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人類未來的《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 美國為何「欲走還留」?

2020-12-14 和訊股票

中新網12月12日電(董寒陽)事關全人類未來生存環境的一份重要協定,於2020年12月12日迎來達成五周年的紀念日。這項代表著全球逾190個國家和地區共同「誓約」的協定,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的嚴峻情況下誕生的。這就是《巴黎協定》,在掌聲中誕生的它,一年後遭遇了唯一一個國家——美國的「背叛」。

2016年4月22日,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協議《巴黎協定》高級別籤署儀式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

在美國總統川普發出「退群」聲明後,2020年11月4日,美國正式從該協定中退出。然而,隨著年末美國大選的形勢變化,情況似乎有了轉機。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承諾,上任首日就「將重返《巴黎協定》」。

最終,這份協定,能否回到它如初的模樣?

【5年後,美國成唯一「開倒車」國家】

5年前的12月12日,伴隨一句「我看不到有人反對?」時任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法比尤斯敲下了手中的綠色法槌,《巴黎協定》正式獲得通過,全場響起長達一分鐘的掌聲。

《巴黎協定》的生效,被認為是全球氣候治理工作的一次「歷史性勝利」。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稱,「這是拯救我們地球的最佳機會」;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也表示,這標誌著為保護地球未來,「邁出的巨大一步」。

根據協定,各國要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努力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之內。

不料,協議中很多細節還未商定之時,作為重要締約方之一,上任不久的美國川普政府,在協定達成短短一年後就宣布,將停止落實《巴黎協定》。彼時,前美國國務卿克裡抱著孫女籤署協定的溫馨場面,還歷歷在目。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

根據協議要求,2019年11月4日,美國才能正式啟動「退群」程序,整個退出過程用時需一年。

而迄今為止,在全球超過190個籤署《巴黎協定》的國家中,美國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開倒車」的國家。

「在應對氣候問題,和確實的經濟利益及石油、能源企業的支持之間,川普政府選擇了後者。」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他指出,川普表面上說,「協議為納稅人帶來了不公平的經濟負擔」,但實際上是「美國優先、經濟至上」。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美國「退群」的影響時也稱,美國作為溫室氣體主要排放國,不切實履行減排承諾,讓全球一致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

「2019年馬德裡氣候峰會的黯然落幕,就是美國『退群』看得見的影響之一。」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在美國正式『退群』前的最後一場大會上,由於美政府不願帶頭承擔責任,使得峰會無果而終。」

資料圖:2019年9月24日報導,日前,攝影師 Nicola Bayes 在格陵蘭島東部進行了一次攝影探險,意外撞見一座冰山崩塌的震撼瞬間。圖片來源:ICphoto

【氣候變化讓地球「高燒」! 洪水、颶風、乾旱……】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的同一天,加州奧蘭治縣的山火正熊熊燃燒。兩名消防員因嚴重燒傷入院,遭山火襲擊之處一片焦土……該縣消防局局長稱,「火勢蔓延的程度,超過了我44年來所見。」

事實上,過去數年間,洪水、颶風、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各地頻頻發生。2020年夏天,韓國中部地區梅雨季持續50餘天,創下「最長梅雨季」紀錄。韓國氣象部門認為,正是北極高溫導致了梅雨季的延長。

與此同時,地球「高燒不退」。7月底,加拿大最後一塊完整的極地冰架坍塌;地球另一端,澳大利亞雪梨經歷了160年來最熱的11月的夜晚。

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氣候變化仍在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3個年份之一,而2011至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與《巴黎協定》背道而馳的美國,並未過得輕鬆一些。從2018年的坎普大火造成86人死亡,天堂鎮付之一炬,到2020年加州山火「燒掉16個紐約的面積」,美國的山火季愈演愈烈。科學家稱,氣候變化正在推動近期加州野火的規模和影響,而這一切,急需人為幹預,為美國「滅火降溫」。

事實上,自退出協定後,川普政府在許多環保政策上,不斷「鬆綁」。統計顯示,僅2017年至2019年間,川普政府放棄了至少128項環保法規,其中包括放寬汽車燃耗規定,廢除《清潔電力計劃》,放鬆火力發電廠汙染物排放限制等。

資料圖:美國當選總統拜登。

【拜登欲行「氣候外交」美國將「重返」協定?】

如今,在2020年美國大選中,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有望於2021年1月正式入主白宮。美國與《巴黎協定》間的轉機,也再次出現。拜登曾表示,在他上任的第一天,他將促成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與多次聲稱「氣候變化就是一場昂貴騙局」的川普不同,拜登將氣候變化問題,視為「人類面臨的首要問題」。

「這主要是美國兩黨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理念的差異。」陶文釗指出。從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歐巴馬,再到如今的拜登,民主黨人堅持認為「氣候變化是人類生存的嚴重威脅」,並主張實行低碳經濟。

李海東也談到了類似觀點。他同時稱,「除了環保層面,拜登還著眼於國家間競爭和綠色經濟發展。」李海東指出,清潔能源發展前景廣闊,拜登希望以此帶動經濟復甦,為未來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的同時,搶佔這塊高地。

另一方面,拜登積極展開「氣候外交」,意欲在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方面起領導作用。李海東說,對人類而言最嚴峻的挑戰,不是來自於人與人或國與國之間,而是來自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威脅。「如果美國能夠發揮領導作用,這將是改善其國際形象的重要槓桿。」

分析普遍認為,美國重回《巴黎協定》,受益的不只有美國,而是全球共同對抗氣候變化的合作體系。「氣候變化是一個關係到全人類生存的問題。」陶文釗說。

2017年6月1日,法國巴黎市政府當晚亮綠燈,抗議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巴黎協定》。

【保持警惕!「我們的星球出現了故障」】

12月初,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發出警告稱,「我們的星球出現了故障。」

古特雷斯說,目前,生物多樣性正在崩潰、百萬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海洋也因吸收過量二氧化碳而酸化……「我們星球出現了故障,它的修復必須是所有人攜手並進。」

在《巴黎協定》的框架下,中國已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本和韓國則先後宣布了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英國也設定了自己的減排目標。

多國氫能產業因此站上風口。德國近日宣布撥款20億歐元,和國際夥伴建立聯合制氫工廠。

在英國格拉斯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準備工作,也在緊張籌備。預計2021年11月的這場大會上,各方將明確承諾,確保充分執行《巴黎協定》。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首相詹森日前已向拜登發出了參會邀請。

面對全球氣候危機,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巴黎協定》事關全球生態環境的改善、事關人類自身的發展和繁衍,它將在各國的呵護下,得到細化和落實。回歸協定,攜手合作,共同拯救「地球母親」,是負責任的大國應當守住的信念。(完)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 美國為何「欲走還留」?
    事關全人類未來生存環境的一份重要協定,於2020年12月12日迎來達成五周年的紀念日。這項代表著全球逾190個國家和地區共同「誓約」的協定,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的嚴峻情況下誕生的。這就是《巴黎協定》,在掌聲中誕生的它,一年後遭遇了唯一一個國家——美國的「背叛」。
  • 欲走還留?美國正式退出那天,加州山火正熊熊燃燒...
    文 | 董寒陽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網」(ID:cns2012),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12日,原標題為《<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 美國為何「欲走還留」?》,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不料,協議中很多細節還未商定之時,作為重要締約方之一,上任不久的美國川普政府,在協定達成短短一年後就宣布,將停止落實《巴黎協定》。彼時,前美國國務卿克裡抱著孫女籤署協定的溫馨場面,還歷歷在目。
  • 環球深觀察丨《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了,看不到這個大國的積極行動
    12月12日是《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紀念日。當天協定的籤署方以線上方式舉行2020年氣候雄心峰會,為未來5年續定新的氣候變化應對計劃。而美國作為溫室氣體主要排放國,過去幾年卻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頻頻缺席,讓全球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
  • 《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 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行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今年的12月12號是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紀念日。當天,聯合國及有關國家通過視頻方式舉行 氣候雄心峰會。法國總統 馬克龍 在峰會上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具體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 中國對執行《巴黎協定》發揮關鍵作用(國際論壇)
    在慶祝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作為時任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我想強調中國在必不可少的與氣候變化的鬥爭中曾經、正在並繼續發揮作用的重要性。  《巴黎協定》是第一個被世界普遍接受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工具。
  • 川普退「群」,拜登加回,看美國新老總統對《巴黎協定》的態度
    撰文:新脈律動 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為世界環境的保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今年12月12日則是《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之際。回望這五年,美國身為世界上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卻並不像中國一樣配合該協定,早在2019年9月就籌備退出協定,並於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了《巴黎協定》。
  •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日官房長官:令人非常遺憾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王思予】美國政府4日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對此,路透社援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5日的話稱,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令人非常遺憾。他還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現在退出《巴黎協定》是非常令人遺憾的。」美國政府一年前致信聯合國,告知美方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退出程序耗時一年,美國於4日正式退出該協定,成為近200個締約方中,唯一一個退出該協定的國家。
  • 拜登: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環球網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北京時間13日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拜登寫到:「五年前的今天,世界各國齊聚一堂,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2019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今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美國重新「加群」!川普上個月剛退出,拜登宣布:39天後加回來!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美國在川普領導下退出的「群」超過10個,包括《巴黎氣候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全球移民協議》、世衛組織、TPP、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許多重要國際關係組織。美國是在當地時間11月4日零點正式退出 《巴黎氣候協定》的,並且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退出這個重要國際協定的締約方。
  • 碳減排關鍵技術子虛烏有,巴黎協定自欺欺人?
    (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為避免全球氣候惡化制定了一條不太具有約束力的應對方案。問題的核心在於:巴黎協定所依仗的是一種還不存在的技術。在最終的報告中,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列舉了由數百個計算機模型模擬產生的數據,向人們展示通過各種措施,我們能夠將氣溫升幅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這也是巴黎協定所設定的目標。2℃是人類所能接受升溫幅度的理論極限。不過在著名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James Hansen)看來,若不實行減排措施,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足足4℃。
  • 美國又一次站在人類對立面,科學家:家園燃燒的味道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些年全球森林不斷減少,稀有動物不斷絕跡,就是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最好例證。既然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生物,人類有責任保護地球家園。大多數國家也正在努力實現環保目標,但美國卻又一次站在人類對立面,正式退出有一個環保協議,科學家表示,家園已經有了燃燒的味道。
  • 報告| IRENA:可再生能源和氣候承諾:《巴黎協定》籤署五年數據
    2020年11月,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可再生能源和氣候承諾:<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簡報(Renewable energy and climate pledges: Five years after the Paris Agreement),基於2020年提交的新承諾,對IRENA正在進行的國家自主貢獻分析(NDC analysis
  • 又一個好消息傳來:中國與歐洲達成重大協定,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據媒體報導,中國和歐盟已經達成了在雙方貿易協定方面的一致。這將對兩國未來的整體貿易帶來巨大的好處,而且這也是對美國單邊主義貿易政策的有力反擊。 同時,中國和歐盟的貿易聯繫加強,也可以十分明顯地抵消來自於美國的龐大經濟壓力。這對於中國和歐盟來說,自然都是好消息。
  • 《巴黎協定》引領能源新紀元--淺談大功率交流電源在風力發電行業...
    打開APP 《巴黎協定》引領能源新紀元--淺談大功率交流電源在風力發電行業應用 艾德克斯電子 發表於 2021-01-07 09:44:24
  • 巴黎協定以來,首個加入RE100的中國大陸企業誕生
    巴黎協定以來,首個加入RE100的中國大陸企業誕生 全球領先能源科技企業遠景集團從 2019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加入全球RE100 倡議,承諾在 2025 年之前,實現遠景集團中國及全球工廠
  • 美日將達成新貿易協定,美日歐鐵三角正在「合攏」
    美日將達成新貿易協定,美日歐鐵三角正在「合攏」     邵旭峰
  •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達成 中日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
    當前國際形勢下,RCEP經過8年談判得以籤署,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著世界經濟和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nbsp&nbsp&nbsp&nbsp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達成&nbsp&nbsp&nbsp&nbsp據人民日報報導,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11月15日舉行,東協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 好消息說來就來:中國與歐洲達成重大協定,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12月28日,歐盟方面當天舉行有關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會議,成員國均對該協定給予政治支持,為協定的達成「掃清了障礙」,雙方有望在本周達成協定。另據人民日報12月30日報導,中歐領導人,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歐投資協定的達成,中間有太多不易。
  • 欲劍指中國,與澳大利亞籤軍事協定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與來訪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會談後,於記者會上宣布,兩國已經就軍事領域的《互惠準入協定》(RAA)基本達成一致。如順利籤署,該協定將成為1960年《駐日美軍地位協定》以來,日本籤署的首個該類型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