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不起眼的小菜,豆芽炒肉絲,卻有著一個很長的故事。這故事要追溯到一周前,一把古老品種的腎形黃豆。
一把黃豆,用溫水浸泡6小時左右,容器上蓋布之類的遮光。泡好後,換掉原來的水,再用水衝洗兩遍,把豆子轉移到底下有孔的容器中,蓋上一張打溼的廚房紙,容器架在一個大碗上面,最上面再蓋一層遮光的東西。隔4小時左右,流動衝水,最好不見光,或者儘量按時操作。衝水的時候發現有不長的豆子,要及時清檢出,避免影響整體發芽率,基本上三天左右,就發的不錯了,我通常在第5天的時候才會收割。據說外面賣的一兩天就可以收割,具體操作你懂的。
芽類蔬菜,肥碩鮮嫩,可以促進生發,應順應時令,多吃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而且豆芽還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並且,黃豆芽中的維生素b2含量較高,多吃黃豆芽,有助於預防口角發炎。
收割好的豆芽,他們與豬五花肉深情的邂逅了……
豬肉洗淨,切絲,用料酒,生抽少量澱粉抓勻,醃製10分鐘左右。將黃豆芽洗淨,去掉根部,老掉豆皮渣滓,醃肉的過程燒水,把豆芽綽水,這一步可以去豆腥,也可以在炒制的過程中保持豆芽的形狀,易熟。姜蒜末排水中切絲備用熱鍋涼油,爆香,蒜末,下肉絲,翻炒至變色,盛出。
再下點油,爆香,下蔥花,下黃豆芽,翻炒兩三分鐘。再加入炒好的肉絲,翻炒均勻,撒鹽繼續翻炒,之後盛出。炒好的豆芽肉絲可以卷煎餅吃,更別具一番風味呢。
這樣一碟有故事的小菜,若要定價,該賣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