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敢穿行的拱門和世界最著名的中世紀手稿:聖三一學院的秘密

2020-12-14 書蟲遊世界

上一篇:都柏林這座教堂怎麼了,竟被兩大教派同時作為自己最高等級大教堂

以前去歐洲其它地方好像沒怎麼去過大學,到英國來玩,大學倒成了很重要的景點。一路走來已經參觀過劍橋、布裡斯託和貝爾法斯特的大學,加上去年住了兩晚的牛津大學,不知不覺已經參觀過四所了。今天又要去一所,它是愛爾蘭現存最古老也是聲望最高的大學: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

這所大學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於1592年下令修建。最初想仿照牛津劍橋的建制辦一所多學院的綜合大學,但最終由於種種原因只成立了這麼一個學院。不過它的規模雖然沒有預想的那麼大但地位未有絲毫減損,至今這裡的考試成績都是與牛津劍橋彼此互認的。著名校友中有我們熟悉的大作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等待戈多》的作者薩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校園西門外矗立的兩尊雕像也是學院的著名校友,北邊的是政治哲學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30-1797);南邊的是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奧利弗·哥爾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他寫的《威克菲牧師傳》(The Vicar of Wakefield)在愛爾蘭乃至英國都膾炙人口。

校園對公眾是免費開放的,我們從西門進去,首先來到一個三面圍合的廣場。它被稱為國會廣場,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1729年西門外的學院綠地(College Green)建起了國會大廈,不過1800年英國頒布《聯合法令》後,愛爾蘭的國會被廢除,之後那裡改為愛爾蘭銀行。1922年愛爾蘭獨立後,重新恢復的國會將辦公地點放在了以前的倫斯特公爵府,就在聖三一學院南邊不遠的地方。

國會廣場南北兩側有兩幢外觀幾乎一樣的建築,北側是學院禮拜堂,南側是考試大廳兼劇院,均由喬治三世的御用建築師威廉錢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於1775年設計。

廣場東邊有座鐘樓,由設計過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主樓的英國建築家查爾斯·蘭寧設計,1853年落成。鐘樓高30米,中間還保留著英國王室的盾徽。

走近之後會看到四個方向的拱門上各有一個頭像,均為古希臘著名學者,包括傳說中的詩人荷馬(Homer)、大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399)和他的學生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8-348),以及雄辯家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公元前384-322)。

門上方四角的雕塑由愛爾蘭雕塑家託馬斯·柯克(Thomas Kirk,1781-1845)完成,分別代表神學、科學、醫學和法學。據說關於這座鐘樓學院內有個迷信:哪個學生從鐘樓拱門下經過時正好敲鐘則考試必折,因此有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前都不會在拱門下穿過。

鐘樓南北兩側各有一尊雕像,北側為曾任聖三一學院院長的喬治·薩蒙(George Salmon,1819-1904),他是位數學家,將後半生都奉獻給了神學。

南側的銅像為聖三一學院畢業的著名歷史學家萊基(William Edward Hartpole Lecky,1838-1903)。

鐘樓東邊的大草坪叫圖書館廣場,廣場北側的新哥德式建築為畢業生紀念樓,由託馬斯·德魯設計,1902年落成。還記得這位建築家嗎?他就是設計貝爾法斯特聖安妮大教堂的那位。草坪上還有個亨利·摩爾的雕塑。

草坪南邊是建於1712-1732年的老圖書館,由愛爾蘭著名建築家湯姆斯·白河(Thomas Burgh,1670-1730)設計。它也是愛爾蘭最大的圖書館,珍藏著愛爾蘭國寶《凱爾經》。許多人到聖三一學院都是衝著要一睹這件國寶的真容而來,我們接下來就去那裡。

圖書館的入口在南側,5-9月周一至周六8:30-17:00開放,其餘時間9:30開門(10-4月的周日為12:00-16:30)。門票如果現場買的話排大長隊不說,還要花14歐元,而網上購買可享9:30以前和16:00以後入場11歐元的優惠價。

我們買的是9:00的,到門口直接走網票專用通道,很快就入場了。進去後直奔二樓,那裡有圖書館的另一大看點:65米的長廳(Long Room)。

如果想拍那種空無一人或至少遊人寥寥的畫面,那就在網上買8:30的票而且提前過來排隊吧。因為《凱爾經》不讓拍照,我覺得很多攝影愛好者到老圖書館都是來拍長廳,而不是來看《凱爾經》的。來晚了在這種弱光條件下就只能拍出這樣的鬼影效果了。

作為世界頂級的研究圖書館之一,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圖書館藏有愛爾蘭最豐富的善本和印刷圖書達六百多萬冊,其中最古老的20萬冊保存在長廳。在通頂的落地書架前設有可滑動的木梯,方便登高取閱。

中間有幾處旋梯可以直通樓上。

長廳兩側各有一排大理石胸像,所雕人物均為歐洲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作家或為聖三一學院做出過巨大貢獻之人,比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英國大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和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等。這些胸像最早為圖書館於1743年委託雕塑家彼得·席麥克(Peter Scheemakers,1691-1871)製作的14尊,我們在倫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詩人角看到過的莎士比亞雕像就是他的作品。後來圖書館又先後請了幾位雕塑家為長廳塑像,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雕塑家路易-弗朗索瓦·盧比利亞克(Louis-Franois Roubiliac,1702-1762),我們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看到過他創作的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雕像。

長廳西頭陳列著一把豎琴,據介紹是愛爾蘭現存最古老的一把。傳說它曾為著名國王布萊恩·博茹所有,因此被命名為「布萊恩·博茹豎琴」,但考古學家已否定了這種猜測,因為它的製作年代約在公元15世紀,而博茹為1014年去世。

仔細端詳這把製作精美的豎琴,它的琴身由橡木和柳木合成,上面鑲嵌著銀和水晶飾物,琴弦為黃銅所制,據推測應為某位專為王公貴族演奏的音樂大師所有。豎琴是凱爾特遊唱民族的象徵,製作方法和演奏技巧都屬於凱爾特人的秘密。它被愛爾蘭人稱為「天使之琴」,如今愛爾蘭國徽圖案參考的就是我們眼前的這把「布萊恩·博茹豎琴」。

靠近西頭有個通往下層的樓梯,下去就是紀念品商店了。

我們重新回到一樓,慢慢欣賞這裡最引以為豪的藏品《凱爾經》。這是一本《四福音書》的繪本手稿,一般認為它由愛歐納島(Iona,位於蘇格蘭西海岸的小島)上的修道院僧侶於9世紀初完成。公元806年維京海盜入侵該島,島上的僧侶逃到愛爾蘭的凱爾修道院,將這部經書也帶到了愛爾蘭,因長期藏於凱爾修道院而得名。關於它的完成時間,考古界眾說紛紜,有說它在愛歐納島已經完成的,也有說它始於愛歐納島但最終完成於凱爾修道院的,產生分歧的原因是該手稿製作實在太過精美和複雜,非短短幾年能夠完成。有一部動畫片《凱爾經的秘密》講的就是它誕生的故事。

經書放在一個玻璃展櫃中,周圍有幾位保安專門制止那些試圖拍照的參觀者,手機拍也不行!實際上我們在展櫃中只能看到翻開的那一頁,很難一窺其全貌,那就好好看看周圍的介紹吧。在旁邊展廳的燈箱裡展示了幾幅放大的《凱爾經》書頁。這一頁畫的是四位福音書作者的標誌,從左上角順時針依次為帶翅膀的人(馬太)、帶翅膀的獅子(馬可)、鷹(約翰)、帶翅膀的牛(路加)。

令人驚嘆的是,經書中的彩繪顏色雖已經過一千多年,仍舊鮮豔奪目。

這個柜子裡展示了各種顏料是如何採集製作的,它們大多取自天然礦石或植物,有些成分是非常珍貴稀有的。

這一幅介紹了如何辨認《凱爾經》中的花體文字。這部經書完全採用拉丁文書寫,在句首經常將枯燥的文字繪製成五彩的圖案,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發現,繪製這本經書的人似乎有意將文字圖案化作為自己展現創造力的機會,同樣的單詞雖然會在經書中反覆出現,但絕不會有任何兩個圖案是完全相同的。這頁介紹就給每個單詞選取了六組不同的圖案進行對比,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難怪人們將其視為世界最著名的中世紀手稿。

往期精彩:

牛津大學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校園,咱們一起在清晨走走吧

遊劍橋不可不知的那些事:達爾文的屋、牛頓的樹、國王手握椅子腿

走進北愛爾蘭的最高學府:女王大學

相關焦點

  • 愛爾蘭留學——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特色專業盤點
    都柏林聖三一大學與牛津、劍橋一樣實行學院制,然而其下只有一所三一學院(TrinityCollege),故其通常被稱為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 至今已428年歷史,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大學、亦是不列顛及愛爾蘭八所古典大學之一。其中生物醫學,計算機科學、古典研究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附屬愛爾蘭皇家音樂學院,更是一所世界頂尖的音樂學院。
  • 鍊金術士的黃金和永恆的生命:中世紀鍊金術的秘密
    對於那些只熟悉牛頓在數學和物理上的發現的人來說,牛頓在神秘學上的投入可能看起來相當奇怪,甚至是偽科學。但牛頓卻花費了大量時間在與神秘學相關的鍊金術上。在他的一生中,牛頓寫了大約100萬字與鍊金術有關的手稿,這足以證明他是對鍊金術有多麼的投入。通過對鍊金術的研究,牛頓希望揭開生命的秘密。
  • 世界上最大的中世紀手稿——《魔鬼的聖經》
    封面《吉加斯法典》是現存世界最大的中世紀手稿1594年,《魔鬼聖經》被作為禮物獻給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魯道夫二世的皇家圖書館,整個藏書在三十年戰爭中被瑞典人於1648年視為戰利品,手稿現在保存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國家圖書館,面向普通公眾進行展示。《魔鬼的聖經》抄本的裝訂是皮革覆蓋木板,華麗金屬防護裝置和配件。它長92釐米,寬50釐米,厚22釐米,是已知的最大的中世紀手稿。
  • 勵步英語再次合作倫敦聖三一學院,引進Trinity Stars項目
    勵步英語再次合作倫敦聖三一學院,引進Trinity Stars項目 作者:小筱 發布時間: 2018-06-29 13:58
  • 聖三一考試|當英語口語融入生活,考試 so easy!
    目前已在全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這項考試。GESE考試是最具有影響力及受國際認可之一的一項針對會話及聆聽技巧的考試。聖三一考試的國際權威性?聖三一等級考試受全球學術機構、各大企業以及專業組織認可。考試不限年齡,適合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習者。考試階梯式遞進的機制更好地幫助考生準確測評出其現有的英語聽說水平以及未來可進步的空間,從而起到激勵作用。
  • 遊覽秋季的俄羅斯不一樣的風情:謝爾蓋耶夫鎮
    厚厚的白石頭圍牆 高達15米,中間鑲嵌著一座高聳的鐘樓,鐘樓下有一門,為生門,供修士和遊人進出;其左側圍牆上還有一門,為死門,運送死者,和生活物資。地上落滿了正在覓食的黑色和平鴿,它們完全不避諱遊人,自由自在不時發出歡快的咕咕聲。走過生門,還有第二道門,一條拱形長廊式的拱門。
  • 師者、學者和赤子,手稿展裡陸谷孫先生的知識分子風範
    「陸先生一生獲獎無數,但他最看重的是學生給的『心目中的好老師』。」11月18日上午,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在復旦大學文科圖書館舉行的「陸谷孫先生誕辰80周年紀念座談會暨陸谷孫手稿展開幕式」上這樣說道。陸谷孫是復旦大學文科傑出教授、著名的雙語詞典編纂家、莎士比亞研究專家,也是出色的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
  • 愛爾蘭聖三一大學商業分析碩士2021年開課啦!
    隨著數位化的發展,各類數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著它們的商業價值,商業分析作為最近幾年興起的專業,受到了廣大具有數據科學背景想從事商業分析方面的學生關注,2021年聖三一大學商學院將開設數據分析專業,下面兆龍留學12年留學辦理專家Alice Li老師為大家分享一下該課程:聖三一大學商業分析理學碩士學位非常適合有定量研究背景的學生
  • 伏尼契手稿:文字、插圖無人能識,鍊金術士秘密還是未知文明?
    伏尼契手稿的歷史可追溯至15世紀初(1404-1438),據認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在義大利北部創作的。手稿的主人普遍被認為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1552-1612),他可能從一位不知名的賣家手中購買了它。
  • 經典之作: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小熊維尼」的珍貴手稿在英國展出
    左起:袋鼠康卡,小熊維尼,小豬皮傑,屹耳,跳跳虎(Photograph: Pete Riesett and Steven Crossot/New York Public Library/AP)在備受好評的David Bowie和Pink Floyd大展結束後,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以下簡稱為V&A)於2017年冬天將燈光聚焦在了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熊形象——小熊維尼(Winnie-the-Pooh
  • 現實中的霍格沃茲學院?每年秘密招收十幾人,堪比哈佛牛津!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有所差異,學校的教育能力也有差異。就像一些著名的世界級學院,就成了全球學子最夢寐以求的地方,比如世界著名的學院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一樣,今天就來介紹一個和這兩個學院同等級別的學校。現實中的霍格沃茲學院?每年秘密招收十幾人,堪比哈佛牛津!這個學校可以說是現實中的霍格沃茲學院,但它不是教授魔法的,是一個正經的大學。
  • 派屈克·格裡 歐洲認同在中世紀早期的構建與當代挑戰
    回歸文本本身過去幾十年最優秀的學術成果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對手稿文化的重新青睞和重視——原始手稿不僅是文本的載體,本身也是那個時代的忠實見證。在19世紀以及20世紀的大半葉,研究中世紀的學者們傾注了大量精力整理和編輯文本,試圖通過對勘比較,重建早期中世紀作者們的原始文本。
  • 魔鬼在細節中:中世紀魔鬼聖經中有撒旦的肖像
    中世紀僧侶一生中有很多時間是在沉思中度過的。在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修道院和修道院的聖旨牆內,兄弟們度過了沉思三位一體,沉思魔鬼,沉思天堂,進而沉思地獄的日子。然而,有一位僧侶不僅僅是在沉思魔鬼,而是在世界上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中世紀手稿中為他創作了一幅巨大的插圖:因此被命名為魔鬼聖經。
  • 我去了一趟世界上最「綠」的國家,這裡人人都愛綠帽子
    ————————————在沒去愛爾蘭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印象是:誕生了許多世界著名的搖滾樂隊和音樂人。比如小紅莓(The Cranberries)、西城男孩(Westlife)、恩雅、U2、SinéadO"Connor,等等等等。著名的文藝電影《曾經》也拍攝於此,故事從美妙的音樂開始。
  • 英國留學|來LCM倫敦音樂學院,和皇后樂隊主唱做校友
    倫敦的300餘個場館每年舉行超過22000場音樂表演,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音樂場館O2體育場。O2體育場不僅是演唱會聖地,還是倫敦地標性建築之一,暱稱「千年穹頂(MillenniumDome)」。這裡不僅是世界頂級大牌在英國開唱的熱門之選,也吸引著眾多學生奔赴求學。
  • 羅騰堡——德意志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小鎮
    羅騰堡是巴伐利亞州最出名的小鎮,是德國浪漫之路的重要一環。它的珍貴之處在於它未經戰爭的摧毀,完整再現了中世紀風貌,有著「中世紀明珠」的美譽。羅騰堡小鎮,就是原原本本中世紀歐洲小鎮的模樣,隨便一座教堂、一個噴泉、一個長廊,往往都有數百年的歷史,並且富於傳奇色彩。而我最愛的,則是城內比比皆是的彩色木架房屋,以及家家戶戶窗前彩色的鮮花,簡直就是我心目中童話世界的本尊啊。
  • 中世紀那幫會殺人的兔子...
    格列高利九世(Pope Gregory IX,約1145年~1241年8月22日) 義大利籍教皇(1227~1241年在位)他是教會勢力達到頂峰的13世紀的最有力的教皇之一。精通教會法和神學,以創立異端制裁所及維護教皇特權著名。這套教令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其非常精美而詭異的插圖。
  • 愛因斯坦死前燒毀的手稿,竟藏有「無數的秘密」!學者:還好毀了
    愛因斯坦死前燒毀的手稿,竟藏有「無數的秘密」!學者:還好毀了 愛因斯坦,鬼才科學家,他的理論都是超前的,是當時人們完全無法理解的。相對論出來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真正懂得。而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在一百年之後,人類才探測到。不知他神奇的大腦是如何窺視到這「無數的秘密」的。
  • 致敬大師,陸谷孫先生手稿在復旦展出
    高質量發展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提供有力支撐,為促進世界各國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鑑搭建橋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高永偉:他有「畫眼睛」的嚴厲,更有發自內心的鼓勵回憶起跟隨陸谷孫學習編纂詞典的那些日子裡,外文學院院長高永偉直言自己「像一個學徒工」,積累、實踐、修正……一步一個腳印,沉浸在詞典世界中。「編詞典是一項龐大而繁瑣的工程,要求詞典人具備紮實的基礎,陸先生對翻譯這件事始終精益求精,也要求學生如此。」高永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