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各大招聘軟體,一眼看去,多數職位要求最低為35歲以下,35歲以下,以下……每當看到這樣的招聘信息,不知道各位職場人是什麼感受。職場對中年人群充滿各種歧視,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35一步步靠近,中年危機撲面而來,焦慮增加。最近一位阿里的職場人就遇到了這樣的瓶頸期發出了感慨,一起來看看。
據該職場人描述,自己進阿里一年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裡。如今快五年過去了,為了升到p7,命都快沒了。也許現在上限到了吧。pkg算期權平到4年90多,今年是第二次準備,比去年焦慮感少了一丟丟。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羨慕到。6就90多,高潛中的高潛,股票真不少啊,別升了,7標準不一樣。近兩年才來螞蟻的,期權現在少了,要老的螞蟻p6,哪個沒上百。
也有網友感慨在阿里確實太累。一樣啊……兄弟上限除了和自身能力有關外,和運氣大環境等都有很大關係!一起加油吧。最近準備面試是一年中最累的時期了,比雙11還累,頭髮一撮一撮掉。
也有網友說到。不容易,珍惜生命。朋友在微信上說的,阿里又有一個設計師去世了……願所有奮鬥在一線的網際網路人注意身體,祝好~90多了,還爭啥。
也有網友拿自己舉例到。目前30歲,在非網際網路公司帶20人團隊,收入35*13,每天10點到公司,下午7點下班,工作內容就是喝茶打水上廁所聊需求開會下午打打撞球中午打幾個拳皇97偶爾寫寫文檔ppt。小孩3個月,在這公司已經待了4年,總是覺得在奮鬥的年紀不應該選擇安逸,看了你的經歷,自己也面了阿里拿了p7 offer,我現在考慮該去不。
看了網友這麼多的回覆,其實,對未來感到迷茫,幾乎是所有職場人都會經歷到的問題。都說「35前拿命換錢,35後拿錢換命」中年人最容易焦慮,是因為中年人在職場的性價比太低。當然,對於中年瓶頸,我們除了直面,也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因為中年危機的背後還是自身的不足,輸得真不是年齡,而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