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員工抱怨:為了升p7命都快沒了,pkg4年90多,上限了,焦慮!

2021-01-15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打開各大招聘軟體,一眼看去,多數職位要求最低為35歲以下,35歲以下,以下……每當看到這樣的招聘信息,不知道各位職場人是什麼感受。職場對中年人群充滿各種歧視,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35一步步靠近,中年危機撲面而來,焦慮增加。最近一位阿里的職場人就遇到了這樣的瓶頸期發出了感慨,一起來看看。

據該職場人描述,自己進阿里一年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裡。如今快五年過去了,為了升到p7,命都快沒了。也許現在上限到了吧。pkg算期權平到4年90多,今年是第二次準備,比去年焦慮感少了一丟丟。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羨慕到。6就90多,高潛中的高潛,股票真不少啊,別升了,7標準不一樣。近兩年才來螞蟻的,期權現在少了,要老的螞蟻p6,哪個沒上百。

也有網友感慨在阿里確實太累。一樣啊……兄弟上限除了和自身能力有關外,和運氣大環境等都有很大關係!一起加油吧。最近準備面試是一年中最累的時期了,比雙11還累,頭髮一撮一撮掉。

也有網友說到。不容易,珍惜生命。朋友在微信上說的,阿里又有一個設計師去世了……願所有奮鬥在一線的網際網路人注意身體,祝好~90多了,還爭啥。

也有網友拿自己舉例到。目前30歲,在非網際網路公司帶20人團隊,收入35*13,每天10點到公司,下午7點下班,工作內容就是喝茶打水上廁所聊需求開會下午打打撞球中午打幾個拳皇97偶爾寫寫文檔ppt。小孩3個月,在這公司已經待了4年,總是覺得在奮鬥的年紀不應該選擇安逸,看了你的經歷,自己也面了阿里拿了p7 offer,我現在考慮該去不。

看了網友這麼多的回覆,其實,對未來感到迷茫,幾乎是所有職場人都會經歷到的問題。都說「35前拿命換錢,35後拿錢換命」中年人最容易焦慮,是因為中年人在職場的性價比太低。當然,對於中年瓶頸,我們除了直面,也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因為中年危機的背後還是自身的不足,輸得真不是年齡,而是能力。

相關焦點

  • 阿里焦慮-虎嗅網
    所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賽道切進來以後,大量用戶的時間都消耗在這兒。虎嗅身邊就有刷快手、抖音愛好者,一位90後向虎嗅表示,自己只要進了這些短視頻的界面,就停不下來,經常刷到半夜,這也是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 據《2020中國短視頻行業洞察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短視頻市場已經形成了兩超多強的格局。
  • 阿里昨日取消P序列職級顯示 為何?
    阿里從來不靠職級管理。但阿里永遠要直面未來管理的多元性。」此前,阿里巴巴宣布取消員工周報制度,基層員工不再需要強制寫周報,部分團隊或要求管理者寫月報,不超過1000字,但在員工層面不做要求,此外,有爆料稱,除周報外的一些非必要會議如召集員工的早會等也將逐步取消。
  • 領導抱怨:員工不願加班1分鐘,安排加班就說家裡有事,怎麼辦?
    這要是在一些七零八零後的管理層看來,真的要驚呼,人心思變,這屆員工越來越不聽話了。01.從十幾年前起,我們90後就收到過各種各樣的標籤。早些年,一個創業的朋友向我抱怨,他那的員工一點用都派不上,根本「拎不清」,公司飲水機壞了,他出差一個星期,都不會去找人修。「這幫人怎麼沒有一點把公司當家的精神?」他憤憤然。我聽了之後覺得很無語,對他說:幹嘛要要求下屬無償為你的想法付出?
  • 揭秘真實的阿里PX
    阿里自然是網際網路新中產階層最高產的製造者之一。2014年阿里上市,頃刻奔湧出1萬多名千萬富翁,阿里周邊房價一個季度大漲兩千。今年7月螞蟻集團宣布上市,估值2000億美元,又製造出了數以千計的千萬富翁,看來杭州的房價還得繼續漲。網際網路新中產這個階層,和 「碼農」也就是程式設計師群體有相當範圍的重合,但並不能劃等號。
  • 笑暈了,微軟員工為什麼大喊:請停止你的阿里行為!
    《界面新聞》報導,一群從華為和阿里巴巴跳槽到微軟的員工,近日遭到了微軟的內部抵制。到底是抵制什麼呢?抵制過度加班行為。這是微軟蘇州某團隊的一次自發行為。據他們表示,由於華為和阿里來的員工時常「比賽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發消息」,給團隊帶來了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加班文化,破壞規則,惡性競爭。
  • 在阿里工作13年,我發現企業持續增長都有一個核心要素
    如果能跟員工把事情背後的WHY(為什麼)講透了,員工會不會更有積極性、更主動的去做這件事?管理者之所以能成為上級,是因為你接觸的人比較多,所以在管理上上級適應下級更容易。在阿里有句土話「如果你不會配合別人,別人也就不會配合你,越會配合的人才能做到更高的職位」,也是這個意思。
  • 90後買保險:因為窮,所以惜命
    2019年年底,阿里健康發布了一份《90後惜命指南》,從食補,運動,到醫療保健,「保命」方式他們一樣不落,佔據各類健康產品消費的榜首,而在重疾險、意外險方面,90後的購買意願比80後提升了74%。
  • 阿里員工離職感言:認清自己廢物的現實,阿里是好公司,我配不上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阿里員工的離職感言。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阿里基層員工最原始的工作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阿里。18年應屆生,校招進的阿里。幹了不到三月試用期還沒過就離職了,離職原因很複雜。
  • 遊戲「原神、三國志」崛起,騰訊焦慮了?
    4、騰訊應用寶、小米應用商店、華為應用市場……這些都是遊戲公司得罪不起的發行渠道,但《原神》製作方米哈遊不屑一顧,統統拒絕上架,自己獨立發行。5、米哈遊從2012年創辦至今不過8年,它專攻二次元手遊,不被風口所左右,始終以自己擅長的模式做遊戲。隨著二次元受眾基數的不斷擴張,米哈遊這樣的工作室迎來了春天。
  • 這個男人告了7次阿里,沒想到是馬雲的人,這次救了差點倒閉公司
    當時他的公司在全國有157家門店閉店,接近總門店數量的一半,而營業的店也幾乎沒有銷售,銷售額暴跌90%。他算了一下,帳還有六七千萬元,最多只能撐62天。文章被廣泛轉發,很快阿里釘釘CEO無招看到了文章,安排人來協助林清軒,其中一條是教他們直播帶貨。他馬上推行全員直播,2月14日當天,孫來春還親自上陣。
  • 為何抱怨多的員工反而不會輕易離職?原因有3,第二點說出心聲
    為何抱怨多的員工反而不會輕易離職?原因有3,第二點說出心聲在職場上,不可能所有人都做到對工作是沒有抱怨可言的,畢竟對一個東西再熱忱,也會有熱情退卻的一個時間段。更何況是在工作上呢?但有件事情比較奇怪的是,為何那些抱怨多的員工反而就不會輕易的離職呢?原因有3點,第二點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1、抱怨只會私下說第一點原因是,抱怨的話語只會在私底下進行說明。
  • 阿里「反腐」女王第一人,曾送7位高管進監獄,馬雲都敢一查到底
    1996年,大學畢業後,僅憑對馬雲老師的信任,便義務反顧的加入了馬雲的創業隊伍。沒想到,當初這個有些隨意的選擇,竟然改變了她的人生。蔣芳加入中國黃頁時,當時整個公司的團隊只有10多個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被馬雲忽悠過來的。而那時候的她,在公司也僅僅是一個「打雜」的角色,即便如此,她的堅守阿里的心,從未動搖過。
  • 中國低調的商業巨頭:擁有7家上市公司,40萬員工,營收是阿里近4倍
    要說國內比較有錢的企業,很多人會想到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甚至是這兩年發展比較快的字節跳動等企業,但其實,中國還有一家企業,擁有40萬員工,7家上市公司,而收入是阿里巴巴的近四倍,這個低調的商業巨頭就是被稱為中國五大集團之一的華潤集團。
  • 阿里穿越生死的秘籍,被181個美國巨頭學習,這是為什麼?
    正是靠著這些標準,通用電氣在韋爾奇時代(1981-2001年)走向巔峰,用20年成為商業標杆。「注重業績」的風尚由此形成,支撐起「股東第一」的商業價值觀。可時移勢易,網際網路崛起,物質極大豐富,給錢的(股東)是大爺,衣食父母(客戶)就只能排位靠後?這時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因果關係變了,渠道變了,客戶的心智邏輯也變了,「沒客戶就沒未來」必然替代「沒股東就沒未來」。
  • 阿里不懂優酷?
    這是100多人的大會,決定你命運的人都在這裡坐著,有什麼重要的信息要看手機?」樊路遠語氣嚴肅,那一刻,張元感受到阿里體系與老優酷的明顯不同。那是優酷被收購的第三年,制度已經全面阿里化。據多名員工講述,樊路遠到來後,又進行了小範圍整改。嚴抓考勤被反覆提及:員工需在9點半前打卡,遲到則內部公示,主管扣錢。
  • Google員工感慨:阿里35歲P8跳槽,谷歌只給T4,當大頭兵也來?
    比如:很多企業公開將35歲列為招聘的年齡上限;這個年齡如果還沒坐上管理崗位就意味著「高不成低不就」,職場前景堪憂;除了職場的壓力,還有來自家庭平衡、角色分配的牽制,所以很多人這時考慮跳槽或轉行往往患得患失,當然,即使坐上高管就一定會「高成」嗎?這不,就有職場人發帖開始吐槽了,一起來看看。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感慨到。
  • 1.6萬月薪招聘私人助理,工作三月被辭退,阿里P8員工能拿多少錢
    最近阿里巴巴因為一位新員工而鬧了「緋聞」,前有阿里合伙人蔣凡出軌案,後有新進員工借阿里的幌子招私人助理。不得不說,阿里的廉政部門需要定期開展員工思想教育、定期規定員工背誦工作生活行為準則。阿里是有著一套嚴苛的考核體系的,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很難幹滿2年,那如果你2年都沒有幹滿,也就只能計算月薪部分!一失足成千古恨阿里這位交大的博士,P8的新員工,沒有幹滿半年,就被辭退了,那麼他最多到手的工資也就是27萬元!
  • 蝦米要解散,能歌善舞的馬云為何救不了阿里的大文娛
    不過,阿里對於蝦米的收購在當時卻不被人看好。蝦米成立於2006年,在2010年前後,公司差點死掉。創始人王皓自己承認道:「我不會像有些人說的那個當時沒賣就好了,這種話毫無意義。不賣當年就是死了,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 5年內連投5家獨角獸,阿里想在印度複製一個阿里?
    7 計算,下同),與快手的總融資額接近。從模式上看,Bigbasket 非常接近於中國網上超市代表「一號店」,一號店上線於 2008 年 7 月 11 日,比 Bigbasket 早 3 年,主營大型超市貨架上常見的日用品、雜貨;但最終以被沃爾瑪收購的結局而告終。
  • 柴油噸和升的換算 汽油噸和升的換算
    生活中多用於計量較大物品的重量。民間也有一種以「升」為計量單位的方法,一升是一鬥的十分之一,一升米就是2000克,也就是4市斤。過去人在沒有標準度量衡的基礎上,發明了這種以容量來測量稻穀的方法,還是很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