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機器人的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餐飲機器人的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3 09:49:15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餐飲機器人看上去前途燦爛

  多家餐廳正在引入

  盒馬有面點機器人,能自行將麵粉和水做成麵條,再配合現成湯底煮出標準化麵條。

  在海底撈,部分門店由機器人手臂將菜品從貨架取出,再由員工交給傳菜機器人進行配送,店裡還有自動配鍋機。

  據了解,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共在3家門店安裝了智慧機械臂,23家店採用了智能配鍋機,並在全球餐廳中使用了958臺傳菜機器人和385部小美電話機器人。

  碧桂園旗下的千璽集團也推出漢堡機器人、單臂煎炸機器人、小龍蝦機器人、粉面機器人等多款設備,並計劃今年底開出100家機器人餐廳。而今年年初,該集團剛開出第一家機器人餐廳。

  在西安某餐館,老闆以1500元/月租下一臺機器人,無需改造餐館的電路,就可以將機器人投入進行傳菜。它一天工作18小時。「關鍵是不怕累,不會找老闆埋怨發脾氣。生意如果好起來,我會再租一個,或者買下來。」餐館老闆如是說。

  據了解,國內餐飲機器人的銷量近兩年在迅速增長,銷量已經過萬,與此相對應的,是近日頻頻報導的「餐飲企業招工難」現象。

  據58同城招聘研究院的數據,今年1月至10月,住宿和餐飲業招聘活躍職位TOP10中,服務員、收銀員、娛樂廳服務員、後廚、酒吧服務員位列前五,而洗碗工和後廚求職需求同比增速達到20%以上;配菜/打荷支付月薪同比上升位居首位,增長4.99%,達到3884元。餐飲業支付月薪達到6266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求職者中,95後佔比達到26.78%,00後佔比達到20%。這意味著,應聘餐企有近一半是25歲以下年輕人。

  招聘難的原因,一方面是薪資不理想,基層嚴重招不到合適的員工,流失率嚴重。

  此前在洶湧的疫情下,大量員工被逼退,但也自此一去不復返。招人時給的薪資一般,而激勵機制不足,又會進一步導致員工離職。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業內人士介紹,「當時盒馬、沃爾瑪等公司跨行業接收了不少餐飲業員工。但由於其他行業,尤其是部分帶有網際網路元素的企業,給予員工的酬勞是明顯高於餐飲業的,於是即便在餐廳重新開業後,大量餐飲從業人員也不太願意回到原來的餐廳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餐飲業用工和留人難。」

  此外,大品牌尚且不論,在同樣需要招收年輕服務員的小餐館,微薄的薪資(2000-3000元,包食宿)也難以對年輕人構成吸引力。最後,只能招到四五十歲的阿姨來幫忙。

  另一方面,是不止前端,在後端的研發、營銷、供應鏈等方面也都缺乏人才,真正印證了有錢也招不到人。一家早點餐館的老闆表示,想花30萬-40萬招面點研發人員,卻無處尋人。

  都說餐飲企業正在回暖,而沒有人來為回暖「助力」。餐飲行業的發展會被制約,空有「妙計」卻無力施展。何處去找到合適的人,成為行業痛點。

  後端人才姑且不論。在偏向前端的服務員職業,行業人員認為,機會或在機器人身上。餐飲機器人在今年迅速發展並非偶然。它在疫情限制出行、行業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闖進來,分擔了企業的一部分用人壓力。而制約餐飲機器人發展的原因主要在於性能和價格。

  以上菜機器人為例:

  一是機器人性能未有充分保證,餐飲老闆難以信任機器人能安全平穩運行,做得比人更靠譜。一旦使用,反而可能需要多一個人負責保障機器人的運行。

  二是機器人相比真人,還是存在難以對話和完成反饋,不能適應餐館的各種複雜情境等缺點,這樣一來性價比堪憂。

  而餐飲行業服務人員薪資本身不高,依然能和機器人競爭。

  但是,機器人還會繼續發展,其性價比會越來越高。即使在實際運用時,機器人未必能比人做得更好,卻也多少能慢慢降低使用成本,直至低於用人成本。

  在餐館缺人、缺錢時,它會成為一個絕佳選擇,且「在崗」更穩定。但這個時間點在什麼時候,仍需觀望。如今,餐飲機器人公司仍在布局。機器人僅是一個概念,還是重新開創一個產業?值得期待。

  美宴前身豐海工貿成立於1996年,二十五年來已經從單一的食材供應發展到整合餐飲上遊的全品類供應商。

  2015年自主開發美宴APP,利用網際網路思維解決餐飲供應鏈條中成本高、環節多、損耗大、議價能力差等問題,自建同城配送物流,打造起了餐飲相關全品類商品供應體系、快速反應的採供團隊和全年無休、迅捷、專業、過硬的可以實現企業零庫存的倉儲配送團隊。美宴通過信息化管理簡化採購流程,財務對帳功能強大。

  美宴已經構建起了整合餐飲渠道的綜合服務、信息化管理採供環節、自建配送體系的平臺式供應鏈體系。

  近年來,美宴進一步拓展渠道,在原有專業服務各類宴席食材的基礎上,不斷在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校園食堂、工地食堂等各種類型團餐食材方面發力,全面助力團餐行業發展,努力打造團餐食材供應鏈品牌。
責任編輯:YY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餐飲機器人看上去前途燦爛 多家餐廳正在引入 據了解,國內餐飲機器人的銷量近兩年在迅速增長,銷量已經過萬,與此相對應的,是近日頻頻報導的「餐飲企業招工難」現象。
  • 餐飲機器人市場空間巨大 企業爭相布局餐飲機器人
    中商情報網訊:人口紅利褪去,人力成本上升,餐飲行業遭遇「用工荒」。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不少餐飲企業選擇使用餐飲機器人破解「用工荒」問題。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人力成本的提升將成為制約餐飲企業提升利潤空間的痛點,行業的持續發展亟需控制人力成本佔比,提高人力勞效,解決方案之一就是發展智能化服務,使用機器人替代人力。餐飲機器人降低用工成本,出錯率低,還幫助服務員回歸服務本質。
  • ...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千璽餐飲機器人...
    (直播回顧:科技興水,深圳在行動——直播帶你看水務高新科技主題展)黑科技助力一線抗疫千璽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的「馳援湖北抗疫」同款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天降美食」中餐及火鍋雲軌系統、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齊齊亮相高交會。
  • IN視頻|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千璽餐飲機器...
    (直播回顧:科技興水,深圳在行動——直播帶你看水務高新科技主題展)黑科技助力一線抗疫千璽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的「馳援湖北抗疫」同款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天降美食」中餐及火鍋雲軌系統、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齊齊亮相高交會。
  • (圖表·漫畫)「新華視點」餐飲機器人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8月19日 漫畫:餐飲機器人 進入餐廳,手機下單,機器人炒菜,頭頂的雲軌機器人將做好的菜送到餐桌正上方,美食從天而降……這是在近期開業的廣東一家機器人餐廳的用餐體驗。
  • 全世界最先進的機器人餐廳在廣州開業!碧桂園挺進智慧餐飲行業
    先進科技令人震撼,「機器人做菜」已真正到來!在廣州花城匯廣場中B區,Foodom機器人中餐廳一共配置了46項機器人設備,能夠隨時為客人提供服務,包括炒菜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酒水機器人、煎炸機器人、甜品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可以為客人提供多樣化服務。
  • 機器人餐廳掀開大灣區「智能+餐飲」時代
    這是機器人在餐飲行業探索智能製造的應用場景,也是碧桂園宣布跨界機器人產業後,首次讓自主研發的餐飲機器人從實驗室走上終端市場,接受社會考驗。「以機器人推動中餐標準化,解決餐飲行業人力成本高的問題。」推動中餐行業標準化機器人進軍餐飲行業已不是新鮮事。隨著機器人在迎賓、點菜、炒菜、送餐等環節的普及與應用,社會正逐步提高對餐飲機器人的接受程度,包括名廚。「一開始我認為這是投機取巧。」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菜品研發部總監、順德名廚馬惠良對時代周報記者坦言。
  • 餐飲機器人「造夢工廠」碧桂園推出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
    (來源:企業供圖)約2000平米的現代化餐廳中,炒菜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甜品機器人等20餘款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餐飲機器人集中亮相「上崗」,為客人們奉上近200種各式菜品,最快20秒即刻出餐。但目前全球市場上推出的餐飲機器人多以迎賓、配餐、傳菜或炒菜為主,在某個細分領域或局部環節上零散應用。相較之下,碧桂園去年5月正式布局餐飲機器人領域,有一個更宏大的願景:打造全球最大的集開發、生產、運營、供應鏈體系於一體的智慧餐飲集團。
  • 餐飲機器人「造夢工廠」 碧桂園推出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
    (來源:企業供圖) 約2000平米的現代化餐廳中,炒菜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甜品機器人等20餘款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餐飲機器人集中亮相「上崗」,為客人們奉上近200種各式菜品,最快20秒即刻出餐。縱觀國際,不少國際連鎖餐飲品牌開始考慮讓機器人作為主力勞動力。比如國際連鎖品牌餐廳卡利堡引入安裝漢堡機器人,美國一家名為Chowbotics的公司,生產的機器人可以在觸控螢幕上做沙拉。 但目前全球市場上推出的餐飲機器人多以迎賓、配餐、傳菜或炒菜為主,在某個細分領域或局部環節上零散應用。
  • 碧桂園餐飲機器人量產 產業在加速布局中
    疫情後,世界對餐飲機器人又特殊的關注。第一財經了解到,國內餐飲機器人銷量增長迅猛已經過萬,進駐餐廳上萬家,其中擎朗智能、普渡科技各自計劃的年度機器人產量達到1.5萬~4萬臺。
  • 科技抗疫暖人心 千璽餐飲機器人首次亮相高交會
    你見過做飯炒菜的機器人嗎?在高交會現場,數臺餐飲機器人做煲仔飯、煎炸小吃、做漢堡、製作冰淇淋、調製咖啡,菜品還能「從天而降」……吸人眼球,科技感十足。、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齊齊亮相高交會。
  • 中國餐飲機器人再添新技能
    新華社廣州6月23日電(記者周強、洪澤華)千璽餐飲機器人集團(下稱「千璽集團」)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廳,22日在廣東順德正式開業。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粉面機器人等20餘種餐飲機器人設備集中亮相,約2000平方米的餐廳可同時為近600人帶來充滿科技感的就餐體驗。
  • 科技抗疫:千璽餐飲機器人首次亮相高交會
    黑科技助力一線抗疫 智慧餐飲迎來新機遇自主研發的「馳援湖北抗疫」同款貨櫃煲仔飯機器人、「天降美食」中餐及火鍋雲軌系統、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齊齊亮相高交會。其中,明星產品貨櫃煲仔飯機器人更是成為抗疫科技展區中的耀眼焦點。
  • 厲害了,中國這個2721.84億的公司搞出全世界首個全機器人餐飲飯館!
    機器人工藝創新   如今,智慧機器人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那麼,機器人也能取代大廚嗎?    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理事、中國烹飪大師林潮帶評價說:「通過標準化的電腦技術,機器人對味道的控制可以做到比人更精準。」曾經人們難以想像的「機器人做菜」的時代已真正到來!
  • 奧媒:餐飲機器人正成為中國餐飲業重要驅動力
    十個機器人在大約一百張桌子之間穿梭,這些智能食物推車在LED顯示屏的幫助下被賦予了「人臉」。其中六個機器人負責將蔬菜和肉類傳送給客人,另外四個機器人負責清理餐桌。 機器人在長沙海底撈餐廳凱德廣場店送菜。
  • 寶寶不哭:被解僱的餐飲機器人也有明天
    01 腿腳受寵,手腦解僱的餐飲機器人 邱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危機,危機之下送餐機器人開始在餐飲行業走紅。 比如,疫情之下4家店倒閉3家的上海某餐館,在疫情恢復後的最後一家店大膽租用傳菜機器人,在疫情期間大起大落的客流中,有效緩解了人手不足問題。
  • 餐飲機器人放量在即 這些A股公司加緊布局
    摘要 【餐飲機器人放量在即 這些A股公司加緊布局】疫情之後,餐飲機器人迎來發展拐點。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國內餐飲機器人銷量增長迅猛已經過萬,進駐餐廳上萬家,其中擎朗智能、普渡科技各自計劃的年度機器人產量達到1.5萬~4萬臺。
  • 千裡眼機器人現身第九屆中國智慧餐飲創新峰會,助力智慧餐飲發展
    第九屆中國智慧餐飲創新峰會在智慧餐飲創新峰會上,千裡眼機器人作為為餐飲企業降本增效的配送機器人研發的企業,其ADABOT餐飲配送機器人產品在此次的創新峰會中受到了各餐飲人士的關注。千裡眼ADABOT在大廳進行配送千裡眼機器人研發的ADABOT餐飲配送機器人, 是根據人性化可愛設計,造型和諧靈巧,擁有十幾套靈動的表情,呈現出豐富的情感表達,也可以根據場景的不同生成生動的專屬情景語音,讓人機交流更有溫度。
  • 餐飲機器人遍地開花 西式快餐為何按兵不動
    餐飲機器人正在迅速走進中國的大街小巷,餐館老闆們躍躍欲試,精明的投資人跑步入場,服務員也巴不得把重複枯燥的活交給機器人。 西式快餐標準化程度高,適合大規模工業化運營,面對如火如荼的餐飲機器人熱潮,西式快餐企業選擇按兵不動,令人意外。
  •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藍領和服務機器人是1比1替換關係
    記者了解到,國內餐飲機器人的銷量近兩年在迅速增長,銷量已經過萬,擎朗科技、普渡科技各自計劃的年度機器人產量達到1.5萬~4萬臺。  雲啟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昱說,從宏觀趨勢來看,未來中國一定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問題,機器人將會成為勞動力的一個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