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半吊子」「二五眼」俗語的起源你知道嗎

2020-12-19 領悟真智慧

「半吊子」「二五眼」「二百五」這類俗語在民間廣為流傳,但他們的起源你真的知道嗎?

1.半吊子

「半吊子」起源於古代特殊的錢幣計量制度。我國古代長期以一千文銅錢為「一貫」也稱「一吊」或「一串」。清代有言:一吊千錢,半吊五百。「半吊子」也就是一吊的一半,雖然有些銅錢,但距離整數(一吊)還差一半。於是,半吊子在俗語中就有了形容人缺心少智、業務不精、不著調的意思。

2.二五眼

「二五眼」起源於俗語中的「二糊眼」(或叫「二虎眼」)。

眾所周知,「二」在俗語中有「呆傻、魯莽」的意思,如「二嘎」「二愣子」等。而「五」或「虎」在很多地方的俗語裡是「糊」的音變,有形容人迷迷糊糊、粗心大意的意思。「二」、「五」兩個同義語素組配起來自然就有了形容人做事馬虎,不認真的含義。

3.二百五

「二百五」在俗語中有形容人傻氣、魯莽的含義。關於它的起源,主流說法有以下三種:

一是認為它來源於「半吊子」。上文說過,「半吊子」是指一千文的一半,那麼二百五十文不就成了「半吊子」的一半。「半吊子」中的「半吊子」,戰鬥機中的戰鬥機,自然而然,二百五也就生出了「傻氣、魯莽」的意思。

二是認為它來源於「二八五」。「八」在俗語裡有貶義。在很多地方,「八」或叫「二搭六」,有形容人遊手好閒、傻裡傻氣的意思。那麼「二、八、五」三個同義語素相組配,自然也就有了傻氣、魯莽之意。另外,「八」與「百」又是諧音,時間長了,「二八五」也就音變成了「二百五」。

三是認為它來源於牌九中的「二板五」,是「二板么五」的簡稱。在牌九中,「二板」有四個點,「么五」有六個點,兩個牌配在一起共十個點,在牌九中是最小的。因此「二板五」就有了無用、幼稚的意思,後訛為「二百五」。但我覺得這種說法可信度較低。因為最小的一般都是與無用、水平低相聯繫,而與傻氣、魯莽並無太大關聯。

4.關於百度百科

本文撰寫過程中,我意外發現百度百科「二五眼」詞條中對其起源的解釋為:「京劇中板眼有兩板三眼、兩板四眼、兩板六眼就是沒有兩板五眼,簡稱二五眼」。此種解釋是極不準確的。

截2020年3月24日

首先傳統京劇中板眼形式共四種: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其中並無「兩板三眼」等稱謂。

其次,就算是前些年流行的另一種解釋:「由於戲劇中沒有沒有一板二眼和一板五眼,因此產生了二五眼一詞」。這種說法也是難以令人信服的。畢竟戲劇中也沒有一板四眼,那為什麼不叫更好想像的「二四眼」(二、四在一、三之後)卻要叫「二五眼」呢?

所以說,百度百科只是一個公益性質的網站。其內容的開放性從根本上決定了其信息的冗雜。因此,瀏覽百度百科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放亮雙眼,除了某些專業機構編寫的詞條外都不可盡信。

(本文原創,引用煩請私信)

相關焦點

  • 二百五「「半吊子「的由來
    在平時的生活裡,說一個人辦事不利、出洋相、犯傻的時候,總說一句:他就是一「半吊子」或者「二百五」。我們細數一下關於二百五的傳說,春秋《左傳》裡有一個故事:老年的晉獻公特別寵愛驪姬,而驪姬卻心如蛇蠍般的勾結大臣來謀害獻公的兒子,好讓她自己的兒子來奪取君位。後來據說諸位大臣奮起反抗幫助太子殺了驪姬與謀反大臣,從此人們為了諷刺幫驪姬謀反的兩位大臣:二五偶。後來演變成了「二百五」。
  • 您知道「半吊子」和「二百五」的來歷嗎?有趣的歷史冷知識!
    「半吊子」是漢語中常用的一個俗語。「半吊子」這個詞來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計量制度,在我國古代,最常見的貨幣是銅錢,一般指的是圓形方孔錢。再到清代,一貫又被稱為「一吊」(可能是因為錢串起來以後往下垂掉的原因),一貫錢就是一吊錢,而半吊(500文)是一吊的一半,不滿一串,不成一吊,所以人們就用「半吊子」來比喻那些不好的人或事物。後來的人更甚,覺得「半吊子」似乎還不夠,於是把半吊子再打對摺,就成了二百五了。
  • 從「半吊子」與「二百五」,說古代貨幣制度的演變
    在現代的口語裡我們常用「半吊(調)子」、「二百五」這兩句俗語來形容某些人做起事來不仔細,有始無終;說話隨便,不分場合,舉止不沉著,為人不靠譜。
  • 俗語詞:半吊子,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漲知識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說某某人時,經常說「半吊子」。別以為人家是在恭維你,他那是在罵人呦。所謂的俗語詞「半吊子」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來說,半吊子的一半是二百五,說明啊,半吊子還是比五百五好的。不是恭維的一個俗語詞吧?
  •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
    二百五的歷史並不久遠,是傻乎乎、不著調的意思,屬於民間俚語。可想而知,以此雅號稱呼別人,當然算是罵人了。不過,算是講究技巧的,即拐著彎兒地罵人了。二百五,是說別人傻乎乎、不著調的意思古時,一吊錢是一千文,所以,半吊子,就是500文大錢用繩子串在一起。多乎多?不多也。引申開來,半吊子,就是暗指某人一知半解、半瓶子醋的意思啦。
  • 俗語「二百五」,你只知道它的表意,卻不知道由來和故事
    對於「二百五」的意思,已經不需要多做解釋,但凡是中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解讀,但是能夠肯定的是,這三個字代表的多少都有些貶義,沒有人用這三個字去誇獎別人的。雖然「二百五」在中國人的口語中的如此的普遍化,但是卻很少能夠知道這三個字的由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究竟「二百五」這個俗語是如何被世人所熟知的。
  • 你還在用「二百五」罵人嗎?這3字背後的歷史故事,少有人知
    「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作為漢語分支,中國方言文化也非常博大精深,各大方言之間的差異可以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上,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某些罵人用的詞彙卻是通用的,比如這
  • 中國人罵人,為什麼動不動就說「二百五」?這當然不是空穴來風了
    齊王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緝拿殺手,可此時每個人都知道殺手早已遠遁,怎會留在齊國引頸就戮呢?蘇秦對齊王說道:「大王不必擔心此事,若想替臣報仇,只需如此這般……」齊王聽從了蘇秦「引蛇出洞」的妙計,在蘇秦咽氣後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 為什麼「二百五」會成為罵人的髒話?原來和賞金有關係
    要說只有中國人才能理解的髒話,非「二百五」莫屬。這句話的殺傷力較小,也不會提及對方的親人祖宗。但說出口時,依然能夠宣洩情緒。可能大家要問了,為什麼「二百五」會成為罵人的話呢?關於「二百五」的起源,受到公認的,主要有這三個典故。
  • 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呢?二百五在現代人來看是一個經典的罵人詞彙,但是你想過嗎?明明一個好好的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四個人齊聲道:「一人二百五」。結果四個人全部被殺,二百五這個詞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 俗語「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精華全在下半句,你知道嗎?
    說起我國的俗語文化,可謂是歷史悠久,而且十分的接地氣。俗語文化流傳在民間,大多數都是老祖宗在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人生金句,對後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借鑑的作用。俗語形成與起源,它其實來自于田野間,灶火旁,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更代表著樸素的思想與至簡的道理。因此無論是閒聊時,還是寫作時,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俗語有趣,十分接地氣。表面上看似粗糙簡陋,但細細品味會發現,其中蘊藏的都是深刻的人生道理。
  • 俗語:「老牛吃嫩草」的下一句,你知道是什麼嗎?
    俗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經過代代人的口口相傳,傳承至今。有一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前半句「老牛吃嫩草」,你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麼嗎?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老牛吃嫩草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古時候,農業並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幾乎全靠人力和牲畜,所以李紳才在《憫農》中寫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小人物譜」半吊子
    小賣部要是有人,他就等,等到只剩他一人,才拿出酒瓶笑著對營業員說,可以打一點酒嗎?一點?一點是多少?營業員顯然是第一次聽人打酒時用一點這個詞,疑惑地望著他。打兩毛錢的酒……他依舊笑著回答。要麼打一斤,要麼打半斤,我這裡就一個打半斤的吊子,兩毛錢你讓我怎麼打?
  • 農村俗語:「男要喝紅茶,女要吃紅糖」,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俗語:「男要喝紅茶,女要吃紅糖」,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大家知道,在農村生活著人們往往都有自己對於生活的經驗總結。所以就形成了農村文化的一種代表文化叫做俗語,這也是表達了農村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現在的我們知道的詞語大多是來自於農村老人的口中。
  • 農村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綿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俗語,也是這燦爛華夏文化的一脈。俗語的種類有很多,它就像是一個民間傳統文化的萬花筒。有關於一年四季更替的俗語,有關於人生百態的俗語,有感嘆歲月無情的俗語。今天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
  • 俗語「牛屎不是糞」上一句你知道嗎?居然是我們的親戚,長見識了
    俗語「牛屎不是糞」上一句你知道嗎?居然是我們的親戚,長見識了中國是個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三千年的詩韻。中國的詩詞更是一絕,要求押韻、對偶、詞性相對應。中國的《孫子兵法》是世界奇書,西方國家很多企業單位要求必讀。中國的《易經》更是讓人嘆為觀止,那是一部揭秘宇宙的密碼書。
  • 俗語中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你知道何意嗎?
    還記得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嗎?你知道這句話想表達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人因為信仰神靈,如果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會到相應的祭廟中叩拜。這裡舉是指向上的意思,案是指擺放香火的供桌。
  • 街機遊戲被誤解三十年的配音 以為街霸說的是二百五
    《街頭霸王2》和《拳皇97》哪款遊戲才是你心目中的經典呢?相信不同階段的玩家,答案都是不同的吧!  《真侍魂》你德請綜藝,以蹦叻,樹  《街頭霸王2》ROUND !ONE!FIGHT!  基本上所有的玩家都能倒背如流了。然而有意思的是,《街頭霸王2》滿血勝利的聲音卻成為永遠的經典。因為當年某些地方流行一時的:二百五,就是遊戲廳中帶出來的。「二百五」的來歷,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前。但誰也不會想到,這個俗語在千年之後會再次掀起了熱潮。
  • 俗語:「只看男人身上衣,便知男人家中妻」,啥意思?你知道嗎
    俗語:「只看男人身上衣,便知男人家中妻」,啥意思?你知道嗎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華夏的這片土地之上,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經過歲月的沉澱,散發出了更耀眼的光芒。
  • 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說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性,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曾經,俗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可謂是人們生活的風向標。 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