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4家銀行「倒下」,儲戶最多獲賠50萬?這3種情況一分不賠

2020-12-04 企業先鋒

文:小飛

銀行是中國最大的金融機構,在大多數的老百姓眼中,銀行一直都是一個安全而又有保障的地方。將自己的錢放在銀行,不僅能夠保證資金的安全,還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可以說是兩全其美。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銀行破產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但事實上,銀行破產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我國也已經有4家銀行破產了,那麼儲戶存在銀行的錢還拿得回來嗎?

我國早在2015年5月出臺了《存款保險條例》,其中規定: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都要按一定存款比例向保險機構繳納保險費,用這部分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準備金。而當成員銀行機構出現經營危機甚至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會對儲戶50萬元以下的存款進行全額賠付,超出50萬元以上的存款從該銀行清算財產中按比例受償。但往往很難收到賠償,海南發展銀行在破產20多年後仍未完成清算。

對於個人債務,如果你欠了銀行的錢,如房貸、車貸、各類貸款等等,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即便是銀行破產了,也必須要將錢還給銀行。一般來說,如果一家銀行宣布破產,將會有另外一家銀行或是資產管理公司接手其業務,債務問題也會轉交給第三方銀行處理,你之前欠銀行的錢還需要接著還,一分也不會少。事實上,大家也不必太過擔心。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儲戶存款在50萬元以下,因此大部分儲戶的資本權益也將得到保障。

海南發展銀行是我國第一家倒閉的銀行

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金16.77億元,由海南省政府控股,其中包括有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等43家實力雄厚的大股東。但這風光背後卻暗藏隱患,上世紀90年代,海南的房地產先於內地進入火爆模式,海口市土地出讓價格從10多萬/畝炒到了幾百萬/畝。在這種風氣之下,許多金融機構紛紛向房地產市場注資,並依靠高利率籌集資金,海南發展銀行就是其中之一。

不幸的是在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因為「不良」資金數量龐大導致資不抵債,出現儲戶們大量「擠兌」現象,再加上海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最後即使國家撥款34億元也未能挽救局面,最終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銀行。最近破產的銀行是包商銀行,也因為資不抵債,最終申請破產。

包商銀行成立於1998年,有20多年的歷史,前身為包頭市商業銀行。一開始,包商銀行發展還是不錯的,從地方銀行發展成為5231億總資產的中型銀行,擁有16家分行,331個營業網點,8000多名員工,473.16萬個客戶,其中個人客戶佔98.6%。

包商銀行曾是中國銀監會評定的首批風險最小(即二級)的七家城商行之一,還曾獲得「最佳城市商業銀行」、「亞洲銀行第十位」等榮譽,可以說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商業銀行。但在去年5月,包商銀行就因為出現嚴重的信用風險,被國家銀保監會實行接管。

被央行接管之後還有著467萬的客戶人數,卻還是因為股東貸款數額過大無力償還,最後導致壞帳太多,無奈宣布破產。在經央行等機構批准下,包商銀行被一分為二,其業務和資產將移交給新成立的「蒙商銀行」,而省外主要核心資產和負債將出售給「徽商銀行」。

包商銀行近日在中國貨幣網發布公告稱,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認定該行此前發行65億的二級資本債因發生「無法生存觸發事件」宣布全額減記(核銷)。

「全額減記」就是指債務在規定期限內無法償還,並確定無能力償還時,將債務作為不良債務進行核銷。簡而言之,就是這65億不用還給債權人了!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管道。但發生「無法生存觸發事件」而全額減記,這在中國金融史上還是頭一次!因為包商銀行的業務大多數都轉到蒙商銀行去了,所以用戶在包商銀行的原始存款業務是不用擔心的。不過,有三種情況銀行是一分不賠的。

1、沒有辦理存款保險業務的存款:條例規定銀行應主動投保,但也避免不了個別銀行「鑽空子」,如果選擇的存款銀行沒有辦理存款保險,當這家銀行破產了,存在銀行裡的錢是不會賠償的。

2、存款以外的金融產品:包商銀行65億人民幣的二級債券,屬於投資理財產品,是沒有賠償的。不過,購買了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券的都是其他中小銀行,並沒有個人儲戶,這些中小銀行也只能「欲哭無淚」了。

3、用於投資理財的產品出現虧損了,不予以賠償!

另外兩家倒閉的銀行是汕頭商業銀行、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其實在國際上,銀行倒閉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摩根大通、雷曼兄弟這類的投資銀行都曾幾度面臨倒閉的風險。總的來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能放到銀行裡的存款也在增加,因此,不管是存款還是理財要首選規模更大、安全係數更高的銀行,其次,儘量要將自己的錢在不同的銀行分開儲存。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國內已經有2家銀行倒閉!儲戶最多獲賠50萬,這3種情況一分不賠!
    在國際上,最著名的銀行破產案例應該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而到目前為止,中國也發生過兩次銀行破產的情況。1998年,成立不到3年,海南發展銀行成為中國首家倒閉的銀行。當時,海南還有很多地方信用社由於存款利率過高而遭遇了一定的經營危機。因此,當地政府決定將信用社併入海南發展銀行。
  • 我國已有4家銀行倒閉!儲戶最高獲賠50萬,這兩種情況將分文不賠
    也許有的人覺得銀行不可能破產,但真是這樣嗎?小編個人覺得,有的銀行是不會破產,那可能是因為它規模很大,背靠國家,那有的銀行還是會破產的,而時至如今,我國破產的銀行已經達到了4家,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相信很多人可能知道銀行能破產,但不知道的是我國竟然有4家銀行破產了,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國內已有4家銀行破產,國家規定:儲戶最高獲賠50萬,但有2種不賠
    2020年11月,包商銀行正式進入破產程序。由海南發展銀行開始,這已經是國內第四家宣布破產的銀行了。據了解,在包商銀行宣布破產的前一年,中國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就已經對其進行了監管,但是資金鍊的斷裂最終還是導致了其資不抵債,唯有宣布破產。
  • 銀行也會倒閉?中國已有先例,存款最高賠50萬,兩種情況一分不賠
    為了緊緊握住大客戶,海南發展銀行就開始大量給房企提供貸款,以此來獲得高額的利息回報,但它看到了發展前景,卻忽略了房地產的「泡沫」,隨著房地產開發商的接連「倒下」,銀行貸款難以收回。有了這次的先例之後,在2015年我國推出了存款保險制度,個人存款在50萬元以內的可以進行全額賠付,如果是超過50萬元的那部分,就要視銀行的清算情況而定。萬一銀行倒閉了,我們的錢還拿得回來嗎?
  • 國內4家銀行破產,最高賠償儲戶50萬,但這兩種情況銀行不賠
    但是,銀行這座人們心中最安全的金庫也會遇到危機情況。早在1998年的時候,我國就關閉了第一家銀行,海南發展銀行。一直到今年的11月份,包商銀行正式宣布開始破產程序,已經是我國第4家宣布破產的銀行。那麼有人會問了,銀行大多屬於國家管控,怎麼會出現破產的情況?
  • 儲戶們留意了:國家已允許銀行破產倒閉,以下2種情況下一分不賠
    在我國,目前僅有兩家銀行破產「倒下」,海南發展銀行是我國首家破產的銀行,上個世紀90年代海南的房地產發展嚴重擾亂了當地的金融秩序,不少小型信用社利用高息攬儲,在樓市的泡沫破滅後
  • 又一家銀行宣告破產,最多只賠償你50萬,這2種情況一分也拿不到
    對於普通人來說,把錢存在銀行是最合適的一種理財方式,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銀行真的破產了,你在銀行的貸款還需要還嗎?很多人會說,銀行是不可能破產的,所以根本不會想到這個問題。然而,我國已經出現銀行破產的案例了。
  • 國內4家銀行破產,國家規定儲戶最高獲賠50萬,但這2種情況不賠
    這一數據不僅表明了,我國老百姓愛存錢,同時也反映出了老百姓對銀行的信任。很多人把錢存在銀行都是為了資金的安全,以此避免財產損失。然而,銀行作為人們心目中最安全的存款場所,其實也會遇到危機。早在1998年,我國就有第一家銀行,海南發展銀行破產。直到今年11月,我國又一家銀行包商銀行也正式宣布啟動破產程序,成為了我國第四家宣布破產的銀行。
  • 國內已有3家銀行破產!儲戶至多獲賠50萬,欠銀行的錢用還嗎?
    1998年12月28日,經央行批准,包商銀行成立,包商銀行的前身是包頭市商業銀行,於2007年正式更名,其總部位於包頭市。其實,關於包商銀行破產這事,也不是什麼新聞了,早在去年5月份的時候,央行就接管了銀行,發出了病危通知書,而到了今年8月,包商銀行已經幾乎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 銀行倒閉最高賠付50萬,這「兩種情況」分文不賠
    首先銀行作為一個特殊的企業,也是會倒閉的。4月3日,位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家擁有100年歷史的銀行The First State Bank宣布破產,成為第一家在疫情爆發後倒閉的銀行。
  • 又一家銀行破產倒下,2021年該怎麼存錢?哪些銀行安全係數高?
    11月23日,成立了22年的包商銀行正式進入破產程序,這意味著這家銀行宣告倒閉,退出歷史舞臺。很多人表示活久見,銀行竟然也破產了。實際上,包商銀行只是倒下的第四家銀行,此前還有海南發展銀行、汕頭市商業銀行,河北省肅寧縣的尚村農信社這三家銀行倒下。
  • 這也不賠,那也不賠,保險公司到底賠了啥?
    保險公司賠了,不算新聞,保險公司不賠,這才是新聞。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不賠的新聞在朋友圈、頭條等流傳開來,久而久之,越發覺得保險公司不靠譜,收錢容易理賠難。
  • 儲戶請留意!多家銀行「新規」已執行?再去存錢,這件事不能忘!
    這並不難理解,總而言之,再去銀行存款,認準這個標識就沒錯!實在擔心50萬元以上的存款受不到保護,大不了就「分籃子裝雞蛋」,將自己的存款存在有著「存款標識」的多家銀行中,金額不超過50萬元,不就能完全保障資金安全了嘛?
  • 取4千銀行給4萬 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歸還
    (原標題:取4千銀行給4萬 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歸還)
  • 千萬儲戶注意,存錢時代變了?
    我國居民之所以愛存錢主要有兩大原因,一個是居民的錢放在銀行安全可以隨用隨取,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將錢放在銀行有利息可拿,算得上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現在我國各大銀行3、5年的定期利率都在3%-4%左右,你擁有50萬元的存款這樣存一年的話能「躺賺」1.5萬元左右,一個月就超過上千元。
  • 銀行個人大額存單「靠檔計息」取消後,儲戶辦理幾年存款比較好?
    這對於個人大額存單以及銀行其他存款產品產生直接影響,因為新年過後儲戶辦理大額存單,想拿到預期的存款利息,需在存單到期支取才行,否則,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也每個儲戶需謹記的新變化,只因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畢竟幾乎所有儲戶存款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取較高的收益。那麼,銀行個人大額存單「靠檔計息」取消後,儲戶辦理幾年存款比較好?
  • 央行出臺新規,今後存錢,儲戶要先看這一點
    我國儲蓄率一直高於全球水平,很多人賺了錢後就會放在銀行中,總認為在銀行中更安全,還能領取一筆利息,早在2008年時儲蓄率就高達51%,儘管近幾年有所下滑,依舊達到了45%。其實它也稱為存款保障,一旦啟用就表明儲戶的存款更好「守護」,說到底存款保險標識就是保障儲戶權益的保證。畢竟很多人將錢放銀行,說到底還是為了更安全一些,很多理財產品看似安全,能獲得更高的利息,多數人更信任銀行,放在這裡才更有安全感。
  • 儲戶「好日子」到頭?6大銀行同時宣布 儲戶這種存款利息正式取消
    過去,普通人喜歡在銀行存錢。隨著餘額寶、零錢通等金融產品的出現,人們的存款分布越來越多元化。很多人的錢不再存入銀行,放在餘額寶使用更方便。 不過面對存款利率的下降,2015年央行全面放開存款利率,各個銀行網點可根據實際需求適當調整利率。因此,國有銀行存款利率普遍上浮20%-30%,部分民營銀行存款利率上浮40%-50%。存款利率限額放開,大大提高了銀行的攬存能力。
  • 廣大儲戶注意!這類存款被叫停,銀行計息方式將出現改變
    由此可見,現如今我國居民對於存錢的熱情又進一步提升了。眾所周知,我國的市場當中有著許多不同的銀行。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業的競爭也是顯得相當激烈。為了能夠吸引儲戶來自家存錢,各大銀行也是經常會推出一些優惠活動或者高息的存款方案,以此加大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 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 儲戶存款怎麼辦
    破產後儲戶存款怎麼辦「包商銀行的債權人應在2021年1月4日前向包商銀行管理人申報債權。包商銀行的債務人或者財產持有人應當向包商銀行管理人清償債務或交付財產。」法院裁定書顯示。如今包商銀行破產,這400多萬客戶的存款該怎麼辦?據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2020年10月31日,包商銀行資產總額約4.465億元,負債總額約2059.624億元,股東權益約為-2055.15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