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八大女書法家之一:衛夫人

2020-12-27 騰訊網

培剛書畫漫聊系列——

衛夫人書法作品

大名鼎鼎的衛夫人,不但是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啟蒙老師,也是我國書法史上八大女書法家之一。

衛夫人,東晉著名女書法家(27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名鑠,字茂漪。廷尉衛展的女兒。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夫人成年後嫁給汝陰太守、汀州刺史李矩為妻。永和五年卒,時年七十八歲,葬於浙江嵊州。

衛夫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中華書法史上著名的女書法家,這跟她與生俱來的勤奮秉性關係巨大。她自少小就聰穎好學,尤其對於書法藝術,其酷愛的程度可以稱為深之又深。

衛夫人早期就拜當時的大書法家鍾繇為師,這為她日後成為書法大家打下了牢固的根基。衛夫人長期臨鍾繇法帖,手摹心追,深得其書裡精髓,法中規矩,最後是工楷善隸。據她自己回憶說:「隨世所學,規摹鍾繇,遂歷多載。」可見其艱苦付出,終於能夠水到渠成的長期過程。

晉人曾對衛夫人的書法讚賞有加,稱之為:「碎玉壺之冰,爛瑤臺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這充分肯定了衛夫人書法在傳承鍾繇瘦潔飛揚的基礎之上所形成的一種清婉靈動、高雅流暢的藝術特色。

而唐代的韋續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表達了對衛夫人書法的溢美之詞,他曰:「衛夫人書,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治浮霞。」把衛夫人書法中蘊含的女性特有的嫵媚嬌柔、婀娜多姿的風格概括得淋漓盡致。

衛夫人在書法藝術理論方面也有過比較深入地探討和多方面的論述,其建樹重大,影響也深遠。這成就對於一個女性來說真是絕無僅有、難能可貴。

衛夫人撰有《筆陣圖》一卷,書中較為全面深入地探討了許多有關書法理論方面的問題,並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和主張。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 對書寫不同字體時的用筆,衛夫人論述精闢,她認為用筆有六種方法,如篆書是「飄揚灑落」,章草為「兇險可畏」,八分書為「窈窕出入」,飛白書為「耿介特立」,倘能「每為一字,各象其形」,則「斯超妙矣,書道畢矣。」

衛夫人又提出,在學習和創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執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採用不同的執筆法,並加以具體分析,說:「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後筆先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超出了單純論述執筆的範圍,而對書法藝術中的筆、意關係和書家修養等作出深刻的論述。

此外,衛夫人在《筆陣圖》中還提出初學書法,「先須大書,不得從小」,「善鑑者不寫,善寫者不鑑」等理論原則,也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在上述論述的基礎上,衛夫人概括她對書法藝術總體的認識,提出了「力筋」之說。她認為:「下筆點墨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衛夫人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又奉敕為朝廷寫過《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線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

衛夫人畢生從事書法藝術實踐,她的努力成果,為後來人指出了明確方向和有效途徑,她的書法理論對我國書法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2020年4月26日撰文

相關焦點

  • 仙娥弄影,紅蓮映水 女書法家衛夫人
    先秦時期,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在長達1800多年的歷史中,中華祖先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漢字的形成造就了偉大的書法藝術。從古至今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書法藝術家,他們對書法藝術的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文重點介紹一下傑出的女書法家—衛夫人。
  • 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書法家是誰?「書聖」王羲之是她的外甥徒弟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讚美一些文人墨客才華出眾時,一般都是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來形容。這裡的「書」指的便是書法。說起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書法家,我們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人。如果筆者問你,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書法家是誰?估計會有很多讀者一時說不上來。
  • 「書聖之師」衛夫人
    這是唐人對衛夫人書法的形象讚譽。衛夫人(272-349),名鑠,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汝陰太守李矩之妻。她是東晉著名的女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師承鍾繇,傳為書聖王羲之的老師。其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衛氏家族世代工書,族祖衛瓘,與索靖俱善草書。但衛瓘草書與當時正規的章草不同,帶有今草寫法。因此為了便於區別,人們稱為「草稿」。
  • 衛夫人書法欣賞,放大10倍,美的不可思議!
    不過今天小七介紹的這位書法家那可比王羲之還要厲害,那麼這位書法家是誰呢? 小七說的這位書法家是一位古代的女子,而且還是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說到這裡以後大家肯定想到是誰了吧,她就是衛夫人。
  • 衛夫人最經典的3個字,放大10倍欣賞,難怪美了1600年!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書法文化,書法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而且被我國古代的書法家寫出了書法藝術美,而這種美也是我國人民的智慧結晶。
  • 衛夫人小楷欣賞,字跡工整漂亮,寫出書法藝術美!
    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位書法名家叫衛夫人,說到衛夫人各位書法愛好者肯定也並不陌生,她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而且師從楷書鼻祖鍾繇,經過和鍾繇學習書法可以說是學到了鍾繇楷書的精髓,說到衛夫人的楷書那也是非常的漂亮,寫出了自己的風格,而衛夫人在書法方面的貢獻也是非常的大,不僅教出了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名家,而且還創作出了《筆陣圖》!
  • 中國歷史上十五位著名的書法家
    張芝,東漢時期書法家,擅長草書,被譽為「草書之祖」,人稱「草聖」,他將古代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創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峰。鍾繇,三國曹魏時期書法家,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對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有著深遠影響。
  • 「老王說隴史」甘肅第一位女書法家 善寫草書 怒斥董卓被害
    甘肅第一位女書法家 善寫草書 怒斥董卓被害現存的清代皇甫聖母祠 《重修聖祠碑碑記》皇甫規妻墓所在地九鼎梅花山東漢末年,甘肅第一位女書法家面對董卓的屠刀,毫不畏懼,勇敢怒斥董卓。皇甫規本人更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59歲才有了屬於自己的平臺,能夠按照自己的理想做事了。終其一生,皇甫規曾任護匈奴中郎將、度遼將軍等職務,71歲去世。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大器晚成?皇甫規出身官宦世家,自幼接受家庭的良好教育,不僅熟讀各種詩書,而且也培養出了很強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暴屍街頭的女匪首,圖3是蔣介石的隨軍夫人陳潔如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暴屍街頭的女匪首,圖7是蔣介石的隨軍夫人陳潔如 圖1:1966年,蔣介石和蔣經國在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上。他倆在想啥?「航母是個好東西……,可惜……」後面的小哥有點搶鏡。
  • 【11·11冼夫人傳奇】冼夫人:超級女漢子的傳奇人生(上)
    不過,比起歷史上的一位人物,現在的女漢子們都可謂「弱爆」了。這位女子實在了得,能上馬徵戰,戰無不勝;也能下馬治國,治無不平。不但能力超群,道德上也近乎聖賢,當世即有「聖母」之尊,死後更百世流芳,歷代尊崇,萬民祭拜,直至升格為一方神靈。她就是茂名歷史上的冼夫人。
  • 靖康恥,我國歷史上八大恥辱之一,到底有多「恥」?
    靖康之恥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八大恥辱之一,到底靖康之恥有多恥? 不得不承認,就現代人看來,也確實是奇恥大辱。宋朝整個環境都是重文輕武,所以在軍事方面的人才,沒有加以重視和培養,以至於金兵破城,都沒有抵抗的能力。 那金兵入關之後都做了什麼?靖康之難到底都遭受了哪些恥辱?
  • 「奢香夫人」彝族女政治家
    「奢香夫人」深明大義、忍辱負重,為爭取和平、維護民族團結做出巨大貢獻。洪武16年(1383年),朱元璋始設貴州衛於貴州城(貴陽)。馬皇后的侄子馬燁恥於憑藉族親封官,靠忠誠與才幹深得朱元璋信賴,因而被委以貴州衛首任都指揮。當時的貴州都督馬曄是一個好事貪功之人,一直在尋找對少數民族進行武力鎮壓的機會,以便立功升官。
  • 日本殿堂級女書法家紫舟 首度公開即席題字繪「招翔鳳凰圖」
    wtc more 世貿中心今個農曆年邀得日本殿堂級女書法家 -- 紫舟小姐為港人於1米乘1.5米日本書面專用和紙上題字祝福及繪畫「招翔鳳凰圖」,祝願羊年香港百業騰飛,如意吉祥,將來自東瀛的滿滿祝福送給港人。紫舟小姐的墨寶真跡由即日起至3月5日在 wtc more 世貿中心展出,讓港人一睹殿堂級大師之獨特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
  • 中國歷史上的八大斷案高手
    中國歷史上的八大斷案高手中國的歷史之所以能延續至今,中國的文化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清正廉潔,不畏權貴,廉己恤民的官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的八大斷案高手。狄仁傑斷案如神狄仁傑為官,正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我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
  • 八大菜系之一粵菜
    一說起菜系,不可避免的就要提起我國著名的八大菜系,而粵菜,就是其中的代表菜系之一。 傳承千古 粵菜即廣東菜,狹義上的粵菜指廣府菜(即廣州府菜),廣義上又包含潮州菜(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
  • 花木蘭其實是虛構的,但瓦氏夫人卻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巾幗英雄
    今天打算和大家聊一聊中國歷史上的巾幗英雄一一花木蘭,因為正好最近有電影上映。不過花木蘭其實是虛構的,主要是文學作品《木蘭辭》當中的一位人物。01虛構的人物《木蘭辭》裡面描寫的這個人物,所屬的時代已無法考究,有說法認為是北魏時期,也有說是隋朝的人,也有說她是唐朝的人。
  • 運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古代四大女名醫之首!
    運城,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這裡的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