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都以孝治天下,為何唯獨李世民不同,以誠、信治天下

2020-12-10 騰訊網

古代治國,帝王都說以「孝」治天下,但唐太宗李世民卻不同,以「誠、信」治天下!有何不同?

以「孝」治天下:

以「孝」治天下就是講究做人要忠孝,其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如果在家能夠盡孝父母,那麼他才能對國方盡忠。也就是說以「孝」治天下其實是統治者對百姓的一種統治手段、政治策略。

以「孝」治天下是從秦漢才開始被代統治者大力推行的一種治國方針。認為「孝」是人們最重要的品行,一個人對國家忠不忠心,從他對父母的孝敬就可以看出。如果在家孝敬父母,那他就會對國家忠心,如果在家不孝敬父母,那他對國家就不會忠心。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會忠於國家,那麼只要認真推行孝道,就可以治理好國家和社會。

《孝經·孝治》: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意思就是:

孔子說∶「從前聖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對極卑微的小國的臣屬也不遺棄,更何況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了。所以會得到各諸侯國臣民的歡心,使他們奉祀先王。

治理一個封國的諸侯,即便是對失去妻子的男人和喪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況對他屬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會得到老百姓的歡心,使他們幫助諸侯祭祀祖先。

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對於臣僕婢妾也不失禮,更何況對其妻子、兒女了,所以會得到眾人的歡心,便他們樂意奉事其父母親。

只有這樣,才會讓父母雙親在世時安樂、祥和地生活,死後成為鬼神享受到後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夠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災害不發生,人為的禍亂不會出現。

所以聖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詩經·大雅·仰之》篇中說∶『天子有偉大的德行,四方的國家都會歸順他。』」

但太宗李世民卻不同,李世民是發動了玄武門政變,殺兄屠弟,逼父退位獲得的政權。李世民如何談得上「孝」,如何以「孝」治天下。

如果李世民再以「以孝治天下」的話,不就等於自己在打自己的臉嗎,自己都不孝了還讓別人孝?所以李世民就不能用「以孝治天下」的方針了。

但又不能沒有治國的方針,既然不能用「孝」那就得找到替代品,於是就以「誠、信」作為治國方針。「以孝治天下」目的就是讓下面人對國家忠誠,而「誠、信」兩字也正好符合治國目的,因此選用「誠、信」二字。

《資治通鑑·唐紀》:

民部尚書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踐者,請戶給絹一匹。」上曰:「朕以誠信御下,不欲虛有存恤之名而無其實,戶有大小,豈得雷同給賜乎!」於是計口為率。

意思就是:民部尚書裴矩進言:「對遭受突厥暴虐踐踏的百姓,請求每戶賜給絹帛一匹。」太宗說:「朕以誠、信二字統治下屬,不想徒有撫恤百姓的名聲而沒有實在的東西,每戶中人數多少不等,怎麼能整齊劃一,賞賜都一樣呢?」於是計算人口以它為賞賜的標準。

李世民如何以「誠、信」治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將百姓比作水,國家比作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加大自己對民心的籠絡,對於撫恤遭受突厥暴虐踐踏的百姓,即便每戶中人數多少不等,也要做到公平公正,計算人口為賞賜的標準。

不設嚴刑重法,主張杜絕奢移浪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老百姓吃穿有餘。力求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人旅客可在野外露宿。

《資治通鑑·唐紀》:

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孝經》

相關焦點

  • 歷代帝王施政,為何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其實,他們都是在作秀
    泱泱中華,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一直以來都崇尚孝道,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對於孝道,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流傳下來了眾多孝心動天的故事。
  • 李世民知道了「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為什麼沒有殺了武則天
    武則天在14歲的時候就入宮成了才人(才人指的是中國古代宮廷女官的一種,兼為嬪御),她在發跡之時,已經在宮裡面做了十二年的才人了。李世民在世時,武則天默默無聞,直到李世民歸天之後,李治登基之後,武則天才開始有了機會,慢慢從幕後走向臺前。
  • 為何新皇都喜歡大赦天下?大赦天下啥意思?把所有罪犯都釋放嗎?
    在古代的電視劇中,我們總是看到皇帝一動不動的赦免,赦免就這麼隨意?電視連續劇歸電視連續劇,古代皇帝不想赦免就赦免了,但是每次赦免都有他的用處。帝王之所以能赦免天下,往往是因為遇到了某種特殊的事,如天上顯出兇象或天災人禍。
  • 為何李世民敢政變奪權,而朱棣卻不敢?
    之所以能得到天下,一半是靠著顯赫的出身,一半是靠著手裡有著得力幹將,李淵本人沒什麼多大的能力,這也是後來為李世民反叛李淵發動玄武門之變奠定了基礎。 而朱元璋則就有所不同了,出身貧寒,放過牛,去過龍興寺當和尚。縱觀古代各個帝王,朱元璋的這一生的經歷堪稱奇蹟,豐富的經歷導致他的閱歷上升巨大,造就了眼界和格局非常人能比擬的。
  • 5首霸氣十足的開國帝王詩,最厲害的還是他,睥睨天下的一代偉人
    詩歌,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我們上下數千年的歷史,出現過許多偉大的詩人,留下千古名篇,其中不乏帝王留下的詩篇,我們讀帝王詩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在藝術性和美感上,不能與李白、杜甫這些詩人相比,但帝王詩在雄大的氣魄上,不需雕飾流露出的王霸之氣,則是再偉大的詩人,也難以比擬的。
  • 大赦天下啥意思?是把所有罪犯都釋放嗎?為何新皇都喜歡大赦天下
    《史記》:「大赦天下,置壽宮神君」。大赦天下在古代是皇上的一種權力,這種權力實施下去可以對天底下罪犯的刑事責任既往不咎,正在服刑的可以放出來;官府正在追訴的刑事責任的,不再追訴;官府正準備追訴還沒開始的,也不用再繼續下去。我們總是在古代電視劇裡看到皇帝動不動就大赦天下,大赦天下就那麼隨意嗎?
  • 這樣的女人你是不是也想要一個——中國古代傳奇帝王背後的女人
    成功男人背後往往有一個偉大的女人,而古代帝王大多可算得上最成功的男人。中國古代帝王很多,能成為傳奇的可謂鳳毛麟角,而擁有近乎完美髮妻的傳奇帝王,就更少了。這裡扒一扒傳奇帝王背後近乎的完美女人。
  • 古代名將手中的爛兵器:第2李世民打天下用,第1霍去病的最醜
    2020-12-24 08:58:56 來源: 一姐說軍史 舉報   我們知道,在漫長的古代時期
  • 李世民:二十四定天下,一身戎裝打下社稷江山的他軍事水平有多高
    當回首昔日李唐的歷史時,大家都不得不欽佩李世民在政治方面的成就。但是,作為輔佐李淵晉陽起兵的一大功臣,李世民的軍事素養也可在歷代帝王乃至名將中佔據前列。因其身為帝王的光環,蓋過了他早年的軍旅高光,導致今時今日許多人都忽視了他身為軍事家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李世民在唐初統一戰爭中的過人表現。
  • 唐朝奪天下那麼難,為何大家沒啥體會?因為出了李世民這個Bug
    其實,如果您再回過頭看看,史書上記載的唐公定鼎天下過程,恐怕會不由為他擦一把冷汗,真是步步驚心,每一步其實都在失敗的邊緣徘徊好久。 周邊的局勢,相當險惡 在不少人的印象當中,李淵在太原舉事不久,唐軍就西向攻入了長安,自此李唐王朝在關中奠定了爭奪天下的基礎,一切仿佛順風順水。 但這個過程當中,唐軍進展的其實也不順利,有好幾次,李淵都感到,造反這個事兒,真不是人幹的,確實太難了。
  • 一個是千古帝王,一個是千古女皇,李世民到底有沒有在乎武則天?
    筆者想,如果不是真的喜歡一個女子,哪個帝王會將一個如此有見識有膽量,野性外露的妃子留在身邊,寵愛有加呢? 只是,就如後人所知一般,李世民對她的感情一直都是克制的,因為彼時天下流傳:「唐三代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 中國古代共出過408位皇帝,唯獨這個省沒出過一位皇帝,不是浙江
    至於北方,大多數省份大家也都知道不可能。比如陝西,那可是帝王鄉,自古以來不知道出了多少皇帝;比如河南,那裡照樣也是數朝古都,出了不少皇帝;山西、甘肅等省份也都有皇帝出生。即便是像東三省這些地方,在當時遠離中原王朝的地方,卻仍然有著不少少數民族皇帝產生。
  • 玄武門之變時,為何沒有救駕的軍隊?難道李世民控制了天下兵權?
    未來得及反應在「玄武門之變」前夜,李氏兄弟三人都接到了李淵的詔書,讓三人明天到宮裡來徹底解決繼承人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史書中沒有記載,但以筆者揣測,應該是不利於李世民,不然,李世民也不會鋌而走險,發動兵變。
  • 趣談古代節儉皇帝:朕雖富有天下,該省也得省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問大臣:創業和守成哪個更難?房玄齡說:國家開創之初我們與各地豪強起兵較量使他們稱臣,創業難。魏徵說:自古以來的帝王沒有不在艱難的時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時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難。如果有人違反,不論是誰,都要打二十大棍」。後其弟完顏吳乞買即位,即金太宗,因為也處於國家開創初期,家底薄兒,金太宗也比較節儉。他住的「皇宮」院牆都是用柳樹和榆樹紮成的籬笆,本人對衣服不講究、吃喝不在乎,可有一次,金太宗忍不住了,他偷偷打開國庫大門,抓了一把財寶,狠狠享受了一頓美酒佳餚。
  • 絕世好老公待我君臨天下@唐太宗李世民
    鳳冠霞帔待我君臨天下,許妳美玉無瑕!待我君臨天下,許妳龍珠無價!待我君臨天下,許妳萬金任俠!待我君臨天下,許妳羽衣紅霞!待我君臨天下,許妳世紀婚嫁!待我君臨天下,許妳鳳儀華夏!待我君臨天下,許妳以國為家!待我君臨天下,許妳戰車保駕!待我君臨天下,許妳十年遊假!待我君臨天下,許妳驚世名遐!
  • 天下英雄誰敵手?漫聊那些成為李世民背景板的亂世英雄
    如果說,要給歷朝歷代的帝王排個名次,看看哪些皇帝最為聰明神武、千古風流,唐太宗李世民肯定是要躋身前排位置的。講氣質,李世民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在傳奇小說,民間故事之中,就有風塵三俠之一的虯髯客,本來是立志要問鼎中原的,結果一看到李世民,便被他的風採所折服,把自己爭奪中原的野心給滅了,退而求其次去扶餘國自立;談能力,15歲的李世民就曾經帶兵去雁門關救過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一戰而天下之名。
  • 李淵兵臨城下,大將拉弓射死自己的妻子,20年後,李世民為他正名
    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擔任太原留守,當時天下大亂,李密、竇建德、劉武周等農民起義軍逐漸壯大,隋朝國力衰亡。在李世民的勸說下,李淵從太原起兵,開始反隋。隋朝的都城在洛陽,當時李密等義軍的目標都是攻佔洛陽,李淵為了避開隋軍主力,反其道而行之,決定率先攻佔長安。
  • 若是秦始皇、李世民、劉邦、朱元璋一起爭天下,誰才是最強王者?
    我們都知道發生過的事情已成定局,是無法改變的,但有時候還是忍不住幻想若是歷史上那些奇人能士都匯集在同一個時期,歷史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會走向什麼樣的結局呢?如果我們把秦始皇、李世民、劉邦、朱元璋放在一起爭奪天下,誰最有可能勝出呢?個人比較傾向於秦始皇。
  • 中國古代帝王霸氣語錄盤點
    中國古代帝王霸氣語錄盤點說到古代帝王,毛爺爺曾在《沁園春雪》中有過「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評論,可見歷史上古代帝王們在自身的文化修養上是略微遜色於在政治上的威嚴的。以下盤點幾條古代帝王們的霸氣語錄,來感受一下身為帝王的威嚴。「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 古代帝王家訓,既教子也勸民
    (資料圖片)在我國古代,歷代帝王對選定接班人都十分重視,將其視為立國之基、社稷之本。他們對皇子皇孫從小就注重教育和培養,而運用家訓教育和培養後代是歷朝歷代的傳統做法之一。家訓作為帝王思想的組成部分,它的影響是當時任何人的家訓所無法比擬的,剔除其封建思想的糟粕,也是我們今天了解和借鑑古代家訓文化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