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到韓國電影演員,你會想起誰?是宋康昊、崔岷植還是李秉憲?但其實韓國存在著一個神級一般的人物:安聖基。
他縱橫影壇64年,僅在童星時期便出演了70多部電影,截止到2016年,他一共拍攝了150餘部電影,先後獲得了韓國重量級電影獎項46次,也見證了韓國電影的發展史。
此時,就一起進入安聖基的電影世界,窺探韓國電影史的一角。
01生於戰時,童星出道
安聖基,出生於1952年,彼時韓國一方面處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又面臨著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願軍;為了避難,安聖基的母親前往大邱生下了他。
安聖基的父親有一個朋友是做電影導演的,1957年他在籌拍《黃昏列車》時,面試了數名兒童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小演員,最後決定讓安聖基試一試。
這一試,就迎來了安聖基輝煌的童星時代,年僅5歲的安聖基不僅圓滿的完成了《黃昏列車》的拍攝工作,隨後更是片約不斷,前前後後拍攝了共70多部電影,並在7歲時捧回了自己的第一個大獎:舊金山電影節的特別獎。
但是安聖基並沒有沉迷於拍攝電影而忽略學業,升入高中後,安聖基自動按下了電影的停止鍵,專心自己的學業,最終考上了韓國外國語大學。
02艱難轉型,大開金手指
大學期間,安聖基一度想參與越南戰爭前線,但他畢業時越南戰爭已經進行到了尾聲,未能成行。隨後,加上自己學習的越南語屬於冷僻語言,經過工作難找的職業打擊,安聖基再次將目光放在電影演藝圈。
但此時的安聖基已經脫離了「童星」的光環,電影圈的很多資源也需要重新聯繫,經過一年多的爭取,安聖基終於獲得了《士兵和小姐們》的拍攝機會,此時,安聖基已經25歲,距離他童星出道剛好20年,這也是安聖基成為成人演員後的第1部電影。
幸運並未降臨到安聖基身上,此後三年,安聖基先後又拍攝了三部電影,但都沒有引起行業內外關注。
直到1980年,安聖基憑藉電影《畹風的好日子》拿下了第十九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新人獎。自此之後,安聖基猶如娛樂重生小說裡的男主角,金手指大開、拿獎拿到手軟。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獎 獲獎8次、提名1次,最高大賞獲獎1次;
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獲獎3次、提名4次,人氣明星獎獲獎2次 ,最佳男配角獎獲獎1次、提名1次;
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男演員獎獎獲獎2次、提名1次,人氣男演員獎 獲獎3次 ,最佳男配角獎提名1次,最佳新人獎獲獎1次,大鐘獎還專門為其設立了出道50周年紀念獎;
韓國電影評論家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獎獲獎6次;
韓國戲劇電影藝術賞,最佳男主角獎獲獎4次 ;
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獲獎2次 ;
此外,還有不少特殊獎項:韓國黃金攝影獎功勞獎、韓國大眾文化藝術賞銀冠文化勳章、韓國電影演員協會功勞獎、文化觀光部皇冠文化勳章、舊金山電影節少年特別演技獎等。
2016年,安聖基還獲得了韓國春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
03安聖基電影事業史,也是韓國電影發展史
為什麼說安聖基是韓國電影「教父」級別的人物,是因為他伴隨著韓國電影史的跌跌宕宕、起起伏伏的發展,韓國電影的初代導演基本都和安聖基有過合作。
1953年,韓戰結束後韓國電影開始了逐步上升的趨勢,而安聖基恰好在50年代末期出道,經歷了韓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期1960年代中段,此時的安聖基以童星出演了幾十部電影。
70年代末期安聖基又重回電影圈,此時韓國電影正處于震蕩期;此時韓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土電影發展,強制規定電影廳的本土電影必須上滿146天,電視臺也必須播放一定比例的國產電影。雖然也經歷了政府內部分歧(文化部堅持配額制,經濟部則要求取消或降低比例),但是經歷了韓國電影人員的集體「剃頭」抗議後,這個制度仍然堅持了下來,也給予了韓國電影的發展契機。安聖基也在此期間拿下了不少獎項,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影響力。
90年代,韓國電影開始了「企劃電影」概念,安聖基也開始挑戰不同的角色,比如殺手。進入20世紀後,安聖基拍攝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華麗的休假》,曾吸引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和盧武鉉在上映期間親自赴影院觀看。
04寬鬆的審核制度,造就了韓國電影的現在
其實,回看安聖基的個人電影演藝史,你會發現他的作品很奇特,不僅包含了多種題材,還有不少是根據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或者以極端的手段諷刺了韓國的現實。這些寬鬆的審核制度,也造就了韓國電影的現在,提升了韓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
70年代,正處于震蕩期的韓國電影,創立了電影促進會,這就是後來的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這個非官方組織資金來源於電影票房收入和政府預算,不僅對韓國電影進行統籌管理,還擔負著調和韓國政府和韓國電影人之間關係。90年代,韓國獨立導演金東園、趙成豐因為放映電影《紅色》被抓,該振興委員會出面協調之後倆人出獄,並且促成了韓國電影審查制度的取消;但寬鬆審核制度的基礎則是韓國電影明確的分級制度。
自此,韓國電影逐漸開始了「百家齊放」的過程,而安聖基也依然活躍在電影大熒幕上,為韓國觀眾奉上了幾十部經典影片,他拍攝的唯一一部中國電影則是和劉德華合作的《墨攻》。
#韓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