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一則成千上萬猶太人在其首都耶路撒冷的哭牆為中國抗擊疫情而祈禱的消息頓時刷爆了網絡。這一幕,使無數個中華兒女為之感動到落淚……
位於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宏偉的西牆原是位於聖殿山上猶太聖殿的遺留外牆,也稱為「哭牆」,是一處哀傷的地方。哭牆是猶太人的聖地,是其建立的第二聖殿的遺址。自馬薩達之戰後,羅馬人大便開始肆殺戮猶太人!
在那之後因為各種戰亂,猶太人背井離鄉,現在只剩下一堵牆。從這之後,猶太人們再無家鄉,到處流浪。無論流浪到何處,故土難離是世界上所有人的不變原則。總有一根線牽引著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僅剩存下的猶太人們便在哭牆大哭,想要把悲傷傳遞給上帝。
公元前十一世紀,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一個宗教城市,匯集了基督教、穆斯林、猶太教。這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城市,它的歸屬一直很模糊,不過代表著猶太人的哭牆卻始終屹立不倒的在那兒等待著他的的到來。
據說,《聖經》中記載著哭牆的這個位置曾是耶穌遭難、安息、升天的地方,因此這更給哭牆蒙上了一層神聖的面紗,引得更多忠誠的教士們來此聖地參拜、朝聖。
歷史上羅馬佔據了此寶地後,只允許猶太人在聖殿被毀那天回來禱告。但是當耶路撒冷換了約旦這個主人之後,此後便不允許猶太人靠近了,幾十年來讓猶太人的精神散落與各地,他們飽受煎熬。
時至今日,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及猶太教徒們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前往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以及表達自己對古神廟的尊敬之情,所以被稱為「哭牆」。
哭牆位置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
註:(以色列對中國免籤,單次最高停留90天)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24小時
注意事項:
進入哭牆前先是需要進行一道安檢,進入後男女哭牆被屏障一分為二,男士只能在自己的區域,女士依然。且耶路撒冷為三大宗教聖地,需始終秉持著尊重各個民族宗教習慣的宗旨。具體事宜包括:不要穿漏腳趾的拖鞋,上衣袖子的長度要過肩膀3寸,下半身儘量穿長裙、長褲,進入教堂需要摘帽等。
當地對於服裝的顏色沒有特殊要求,但打底褲會被認作為 「褲襪」 ,不可單獨穿著。男士前往哭牆前一定要佩戴門口處提供的「帽子」,離開時需將帽子返還。進入到哭牆後多數時間是允許拍照的,但在重大日子時不允許拍照。
哭牆還是以色列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會有隊伍帶著新兵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同背景的人到達此地後,大部分人都會把自己的心願、祈禱寫成小字條,放到西牆的縫隙中。根據猶太傳統,在西牆下許下的心願據說會直達天庭。因此在牆壁縫隙裡,塞滿了猶太人的祝願。
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動人的場面,有人面向牆壁訴說著什麼;有人深深的鞠躬祈禱;有人手捧聖經默默祈禱;也有人親吻著哭牆;更有人往哭牆的石縫中塞入寫上心願的小紙條……因為他們相信,這是寫給上帝的信,上帝一定會收到,並會對他們的遭遇進行禱告。
善良的猶太人用他們的行為向中國人民衷心表示祝願,看到這個畫面的每個國人無不為之而感動。這個曾經跟我們一樣飽受折磨跟煎熬的民族,用他們的方式為彼此進行祈禱,願世界上在無災難!有機會,一定得去耶路撒冷的街頭走走,體會下這個民族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