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不設限》:如何打破聯想壁壘,快速實現思維升級

2020-12-18 小魚吃書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為什麼別人的腦洞那麼大,點子那麼多,而且還很有創意,而自己的想法卻總是平淡無奇,毫無新意。尤其是做創意類工作的人,絞盡腦汁也無法達到甲方說的「高級感」和「新奇感」。

我們總認為別人的創意和靈感都是靠天賦、靠運氣,但《思維不設限》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創造力其實是由不同領域的中概念組合而成的,新的思考是由現有思想組合而成。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到一個關於創意的概念——交叉點。

交叉點的意思就是當我們把不同觀點、文化和背景融合在一起,就極有可能產生偉大的創意。這本書的核心就是圍繞交叉點這個概念,幫助我們解決如何利用交叉點產生非凡創意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多元化思考能力,最終讓我們的能力升級成為思維高手。

這本書的作者弗朗斯約翰松是交叉思維概念的先驅者,同時也是布朗大學學士,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全球著名的資訊大師。嚴格來說,這本書並不易讀,原因是書中的案例非常多,觀點和結論都是隱藏在案例的敘述中,而且沒有加粗、沒有黑體,結構性也不是很強,但這不影響它成為一本非常優秀的個人成長工具書。書中的概念和觀點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創造力的來源和打破固有思維、訓練多元化思考力的方法。

書中有幾個提升思維能力的小技巧,分享給你:

01聯想壁壘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聯想壁壘的概念非常模糊,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了很多的實驗和案例來解釋聯想壁壘對我們思維能力的限制。

說簡單點,聯想壁壘就是我們思維裡的牆,它有時候能幫助我們快速的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但更多的是限制我們思維的發散。小時候經常玩兒詞彙聯想的遊戲,老師說一個詞,由學生們聯想下一個詞,聯想壁壘高的人對接的詞語都是相關聯的,比如太陽-月亮-星星,而聯想壁壘低的人對接的詞都是天馬星空,比如太陽-橙子-精靈。

聯想壁壘還讓我想到曾經參加過的一次視覺思維訓練,老師給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小動物的圖像,讓大家在中間畫12個以內的圖形,規則就是互相之間有聯繫,最終要能聯繫到小動物上面。這也是訓練發散思維的一種方法,聯想壁壘越低,這個遊戲玩兒得就越簡單越有創意。

02如何突破聯想壁壘,拆掉思維裡的牆

書中介紹了三種突破聯想壁壘的方法:

① 掌握大量的知識,前面說過創造力是由不同領域的多種概念組合而成的,所以當我們體驗到不同文化背景、吸收了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之後,就很容易擺脫單一文化所強加的觀點。

② 適應不同的學習方法,廣泛、自主地學習。這裡說的學習,並非是指學校的一體化教育,而是我們自己有目的的去選擇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文化知識,並培養自己終身學習的習慣,保證自己能夠不斷地獲取新知。

③ 逆轉假設,這個方法非常有意思,它是說我們在面對緊急情況或者面臨偶發性選擇的時候,可以利用「大膽假設,小心徵求」的溯因推理法來嘗試激發創意。比如當你想要開一家餐廳,不知道怎樣才能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可以先把開一家餐廳必須的條件都寫下來,比如需要菜譜、規定菜色、價目等等,都寫下來之後一一逆轉,如果沒有菜譜會怎麼樣?每個菜色都不規定價格會怎麼樣呢?最後從這些逆轉條件出發設想如何開展你的業務。

03產出與成功的關係

這個觀點讓我非常受啟發,我們經常覺得別人靈機一動就能產生一個新的想法,就有一個新的創意。但作者在這部分卻說:成功的創新人士在產生新想法的同時也產生的大量毫無意義的想法。

這個觀點的意思就是,想要有所創新,前提是你必須要有大量的產出,形成良性循環。比如我們想要寫好一篇文章,前提是我們必須寫過無數篇不被看好的劣質文章。所以說成功的思維創新者都是「大規模生產者」。

就如同書中引用的心理學家迪恩西蒙頓在其著作《天才的源泉》中所說的那樣「思維創新者不是由於獲得成功而實現產出,而是因為有產出所以成功」。

新穎想法數量上的大幅度提高,最終必然會導致思想質量的提高。

這一點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我突然發現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自己的時間都被大量的瑣事和無意義的活動佔據。比如刷手機、看電視、看無意義的新聞和視頻等等,這就勢必會導致我用來思考的時間幾乎是沒有的。所以別說創新,就連普通的想法都很少能被記錄下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會覺得自己越來越遲鈍、沒有創造力的原因。

這一點能夠引發的行動就是,首先要給自己留有單獨的思考時間,其次就是一旦大腦中有任何想法都必須記錄下來,最後就是要時刻提醒自己輸出內容,保證產出。

總結:這本書讀完之後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我又拆掉重新讀了一遍,書中很多關於提升多元化思考能力的方法也非常適合實踐,我們只有主動拆掉思維力的牆,才有可能找到書中所說的交叉點,從而產出非凡創意。

相關焦點

  • 《思維不設限》:打破聯想壁壘,提高思考力
    弗朗斯·約翰松在《思維不設限》一書中給出了答案,寫不下去不是因為不會寫,而是因為遇到了聯想壁壘。作者是瑞典的弗朗斯·約翰松,他是全球著名諮詢大師、企業家、作家、交叉思維概念先驅者。是布朗大學學士,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 成長型思維告訴你:如何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
    思維方式在我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你相信自己能夠成長時,你就會明白,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成功。如何打破自我設限,在這裡我結合自身的經歷,講述四點:1、打破固有認知2、事情沒做之前不要說「不」3、相信「相信」的力量
  • 強大的內心建立在打破各種思維壁壘的基礎上
    在此我將拋出我的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參考,大家有麼有想過一個問題,是誰在支配著個體的行動 ?是目標、是責任、是任務等,很多人會想就是這些,從宏觀角度來講就是如此,但是從微觀角度來講是你的思維受到了一定的束縛,因為思維或者情緒在控制著你的所有的行動,但是我不建議各位在情緒的操控下去做事,而是在思想的控制下去做事,有人會想,情緒與思想有區別嗎 ( 後續我會給大家單獨寫一篇關於思想與情緒的區別的文章)?
  • 打破學習的壁壘——思維定勢,手腦訓練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
    只有當別人進行指點、我們特別仔細認真或改變思維方式時,才有可能跳出這個怪圈,茅塞頓開。其實,這種情況就是我們的思想在頑固地重複著同樣的思考路線,導致我們久思而不得其解,即使是一個很簡單明顯的錯誤,也不容易被發現、察覺。因為我們的思想、觀念已經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循環路線。孩子們的學習就是這樣,付出很大的努力,成績卻沒有提升,是因為孩子們的學習模式已經形成固定形式,而打破這種模式卻需要創新思維。
  • 打開心牆,破除你思維的壁壘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個主題叫做「打開心牆,破除你思維的壁壘」。在正式分享今天的內容之前,先給大家出一道思考題。請大家想一想如何在這個「只」字上只添加一筆,讓它變成另外一個字。:大家可以花一分鐘的時間,在紙上塗寫,思考一下。
  • 普通人如何系統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實現人生夢想?
    所有秘訣都在《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這本書裡。作者——吉姆·奎克。在這本書裡,你將學習到如何打破標籤,突破自我,怎樣獲得持續熱情的學習動力,喚醒你的學習腦,實現夢想的系統學習方法。思維模式、內在動力,方法方式。是升級大腦,快速學習,是實現人生夢想的系統方法。
  • 吉姆·奎克《無限可能》:如何打破自我設限,擁抱無限可能?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認為,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關鍵在於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我們對於自己周圍世界抱有的信念假設和態度的總和。所有的行為都受到信念的驅使。無限可能的思維模式與終身成長的理念一脈相承。
  • 網絡式閱讀:如何打破普通人「線性思維」的定式?
    編者按:你是否認定自己是一個習慣於利用線性思維來思考的人?又是否羨慕其它人能夠藉助於發散性思維,將知識儲備中的若干看似不相連的知識關聯在一起來理解和認知?這篇文章,原標題是Networked Reading: How to Think Like a Polymath,作者Zat Rana在文章中分享了如何做到像博學家一樣的思考方式。
  • 廖為富:思維經驗外化,打破身份壁壘,高效帶教技術提升
    如何在做事的過程中,使招進來的新人儘快融入新的組織、快速勝任工作崗位且留存下來成為帶教這一身份的重點關注方向。2020年5月29日(五),精益生產革新實戰專家、零牌顧問機構資深顧問廖為富老師應邀走進深圳某日企,為其進行《高效帶教提升訓練》的培訓,此次培訓得到客戶的大力支持與讚賞。
  • 打破思維壁壘!徐工道路技能培訓進行時!
    本次培訓打破思維壁壘,以理論講解、實踐操作、故障討論相結合的模式,激活AR眼鏡遠程、一線實訓、關重件數據檢測等多種培訓模塊。01.智能遠程 提升互動新體驗技術人員利用AR眼鏡開展對5系列產品進行講解,並與千裡之外的多家培訓基地學員們交流互動,答疑解惑,使學員猶如置身於現場。
  • 如何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來打破固有思維?
    如果養成了項目管理的思維,就可以將一件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快速達到預期目標。如果一味的使用已經固化的思想,就不能靈活變通,會讓計劃變得越來越亂,最後一團糟。 舉個較為常見的具體事例吧,很多經歷過的人看到肯定會會心一笑: 做過財務工作的人都知道,每年到年底的時候,公司內部就會做封帳盤點。
  • 贏家思維就是強者思維
    人們都喜歡自我設限,我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結果什麼都不行。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在舒適區,不願意,害怕進入自己認為不擅長的領域。誰天生都牛x嗎?那你擅長什麼呢?擅長思考不擅長嗎?世界上就有那麼一撮人什麼人,神經病改變的,他不怕輸,不怕失敗,敢於挑戰未來,固定思維的人害怕挑戰,拒絕改變,自我設限,拒絕別人批評,不願付出努力,積極思維的人:敢於接受挑戰,擁抱變化,尋求機會及時復盤,奮鬥不止。
  • MTC智能流量鏈打破企業流量的壁壘,不斷實現全球流量共享變現
    MTC智能流量鏈助力全球企業開發流量新賽道 據MobTech大數據顯示,2020年移動網際網路月活用戶突破11.6億,但衝高回落現象十分明顯,網際網路流量天花板已經到來,未來仍是存量競爭態勢,且BAT所佔比例高達70%,這也再次印證了流量聚集下,企業獲得新的流量渠道更受限制,如何挖掘新的流量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 如何製作一張思維導圖,史上最全思維導圖畫法講解
    好比一句話如果我們記住了重點關鍵詞那麼我們即可以快速理解這句話又可以節省大量時間。那麼我們如何突出重點呢?實際上是用到了左右大腦各個功能。①使用中央圖像為什麼要用圖像而不是文字呢?同樣運動也是一個重要的助記手段,可用來畫思維導圖。那麼如何把動作轉化如入圖中呢?你需要在思維導圖中加入一些視覺動感符號,將你的思維導圖變成動畫片。
  • 《無限可能》:對限制性信念說不,打破思維極限,做到想做的事
    並送給了他《思考致富》、《正面思考的力量》、《大思想的神奇》這幾本書,吉姆·奎克開始思考如何能快速高效的學習?通過實踐,他最終探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在《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發現了我們思維中隱藏的限制性信念,學到了打破限制思維的方法,讓我們跟吉姆·奎克學習如何擁有無限可能的思維模式?
  • 《思維的囚徒》:7個原則打破思維壁壘,找到的工作意義擺脫焦慮
    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思維的囚徒》。寫完了積極結果清單之後,認真地看一下,思考如何讓這些結果變成現實。這需要你放棄當前閉塞或陳舊的思維方式,擺脫失望或絕望,甚至消除憤怒。不管你的個人境況如何艱難,這個練習都能幫你變得更加樂觀。
  • 個人成長與思維升級——《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25個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後兩章的標題是:「反向思維模型」和「經典思維模型」,給出了思維反轉和一些原理性思維,可以看出本書的立意是思維層面的升級與活化。《學會成長》:後兩章的標題是:「看見和相信共進」和「個人發展靠經營」。立意落腳點是個人成長和終身學習。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解決婚姻中的難題,實現相伴終生的美好願望呢?《終身成長》這本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它是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的作品,坐鎮美國亞馬遜心理類書籍暢銷榜長達10年,被評為樊登讀書2018年度好書。
  • 思維導圖創始人:4億人在用的思維導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你不想淪為學習的機器、知識的工人,而成為思維的掌控者、自己的主人,學會思維導圖能幫你實現激發大腦潛能,從而調動無限潛力。    「思考何之為思考」及思考後如何實現大腦中的想法,一張思維導圖就能幫到你:  改變單一輸入,鍛鍊全局思考觀念。
  • 做生意如何打破弱者思維,成為強者
    做生意如何打破弱者思維,成為強者?首先說一下何為弱者思維。對於普通人來說:所謂的弱者思維,就是窮人思維。1.窮人腦子裡的做事風格,對任何機會的否定,每天循規蹈矩的生活,不求上進,掙扎於生存邊緣。2.靠天靠地,靠父母,靠朋友,就是自己不上進,找個好的工作靠關係,有個好點項目要送禮。這些都是典型的弱者思維。其實弱者思維也包括固有思維,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很多實體經營者,小到地攤經濟,大到實體店,工廠,他們的思維模式被同行以及周邊的人所深深的影響,很難有很好的突破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