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2020-12-01 大洋網

700多年前,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發現的「東方威尼斯」蘇州,如今成為國外遊客的打卡勝地。不單美景讓人流連,蘇州還聚集了中國大陸近十分之一的外資企業,連續9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十大城市」。

開放的蘇州,是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縮影。從中國和新加坡首度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到牛津、哈佛等頂尖高校落戶江南水鄉;從明軒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完美落成,到加拿大逸園開門迎客;從助力衣索比亞工業園區建設,到「長三角地區對接東協貨物貿易平臺」運行……一座城市精彩演繹了「自覺學習世界、自信融入世界、自強增益世界」的開放之道。

開放如何賦能一座城市?記者走進蘇州,探尋這座東方水城怎樣描繪絢麗的開放畫卷。   

7月30日用無人機拍攝的蘇州工業園區夜景(李博攝)

時間為經,伍子胥建闔閭大城,歲月流轉千年;空間作緯,長江奔騰而過,大運河縱貫其間。時空坐標鎖定有著「中國最強地級市」之稱的蘇州。這樣的時空經緯,織出了蘇州的「雙面繡」。

一面是「骨子裡的中國」。正因為空間獨特,北方文化隨著運河開鑿與吳文化互相浸潤,甚至自然界植物——白皮松不再向南,芭蕉不可更北——方在此處交匯出蘇州園林獨有的韻味;也正是時間陳釀,才有古時「衣被天下」的一根蠶絲繡中國,到如今幻化出光纖、化纖兩根「智造之絲」蜚譽全球。

另一面是「潮流上的世界」。13世紀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把「水道縱橫、橋梁眾多」的蘇州比作「東方威尼斯」;如今匯聚11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320億美元投資,超過2萬外國人在此工作生活,高度開放的蘇州還要「再出發」。

古城東南隅的網師園,是蘇州園林「以少勝多」的典範,被譽為「小園極則」,一如這座城市。蘇州園林善於「框景」,不妨就以網師園為框,體味開放的蘇州。

學習世界:啟發中國的「種子」

1994年,網師園集虛齋。

自上一年年底起,中國和新加坡雙方已在此談判近10次。

集虛齋內的二層小樓民間俗稱「小姐樓」,兩國代表在此會晤和商議的是蘇州工業園區合作事宜。成本收益、原則底線……雙方唇槍舌劍,思想的火花在這裡碰撞,爭執和禮讓在閨閣中調和。

經過多輪談判,1994年2月,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籤署協議。蘇州工業園區成為中新「深層次合作試驗場」——既是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啟發中國的「種子」。

這顆「種子」,已是參天大樹。

從蘇州古城沿金雞湖湖濱大道一路向東,古樸的宅院、園林被拋在身後,城市的天際線陡然增高,小橋流水的古典江南風情,變成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風貌,恍若轉眼千年。

曾經是郊外的水塘創造著驚人的財富:平均每天創造地區生產總值7.5億元,累計為中國創造超1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值、8000多億元的稅收……

26年前,當這片低洼水田裡,發出了第一聲打樁機的巨響,蘇州人以為政府要開始蓋樓了,但隨後的兩年裡卻沒有看到一棟建築。其實,看似平靜的地面,地下機器轟鳴,「九通一平」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推進。

「地下管廊猶如城市的血管和心臟,決定一座城市健康與否。」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原副書記潘雲官告訴記者,「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新加坡政府將規劃及管理城市的經驗傾囊相授,時間越久越見妙用。

除了規劃先行,政府的「親商」理念也被充分借鑑:企業不應是被管理,而是被服務。潘雲官回憶,本世紀初園區大量產品要出口,通關時間卻要3天,企業抱怨影響競爭力,「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最終向國務院申請批准綜合保稅區試點,把上海通關功能延伸到園區,3個小時就能通關」。

蘇州工業園區起步相比中國首批園區晚了十幾年,然而如今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四連冠」,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在中國高新區中名列第一,牛津、哈佛等頂尖科研機構先後落戶。

這棵「大樹」,又在開枝散葉。

將中新合作的成功經驗分享出去,是雙方一直以來的希望。

2006年起,蘇州工業園區探索多種合作機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將園區經驗和中新合作模式推廣的「飛地經濟」樣板。緬甸、印尼、阿布達比和白俄羅斯的產業園區相繼開園,12個境內外合作園區快速發展。

從借鑑經驗,到「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試驗田,近年來,中國和新加坡經貿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中新文化交流官方渠道與民間渠道並舉;兩國教育合作、互惠培訓項目更是不勝枚舉。

2019年9月,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掛牌成立,成為中新合作的新平臺。「園區既是中新合作的『探路者』,未來也一定擁有更廣闊的前景。」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說。

增益世界:開放蘇州「再出發」

2020年,網師園中部水池。

網師園管理處主任吳琛瑜走在園中,遊客問她,網師園的「網」是什麼意思?一個小朋友搶答:「網際網路的網。」

「非常對!」吳琛瑜毫不猶豫地肯定了這個答案。

面對記者的不解,吳琛瑜說,為了紀念明軒40周年,籌備了一場中美線上聯動的藝術展「網明春移」,雖因疫情取消,但這裡的「網」既是網師園又是網際網路,「解讀園林一定要強調當下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對時代性和開放性的追求,融入了蘇州的城市氣質。

今年初,蘇州召開「開放再出發大會」,向全球首發中、英、日文版《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生動、全面推介營商環境、投資政策,為全球資本定製「一攬子」投資攻略。據統計,今年蘇州實際利用外資漲幅翻倍,創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高。

對外謀求開放,對內修煉內功。從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改革開放後形成的「三大法寶」(「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和「園區經驗」),蘇州人在每個時代都追求定義新的可能。

「日出萬綢,衣被天下。」清末民初的吳江區盛澤鎮已是遠近聞名的綢都。然而直到上世紀末,當時全球每年2400萬噸的紡絲市場,中國只貢獻540萬噸,且全部為市場中低端產品,高端紡絲完全依賴進口。

100多年後,「古綢都」走出兩位「新巨人」。短短30年內,盛澤鎮孕育出盛虹、恆力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它們的發展軌跡相似:都從鄉鎮企業起步,在紡織端不斷聚合資源往產業鏈上遊攀登,最終形成一條從紡織、化纖到石化、煉化的新型高端紡織產業鏈,構建起從「一滴油」到「一根絲」的產業航母。

不只化纖,另一根「智造之絲」同樣不同凡響。亨通集團已構築形成光纖光纜全產業鏈,是全球最大光纖光棒製造基地。中國四分之一的光纖刻著亨通製造。隨著亨通不斷在光纖通信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光纖價格已從最初的超過1000元/芯公裡,降至目前最低不足20元/芯公裡。

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而言,蘇州發展的經驗能否複製和推廣?近年來,崑山市持續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加強交流合作,把40年來開發建設的成功經等驗引入當地建設中。

從2015年起,「崑山之路」的締造者之一宣炳龍退而不休,多次前往衣索比亞當地工業園,就規劃落地、運營管理和招商引資提供指導。

2016年,江蘇省發改委與埃塞國家投資委籤訂合作備忘錄,支持崑山開發區向埃塞輸出管理經驗。此後多年,宣炳龍和專家組一起,先後四次「請進來」、四次「走出去」,毫不吝嗇地傳授經驗,為埃塞培訓了150名園區管理人才。

「解無解之解,答無問之答」。為中國填補空白,為世界探索未知,蘇州之所以能夠將經驗輸出,內生動力源自於自身機制創新。

今年6月開始試運行的「長三角地區對接東協貨物貿易平臺」(簡稱「昆盟通」),實現進出口貨物490票、貨值2.02億美元。該平臺以崑山綜合保稅區為依託,專門打造對接東協南向物流通道;疊加海陸空及公路鐵路多式聯運等方式,輻射長三角,以區域整合實現規模效應。

這一旨在助力長三角企業貿易成長,積極融入雙循環的平臺日前已正式上線。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說,「昆盟通」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增強抵禦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水平。

融入世界:中國元素綻放海外

1977年,網師園殿春簃。

中國古代藝術史專家方聞站在庭院之中,「明澹舒朗」的感覺令他覺得不虛此行。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派出考察團,方聞作為藝術顧問隨團出訪,先後考察了福建、浙江、北京等地的古建築。此次考察中國各地古建築內的陳設,是要為一批明代黃花梨家具尋得最佳的襯託環境。方聞認定,殿春簃就是他心中想要的樣子。

1978年春,美方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名義致信中國國家文物局,請求幫助建園。如今張慰人已從蘇州園林設計院院長崗位上退休多年。時年34歲的他接到任務時,發現這個庭院建設極為特殊:不是建在地上,而是在二層樓板上。「既要體現中國文化神韻,還要將建築揉進特有的空間。」張慰人建議,採取「一勺代水,一拳代石」的手法,實現「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當年底,中美正式籤約,項目命名為「明軒」。

歷經實樣工程建設、構建遠渡重洋,1980年初,明軒正式在藝術博物館內實施安裝。在工匠的巧手下,線條細膩的花窗、「吳王靠」欄杆悄然而出,韻味非凡的飛簷翹角逐漸生姿,一座優雅、精美的明式風格園林在5個月的時間內於紐約落成。

時光更迭流轉,明軒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在西方最負盛名的博物館向世人展示「最中國」的瑰麗藝術。

蘇州與世界的同頻共振,不僅是經貿往來,更有文化交流。作為一個民族的血脈認同、思想歸宿和價值依託,文化能否走出去,就看有沒有吸引力,能不能得到其他文化體系的認同。

「蘇州古典園林經過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雕琢和調整,才能讓視覺空間裡的景觀比例、尺度如此和諧。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境界超越時空,也超越了東西方文化界限。」吳琛瑜說。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館館長何慕文認為明軒「規模不大,但影響極為深遠」。明軒的成功開啟了蘇州園林藝術出口海外、走向世界的先河。

40年來,已有40座蘇式園林先後落戶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美國的蘭蘇園、寄興園,加拿大的逸園,新加坡的蘊秀園,馬爾他的靜園……西方園林「整理自然,井井有條」,中國園林講究「模擬自然,宛若天成」。濃縮中國文化精華的園林藝術綻放全球。

今年10月9日,位於美國洛杉磯亨廷頓植物園的「流芳園」正式開門迎客。這座「海外拙政園」去年底完成了擴建工程,建九園十八景,由蘇州園林集團派出香山工匠一磚一瓦「原味」打造,是蘇州園林最大的海外項目。

從虎丘與比薩斜塔的遙相互動,到宋錦閃耀米蘭時裝周,再到崑曲青春版《牡丹亭》海外巡演時的座無虛席,蘇州的江南文韻一次次印證著中國元素的魅力。

今日之蘇州,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地學習世界、融入世界;未來之蘇州,必將更好地增益世界、賦能世界。

有人說,在網師園裡,走過一扇門宇,就能看到三種截然不同的美景。一如我們透過蘇州,看見中國與世界的交融。

相關焦點

  •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_新華報業網
    蘇州閶門及周邊景色(季春鵬 攝)  將中新合作的成功經驗分享出去,是雙方一直以來的希望。  2006年起,蘇州工業園區探索多種合作機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將園區經驗和中新合作模式推廣的「飛地經濟」樣板。緬甸、印尼、阿布達比和白俄羅斯的產業園區相繼開園,12個境內外合作園區快速發展。  從借鑑經驗,到「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試驗田,近年來,中國和新加坡經貿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中新文化交流官方渠道與民間渠道並舉;兩國教育合作、互惠培訓項目更是不勝枚舉。
  • 參考消息特稿|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蘇州閶門及周邊景色(季春鵬 攝)將中新合作的成功經驗分享出去,是雙方一直以來的希望。2006年起,蘇州工業園區探索多種合作機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將園區經驗和中新合作模式推廣的「飛地經濟」樣板。緬甸、印尼、阿布達比和白俄羅斯的產業園區相繼開園,12個境內外合作園區快速發展。從借鑑經驗,到「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試驗田,近年來,中國和新加坡經貿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中新文化交流官方渠道與民間渠道並舉;兩國教育合作、互惠培訓項目更是不勝枚舉。
  • 從新加坡引入的「種子」在多國開枝散葉 蘇州「園區經驗」與世界分享
    潘雲官回憶,本世紀初園區大量產品要出口,通關時間卻要3天,企業抱怨影響競爭力,「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最終向國務院申請批准綜合保稅區試點,把上海通關功能延伸到園區,3個小時就能通關」。蘇州工業園區起步相比中國首批園區晚了十幾年,然而如今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四連冠」,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在中國高新區中名列第一,牛津、哈佛等頂尖科研機構先後落戶。
  • 諮詢蘇州園區湖東公司變更,工商變更--多年服務經驗
    諮詢蘇州園區湖東公司變更,工商變更--多年服務經驗我的創業網,集豐富的專業經驗和先進的IT技術於一身,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集專業化與遠程化的雙重優勢於一身,在國內開創了「溝通協調便捷化,專業服務定製化」、跨越時間與地域限制的創新服務模式,實現了信息交流數位化、數據傳遞遠程化、工作場所化
  • 提檔蘇州園區北商業層級 龍湖蘇州星湖天街實力出圈
    自2013年進入蘇州,龍湖商業錨定城市更新機會,以商促城,不斷推動著城市區域商業能級升級。獅山天街的蘇城首秀加速了蘇州高新區的更新節奏,成為區域居民乃至西蘇州消費者購物消費及精神娛樂的首選。如今,龍湖商業繼續挖掘這個新一線城市的新區價值潛能,在園區副中心以自身的獨有生態圈效應,再次給蘇州貢獻了一幕「天街現象」。
  • 蘇州園區法院致力營商「最舒心」
    「對於我司進入執行階段的案件,園區法院的執行幹警敢闖善為,對症下藥,第一時間聯合蘇州中院成立專項行動小組,全力突破執行難題,為我們企業排憂解難……」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在給園區法院的一封感謝信中寫道。
  • 蘇州新增兩家國家級研發平臺!全部來自園區!
    經專業認定,全國共107家企業上榜,江蘇省入選7家,其中蘇州2家,均來自蘇州工業園區。2020年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擬認定名單(園區部分):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分中心)。
  • 蘇州工業園區的「升級版」,來了!
    如果說二十多年前創立的蘇州工業園區開啟了蘇州近三十年的騰飛史,那麼蘇州正在「激活」一個全新的園區將它的榮耀推入新時代。近日,蘇州工業園區與相城區攜手打造的蘇相合作區正式進入實體化運作,並頻頻按下快進鍵。蘇州園區相關領導表示,將「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精彩的園區升級版。」
  • 大園區時代,這些樓盤續寫蘇州人置業園區的執念!
    東臨上海,西靠太湖,南接浙江,北枕長江,位於蘇州古城以東,行政面積278平方公裡。 猜是哪裡? 沒錯,就是蘇州有且僅有、不會再有的大IP,蘇州人安家的執念之地——蘇州工業園區。
  • 助力蘇州高質量城市建設 中建八局蘇南公司園區揭牌
    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蘇州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偉,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曉敏,園區規劃建設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徐國平,園區金融管理服務局局長、CBD招商中心主任朱曉焱,蘇州恆泰控股集團董事長餘國華,蘇州新建元控股集團總裁亢越,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曾輝華,中建八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校榮春,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永明,副總經理、華東分局局長孫維才,副總經理儲小彬
  • 園區​「服貿通」一線連世界!
    園區​「服貿通」一線連世界!>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蘇州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參加活動並致辭。>活動現場羅傑斯作為「服貿通」首批客戶,分享了使用心得,表示「服貿通」解決了企業自身跨國辦公、CRM/SAP數據傳輸、市場推廣所面臨的「用網」問題,
  • 園區東!限價準現房!蘇州最硬核的投資勝地!二期精裝快上車!
    從蘇州「一核四城」的整體布局來看,園區一直是蘇州的價值高地,但園區現在新房短缺、二手房房價高企,從此前園區新盤開盤的情況來看,但凡園區有樓盤開盤,必定是一房難求。 園區的產業優勢自不必多說,世界500強、高精尖企業大多集聚在此,很多在園區工作的年輕人如果想要在蘇州置業,也只能向外圍看。
  • 超十億優惠,「蘇州雙12購物節——潮購園區」喊你來血拼!
    「蘇州雙12購物節——潮購園區」喊你來血拼!潮購園區!不潮不花錢!在「蘇州雙12購物節」的整體號召和策動下園區再次打造「潮購園區」主題活動未來的兩個半月內,園區25+商業載體將通過五大節點、百餘個線上線下各色活動,著力打造最新最潮最划算的購物盛會,做到「萬企萬品、全區動員,日日有活動、周周有亮點」;線下賦能線上
  • 這個湖,對蘇州意味著什麼?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激活了蘇州的「滿池春水」,1994年2月26日,中國與新加坡兩國政府籤署了《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向世界鄭重宣告:中新合作項目選址「在蘇州城東金雞湖地區」,目標是「在蘇州建設一個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現代化工業為主體、第三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相配套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園區」。
  • 蘇州「最強王者」與「潛力股」牽手設立的合作區,有何新亮點
    要堅持「以畝均產出論英雄」,畝均產出要瞄準蘇州工業園區中心區的標準,下決心用3到5年,把所有工業企業都變成A類企業。要以國際視野做好發展規劃,做到「比園區更像園區」,要讓各路客商、人才走進蘇相合作區眼前一亮,驚喜地發現「蘇州還有一個新園區」。要創新體制機制,探索「經濟區、行政區適當分離」、建立互利共贏的稅收分享機制。
  • 蘇州工業園:「園區效能」促發展 威格科技生產研發中心動土開工
    11月18日,威格科技生產研發中心開工奠基儀式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標誌著企業向產業高端化、技術尖端化發展邁出新步伐。  威格氣體純化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於 2005 年由國務院特聘專家張德龍博士創辦,主營業務是研發和生產惰性氣氛系統,為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創造沒有水分、沒有氧氣、沒有粉塵的超高純度超潔淨環境。目前,威格科技擁有100多項發明實用專利技術,其中超高純氣體和無洩漏密封技術居世界一流,被廣泛應用於化學化工、核工業、半導體和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
  • |相城區|蘇州市委|管委會|蘇州工業園區|蘇...
    今天(4月29日),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工作匯報會暨蘇相合作區開發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漕湖大廈舉行。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出席匯報會,並共同為合作區開發主體企業——蘇相合作區開發有限公司揭牌。
  • 街電獨家入駐蘇州樂園森林世界,夯實蘇州本地旅遊場景領先布局
    日前,共享充電寶行業領軍品牌街電獨家入駐蘇州樂園森林世界,數十臺共享充電寶全面入駐景區,設備布設在六大主題園區區域的出入口、等候區等關鍵位置,方便遊客便捷租借使用。此次合作,將有助於蘇州樂園森林世界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服務設施,解決旅客遊玩期間電量焦慮,帶來全程滿電的沉浸式娛樂體驗。
  • 蘇州園區剛剛拍出一塊地,或將新增160米超高層!
    今天,蘇州園區拍出一塊商業用地,星塘街以東或將新增第一個160米高樓,據悉,項目總投資金額不低於17億元!十年內,項目公司不得變動。該地塊由蘇州工業園區恆泰睿政經貿發展有限公司拍下,這個公司在今年2020年6月16日,剛剛成立,看來是專門為了這塊地而設。背後的關聯集團為恆泰置業,恆泰目前在園區內已經有了多個在建的超高層項目,分別為:蘇州恆泰自貿區廣場A樓(229.1米),蘇州恆泰自貿區廣場B樓(187.7米)。
  • 首期投資基金規模達5億元 長三角金融科技蘇州實驗工坊落戶園區
    蘇報訊(駐園區首席記者董捷)昨天,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蘇州賽區比賽暨金融科技賦能經濟數位化論壇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現場,長三角金融科技蘇州實驗工坊籤約落戶,首期投資基金規模達5億元。蘇州市金融研究院與華東師範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戰略合作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