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從1950年10月25日開始,到1953年7月27日停戰,共作戰2年9個月。我方參戰兵力包括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和蘇聯的一些空軍,總兵力約180萬人。敵方是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總兵力約111萬餘人,其中美軍54萬餘人。美國先後參戰的地面部隊有9個師,分別是陸戰第1師、騎兵第1師、步兵第2師、步兵第3師、步兵第7師、步兵第24師、步兵第25師、步兵第40師、步兵第45師。那麼美國的9個師,分別是被志願軍哪些軍隊打敗的?
美國陸戰第1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1年2月1日,以陸戰第1、第5、第7團為基礎,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勒熱那基地的「德克薩斯」號戰艦上正式組建。陸戰第1師戰功卓著,裝備精良,麥克阿瑟稱陸戰第1師為美軍的「重裝備典型」。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這支「武裝到牙齒」的「美利堅之劍」卻折戟沉沙,敗在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和第20軍的手中。
美國騎兵第1師:1921年9月13日,以騎兵第7團、第8團為基礎,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布德斯堡正式組建。這個師組建後,為維護美國統一和黑奴的解放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開國元帥師」。作為美軍的王牌師,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中,敗在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的凌厲攻勢下。
美國步兵第2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10月26日正式組建於法國博蒙,由1個步兵旅、1個海軍陸戰旅、1個炮兵旅及其他各種支援單位組成。1950年7月23日,美國步兵第2師經釜山港到達朝鮮,成為第一支直接從美國本土到達朝鮮的美國部隊。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在龍源裡和三所裡之間,該師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打敗。
美國步兵第3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11月21日正式組建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兵營,下轄步兵第5旅、步兵第6旅、第3野戰炮兵旅和各種支援單位。1918年7月該師參加香巴尼-馬恩和戰役,贏得了「馬恩磐石」的美稱。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在1951年夏秋季作戰行動中,該師敗在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的鋼鐵盾牌面前。
美國步兵第7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12月正式組建於美國喬治亞州惠勒軍營,下轄第17團、第31團、第32團。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師打出了「北極熊團」(第31團)、「矛頭團」(第32團)、「水牛團」(第17團)3個王牌團,該師也是美軍的王牌師之一。第二次戰役中,第31團被志願軍第27軍全殲;在上甘嶺戰役中,步兵第7師又敗於志願軍第15軍之手。
美國步兵第24師:創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前是美國夏威夷師一部,下轄第19團、第21團、第34團。該師在萊特島登陸戰中一舉成名,被稱為「勝利師」。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中,該師初次敗於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之手;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第20軍、第27軍撕開了美國步兵第24師的防線。
美國步兵第25師:該師與美國步兵第24師同時期創建,都是由美國夏威夷師發展而來,下轄第24團、第27團、第35團。該師全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從澳大利亞一直打到「日本國門」衝繩,並以佔領軍的身份率先登陸東京。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該師敗於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之手;第五次戰役中,該師又敗於志願軍第26軍、第27軍之手。
美國步兵第40師:原名國民警衛第40師,被稱為「灰熊師」,下轄第160團、第223團、第224團。該師於1952年2月入朝參戰,與步兵第24師對調輪換。當月,該師在與志願軍第12軍、第15軍交戰中慘敗。
美國步兵第45師:原名國民警衛第45師,被稱為「雷鳥師」,下轄第179團、第180團、第279團。該師於1951年12月入朝參戰,與騎兵第1師對調輪換。1952年1月22日,該師在與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2軍交戰中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