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還是《口袋怪獸》?聊聊那些曾經的民間譯名.

2021-01-21 Switch遊戲圈

昨天寫《還有什麼遊戲沒登陸NS?》的時候和小姐姐進行進行了一番關於「遊戲譯名」的討論,小姐姐認為我們要用玩家熟悉的譯名,而我則是認為有官方譯名的應該優先使用官方的版本。最終因為考慮到一些譯名可能會被國內廠商搶先註冊而導致原意偏離,所以我們文章中所採用的遊戲名稱會儘量以官方的為標準。

(例:百度「口袋妖怪」只能搜到山寨手遊。)

但遊戲譯名確實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很多遊戲在早年信息不發達的時期,國內的媒體和廠商特別喜歡給那些沒有中文譯名的遊戲「命名」。許多有趣的名字也因此誕生,下面我就列舉幾個著名的「民間譯名」和「官方譯名」,看看各位更喜歡哪個?

 

《超級馬力歐兄弟》這個系列自1985年誕生之後,主角馬力歐就一直是電子遊戲領域最著名的角色,但是他的名字卻是國內大部分玩家都一直叫錯的。

早年國內FC盜版卡帶橫行,許多盜版廠商為了促進卡帶的銷量,要給遊戲改個朗朗上口的中文名。「超級瑪麗」這個名字就此誕生,為何會把「馬力歐」翻譯成「瑪麗」至今江湖上流傳著兩個說法,一種說當初看漏了個「O」,而另一種說當時印刷漏了個字,因為在最後國內甚至流行過「超級瑪利亞」這樣的詭異名字的。不過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成立,最終是非常明顯的翻譯失誤。

後來隨著玩家媒體英文水平提高「馬裡奧」這個名字在國內就比較普遍了,因為「Mario」這個英文名在大部分時候都會被翻譯成「馬裡奧」,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認為這個譯名是正確的。

也許很多朋友是在《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發售之後,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這個紅色帽子水管工的官方譯名叫「馬力歐」。但其實「馬力歐」這個譯名早在2003年左右,神遊發售《神遊馬力歐64》時就被確定,只不過當年的小神遊實在太慘了,這個譯名才被一直掩埋。

冷知識:馬力歐的全名是「馬力歐·馬力歐」他的弟弟是「路易吉·馬力歐」


《Pokemon》系列如今應該全面使用《寶可夢》而非《精靈寶可夢》,所以之後我都會採用《寶可夢》這個更加「信達雅」的稱呼。但是這個系列在完全敲定之前,因為特別爆炸的人氣確實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翻譯。

《口袋妖怪》、《口袋怪獸》這樣的早期翻譯,都是因為當年封面上還是片假名時,下方明確地標註了「Pocket Monsters」,當年官方確實也還沒定名為《Pokemon》所以《口袋》系列的命名也就由此而來。

後來該系列動畫推出,各大電視臺自然爭相引入,香港那邊引入後命名為《寵物小精靈》影響了一大片南方從小看香港電視臺長大的孩子。而臺灣引入後則更名為《神奇寶貝》,後又被某卡通頻道二次引入臺灣版本,讓《神奇寶貝》這個命名在大部分人的內心中紮根。

國內正式引入寶可夢系列動畫應該最早可以從CCTV6算起,你沒看錯,是央視!當時正規引入的是《精靈寶可夢鑽石與珍珠》,雖然因不可抗力導致最終只播放了27集。但在這次之後,國內但凡有引入《寶可夢》系列的動畫都會以《精靈寶可夢》命名。

最後官方在《寶可夢 劍/盾》的發布後,正式把全球關於《Pokemon》的商標成功統一化。這件也是在「遊戲譯名」界少數的成功案例,現在遇到寶可夢玩家他們也不會把遊戲叫成「口袋妖怪」,只有那些玩著山寨手遊的玩家還在用那個過期的名字。


《火焰之紋章》系列至今仍然沒有公布正式的官方譯名,無論是繁體還是簡體的網站都是用《FireEmblem》這個英文名。在官方譯名正式公布之前,我還是會使用大家比較熟悉的《火焰紋章》來稱呼。

《火焰紋章》這個譯名很好理解,其實純粹就是直譯,當年還有想顯得遊戲酷炫一點翻譯成《聖炎勳章》的。而《聖火降魔錄》則是臺灣地區使用的譯名,這個並不能說非官方譯名,但是這個譯名卻只針對臺灣地區(連繁體任天堂網站都用英文,但臺灣版的《Fire emblem:英雄》則是直接叫《聖火降魔錄:英雄雲集》)。

臺灣朋友腦洞比較大,他們的翻譯一般都比較奇葩就不多說了,但其實《火焰紋章》遠不止這兩個簡單的譯名。FC、GBC在日本沒落之後,臺灣正式開啟他們的GBC崛起之路,但由於大量公司沒有開發經驗,所以早年的很多作品都是直接拿現成的遊戲進行套皮修改的,《火焰紋章》作為當年品質如此高的SRPG自然首當其衝。

什麼《新光明與黑暗》、《新斬龍英雄》、《新光明大陸》等等的名字,都是直接套在《火焰紋章》的封面上進行銷售。最過分的是還曾經把這款作品套上《魔獸爭霸3混沌之初》進行銷售!你有想過哪天火紋被稱為魔獸爭霸嗎?絕了!


所以說遊戲譯名不能瞎糊弄,沒中文譯名的遊戲我們可以使用大家常用的稱呼,但是一旦遊戲官方聲明了這個作品的官方中文譯名,我們就不能糊弄過去了,順便分享下目前幾個即將發售作品的正式譯名。

《動物之森 → 動物森友會》、《路易鬼屋 → 路易吉洋樓》、《銀河戰士 prime →密特羅德 究極》、《馬裡奧製造 → 超級馬力歐創作家》……

當然,遊戲界這種奇怪事當然不止任天堂一家,例如世嘉的《索尼克》作為「刺蝟」居然被翻譯成《超音鼠》、SE的《最終幻想》在港臺叫《太空戰士》、科樂美的《潛龍諜影》被譯成《合金裝備》,甚至連手遊《割繩子》都有個叫《我的蛙蛙哪有那麼愛吃糖》的詭異名稱……各位可以分享一下自己遇到過的奇怪遊戲譯名都有哪些,但是記得把原名備註上,否則真的猜不出來!


 順手點個「好看」就是對小姐姐最大的支持~ 

QQ交流群:52749909

相關焦點

  • 寶可夢簡體譯名改動:「死」、「偷」、「流氓」全部和諧
    《精靈寶可夢》已推出多個世代,數百隻寶可夢也陪伴了我們許久。許多玩家對寶可夢熟悉到記種族值比記數學公式還牢,記寶可夢名字也比記元素周期表更輕鬆。而自從寶可夢系列有了官方中文之後,任天堂在寶可夢名稱本地化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在曾經的民間漢化譯名與名字真正含義間做了優秀的取捨。
  • 《精靈寶可夢》曾經被稱為龍的寶可夢,現在每一隻都混得很不好?
    在官方遊戲正式漢化之後,我們都知道很多遊戲裡的寶可夢原本的譯名都發生了改變,其中比較多見的就是一代那些曾經被叫做「龍」的寶可夢都被改了名,會被改名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因為如果保持原譯名的話會讓新人玩家產生認為那些寶可夢是龍系的誤會,那麼,都有哪些曾經在譯名上被稱為「龍」的寶可夢呢?
  • 遊戲人物誌:「口袋妖怪之父」田尻智和他的寶可夢世界
    在我國,該系列存在諸多版本的譯名:如「神奇寶貝」(中國臺灣譯名)、「寵物小精靈」(中國香港譯名)、「口袋妖怪」(國內玩家譯名)、「寶可夢」(官方譯名)等等。要說這一切還得感謝著名的「口袋妖怪(PokéMon)之父」田尻(kāo)智先生。這位遊戲設計師雖然聽上去不如宮本茂、宮崎英高、小島秀夫那麼如雷貫耳,但由他所帶來的寶可夢世界,成為了無數玩家夢寐以求的快樂天堂。
  • 《寶可夢雜談》:那些改了名字的寶可夢
    2016年2月26日,石原恆和先生在任天堂直播會上正式公布了寶可夢系列最新作《太陽/月亮》,並在原有的七種語言的基礎上增加兩種語言: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此次中文化請願活動為精靈寶可夢中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精靈寶可夢遊戲中文化請願大獲成功。
  • 精靈寶可夢曾用名:寵物小精靈 神奇寶貝 口袋妖怪
    >>>歷代初始精靈寶可夢大回顧但是《精靈寶可夢》的名稱並不是唯一,它還有一些曾用名,包括:口袋妖怪、寵物小精靈、神奇寶貝。那麼這些遊戲名稱是怎麼來的呢,下面著迷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下。上面這張圖是2015年7月10日,精靈寶可夢大陸名稱發布會,同時還上映了《劇場版精靈寶可夢第17部-破壞之繭與蒂安希》。
  • 口袋妖怪:曾經風靡一時的四位寶可夢,你現在還在使用嗎?
    《口袋妖怪》這款遊戲是任天堂在1996年推出的一款很經典遊戲,在這款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寶可夢,從開始到現在《口袋妖怪》已經推出了800多位寶可夢,因為這些寶可夢的種類多種多樣,所以給這款遊戲增加了很多的樂趣。
  • 《口袋妖怪究極綠寶石》催眠技能厲害嗎 技能獲得流程分享
    導 讀 精靈寶可夢,另有常見非官方譯名:口袋妖怪(中國大陸民間譯名)、寵物小精靈(中國香港譯名)、神奇寶貝(中國臺灣譯名),是由Game Freak和Creatures
  • 《精靈寶可夢》都市傳說(22):寶可夢世界的起源和人類社會現象
    NO.1 寶可夢世界的設定起源在1990年田尻智的膠囊怪獸企劃書裡,曾經表明過《精靈寶可夢》一開始的名字是叫做《膠囊怪獸》,後來因為「膠囊」在商標上存在一定問題故而改名,國內一開始將其翻譯成《寵物小精靈》或者是《神奇寶貝》亦或是《口袋妖怪》,知道七代中文官譯正式出來之後,才正式更名為《精靈寶可夢》,而在膠囊怪獸企劃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清晰的早期設定。
  • 《寶可夢》關於那些被改名的寶可夢,真的有改名的必要嗎?
    寶可夢的中文譯名發生改變其實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起初有些寶可夢改名是因為要取消一些命名上可能產生的誤會,比如鴨嘴火獸曾經的譯名是鴨嘴火龍,但這隻寶可夢其實原型不是我們常規印象中的「龍」,自身也並沒有龍屬性,所以改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最近八代的一些寶可夢改名就有點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了,
  • 有關《精靈寶可夢》常見問題解答 是大陸譯名?
    Q:為什麼使用「精靈寶可夢」替代其他名稱  正如訊息中石原恆和先生的特別影片中所說,藉遊戲對應中文,希望世界共通詞語的Pokémon之音更廣的傳播出去,結合了「寵物小精靈」中的「精靈」和「神奇寶貝」中的「寶」而確定。
  • 聊聊那些特別的《寶可夢》衍生主機遊戲
    寶可夢快照機種:N64 發售日:1999年3月31日這款遊戲的主角小徹是來自於TV動畫的拍照狂人,遊戲中小徹來到了寶可夢島,來拍攝棲息繁衍這裡的寶可夢們。而這個寶可夢島並非純粹的野生島,早年曾經有人類居住活動,後來因為火山噴發而成了無人島,這使得島上除了有山川河流巖洞,還有發電廠這樣的人類建築設施。
  • 15年《寶可夢》老玩家說說對《寶可夢劍盾》的簡單感想
    我呢,差不多是初中的時候,大概是2004年左右開始接觸《寶可夢》遊戲的,當初叫《口袋怪獸》,我最早其實碰過《口袋黃》,但真正自己玩了通關的是《口袋銀》,之後除了《黑白2》和《究極日月》沒有好好通關外,其他作品全部都有至少20小時以上的遊戲時間……最喜歡的是初代的《金銀》,其次大概是《XY》,也算的上是一個老口袋迷了吧。
  • 全球化的浪潮洗刷了在地化,讓神奇寶貝變成「精靈寶可夢」
    由日本GAME FREAK代表田尻智開發,日本任天堂於1996年所推出的一系列遊戲動畫品牌《神奇寶貝(口袋怪獸,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Pokémon)》在2016年2月26日深夜舉行了「Pokémon Direct」慶祝《神奇寶貝》系列上市20周年紀念之時,同時公開了系列作品《精靈寶可夢太陽》、《精靈寶可夢月亮》,宣布推出官方正式的繁體中文版遊戲。
  • 遊漫談:《精靈寶可夢》小智奪冠!回看那年在GBA上的口袋童年
    今天對於寶可夢愛好者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我們從小追到大的《精靈寶可夢》,在《精靈寶可夢日月》139話的最新劇情中主角小智終於迎來了他人生中第一個聯盟冠軍——阿羅拉聯盟冠軍,這是1997年《寶可夢》動漫化後22年來小智第一次拿到聯盟冠軍。
  • 《口袋妖怪》究極綠寶石怪異島刷取方法 究極綠寶石怪異島怎麼刷
    導 讀 精靈寶可夢,另有常見非官方譯名:口袋妖怪(中國大陸民間譯名)、寵物小精靈(中國香港譯名)、神奇寶貝(中國臺灣譯名),是由Game Freak和Creatures
  • 《口袋妖怪究極綠寶石》究極之洞如何進去 究極之洞走法攻略
    導 讀 精靈寶可夢,另有常見非官方譯名:口袋妖怪(中國大陸民間譯名)、寵物小精靈(中國香港譯名)、神奇寶貝(中國臺灣譯名),是由Game Freak和Creatures
  • 部分寶可夢中文譯名變更:謎擬Q改名謎擬丘?
    寶可夢官方今日官宣了部分寶可夢簡體中文譯名的變更,本次譯名變化涉及的寶可夢一共有3隻,具體如下:本次寶可夢中文譯名的修改,主要是針對譯名中的字母。這不免會讓玩家聯想到國內遊戲審核的政策。或許這次的改動,是為以後國行《寶可夢》遊戲的上線鋪路?
  • 口袋妖怪:進化鏈逆天的四位寶可夢,最後一位堪稱傳奇
    《口袋妖怪》這款遊戲是任天堂在1996年推出的一款很經典遊戲,在這款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寶可夢,從開始到現在《口袋妖怪》已經推出了800多位寶可夢,因為這些寶可夢的種類多種多樣,所以給這款遊戲增加了很多的樂趣。
  • 淺談《口袋妖怪》中寶可夢的設計過程
    每作《口袋妖怪》開發時,Game Freak公司裡都會有一整個團隊的設計師絞盡腦汁設計出新的生物供玩家捕捉並用於戰鬥。弘宣吉田主要負責領導團隊設計遊戲界面,但他也會協助大約20的設計團隊為寶可夢的設計出力。皮卡丘可能是最出名的寶可夢,但是每作遊戲開場時的「御三家」也同樣重要,畢竟它們是玩家們的第一個夥伴。
  • ...口袋妖怪|寶可夢:超夢的逆襲進化|皮卡丘|童年|寶可夢|動漫
    2020年11月28日,上海,全球知名的動漫IP形象、寵物小精靈皮卡丘亮相魔都電影院的觀影嘉年華,吸引大小朋友合影擁抱,3D重製的「寶可夢」動畫劇場版電影《寶可夢:超夢的逆襲進化》確定將於12月正式引進中國,再次召喚中國「口袋妖怪粉絲」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