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主義改造?

2021-01-1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什麼是社會主義改造?   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從1952年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後全面展開的。它的主要內容是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合作化運動實現的,它僅用四五年的時間,基本完成了5億農民從個體小農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轉變。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堅持自願互利的原則,通過說服教育、典型示範和國家援助的方法引導他們在自願的基礎上聯合起來,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後發展到社會主義性質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把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所有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三大改造到1956年完成,它使我國的經濟結構、階級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共北京市委黨校研究生部  師霞)

相關焦點

  • 社會主義改造:為進入社會主義奠基
    二是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必然趨勢。三是發展農業和社會生產力的迫切需要,土地私有基礎上實行的分散落後的個體小農經濟限制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生產互助合作組織可以幫助農民發展生產、抵禦災害、改善生活。四是國際形勢變化的促進作用,美國的敵對與蘇東國家的友好,加之抗美援朝的勝利,促使中共中央選擇加快向社會主義逐步過渡。社會主義改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聯歡大會。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出席了大會。北京市市長彭真在會上宣布:我們的首都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 政治關鍵詞·社會主義改造|中國何時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今天的政治關鍵詞是「社會主義改造」。中國何時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此時,我國還不是社會主義社會。1953年,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一方面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另一方面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 ...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下)
    由於我國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國際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下,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變的,基於當時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尤其是各社會主義國家都普遍接受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影響,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後期也出現了一些缺點和偏差。主要是:第一,在1955年夏季以後,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第二,改造的面過大,不分地區、不分行業、不分企業大小,一律改造。
  • 論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必然性和歷史意義
    提要:1953 到 1956 年我國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歷史必然性、必要性和偉大歷史意義是不容詆毀的。通過社會主義改造而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此後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的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偉大成就,已經充分說明了問題。關於1953到1956年我國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有一種觀點認為其改早了甚至就沒有必要進行,質疑和詆毀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和重大歷史意義。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改造
    隨著民主改革的完成,各少數民族地區先後進行了農業、畜牧業和城市私營工商業以及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一、農業地區的社會主義改造  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業地區社會主義改造,大致和漢族地區相同,大多經歷了從互助組、初級社到高級社的發展過程。
  • 回望私營銀行業社會主義改造
    這一創舉,客觀地為而後這幾家銀行轉變為第一批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的公私合營銀行,邁出了第一步;同時,也為整個銀行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開闢了道路,是對如何「使其逐漸走向消滅」作的最初探索。如果用今天流行的說法,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第一次涉水。
  • 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什麼是資本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當避免用西方哲學的話語體系來評判中國實踐、闡釋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解答中國問題。比如「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和「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等社會主義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該,也可以來評判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踐、闡釋西方資本主義道路,解答資本主義國家的問題。
  • 不發達國家首先發生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國內有人還質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性質,認為不應該搞社會主義,應該鞏固新民主主義的秩序,搞社會主義改造搞早了,搞急了,搞糟了。在一定意義上說,對改革開放前30年的歷史進行否定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就是從這裡打開理論和話語缺口的。因此,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就會從根本上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而且影響世界社會主義事業根基的穩固性,甚至直接衝擊共產黨人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 正確評價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
    如何評價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的29年歷史,特別是如何看待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性質,怎樣評價1956年完成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至1976年這20年歷史的主題或主線是什麼,學術界觀點並不一致,本文就此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 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奮鬥歷程及啟示
    到這時,全國農業生產合作社共有100.8萬個,入社農戶10668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90%,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實現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從實踐上看,在1953年以前,重點放在工業中的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和商業中的委託經銷代銷等初級形式。1954年到1955年底,是單個企業公私合營發展階段。
  • 毛澤東思想之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目前我國正處在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的高潮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革命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即進入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在過去的六年中,前三年的工作主要是恢復國民經濟和進行前一革命階段中沒有完成的各項社會改革,主要是土地改革。
  • 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貢獻
    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恩格斯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恩格斯在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歷史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與馬克思一起,為第一個世界性無產階級政黨起草綱領和宣言,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政治基礎;他闡明了兩大基石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有客觀的判斷標準。
  • 重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空想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著作,是恩格斯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形成機制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原因及實現途徑的經典文獻。它指出,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兩大理論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 導致社會主義的必然出現。這些認識對於今天科學分析當代資本主義及其新變化, 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
  • 莫裡斯的「空想社會主義」文論
    他的早期文學創作屬於新浪漫主義,曾受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和前拉斐爾派畫家影響,主張反對資本主義不合理制度,主張藝術美化生活,從而改造現實。19世紀70年代開始傾向社會主義。其散文與評論有《我是怎樣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人民的藝術》、《生活的美》、《藝術與社會主義》。他的文論觀點主要是空想社會主義的,不過,它的批判性和人民性又使它與現實主義潮流相吻合。
  • 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雖然社會主義在20世紀後期遭遇重大曲折,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資本主義面臨的系統性危機、當今世界所發生的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都說明時代性質和人類社會的總體發展趨勢並沒有改變,我們依然處於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  (二)只要「大時代」沒有變,馬克思主義就不會過時,它仍然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科學的思想武器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創造歷史的兩種基本活動。
  • 第四章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理論-人民網
    黨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性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在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隨後又帶領人民發憤圖強,掀起建設社會主義熱潮,開始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儘管面臨著重重困難和嚴峻考驗,諸如西方國家的軍事威脅和封鎖禁運,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施加的巨大壓力,以及國內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與經濟困難,但黨和國家都挺過來了,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黨的作風好,黨群關係好,全社會有凝聚力。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 2020年8月成人自考《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真題
    B.民族資本主義C.封建主義D.官僚資本主義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A.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官僚資產階級B.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C.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D.農民階級、地主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7.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經歷的由低級到高級的步驟和形式包括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民主:社會主義始終高揚的旗幟
    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沒有民主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既是一個價值目標,更是一種政治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為人民民主的實現提供了政治前提;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人民民主的實現奠定了制度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總結髮展社會主義民主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