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廟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石碑記載,宋、元、明、清、民國年間,均有修葺,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廟宇格局。抗日戰爭時期,被日寇燒毀。抗戰勝利,當地民眾依舊貌重建。又遭到嚴重破壞。1980年後,群眾自發組織進行了維修。1987年,縣政府將白龍廟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逐年撥款修葺。三起三落,著實不易,已成為嵐縣及周邊縣市初具規模的旅遊觀光風景區,希望他別再遭劫難了!
作為省城的後花園,好多人只知嵐縣土豆不錯。其實還有一座白龍山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景,值得去一睹芳顏。山上白龍廟的白龍爺更是靈驗十分,有求必應。嵐縣山水宜人,氣候涼爽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聖地,嵐縣地道美食也會讓你流連忘返。
白龍山位於嵐縣城西22公裡與興縣接壤,原名大萬山,西倚興縣黑茶山,怪熟悉的,哈,就是當年王若飛飛機失事遇難的那個地方啊!因建有白龍廟而得名白龍山,是呂梁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白龍廟正坐落於此山間、山的那一邊就是興縣。
景區內遍布蒼松翠柏,名花異草,既有珍貴的省鳥褐馬雞及麋鹿、貂、麝等珍稀動物,又有「 龍門 伏虎」、「白龍吐珠」、「雙松合抱」、「三仙聚會」、「醉仙臥石」、「神龜望日」、「飛來鏡石」、「飲馬池」、「馬碲石」、「迎客松」、「一線天」、「石駝峰」等龍山十二景。
白龍山東北處有由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當代書法大師趙樸初書寫的「壽」字石刻,高15米,寬8米,為世界石刻「壽」字之最。是為白龍山的標誌性景點,凡來此處的遊客必與「壽」石合影討個平安吉祥。
據傳,白龍神是陝西米脂人,姓李名大。在 陝西 任州官時,因私放無罪難民被貶為嵐縣縣令。他體恤下情,愛民如子,深受當地百姓擁戴。某年,因久旱無雨,寸草不生,縣令率眾遍尋水源。他立下誓言,找不到水不進飲食。兩天滴水不見,第三天來到大萬山,挖出水源,他卻心力交瘁,一睡不醒,就此坐化了。當地人就地安葬了他,建廟祭祀,他就成了白龍神了。
每年四月初八在他的生辰日,四鎮八鄉的人們都來這裡趕廟會上香祭祀。現在白龍廟後面的神泉依然涓流不息,雖然地處半山腰但是水流不斷。泉水凜冽香甜,喝一口解乏解暑,讓人神清氣爽精神抖擻。來白龍山遊玩的朋友一定要白龍廟上個香,廟前求個籤,「壽」上拍個照,神泉喝一壺水,南山上撞個鐘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