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飛
銀行是中國最大的金融機構,在大多數的老百姓眼中,銀行一直都是一個安全而又有保障的地方。將自己的錢放在銀行,不僅能夠保證資金的安全,還能獲得一定的收益,可以說是兩全其美。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銀行破產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但事實上,銀行破產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我國也已經有4家銀行破產了,那麼儲戶存在銀行的錢還拿得回來嗎?
我國早在2015年5月出臺了《存款保險條例》,其中規定: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都要按一定存款比例向保險機構繳納保險費,用這部分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準備金。而當成員銀行機構出現經營危機甚至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會對儲戶50萬元以下的存款進行全額賠付,超出50萬元以上的存款從該銀行清算財產中按比例受償。但往往很難收到賠償,海南發展銀行在破產20多年後仍未完成清算。
對於個人債務,如果你欠了銀行的錢,如房貸、車貸、各類貸款等等,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即便是銀行破產了,也必須要將錢還給銀行。一般來說,如果一家銀行宣布破產,將會有另外一家銀行或是資產管理公司接手其業務,債務問題也會轉交給第三方銀行處理,你之前欠銀行的錢還需要接著還,一分也不會少。事實上,大家也不必太過擔心。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儲戶存款在50萬元以下,因此大部分儲戶的資本權益也將得到保障。
海南發展銀行是我國第一家倒閉的銀行
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金16.77億元,由海南省政府控股,其中包括有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等43家實力雄厚的大股東。但這風光背後卻暗藏隱患,上世紀90年代,海南的房地產先於內地進入火爆模式,海口市土地出讓價格從10多萬/畝炒到了幾百萬/畝。在這種風氣之下,許多金融機構紛紛向房地產市場注資,並依靠高利率籌集資金,海南發展銀行就是其中之一。
不幸的是在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因為「不良」資金數量龐大導致資不抵債,出現儲戶們大量「擠兌」現象,再加上海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最後即使國家撥款34億元也未能挽救局面,最終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銀行。最近破產的銀行是包商銀行,也因為資不抵債,最終申請破產。
包商銀行成立於1998年,有20多年的歷史,前身為包頭市商業銀行。一開始,包商銀行發展還是不錯的,從地方銀行發展成為5231億總資產的中型銀行,擁有16家分行,331個營業網點,8000多名員工,473.16萬個客戶,其中個人客戶佔98.6%。
包商銀行曾是中國銀監會評定的首批風險最小(即二級)的七家城商行之一,還曾獲得「最佳城市商業銀行」、「亞洲銀行第十位」等榮譽,可以說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商業銀行。但在去年5月,包商銀行就因為出現嚴重的信用風險,被國家銀保監會實行接管。
被央行接管之後還有著467萬的客戶人數,卻還是因為股東貸款數額過大無力償還,最後導致壞帳太多,無奈宣布破產。在經央行等機構批准下,包商銀行被一分為二,其業務和資產將移交給新成立的「蒙商銀行」,而省外主要核心資產和負債將出售給「徽商銀行」。
包商銀行近日在中國貨幣網發布公告稱,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認定該行此前發行65億的二級資本債因發生「無法生存觸發事件」宣布全額減記(核銷)。
「全額減記」就是指債務在規定期限內無法償還,並確定無能力償還時,將債務作為不良債務進行核銷。簡而言之,就是這65億不用還給債權人了!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管道。但發生「無法生存觸發事件」而全額減記,這在中國金融史上還是頭一次!因為包商銀行的業務大多數都轉到蒙商銀行去了,所以用戶在包商銀行的原始存款業務是不用擔心的。不過,有三種情況銀行是一分不賠的。
1、沒有辦理存款保險業務的存款:條例規定銀行應主動投保,但也避免不了個別銀行「鑽空子」,如果選擇的存款銀行沒有辦理存款保險,當這家銀行破產了,存在銀行裡的錢是不會賠償的。
2、存款以外的金融產品:包商銀行65億人民幣的二級債券,屬於投資理財產品,是沒有賠償的。不過,購買了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券的都是其他中小銀行,並沒有個人儲戶,這些中小銀行也只能「欲哭無淚」了。
3、用於投資理財的產品出現虧損了,不予以賠償!
另外兩家倒閉的銀行是汕頭商業銀行、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其實在國際上,銀行倒閉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摩根大通、雷曼兄弟這類的投資銀行都曾幾度面臨倒閉的風險。總的來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能放到銀行裡的存款也在增加,因此,不管是存款還是理財要首選規模更大、安全係數更高的銀行,其次,儘量要將自己的錢在不同的銀行分開儲存。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