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紅利顯現:百度突破、訊飛市值千億,曠視等獨角獸迎上市潮

2021-01-14 楊劍勇

文/楊劍勇

在科技巨頭積極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同時,如今得到了廣泛應用的同時,人工智慧技術驅動各行業創新,這背後主要得益於計算能力、大數據和算法上的突破。尤其5G網絡商用後,支撐百億、千億級海量設備連接至網絡,使得萬物互聯成為現實,並結合人工智慧等新技,萬物互聯繼而向萬物智能轉變。

作為國內最早邁向人工智慧轉型的百度,市值已突破800億美元。在人工智慧語音賽道上深耕多年的科大訊飛,今天在資本市場也迎來突破,市值高達1028億元人民幣。在筆者看來,隨著人工智慧應用落地能提高,帶來了營收與穩健增長,是推動資本市場上漲因素之一。與此同時,依圖、雲從、雲知聲、雲天勵飛等AI獨角獸先後提交上市申請,以及曠視科技也處在輔導期,計劃科創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是新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且新規劃建議中多次提及人工智慧,預示著人工智慧與各行業融合成為發展趨勢。相信各界將會加大對新技術技術投入,以此推動智能化轉型升級,並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智能經濟新形態。結合多年前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提出: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

另外,為進一步落實發展人工智慧的決策部署,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開源、開放的產業生態不斷自我優化,包括基礎共性、倫理、安全隱私等方面標準的引領作用,2020年印發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促進創新成果與產業深度融合,注重與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機器人、車聯網等相關標準體系的協調配套,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意味著人工智慧將進入一輪新的發展機遇,尤其利用AI技術紮根垂直行業應用的企業將會迎來爆發式發展。諸如人工智慧在汽車產業的落地,掀起一輪智能汽車浪潮,特斯拉憑藉強大技術,使之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智能電動汽車,受到華爾街追捧,市值突破8000億美元,作為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晉升為全球首富。

百度組建智能汽車公司的消息也塵埃落定,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快速上漲態勢,當前市值816億美元(5283億元人民幣)。對於百度而言,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型公司,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並選擇吉利作為合作方,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

在智能語音這條賽道上,科大訊飛則是最大贏家之一,依據權威調研機構IDC所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在人工智慧市場之語音語義市場中,科大訊飛在該領域市場份額最為突出,其次是百度智能雲、阿里雲。

在物聯網方向,訊飛開放平臺智能硬體解決方案,推動AI技術在物聯網和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落地。在智能家居領域,面向運營商、家電廠商及開發者提供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能力,推動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與包括美的、格力、科沃斯等知名品牌均有合作。

在智慧教育場景,科大訊飛在智慧教育領域通過獨特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深度應用,構建覆蓋教育主場景的數位化和智能化教與學環境,以「因材施教」為導向,促進教育進步。在智慧醫療方向,發揮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優勢,通過智醫助理AI輔診系統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排查病人、通過人工智慧助力相關部門和合作夥伴進行疫情的防控。

結合財報數據顯示:教育、醫療等賽道保持健康發展。截至2020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智醫助理已覆蓋13906個基層醫療機構,也促使智慧醫療業務成為科大訊飛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2020年上半年,來自智慧醫療產品線為科大訊飛貢獻了7442萬元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665%。

另外,科大訊飛曾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來自教育板塊營收同比增長50.55%,來自智慧醫療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19%。在筆者看來,這是驅動科大訊飛營收恢復增長的主要動力,2020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營收同比增長10.8%至72.8億元。此外,科大訊飛AI開放平臺成為國內主流平臺廠商之一,訊飛開放平臺向開發者提供人工智慧技術,面向企業應用、AIoT等場景。

整體而言,作為一家踐行人工智慧應用落地的廠商,科大訊飛聚焦在平臺+賽道優勢開始凸顯,基於AI平臺推動人工智慧在智能硬體、教育、醫療等細分場景得到應用。因AI技術應用不斷擴大,為科大訊飛發展釋放了增長潛力。

因計算能力、AI算法的提升,帶來了人工智慧技術在近年來得到高速發展,並應用至各行各業,為各界轉型升級注入活力。風口下人工智慧領域,湧現出無數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從AI晶片寒武紀,到機器視覺曠視、商湯、雲從、依圖四大獨角獸,他們吸晴無數。

其中,依圖科技、雲從科技先後提交科創板申請,曠視也已進入上市輔導期,擬在科創板上市。作為專注於AI算法的曠視,結合應用,在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細分賽道,提供包括算法、軟體和硬體產品在內的全棧式、一體化解決方案等實現人工智慧應用落地。值得一提的是,旗下新一代人工智慧生產力平臺框架曠視天元於2020年3月開源,以此降低開發者的門檻。

開發者可以基於曠視人工智慧生產力平臺平臺,覆蓋更多場景的應用,以此幫助企業快速、高效地建立企業內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包括曠視將人工智慧等能力引入施耐德電氣、一汽富維等企業的生產線,助力其數位化轉型。此外,在在計算機器視覺應用市場,在權威調研機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商湯、曠視科技與海康威視位居計算機視覺應用前三。

曠視作為人工智慧應用實踐者,主要A從細分、垂直市場入手,抓住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大趨勢,至此領跑該市場。並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簡化管理,以實現提質降本增效。再結合早前披露數據顯示,2016-2018年營收複合年增長率為359%,業績穩健增長,主要體現出尋找落地場景中逐漸取得成效。

最後,科技帶動的新經濟作為全球經濟發展重要方向,新技術的應用,也推動信息科技進入AI時代,各行業利用AI、IoT和雲計算新技術帶來數位化創新,並為全球經濟注入增長動力。與此同時,智能化帶來的新經濟浪潮,釋放出千億美元市場機遇。全球人工智慧支出在未來四年翻一倍,由2020年501億美元,到2024增長至1100億美元,這一數據來自IDC。相信將會有更多科技企業有望獲得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紅利。

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並獲得網易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獎,致力於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關焦點

  • 跌跌撞撞的上市路,曠視科技們的"彭羅斯階梯"?
    曠視回應稱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屬實,並指出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好機遇,曠視正在積極考慮。有心摘花花不開,曠視似乎是上市傳聞聲音最多的企業,因而也是給外界上市跌宕感最明顯的一家。透過曠視所面對的問題和現實,或許我們能夠對AI企業的未來有了更深層地認識。背負期望出祁山,兜兜轉轉回蜀中?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IPO競賽開啟,AI第一股或花落依圖發展最為迅速、國內估值最高的AI企業商湯曾被視為將第一個上市的企業,但曠視是打響上市第一槍的AI獨角獸。去年8月,在被爆出擬赴港上市計劃四個月後,曠視科技正式提交了港交所招股書,估值40億美元,被寄望成為AI第一股。
  • 中國AI公司首批上市潮來襲:18家獨角獸總值超2700億,兩年內將集中...
    至此,中國AI公司首批上市潮正式開閘,傾瀉而出的是一隻由18家獨角獸組成「準上市」隊列。 「如果沒有找到盈虧平衡點,全靠輸血,曠視科技肯定不會選擇現在上市。」 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告訴機器之心。作為知名獨角獸捕手,聯想創投已成功「捕獲」兩家 AI 領域「準上市」公司——曠視科技和寒武紀。據機器之心了解,在港交所經歷了幾番波折後,目前曠視已將重心轉至國內科創板。
  • 聚名網:AI語音獨角獸雲知聲衝擊科創板,卻遭科大訊飛「打假」!
    本來這不算什麼大新聞,相比AI四小龍曠視、依圖、雲從,雲知聲聲名不顯!可是隨著科大訊飛「打假」,雲知聲公司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2月11日,科大訊飛投資者向科大訊飛提出疑問:「雲知聲在其招股書中稱其語音病歷和家電智能語音模組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均高達70%,科大訊飛是放棄了這兩塊的業務還是被雲知聲反超?」針對投資者的疑問,科大訊飛以數據詳細地回答了投資者,並最終表示雲知聲在其招股書中對市場佔有率的表述嚴重與事實不符。
  • ​四小龍集體衝刺上市,AI的寒冬結束了?-虎嗅網
    同屬「AI四小龍」的曠視科技則早在2019年8月25日披露港股IPO的招股書,在港股上市進程暫停後,今年有媒體曝出曠視或轉投科創板上市。另一AI獨角獸商湯科技雖未披露出明確上市計劃,但坊間已有不少其準備上市的傳聞。根據IDC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商湯、曠視、雲從、依圖都佔據著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前四位。
  • 從雲從、依圖巨虧,看人工智慧獨角獸有多難?
    在資本市場更是高歌猛進,市值高達1.59萬億美元,今年截止12月4日累計上漲超70%。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亞馬遜、微軟、谷歌與百度是公認的四大人工智慧巨頭。當然,在熱火朝天的人工智慧領域,也湧現出無數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從AI晶片寒武紀,到機器視覺商湯科技、曠視、雲從、依圖四大獨角獸,同樣也受到資本青睞。
  • 繼雲從、依圖之後 曠視科技確認衝擊科創板:人工智慧有望迎IPO大年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莫磬箻)訊,人工智慧「獨角獸」曠視科技也要來科創板了。1月12日,證監會官網消息顯示,曠視科技已於2020年9月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並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在此之前,曠視科技曾向香港聯交所遞交過上市申請。
  • AI助力產業網際網路升級 曠視榮獲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千峰獎
    活動現場正式揭曉了"千峰獎"獲獎企業,其中,人工智慧企業曠視憑藉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宏觀戰略與實踐成果,獲評"千億市值獎"。圖:曠視獲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千峰獎"千億市值獎"億邦動力"千峰獎"評選活動旨在挑選出具有營收和市值雙千億基因的產業網際網路代表企業,通過50+投資機構對參選企業實現千億營收+千億市值的可能性高低進行投票,經過億邦初審、46位投資及機構代表投票、9位投資人終審,產生雙千億獎、千億營收獎、千億市值獎、潛力獎四個獎項的獲獎名單。
  • 曠視科技:摘下獨角獸面具-虎嗅網
    到2021年,AI獨角獸公司曠視科技就10歲了。這是一個微妙的節點。人們通常會把創辦時間在十年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還未上市的熱門賽道公司稱為「獨角獸」——一個代表榮譽和希望的代號。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曠視IPO問題,他認為,實體清單是美國政府根據自己的要求而設的名單,「這些名單對於港交所來說沒有任何關係,港交所只會按照自己的規則來審批上市。只要是通過了,就可以來港上市,即使有人反對,也依舊會上市」。
  • 獨角獸上市潮一年:小米總裁套現、王興被出軌、拼多多市值超百度
    獨角獸上市潮一年:小米總裁套現、王興被出軌、拼多多市值超百度 | 傳播力紅黑榜自上市後,小米的股價一直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有媒體分析表示,當前小米的估值進一步向硬體公司靠攏,17倍左右的市盈率,跟格力電器(000651.SZ)、美的集團(000333.SZ)、海爾智家(600690.SH)等多品類的白色家電企業大致相當,被認為「網際網路屬性有所減弱」。屋漏,還偏逢了連夜雨。
  • 市值突破6000億!智慧型手機以外,小米收穫智能家居紅利?
    以手機廠商為例,蘋果2020財年營收同比增長5%至2745億美元(人民幣超1.8萬億元),淨利潤更是高達574億美元(人民幣約3800億元),在疫情期間能維持正增長實屬不易,且是全球最賺錢的科技企業,同時也是全球首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企業。
  • 「中國潮玩第一股」IPO市值超千億,王寧:做世界的泡泡瑪特!
    12月11日,泡泡瑪特(9992.HK)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這對85後夫妻的身價也突破500億港元。
  • 跟誰學上市一年市值突破千億:直追新東方好未來
    雷帝網 雷建平 7月1日報導在線教育企業跟誰學今日收盤股價為59.99美元,上漲2.85%,市值達到143.23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計算,跟誰學市值已突破1000億元。至此,跟誰學成為目前國內市值唯一突破千億的在線教育企業,也是繼新東方、好未來之後,又一家市值突破千億的教育中概股。後浪兇猛 從上市到過千億隻用一年時間據介紹,市值千億是從小玩家到行業巨頭的分水嶺。
  • 市值突破千億,淨利潤兩年增加287倍,泡泡瑪特賣的到底是什麼?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工資是路人」,這是年輕的盲盒玩家共同的心聲,在一片質疑聲中,12月11日,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到晚間的時候,按照推算,市值突破千億,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楊濤身價超500億。從一個「愛折騰」的窮學生,到成為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的老闆,王寧用了12年,而泡泡瑪特如今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而創辦10年才爆火,離不開盛行的「賭桌文化」,它十分精準地猜中了年輕人的消費訴求。
  • 2020年獨角獸公司IPO大逃亡,再不上市就晚了?
    一位投行人士向燃財經表示,「現在不管巨頭,還是剛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只要不是押注未來硬科技的,都在搶灘登陸,這可能是移動網際網路最後一波上市潮了。」技術紅利和人口紅利將要消失殆盡,一股持續近十年的浪潮,即將伴隨著最後一批獨角獸巨頭的上市宣告結束,技術與資本的熱血故事也將暫時告一段落。
  • 最新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出爐 網易市值超百度
    美股尾盤直線拉升,美國新冠死亡人數首超本季流感死亡人數,非洲告急,一周新增確診超50%,最新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出爐 摘要 【最新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出爐 網易市值超百度】網易近年來股價表現靚眼。從在美上市網際網路中概股的總市值看,網易已超越百度,僅次於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
  • 影譜科技、曠視科技、地平線等AI企業入選「人工智慧新經濟獨角獸...
    (原標題:影譜科技、曠視科技、地平線等AI企業入選「人工智慧新經濟獨角獸榜單TOP10」)
  • 下一隻AI獨角獸
    作者 | 王金旺出品 | 雷鋒網產業組商湯、曠視、寒武紀……說起這些企業,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標籤——AI獨角獸。什麼是AI獨角獸(企業)?行業裡一個普遍認知是: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AI創業公司。這樣來看的話,剛剛從微軟分拆、估值7億美元的微軟小冰暫時還未過線;而剛剛公布獨立融資、投後估值200億元(約合30億美元)的小度倒是有可能成為下一隻AI獨角獸。只不過,這可能是離你最近的一隻AI獨角獸。
  • 科大訊飛:賺錢難,難賺錢
    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金禾在中國談及智能語音技術,科大訊飛(002230)的確是一個最響亮的招牌。幾年過去,由於市場份額持續領先,投資者一直給予其很高估值。
  • 小米市值達到千億美金 手機✖AIoT持續獲資本市場認可
    12月23日上午11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30.85港幣,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幣,突破千億美金級別。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小米「手機✖ AIoT」戰略進展顯著,2020年Q3,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上升至全球第3名;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