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三論男子漢大丈夫,每一論都值得現代男人學習,一針見血!

2021-01-14 啟路文學

男子漢大丈夫,感覺離我們這個年代越來越遠,因為很難再看到熱血方剛的男子漢了,也就國慶閱兵時候,一睹了什麼叫真正的男子漢的樣子,真的很長臉,很長國家志氣。可平數日裡,真的很少見,多數在網上,或是視頻中,電視劇中看到的都很娘。

一個個主角長得那麼奶氣,奶聲奶氣還學女人口氣說話,還學女人動作,讓人看得好生彆扭,好像沒有斷奶似的,讓人堪憂,因為有句話說得好,少年娘則中國娘,可想這些電視劇中很娘的男主角倘若成了主流,將會影響著我們下一代少年變得更娘。

最讓人忍受不了的是男人男扮女裝也能受到很多人熱捧,更有男人塗抹口紅還成了網紅,如今的網紅,真的不知道是貶義詞,還是什麼?怎麼一個個網紅讓人看著那麼俗不可耐。還有男人為了賺錢,竟然男扮女裝做直播,真讓人哭笑不得。看來主播平臺是人是鬼都可以做,不論身份。

所以不看網絡,不看電視劇還好,一看就很來氣。縱觀近年來,怕也只有一部電影很長男人志氣,那就是戰狼。知道電影為什麼《戰狼》為什麼那麼火嗎?就是因為因為太多人想看熱血方剛的男人是什麼樣的,讓人看完直呼過癮,活出了男兒本色。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議論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金庸三論男子漢大丈夫,每一論都值得現代男人學習,一針見血!文字如下:

男子漢大丈夫,第一論人品心腸,第二論才幹事業,第三論文學武功。——金庸《天龍八部》

讀完金庸這段語錄,可以說三論男子漢大丈夫,每一論都是值得我們現代男人好好學習的。因為每一論將直接影響一個男人的一生。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金庸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男子漢大丈夫,第一論人品心腸

為什麼要論人品和心腸呢?說起人品,就是做人的基本品德。當一個男人變得男不男女不女時候,就已經失去了人品了,就說明人品有問題了。因為他連男人的魂魄都沒有,還談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呢?

為什麼要論心腸呢?心腸是要好,對人好,對家好,對國家好。試問那些那么娘的男人,還活躍在電視劇裡,主播平臺裡,他們問過自己心腸了嗎?他們在乎了對少年的影響嗎?在乎了對人類影響嗎?就是因為不在乎,只要能賺錢就好,所以都昧著良心在賺錢,都可以扮演影響社會風氣的人,也在所不辭。

第二論才幹事業

為什要論才幹呢?因為一個男人如果沒有才幹,就不能給家裡人和親戚朋友帶來安全感,一個男人也只有了才幹,他才有智慧去保護家人和親戚朋友。而有才幹的人,間接就影響他的事業,他的事業就會隨著他的才幹,越幹越好。

沒有才幹的男人,在哪裡,都要依靠別人,他更無法去保護家裡人和親戚朋友,這是事實。想要才幹,就要一輩子時刻都在學習,學習對自己有益的,不要學習對自己沒有益處,影響世俗風氣的,不要失去了男人的魂魄,在電視劇裡蹦躂,只為了賺錢。錢永遠賺不完的,但人一旦失去了性格,變得男不男女不女,那麼就完了。

第三論文學武功

雖然金庸這段語錄是在武俠小說裡說的,但用在我們現實中一樣很刺耳。雖然現代男人不用學武功,但依舊要強身健體,依舊要學習文學,學習經典。古代人學武功就能保護好家人,甚至以武功還能在江湖揚名。

那麼現代人如果強身健體,同樣能夠保護好家人,因為他身體好,他就可以多賺錢,多活好多年,多陪家人好多年。只要身體不好,一年賺幾百萬都是沒用,活著也是累贅。而文學智慧,是需要一輩子去學,一輩子去投資的事。要知道學習到的智慧,是用多少錢買不來的,是永恆的價值,別人也偷不走,拿不去。

所以說金庸三論男子漢大丈夫,每一論都值得現代男人學習,一針見血!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語學習 |「大丈夫」到了日本怎麼變成「沒關係」了?
    日語中有很多漢語詞容易被人誤解,比如「愛人(あいじん)」不是「愛人」而是「情人」;「娘(むすめ)」不是「母親」的意思,而是「女兒」…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一個在日語學習中容易產生誤解的漢語詞「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日語中的「大丈夫」是一個來源於中國的詞彙。
  • 日語中除了「大丈夫」,竟然還有「小丈夫」?
    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國家,在歷史上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唐朝時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交流,把盛唐文化和漢字帶到了日本。漢字傳到日本之後,經過了歷史的變遷,發展成了「和製漢字」。這些和製漢字雖然與中文的寫法大同小異,但是在含義上也加入了日本人自己的理解,就比如說日語中的「丈夫(じょうぶ)」一詞。一、「大丈夫」一詞因何而來?
  • 《抖音》哎呦了不起男子漢大丈夫想吵架了表情包分享
    抖音上有很多熱門的表情包,其中有一款表情包為「哎喲了不起了,男子漢大丈夫想吵架了」,這款表情包是用羅熙的圖片製作的,很多朋友都在求資源,接下來小編就給分享下這款表情包,喜歡的朋友可以長按下載。 抖音上有很多熱門的表情包,其中有一款表情包為「哎喲了不起了,男子漢大丈夫想吵架了」,這款表情包是用羅熙的圖片製作的
  • 日語:「大丈夫」的隱藏含義是什麼?會和中文一樣嗎?
    很多同學學習日語都是喜歡日本的文化,在看日劇的時候(咳咳,娛樂圈也是文化)經常聽到「だいじょうぶ」這樣的發音,都知道這是【沒關係、沒問題、I'm OK】的意思。但是開始學習日語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單詞的漢字居然是「大丈夫」,真實有夠神奇的。
  • 欲要成為英雄好漢大丈夫,還需先做好這5件事,方俯仰無愧於天地
    世間上的男人,人人都希望做個英雄好漢,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過去的英雄好漢,需要有十八般武藝,無影神拳之功、摘葉飛花之能,樣樣來得;要做個大丈夫,就需要學富五車,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揚名立萬。但是,現在的男子漢大丈夫,都不需要這些本領了,欲要成為英雄好漢大丈夫,還需先做好這5件事,方俯仰無愧於天地。
  • 十二星座女生們誰最愛大丈夫
    自古以來,很多關於大丈夫的名言什麼量小非君子,無肚不丈夫、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看來大丈夫身上有很多高貴又驚人的品質,男神級別的男人,誰不愛呢?那麼十二星座女生們誰最愛大丈夫呢?她們又是因為什麼駭人聽聞的理由喜歡大丈夫呢?
  • 畸形的審美觀,從大丈夫到小鮮肉,男子氣概是如何被蠶食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追捧,這是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想法。所謂美,是如何定義的?這是沒有確切答案的,因為每個時代的對美的定義都是不同的,例如成語:燕瘦環肥,說的就是漢朝以瘦為美,唐朝以肥為美,所以說,審美觀對一個時代的影響是巨大的。古人對男性的審美標準是什麼?
  • 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
    分析完以上三個理由,回過頭來捫心自問,你真的了解諸葛亮嗎?「百歲小吏之問」的答案到底是什麼?諸葛亮為什麼不朽?南宋末年的謝枋得說過一段振聾發聵的話,七百年後讀來,仍凜然有生氣: 「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德品質,我一輩子積德行善,不做虧心事,我就符合,就可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 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
    為何男人都自稱「大丈夫」?「身高」作為一項比較重要的體貌標準,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被人恥笑為「五短身材」,不僅會有一種特別傷自尊的感覺,而且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還會無地自容。在古代男性作為國之棟梁和一家之主,更是特別在意外在與內心的完美。
  • 在外大丈夫,在家小男人的星座男,會疼老婆,值得託付
    真正有本事的男人,從來都不是用打擊老婆的自信,或者是在家耀武揚威甚至是動手打人的男人。這樣的男人在社會上往往一事無成,只能在老婆面前耍耍威風,在家裡無惡不作。真正的好男人,有本事的成功人士,往往都是在外威風八面,回到家裡對老婆也是言聽計從,這樣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值得託付終生的人。
  • 大丈夫~有大志、走正道、有作為
    《大丈夫》這部劇很貼近生活,情節曲折但至少是我能看下去的連續劇。整個故事脈絡還算合理,不像有的電視劇把劇情生拉硬扯,不合邏輯。嘻嘻~~~~「大丈夫」:「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 池田大作:金庸的俠氣
    這篇短文,他便展示了金庸先生在大時代中貫徹信念的精神境界。 波瀾萬丈的人生。如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一股「鋤強扶弱」的俠氣,正是金庸先生的人生。 他是一位人稱世界上無論到哪裡,「凡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的大作家。從市井小巷的販夫以至大學教授,中學生到老人家,大家都追看他的武俠小說。讀者人數不知有幾億,人數之多不可估計。
  • 金庸筆下最霸氣的十個名字,看看誰最狂,我選擇最後一個!
    鎮惡鎮惡,感覺鬼神都要退避三舍。很可惜,對這個人實在是沒什麼好感…… 金庸取名別有深意,向問天把男兒大丈夫頂天立地的形象通過名字展現在世人面前,充滿了豪情,堪稱霸氣側漏。
  • 論金庸為什麼比莎士比亞厲害
    評論家張定浩發了一條朋友圈: 「從很多方面看,譬如對古典思想的吸收雜糅,整個生活世界形形色色人物的塑造,題材上的借古寫今,文筆上的莊諧並舉,境界上的氣象萬千,以及對雅俗兩界的貫通和遭受的非議,金庸都相當接近於莎士比亞活著時候的狀況,除了一點,他缺乏莎士比亞晚年神秘的沉默。」
  • 日語裡的「大丈夫」原來是這麼來的!
    あ、ところでCさんとの関係は大丈夫なのか?」大家都注意到了吧,這段話裡多次出現了「丈夫」和「大丈夫」這兩個詞,它們都是形容詞,前者表示「健壯、結實」等意思,後者大家表示「沒關係,不要緊,一切順利」的意思。
  • 「大丈夫」表示「沒問題」?漢字到了日本有哪些變化
    到了現代,朝鮮半島與越南已經完全廢除了漢字,用本國文字代替,而當年同樣引入漢字的日本,直至今日仍在使用漢字,並深度滲入日本文化中。日本曾興起過幾次廢除漢字的運動,但最終經過官方與民間的多重考量,還是將漢字保留了下來。(《日本的漢字》[日] 笹原宏之 新星出版社)漢字公元6世紀傳入日本,最早通過《千字文》等儒家經典讀物隨朝鮮半島移民一同傳去。
  • 從射鵰三部曲,看金庸筆下的「現代化」女性形象
    俗語講,「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一個好女人",這在金庸小說有很好的印證,也正是這三位女性,成就了男主人公的成功。在中國傳統裡,女性在地位上一直從屬於男性,是男性的附庸。古代儒家思想給女性定有「三從"、「四德』』,《禮記》中有「男女授受不親",宋明理學也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是在思想行為上約束女性。結果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無法獨立,只能依靠男人過活。而金庸武俠小說裡的女性形象,完全顛覆了傳統文化對女性的羈絆,她們個性獨立,行為大膽、性格潑辣,在面臨人生選擇如婚嫁之時,都能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 日語中的「丈夫」「大丈夫」「小丈夫」
    この織物は丈夫で長もちする/這個料子結實耐用だいじょうぶ【大丈夫】①(ダイジョウフとも) 立派な男子。標緻,偉岸的男子漢②しっかりしているさま。例句:確信,確定,可靠,放心,不要緊このひもなら大丈夫だ/這條繩子靠得住この水は飲んでも大丈夫でしょう/這水喝也行吧大丈夫,いまから行けばまにあう/現在去準趕得上.
  • 李敖評論三毛、金庸、王菲,一針見血,無可辯駁,畫骨
    在這裡,筆者想要引用李敖先生對三毛、金庸、王菲,三個不同領域名人的評論,來揭示李敖思想的深刻性。 三毛為人非常樸實、真摯,她的作品也如同她的為人一般清新自然而又感情濃鬱,在臺灣現代文學領域享有盛名。 不過,在李敖眼裡,三毛卻總是顯得缺點多多,看到的形象總是與大眾相反。
  • 俗語:酒中不言真君子,錢財分明大丈夫,是何意?蘊含老祖宗智慧
    自古以來,關於什麼才是真正好男人、大丈夫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每個時代對這個問題都有不同的看法。到了現在,農村開始出現一句新的諺語,是關於好男人和大丈夫的,那就是「酒中不言真君子,錢財分明大丈夫」。這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