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由實向虛的特徵越來越明顯。數字經濟作為新來者,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數字經濟已經走過「數位化驅動」的1.0時代和「數據化驅動」的2.0時代,即將邁入「智能化驅動」的3.0時代。
「數位化驅動」的1.0時代,主要是企業內部通過提升改造實現數位化研發、管理及銷售等活動,提高企業的生產力水平。
「數據化驅動」的2.0時代,主要是市場環境由實向虛轉變,平臺經濟快速崛起,成為新的經濟形式,這些平臺經濟主要以「數據」為生產的原材料和生產工具。如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等,它們的總市值已經遠超傳統企業。
經過10餘年的發展,我們即將邁入「智能化驅動」的3.0時代,「智能化」與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緊密相連。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的使用,以智能化為驅動的數字經濟將成為下一個經濟發展周期的新引擎和新動能。
這是到目前為止,數位化經濟發展走過的2個階段和即將到來的第3個階段。結構方面,先從傳統經濟中企業這個生產力主體開始數位化改造,再到外部市場環境的數位化平臺建設,再到整個社會經濟體系的數位化。程度方面,先從初級的數位化,再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
數位化使得市場主體具備了數位化能力,可以採用數字進行溝通、管理、生產,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數據化,使得所有企業的核心資產轉變為數據,打通了在實體經濟背景下不同領域的間隔,消除了在實體經濟背景下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島,通過平臺化運營,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
雖然與實體經濟不同,數位化經濟的發展仍然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不過虛擬化的數字經濟也有自己的鮮明特徵,那就是數字經濟的起始階段資本快速湧入,通過平臺跨領域整合不同類型的資源,發展階段,企業發展周期變得更短,跨界平臺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新的頭部力量。
數字經濟的另一個明顯特徵就是,第一次將人本身作為生產資料納入社會經濟生產環節。人不再僅僅使用工具和設備進行生產,而可能成為生產原料的一部分。最常見的就是我們的日常活動產生的數據,被平臺收集、挖掘後,形成有利用價值的信息被用於營銷。
我們不用刻意努力、無時無刻不在產生的數據,第一次有了大規模的實質利用價值。這些數據不會消失,在利用過程中不會被損耗,能夠被複製並在不同的層面重複利用。
我們的數據被用於交換那些免費使用的平臺功能,個體的意識層面正在通過平臺聯接,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更大的整體的一部分。
數字經濟的產生在社會意識層面的作用堪比量子物理,就像量子物理第一次將人的意識作為研究對象,數字經濟第一次實現了「人是手段,也是目的」的論斷。數字經濟和量子物理分別在兩個層面將人本身納入整體,是人類發展的高級階段,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