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戰之37.1:鸚鵡螺號

2020-12-16 騰訊網

大約是戰前蓄勢戰後鬆弛,中途島之戰的這個月,日美雙方損失的都很小,當然,這裡說的是除了中途島之戰本身。

整個六月份,美軍只19日在阿留申群島擱淺損失一艘老潛艇S-27 (SS-132),42名艦員無一傷亡。日軍只25日損失一艘驅逐艦山風號,但跟美軍剛好相反:226名艦員無一倖存。

擊沉山風號的不是別人,正是潛艇鸚鵡螺號(USS Nautilus (SS-168))。如果對這潛艇沒啥印象的話(比如俺,俺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核潛艇),那麼,麥克拉斯基是看著嵐號驅逐艦的航向才發現了日軍主力從而獲得中途島大勝,而嵐號落在後面是因為反潛,她反的,就是這鸚鵡螺號。

此外,中途島一戰日軍抓獲並謀殺三名戰俘,其中一名就是被殺死在嵐號驅逐艦上。不過艦長比較幸運,沒被絞死。

這裡就看看鸚鵡螺號的來龍去脈吧。

1799年,馬裡蘭州的船廠開工造了個雙桅的木頭商船,長度27米排水量188噸。1803年美國海軍買下來裝12門小炮成了戰艦命名為鸚鵡螺號,這是美國的第一艘鸚鵡螺號。1812年英美戰爭中,這船被英國俘虜成了英艦.

1838年下水的第二艘鸚鵡螺號更小一點,長度只有23米排水量估計就150噸,不是戰艦而是測量船。21年的役齡中,她大部分時間屬於商務部,只在海軍呆了4年。

第三艘就是這節的SS-168鸚鵡螺號。

1927年開工的時候,這潛艇不叫鸚鵡螺,舷號也不是SS-168,叫V-6(SF-9)。入役一年之後的1931年,才有了名字也改了舷號。

排水量是水面2770噸水下4000噸,比日本帝國帶戰機的伊15型更大,但速度卻更慢。原因是美國當時已經把日本帝國當成了假想敵,那麼就需要長航程越洋去布雷封鎖,速度不講究。

所以,雖然只有17.4節的水面速度,但最高航程去到46000公裡-------能繞地球一圈;備40顆水雷;兩門6寸/152mm甲板炮已經是輕巡洋艦的級別,為的也是能獨立行動,對抗4~5寸炮的驅逐艦。

而且這潛艇的製造廠很特別,不是在傳統的東海岸而是在西海岸,加州的馬累島(Mare)海軍船廠。這船廠成立於1854年,是海軍在西海岸的第一個廠,而鸚鵡螺號是這廠生產的第一艘潛艇。

之後隨著作戰技術、思想的進步,鸚鵡螺號於1941年7月回母廠改裝。主要的改動包括發動機、空調、無線電系統,去掉了水雷發射管,甲板上加了20mm防空炮跟機槍,還加了10枚左右的水雷。

改裝完畢,已經是1942年4月。

5月24日,在艦長William H. Brockman, Jr.的指揮下鸚鵡螺號開始第一次戰時巡邏。跟普通巡邏時無目的地尋找日艦/貨船不同,這次,在中途島附近巡邏的鸚鵡螺號目標明確:等待日軍主力。

6月4日早上將近8點,正處在自己巡邏區北部的鸚鵡螺號發現了天邊的桅杆,幾乎與此同時,自己也被空中擔任護衛的零戰發現。在零戰的掃射之下,鸚鵡螺號下潛。

這時,美軍航母的戰機均已升空。

幾分鐘後再浮起來,潛艇看到的是霧島號跟長良號巡洋艦。擔任警戒的日機再次發現了這潛艇,再次掃射扔炸彈,驅逐艦也跑過來反潛,鸚鵡螺號下潛溜走。

8點半不到,這潛艇又浮了起來伸出潛望鏡,發現自己居然處在日艦編隊中間。射向長良號(霧島?)的兩魚雷一枚啞火沒射出去,一枚射失;霧島開火攻擊潛艇,同樣沒打中。面對衝過來的驅逐艦,鸚鵡螺號再次下潛。

這時,日軍艦隊改變了航向。

將近9點,鸚鵡螺號又浮起來望了兩次,然後又被那驅逐艦攻擊,只好再次下潛。這日艦耐心不錯,跟潛艇糾纏到大約9點半。

這就是嵐號。

之後,嵐號極速北行要追上主力艦隊,身後長長的尾跡就像一支指向主力的箭頭。這箭頭被麥克拉斯基等人看到,而且時間正巧,終於成就了美軍的中途島大勝。

將近10點,潛艇再度浮起,可海面上是空落落的啥也沒有。將近1點時,鸚鵡螺號看到了加賀-------渾身是火的航母。2點左右,潛艇在2700米的距離上發射了4枚魚雷,1枚未能射出2枚差的老遠但第4枚正正擊中,可沒爆,魚雷斷成兩截。不過,爆不爆已經不重要了。

雙方收兵之後,嵐號撈起了約克城號的飛行員Wesley Osmus,訊問之後,日軍才知道美軍實力。關於戰俘,艦長渡邊保正(Watanabe Yasumasa)給南雲的報告是「死於6月6日,海葬」。

戰後根據目擊者的描述,Wesley Osmus是被帶到艦尾,用消防斧砸在頸後再推下海的。怒火中燒的美國人拿著絞索找渡邊保正時,才發現已經晚了,渡邊在1943年沼風號沉沒時死亡,不過他不是艦長,是第一驅逐艦隊的隊長。其實不管是誰,在那艦上都得死,因為那也是無人生還的一擊。

大戰結束鸚鵡螺號沒回港,只在中途島加油後繼續往日本本土狩獵。25日,在橫須賀外海110公裡處擊沉了1700噸的驅逐艦山風號,日艦226名艦員無人生還。

鸚鵡螺號之後戰果寥寥,因為她夠大,往往作為運輸潛艇使用,比如1942年8月的突襲馬金島。戰後,這潛艇被拆掉當廢鐵回收了。

1954年下水的第一艘核潛艇SSN-571也叫鸚鵡螺號,但跟這幾艘都沒關係,名字來源是1870年的《海底兩萬裡》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中途島海戰拖住日本艦隊立下大功
    美國海軍在二戰中水面艦艇名艦無數,但水下艦隊也同樣戰功赫赫,接下來介紹美國在二戰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獨角鯨級大型遠洋潛艇SS168鸚鵡螺號,該艇是美國在戰前專為廣闊的太平洋作戰設計,水下排水量高達4000噸,在大量潛艇排水量低於1000噸的當時這個噸位是驚人的,巨大的噸位賦予了他強大的戰鬥力和多任務用途
  • 規模並不大的中途島海戰,為何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按照規模和激烈程度來說,中途島海戰不但比不上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甚至還不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馬裡亞納海戰。那麼,中途島海戰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呢?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12月7日,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為標誌。
  • 可以永遠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
    可以永遠在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1954年1月21日: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康乃狄克州新倫敦縣下水。鸚鵡螺號潛艇的名氣很大。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著名潛艇。
  • 美軍這艘潛艇立大功,中途島海戰的成功關鍵
    戰場上有福將,海戰中當然也有福船,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鸚鵡螺號潛艇就是這樣一艘福船。該潛艇於1930年開始服役,到1945年退役時,總共獲得了擊沉22個敵方貨船和艦艇的戰績,但真要細究起來,它的貢獻遠遠不止於此,它的行為竟然是美日中途島之戰的關鍵轉折點。為美國海軍在中途島之戰中擊敗日本海軍起了巨大的引導作用。
  • 豆瓣評分8.3,經典海戰電影「灰獵犬號」你值得一看!
    海戰類的電影有很多,但是能夠像「灰獵犬號」這樣經典的海戰電影確是為數不多!故事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講述了二戰時期,由37支盟軍船隻組成的護航艦隊在歐內斯特·克勞斯(湯姆·漢克斯飾)艦長率領的一艘美國驅逐艦指揮下,穿越險惡的北大西洋,同時不斷與德國潛艇相互周旋的故事。整部電影全程高能,其中海戰場面更是讓人震撼,猶如身臨其境!
  • 長11米,重1噸!鸚鵡螺曾是地球上最大捕食者
    天空崩裂的怪獸美爾巴,傳說中的鬼怪宿那鬼,第二次接觸的電離層生物—加佐特,還有基裡艾洛的人,生命永恆之花齊傑拉……但是,你是否知道在這部特攝劇裡也講述了很多動物變成的怪獸?鸚鵡螺不但是現存唯一具有貝殼的頭足類生物,而且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它們的外形和習性幾乎與它們的祖先相差無幾。因此鸚鵡螺天生就承載著地球生物進化和地球氣候變化等諸多奧秘,在科學界素有「活化石」之稱。時間到了近代,鸚鵡螺的繁榮早已經過去,原來遍布全球的鸚鵡螺已經基本絕跡,目前僅存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等附近海區,被列為瀕危物種。
  • 雷伊泰灣海戰-二戰太平洋戰場美軍取得絕對制海權的一戰
    雷伊泰灣海戰是發生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萊特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衝繩島打下基礎。為了扭轉敗局日本還在這次戰役中有組織的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
  • 海軍料理帖No.3 南太平洋海戰時航母「隼鷹」的飛行員加餐
    10月26日,日本海軍機動部隊與美國海軍航母特混艦隊在瓜島以東洋面上展開較量,這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航母交戰,日方稱之為南太平洋海戰,美方稱為聖克魯斯群島海戰。 ■描繪南太平洋海戰的畫作,畫中美軍「企業」號航母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在奮力抵禦日軍空襲。
  • 【海戰歷史講堂】擊沉「霧島」號戰列艦
    1913年12日1日下水,1915年4月19日服役。艦籍佐世保鎮守府。於1927年、1934年經過兩次大幅度改裝後變成高速戰列艦。  在太平洋戰爭中頻繁隨航空母艦機動部隊出擊,表現活躍。先後參加了偷襲珍珠港,印度洋作戰,中途島海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美方稱所羅門以東海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美方稱聖克魯斯海戰)。
  • 悼亡者的歸來,海德拉寄生在鸚鵡螺號上是因為愷撒?賢者之石?
    在龍族五的最近劇情中,愷撒、酒德麻衣以及芬格爾三人在得到『英國皇家海軍』的支援後,原本有就此離開北冰洋這一念頭的愷撒,在受到了利維坦的追擊後,鸚鵡螺號潛艇迫使關閉主動聲吶,這就使得他們對於外界情況的了解更加不清楚了。
  • 鸚鵡螺號潛水艇到達南極,讀《海底兩萬裡》
    阿羅納克斯教授和他的夥伴跟隨尼摩艇長的鸚鵡螺號一直往南行駛,教授心想,難道要去往南極,他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之前試圖去往南接的人,沒有一個成功的,而且這個季節也不適合去那裡。在行駛過程中,他們慢慢地看到了一些浮冰,教授覺得很快就能看到大浮冰或者冰山,就想他想的一樣,他們看到了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大的小冰島,還有許多的南極鳥類,鸚鵡螺號大冰塊群裡靈巧地穿行,通道越來越少,航線越來越難以前行,而孔塞伊這個分類專家,對浮冰塊的形狀與大小進行了分類:冰山或冰峰,冰地或一望無際的冰原,留冰或浮冰,,層冰或碎冰,環形的圈冰或長形的冰條
  • 美國團隊發現中途島海戰沉沒的日本航母「赤城」號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美國調查團隊負責人20日透露,發現了在1942年中途島海戰中沉沒的原日本海軍航母「赤城」號。該調查團隊表示,他們通過使用聲納技術,在水深約5280米處的周邊海底發現了第2艘船影,根據形狀和發現場所認定是航母「赤城」號,將派出無人探測船展開詳細調查。據報導,開展此次調查的是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卒於2018年10月)設立的財團「VULCAN」。該團隊早些時候宣稱,在北太平洋水深約5400米的海底,發現了中途島海戰中沉沒的原日本海軍航母「加賀」號。
  • 太平洋戰紀:日本二戰海軍「島風」號—雷驅之王的末路
    1943年5月,美軍在阿留申群島發起反攻,登陸阿圖島,全殲守島日軍,北太平洋戰局吃緊。鑑於美軍加強封鎖,將困守在基斯卡島的5000餘名日軍撤回成為日本海軍的當務之急。這項任務由第1水雷戰隊執行,新任戰隊司令官木村昌福少將特別請求讓裝備電探的「島風」號參戰,考慮到北太平洋海域陰雨多霧,能見度不良,正好可以發揮電探的作用。
  • 日俄海戰,日軍犯了1個致命失誤,為什麼還能完勝俄國艦隊?
    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魚雷艇偷襲了旅順的沙俄海軍太平洋艦隊。  日俄戰爭正式爆發,而在這一場戰爭之中,日本海軍擊潰了沙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第二艦隊,尤其是在對馬海戰之中完勝沙俄海軍,使得日本海軍成為世界海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 《泰拉瑞亞》1.4恐懼鸚鵡螺怎麼過 1.4恐懼鸚鵡螺機制掉落介紹
    泰拉瑞亞1.4恐懼鸚鵡螺怎麼過?恐懼鸚鵡螺是1.4版本中的新增精英怪,雖然比不上boss但也有一定的威脅。下面帶來泰拉瑞亞1.4恐懼鸚鵡螺機制掉落介紹,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一下吧。恐懼鸚鵡螺是1.4版本中的新增精英怪,雖然比不上boss但也有一定的威脅。下面帶來泰拉瑞亞1.4恐懼鸚鵡螺機制掉落介紹,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損失有多大?
    有戰爭就有犧牲,日美兩國在這場海戰中都損失慘重。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日美兩國在中途島海戰中到底損失有多大?首先日本的損失,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前,海軍通訊密碼被美國情報機構破譯,致使日本海軍所有的軍事行動都被美國海軍提前得知,步步受制,慘敗而歸。日本損失了4艘重型航空母艦(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和飛龍號),1艘重巡洋艦以及332架艦載飛機。
  • 決定日美兩國國運的5分鐘,中途島海戰全分析
    由於天氣惡劣,作戰雙方的軍艦始終沒有互相看到,演出了一場充滿錯誤的決斷和空中捉迷藏的喜劇;在兩天的混戰中,美國被擊沉了大型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和一艘油輪,約克城號負傷。日本的輕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被擊沉,重型航空母艦翔鶴號重傷,而另一艘重型航空母艦瑞鶴號完全沒有受傷,只是艦載飛機損失了2/3。珊瑚海海戰雙方打平,或者說日本略佔上風。
  • 《泰拉瑞亞》1.4恐懼鸚鵡螺怎麼觸發 1.4恐懼鸚鵡螺觸發攻略
    恐懼鸚鵡螺是泰拉瑞亞1.4版本的小型boss,那麼怎麼召喚恐懼鸚鵡螺?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恐懼鸚鵡螺觸發條件,一起倆看看吧。 泰拉瑞亞1.4恐懼鸚鵡螺 機制 ... 泰拉瑞亞1.4恐懼鸚鵡螺怎麼觸發?
  • 百達翡麗鸚鵡螺被稱為鋼表之王,是實至名歸還是徒有虛名
    大家好,我是王蕭,定製鸚鵡螺每月只做10枚。提起鋼表之王,很多人腦海中會第一時間浮現出鸚鵡螺的名字,那鸚鵡螺為何被稱為鋼表之王呢?
  • 太平洋戰爭美日損失對比,光陣亡比就高達1:10
    下面羅列戰爭中影響比較大的幾次戰役和事件: 珊瑚海之戰 1942年5月4-8日,世界海戰史上第一次航母大戰。 美方「列剋星頓」號航空母艦被擊沉,「約克城」號受到破壞。 日方小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被擊沉,大型航空母艦「翔鶴」號遭重創。同時,這兩艘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幾乎全部損失,許多技術嫻熟的日本飛行員也被擊斃。日本「瑞鶴」號航空母艦上的飛機也失去了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