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回家吃飯》)我們的家人中,有許多「隱形的大廚」,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廚房裡忙碌,為家人用心烹飪著珍饈美味,漸漸地這種味道也成為了我們記憶中最美的味道!
今天《回家吃飯》就將這種記憶中的老味道復刻還原,是對味道的傳承,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廚房達人金華興,今年70歲,是參加《回家吃飯》的達人,年齡最大的一位了,金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老上海人,廚齡已經五十餘年,各種經典的上海本幫菜都是他的拿手菜,退休後成為了家人的「御用廚師」,烹飪各種記憶中難忘的老上海味道,比如糖醋排骨、什錦烤麩、叉燒肉等等。
今天金叔叔準備做一道,從媽媽輩傳承下來的,自己也經常做給孩子吃的家常菜——油麵筋塞肉。
油麵筋塞肉是一道傳統本幫菜,再平常不過了,但油麵筋裹著肉餡,濃油赤醬的浸潤中,散發出家常菜的濃香,是每個上海人心中,熟悉又有分量的味覺記憶。
上海老味道油麵筋塞肉
準備好了順手的工具,接下來就開始製作油麵筋塞肉吧~
-01-
和餡
三分肥肉七分瘦肉剁碎,加料酒、鹽、白胡椒粉、糖、小香蔥、姜去腥調味,打入半個雞蛋,讓肉餡吃起來更嫩滑。
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再加入適量的生抽和老抽、一點點的水、澱粉,摔打上勁,一直到立著盆餡倒不出來,就可以啦。
-02-
處理油麵筋
用筷子扎個小洞,再用手指擴充內部空間,一個可以裝肉餡的油麵筋就做好了。
油麵筋是江蘇無錫的特產之一,色澤金黃,表面光滑,味香脆爽,含有很高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常用於佐餐、做菜、燒湯等。
-03-
塞肉
用筷子和手指協作,往油麵筋中塞肉,如果不熟練,可以用裱花袋。
最後用澱粉進行封口,避免煮的時候肉餡從裡面掉出來。
-04-
製作油麵筋塞肉
鍋中燒水,加入一點鹽、油、料酒,把小油菜焯燙熟,放在盤子周圍,圍成圓形。
另起一鍋燒油,放入小香蔥、姜煸香,加入生抽、老抽、料酒、白糖、水、冰糖,燒20分鐘,湯汁濃稠後即可盛出,表面可以撒上小香蔥點綴。
一個麵筋就能下一碗米飯,肉餡非常勁道,醬汁鮮甜,就是老上海菜的那個味兒!
金叔叔做了一道在他那個年代記憶中的老味道,今天段大廚也帶來一道,由他的老前輩傳授給他的老味道——蔥燒海參。
說起老味道,很少有人會想起蔥燒海參,雖然已有百年歷史,但由於食材難得,很少走進百姓家庭,然而追溯起歷史,這道菜的起源也就是沿海一帶漁民常吃的鄉土菜——燒海參,對於很多生長在海邊的人來說,也是記憶中的老味道。
膠東地區生長的段大廚,今天就結合經典名菜的記憶和土法燒海參的竅門,讓這個老味道成為您家餐桌上的家常味!
傳統海參的加工方法:用草木灰將海參裹起來,可以去除海參中的水分,便於保存。
膠東老味道蔥燒海參
-01-
製作蔥油
大蔥、紅蔥頭、小香蔥切成小段,用這三種蔥來製作蔥油,增添複合口味。
鍋中燒油,油溫三成熱時下蔥,先放大蔥,再放紅蔥頭,最後放小香蔥,炸到蔥變軟稍微變色就可以了。
-02-
處理海參
海參泡發的方法:
一煮:放入鍋中煮五分鐘後關火悶一晚上;
二洗:剪去沙嘴洗淨後,煮五分鐘;
三冷藏:加冷水放入冰箱冷藏,每隔一天換次水,換三次水就可以了。
注意:發好的海參一定要冷藏保存,不要冷凍。
鍋中燒水,加一點點鹽、白胡椒粉,將泡發好的海參倒入,水開後煮兩分鐘即可撈出,這一步是為了去除海參的腥味。
-03-
處理配菜
山藥去皮改刀,提前炸到半熟狀態即可撈出備用,海參搭配山藥,營養均衡,老少皆宜。
另起一鍋燒水,加入一點點鹽,將小油菜焯一下水,擺在盤上,出鍋前可以淋上少許蔥油,味道更鮮美。
-04-
蔥燒海參
鍋中倒入之前炸好的蔥油,下入蔥段,炸香後撈出蔥段,倒入提前準備好的雞湯,煮開後加入紅燒醬油、生抽、雞汁、雞精、炸好的山藥、炸過的蔥段、加糖、白胡椒粉、焯過水的海參,先大火煮開再小火煮至入味,最後加入水澱粉勾芡,出鍋前淋上蔥油,傳統老味道蔥燒海參就做好了。
吃一口海參,外面是脆的,裡面是軟的,外面裹著的汁非常鮮香,還夾雜著淡淡的山藥味,吃一口大蔥,完全沒有辛辣味還有點甜!
不管是金叔叔做的上海老味道,還是段大廚做的膠東老味道,都是對老味道的一種傳承,讓大家在品嘗老味道的同時,吃出記憶感,吃出美好感~
不知道您記憶中的老味道是什麼呢?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龔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