生活,一定要在現實中「可以存在」。也就是說,小小說中所寫的生活,或許在地球上從未發生過,但用虛構的方式呈現出來時,讀來並不覺得虛假,而是覺得就該如此。
  • 《如何寫作》怎樣讓你的語言充滿畫面感
    這是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在這篇文章中,除了老舍先生語言的節奏魅力,一個「秀氣」,讓那些山的特性境界全出。努力練習,讓文字的畫面感越來越強。如果說講好故事是一個寫手的基本功,那麼寫出有畫面感的語言,那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一篇上佳的作品,一定是文質俱佳的。
  •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被質疑寫作水平,是編輯不識貨還是另有隱情
    退稿信裡告訴Rowling她的書沒有商業價值,甚至還有編輯勸她去上寫作培訓班,提升一下寫作水平。不死心的J.K. Rowling把第一封被拒信釘在了廚房的牆上,她堅信終有伯樂會慧眼識金,看重她這匹千裡馬,而這些退稿信的作用僅僅能夠證明「自己和最喜愛的那幾個作家終於有了共同點」。
  • 寫作月入上萬,各種稿費大揭秘
    就可以用「切」的方法進行拆分,如下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有機會去替一家企業操心,畢竟很少人天生是富二代,有一大批企業等著你去管理。所以,這個方法的意義,更多的是我們怎麼把這個方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說,我們如何開創自己的第二副業,如何轉崗,如何實現寫作月入上萬?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 | 我的編輯朋友
    ,我已經出過20本書了,認識的出版社編輯也十幾個了,不少編輯成了熟人,可真正稱得上朋友的只有孔明。 這是我主編的第一本與企業有密切關係的書,包括一位大學教授和三位同事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寫作,剛進入出版階段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分營和單位住宅樓分配,單位人心慌慌,都為各自的事情忙著,我的頭一下大了。不幹吧,是任務;幹吧,肯定要影響自己的事情。為了趕時間,儘快完成任務,我又一次找了孔明。孔明聽我說了情況,滿口答應這本書放在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而且會在短時間裡審完書稿。
  • 9款好用的Markdown編輯器,助你高效寫作
    化繁為簡的Markdown標記語言自推出以來,以其簡單易用的語法和簡潔大方的字體段落顯示格式逐漸風靡全球,今天軟範兒將推薦市面上廣受歡迎的9款Markdown編輯器,幫助妙筆生花文思泉湧的你專注發揮你的靈感,創作出妙趣橫生的故事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