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阿爾布雷特·丟勒(Albrecht Dürer )
生於紐倫堡,德國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
丟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畫及其他版畫、油畫、素描草圖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畫最具影響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畫和銅版畫家之一。他的水彩風景畫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些作品氣氛和情感表現得極其生動。主要作品有《啟示錄》、《基督大難》、《小受難》、《祈禱之手》、《男人浴室》、《海怪》、《浪蕩子》、《偉大的命運》、《亞當與夏娃》和《騎士、死神與魔鬼》等。
這幅畫是丟勒29歲時畫的半身肖像,與真人等大,他穿著華貴的裘皮大衣,正面望著我們,同時把右手放在胸前,手指著自己的心臟部位。在那個時代,這種神聖的正面姿態通常只用於畫基督或國王,丟勒這樣畫,大概是要向人們表明,藝術家的神奇創造力在某種意義上是與上帝等同的。他把北方嚴整細緻的傳統風格同文藝復興藝術的建築性和體積感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丟勒的藝術探索對德國的影響是深遠的。「丟勒是德意志的代表民族畫家。他同時又是把義大利文藝復興思想帶進德意志,並開創了德意志民族藝術的新紀元。」他和達·文西是在最需要巨人的時代所產生的巨人。
他出身於一個中世紀的工匠之家並生活在藝術家地位最為低下的國度,卻成為當時歐洲最為獨立和驕傲的藝術家。
作為「自畫像之父」,他是歐洲第一位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畫家,從而成為倫勃朗的先聲。在逼真和藝術表現的力道上與倫勃朗的自畫像不相上下。
木版組畫《四騎士》表現世界末日來臨時四位騎士,分別代表著戰爭、瘟疫、貧困和死亡。從天而降不分貧賤富貴對人類進行審判,四位騎士騎在疾馳的馬上,「戰爭」拉開弓,「瘟疫」揮著劍,「貧困」手持天平,「死亡」高舉三叉戟。馬蹄所到之處罪人們通通受到懲罰,一個主教倒在馬下頭被地獄之龍吞噬著,畫家借用它來隱喻當時的德國社會抨擊教會的罪惡。作品表現手法細膩精微,顯示了丟勒的高超藝術技巧和豐富的想像力。
祈禱之手
阿爾布雷特·丟勒
丟勒在藝術上有著他人不可比擬的天賦,他的起點也許就是許多人的終點,並且自身極其努力。丟勒在學院的表現極其突出,他的油畫比一些教授還要好,在他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依靠作品掙錢了,而且還不少。
在丟勒學成歸來的時候,想要答謝哥哥四年來的支持,想要哥哥去上學,實現他自己的夢想。
哥哥低著頭坐在椅子上,搖著頭說不,當哥哥站起來的時候丟勒發現哥哥滿臉都是淚水,這個時候哥哥說:"不,弟弟,我上不了紐倫堡藝術學院了。太遲了,看看我的雙手,四年來在礦場工作,毀了我的手,關節動彈不得,現在我的手連舉杯為你慶賀也不可能,何況是揮動畫筆或雕刻刀呢?不,弟弟……已經太遲了……"
為了彌補哥哥的犧牲,丟勒以哥哥合起來的雙手為素材,將之畫了下來,他最初將其命名為"雙手",後來改成了"祈禱之手"。
丟勒雖然是從中世紀職粉工匠的傳統中培育出來,但是他卻不願只做個手藝靈巧的工匠,而更期望被視為知識階層的思想家。丟勒確實實現了他的理想,在後世人們的眼中,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也被譽為民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