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螳螂財經
「我們和肖戰沒關係。」
隨著227事件的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無辜的「池魚」被殃及。
這不,百度網盤被一星攻擊、品牌商換掉代言後,新麗傳媒也不得已對媒體表態,撇清和肖戰的關係。
誰聽呢?誰又信呢?
畢竟,此前各大媒體上早已有多條消息曝出新麗籤下了肖戰的影視約。反正,不管是籤約還只是合作,新麗已站在了風口浪尖。
從而,2019年現象級的收視、口碑雙爆款的《慶餘年》目前已經出現評分下滑,未開播的《鬥羅大陸》、《狼殿下》、《餘生,請多指教》等影視劇也被一星鎖定,成為了陪葬品。
若此次事件不能早日平息,這些還未播出的劇集,又何止是一星的命運?能不能面世,恐怕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然,對於吃瓜群眾來說,沒了新麗的影視劇,還有正午陽光、歡瑞世紀等等影視公司的存劇,但和閱文籤下對賭協議的新麗,或將會因此陷入危機。
新麗危矣,閱文又能安好嗎?
閱文IP庫變現,新麗難擔最優解
「收購新麗傳媒對閱文集團來說,是一個能將自身內容實力向下遊延展的稀缺機會,使閱文能夠進一步深入IP價值鏈。」閱文集團聯席CEO梁曉東在收購新麗時如此表示。
作為頭部閱讀平臺,閱文集團擁有強大的IP改編資源庫。
截至2019年6月30日,閱文集團擁有約780萬作家、1170萬文學作品,題材種類豐富,劇集所需的內容IP改編資源庫強大。
並且,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8年網絡文學IP影響力研究報告》統計,在最關鍵的IP內容資源總盤子中,閱文集團以72%成為行業領頭羊。
而新麗,在IP影視化改編上,一度擁有著強大的「爆款」產出能力。《我的前半生》、《白鹿原》、《失戀33天》、《山楂樹之戀》等等影視劇的輸出,已向市場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當新麗遇見閱文後,出現1+1>2的「溢出效應」就成了各方順理成章的期待,只是,這個期待至今還是落空。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螳螂財經」認為,新麗很難成為閱文IP庫變現的最優解。
一方面,新麗作品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尷尬。
不管是現代劇《我的前半生》還是古裝劇《後宮如懿傳》抑或諜戰片《風箏》,包括年前火出圈的《慶餘年》等等類型的影視,一直都是有口皆碑。
但是觀眾叫好,業績卻無法叫座。
閱文與新麗「聯姻」之際,新麗就承諾2018-2020年連續三年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億元、7億元和9億元的對賭協議,在2018、2019年都未達目標的情況下,壓在2020年全部完成,可能性實在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飯圈「起火」,誤傷新麗,滯後的IP在審美快速迭代的市場環境下,或成不良資產。
再頂流的「鮮肉」、再有人氣的影視IP,也需要順利播出才能實現其市場價值,不然囤積久了,就成了過期的不良資產。
而眼前因為227時間,新麗遭到了流量的強烈「反噬」,囤在手裡《鬥羅大陸》、《狼殿下》、《餘生,請多指教》等影視劇,什麼時候播出、能不能播出都還是未知。
而且,在市場的變數之下,等到開播之後,粉絲們還會買帳嗎?
加之,年輕人的審美文化跌在總是頻繁,昨天粉鹿晗,今天捧王一博,明天又換了別的「哥哥」,昨天愛修仙,今天看諜戰,明天又迷上情景喜劇......那麼,隔得太久的IP,還有當初造勢時期的影響力、號召力嗎?
豐富又優質的小說庫是IP開發的重要根基,但叫好又叫座的影視劇是實現IP價值的重要路勁,二者互為助攻,失一不可。
而顯然,以目前自陷危機的新麗來說,實難擔大任。
免費閱讀強勢來襲,閱文付費會員增長乏力
「內憂」未平,「外患」又起。
在特殊的疫情時期,追劇、看小說、玩遊戲等娛樂活動,是不少宅家人群的娛樂首選項。
於是,以免費為賣點的七貓小說、番茄小說、連尚讀書等閱讀平臺,在春節期間順利迎來了自己的「小陽春」,持續位列APP Store免費榜前列。
其實,自2018年8月連尚免費閱讀上線開始,免費閱讀一直不斷衝擊著看似格局穩定的網絡文學市場,不僅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流量,還在月活千萬級以上的閱讀類APP中佔據一席之地。
QuestMobile《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9半年大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在MAU超過1000萬的閱讀平臺中,主打免費的APP超過了五款,MAU>300萬的免費閱讀平臺同比增長了160%,在數字閱讀市場佔比達到了61.9%。其中,七貓小說以3774萬MAU殺入數字閱讀APP前三名,僅次於掌閱和QQ閱讀。
免費閱讀的崛起壯大,抓住了尚未消失的下沉市場人口紅利,在付費制度之下,整合對價格敏感的用戶和下沉市場之後,以「引流+增加用戶留存+廣告變現」的全新運營模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並以自身旺盛的生命力,給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比達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在線閱讀市場份額中,雖然閱文、掌閱、書旗分別以以25.2%、20.6%和20.4%的市場份額位列三強,但,免費閱讀平臺米讀小說、連尚讀書緊隨其後,分別以9.6%、9.0%的份額排名第四、五位。
在免費閱讀的風生水起的發展勢頭之下,儘管穩坐行業第一寶座,閱文卻陷入了付費會員增長乏力的困境。
根據閱文集團財報,2017年閱文月均付費用戶為1110萬人,2018年下滑至1080萬人,2019年上半年再下跌至970萬人。同時,付費用戶佔活躍用戶的比例也在逐漸減少,依次為5.8%、5.1%、4.5%。
主營業務的下滑,必然導致營收縮水。
根據閱文集團2019年半年報,總收入29.7億元,同比增長30.1%,淨利潤3.9億元,同比下降22.4%。
對比2018年上半年猛增136%的淨利潤,不難看出,付費會員增長乏力的閱文,走到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處境。
在免費閱讀的「降維打擊」之下,閱文推出了飛讀免費小說進行防守,雖然看似是「風險對衝」之策,實際是將自己置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閱文推行免費的飛讀小說,就必須將拋出一部分付費資源來引流,這對現有的已經成熟的付費閱讀體系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造成衝擊,或將會導致原本就下滑的付費用戶持續流失。
另一方面,在「損失厭惡」心理作用之下,本是付費的用戶習慣了免費之後,又怎會願意甘願再掏錢包?而閱文想要持續引流,就必須不斷免費開放付費內容,那麼,只能平臺貼錢,或者作者讓利,抑或犧牲用戶體驗插廣告,在平臺、作者、用戶三輸的情況下,最後只會剩一地雞毛。
進攻失策,防守無力,閱文危矣。
內憂外患之下,閱文如何破局?
對於閱文來說,推出免費的飛讀小說,或只是免費閱讀步步緊逼之下的臨時應急之策,而並非長久之計。
畢竟,在數字閱讀上,免費與付費兩種模式看似殊途,實則同歸。
連尚閱讀的負責人也曾表示:「用戶的使用習慣在免費閱讀與付費閱讀之間也是可以轉化的,當一個新用戶形成了數字閱讀習慣之後,可能更願意通過付費的方式獲取不受廣告打擾的閱讀體驗,所以我們也保留了會員付費模式。」
也就是說,免費閱讀本質是個偽命題,只不過,免費閱讀平臺將費用從用戶轉移到了廣告主身上,而用戶則以犧牲閱讀體驗為代價,換來了所謂的免費。
不僅如此,免費閱讀實際上是以免費為噱頭,培養著用戶看的數字閱讀習慣,並為轉換成付費用戶做準備。
這也意味著,免費平臺的最終目的,還是付費。
《2018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我國數字閱讀用戶的電子書付費意願已達到66.4%。並且,各年齡用戶的實際付費金額都高於他們的付費意願。也就是說,在付費之前,用戶也許並不願意花錢,可只要被書籍內容吸引,付出的費用就會超出預期。
因此,促使用戶付費的關鍵點,是內容、優質內容!
「現有的免費平臺採購的主要還是比較低端廉價的批量授權,更多吸引低消費能力、層級分布下沉的人群。」一位內容創作者表示。
而對於手握QQ閱讀、起點、紅袖添香等網站,並還有微信等流量入口加持的閱文來說,內容優勢就十分明顯。
根據閱文集團2019年上半年財報,閱文旗下有作者780萬人,作品1170萬部,其中原創作品多達1110萬本,在百度小說風雲榜中,排名前20的作品裡有17本來自閱文。
用戶有付費意願,閱文有優質內容,這也能成為閱文危機的破局之道。
除此之外,中國數字閱讀市場已經進入到內容生態時代。即,以內容為基本造血點,多渠道分發,孵化IP,並在多產業鏈實現產能爆發。
雖然閱文集團在線業務增長乏力,但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閱文集團來自版權運營及其他的收入同比增長224.1%至13.1億元。期間,閱文授權改編約70部網絡文學作品,涉及電影、電視劇、動漫及手遊等多種形式。
很明顯,對於閱文來說,IP版權運營變現將會一直是重中之重。
從而,肩負IP變現的新麗,對於閱文來說整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儘管目前新麗表現堪憂,但戰略位置或將不會被輕易動搖。
而從新麗交出的作品來看,其實已經算是擁有足夠優秀的變現能力。不叫座的業績,或有影視寒冬大環境的影響,以及與閱文的合作周期才剛開始等因素。畢竟,閱文CEO吳文輝也說過,閱文和新麗的密切合作才剛剛開始。
可以預見的是,內容造血、IP產能,會將一直是閱文的破局之道,而至於結果如何,就看閱文與新麗如何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