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湯恩伯死後,蔣介石用10個字評價他

2021-01-07 稗史候說

近代以來,若論師徒情分最飽受爭議者,當屬陳儀與湯恩伯。湯恩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賣了一手提拔他、待他如親兒子一般的陳儀,導致69歲的陳儀被處決。湯恩伯也因此舉成為了背信棄義的小人,一直以來被人所不齒。那麼,湯恩伯為何要背叛恩師,這其中有什麼內幕呢?蔣介石又是如何評價湯恩伯的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陳儀

陳儀1883年生於浙江紹興,乃同盟會最早的會員之一,可謂是元老級別的人物。1900年陳儀到日本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學習,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參加了浙江獨立運動。民國成立後,陳儀因為首義之功被推舉為浙江都督府陸軍部長兼陸軍小學校長。

那個時候,湯恩伯是浙江體育學校一個窮困潦倒的貧民學生。為了能夠繼續求學,家境貧寒的湯恩伯多次找陳儀求助,請求他資助自己讀書。那時候的湯恩伯極為勤奮上進,儼然一個貧困人家有志青年的模樣。在湯恩伯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陳儀看中了他的潛質,讓他免費在陸軍小學做旁聽生,還每個月給他生活費,吃住都在陸軍小學的校舍裡。

湯恩伯的確是個讀書的料子,他學習勤奮刻苦,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後來,陳儀又兩次自掏腰包資助湯恩伯赴日本留學,湯恩伯因此得以進入日本明治大學和陸軍士官學校深造。陳儀對湯恩伯有再造之恩,湯恩伯也將陳儀視為自己的恩師和義父一般對待,為了不忘恩師之情,湯恩伯將原名「克勤」改為「恩伯」,寓意是永遠不忘陳儀對他的恩情。

年輕時的陳儀

1926年,湯恩伯從日本學成歸國。當時陳儀已經升任浙江省省長兼第19軍軍長,為了給湯恩伯找個好工作,陳儀親自將湯恩伯推薦給了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兼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在陳儀的幫助下,湯恩伯被任命為北伐軍總司令部參謀,隨軍參加北伐。

湯恩伯與蔣是同鄉,又先後在日本留學,所以頗得蔣的青睞。湯恩伯也從此一路官運亨通,從參謀、師長到集團軍總司令,官越做越大,成為了蔣的心腹幹將。湯恩伯是蔣的心腹,也是奉行蔣反動政策的最堅定執行者。在對鄂豫皖蘇區進行「圍剿」時,湯恩伯曾在蘇區製造了多個「無人區」。在一次行動中,湯恩伯就下令活埋了200多名農民自衛隊和革命群眾。在新集附近,湯恩伯又活埋、射殺了地方交通員20多人。

湯恩伯

全面抗戰爆發後,湯恩伯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豫魯皖蘇邊區總司令,駐守河南。第一戰區在中原抗戰中打得極差,40多萬人被日軍一個師團打得節節敗退,27天喪失28座縣城。其手下士兵作戰無能,多經進行經商買賣。當時河南有「四害」——水、旱、蝗、湯」,湯指的就是湯恩伯。湯恩伯及其手下在河南的口碑極差,河南人民甚至說:「寧讓日軍來燒殺,不願湯軍團來駐紮」。

1944年,湯恩伯在豫湘桂大戰中潰敗,導致中原大片國土淪喪。在群情激憤之下,湯恩伯被調到重慶委以閒職務。湯恩伯失去軍權後,跑去恩師陳儀處哭鬧,陳儀又動員各種關係為他疏通。不久之後,湯恩伯又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部第三方面軍司令。

孟良崮戰場形勢圖

1946年7月,全面內戰打響,時任陸軍副總司令兼第一綏靖區主任的湯恩伯指揮5個整編師15個旅共12萬人馬,從南通至泰州一線向蘇中解放區進犯。結果,在泰興、如皋、海安、邵伯一帶,華野蘇中部隊的3萬多人七戰七捷,殲滅湯恩伯部5.3萬餘人,湯恩伯慘敗而回。

1947年3月,蔣又集中24個整編師對山東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湯恩伯被任命為第一兵團司令官。第一兵團主力——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冒進至沂蒙山區的坦埠時,由於急於冒進形成了孤軍。

華野奔赴孟良崮

經過激戰,張靈甫的整編74師在孟良崮高地被華野全殲。作為長官,湯恩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被調職檢查;第83師師長李天霞因為救援不力,被撤去師長之職;第25師師長黃百韜被嚴重警告。

湯恩伯返回南京之後,被蔣用拐杖痛打一通,顏面丟盡。事後,湯恩伯跑去陳儀面前哭訴,力陳對蔣的各種不滿,說出自己心中的各種委屈。陳儀見湯恩伯遭到如此羞辱,也極為痛心,於是親自出面為湯恩伯恢復軍職到處運動,找遍了何應欽、張群、吳忠信等人。不久之後,湯恩伯再次被重用,任命為滬杭警備總司令。

老鄉指示張靈甫藏身處

1949年,在擔任滬杭警備總司令期間,湯恩伯在得知恩師陳儀為避免浙江陷入戰火,準備進行反蔣起義時,湯恩伯第一個表示了支持。湯恩伯在陳儀面前保證:只要解放軍不追究他當年的一切,他願意舉兵擁護起義。然而,誰也料想不到的是,湯恩伯卻最終出賣了恩師陳儀。

原來湯恩伯身邊潛伏著一個大特務,此人就是滬杭警備司令部參謀處少將參謀毛森。毛森嗅到了陳儀與湯恩伯的密謀,於是秘密告發了湯恩伯與陳儀的密謀。不久後,蔣介石派兒子經國到上海以視察警備為由試探湯恩伯。在試探中,湯恩伯認為計劃已經洩露,於是下出了一身冷汗。當蔣經國將上海庫存的20萬兩黃金和上海戰備物資的處理權交給他時,湯恩伯對蔣經國感恩戴德,將恩師陳儀的計劃和盤託出,並說自己毫不知情,是陳儀在「策反」他。

解放軍進入上海

陳儀被湯恩伯出賣的消息,第一時間就被解放軍潛伏在湯恩伯身邊的特工獲悉,當地下組織聯絡員胡邦憲將湯恩伯背叛的消息傳給陳儀時,陳儀卻怎麼也不相信這個跟自己情同父子的湯恩伯會害了自己,他認為這是毛森在釋放煙霧彈,於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然而,短短幾天之後,陳儀就被免去了浙江省主席一職。陳儀雖被免職,起義的重任落在了湯恩伯肩上,於是他滿懷信心地區上海見湯恩伯時,一下火車就被抓捕押回了浙江衢州,最後又輾轉押到臺灣基隆要塞。1949年3月,陳儀的女兒陳文瑛去衢州看望他時,才將湯恩伯叛變的經過告訴了他,陳儀這才知道真相,痛心疾首。

陳儀就義前的照片

1950年6月18日,陳儀被判處死刑,在臺北馬場町刑場就義,時年69歲。在就義前,法官問他有何話說,陳儀說「一人死,精神永存」,便不再言語。而湯恩伯雖然與陳儀私交甚深,但由於舉報有功,免於追究責任。湯恩伯出賣恩師後,他的人生並未獲得更大的轉機,他的行為被同僚所不齒。

湯恩伯備受排擠打擊,身體日漸消沉。1954年4月,湯恩伯突然感覺腹部奇痛無比,經過檢查發現他的十二直腸有一個腫瘤,初步認定是癌症,於是建議他去國外醫治。1954年5月26日,湯恩伯在家人的護送下搭乘日本航班飛抵東京,東京一家著名的醫院接待了他。6月29日,湯恩伯在做手術時因失血過多,死在了手術臺上,時年55歲。湯恩伯死後,被安葬在臺北縣南宮壺山,後又遷葬五指山公墓。

湯恩伯死後,蔣介石心中沒有多少波瀾,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戰死在上海,他就是英雄!」

湯恩伯葬禮

湯恩伯的一生是有爭議的一生,有人說他是抗日英雄,有人說他忘恩負義,有人說他大義滅親,最後還死在了日本人手裡。蔣的評價是出於他對湯的了解、湯的認可,但更多人的看法則往往南轅北轍,莫衷一是。對於湯恩伯,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本文由稗史候說收集抗戰資料、回憶錄整理和書寫,錯漏失誤之處,敬希讀者指正】

相關焦點

  • 湯恩伯軍團,抵達徐州之前,在幹什麼?抵達之後的任務是什麼?
    湯恩伯被提升為第20軍軍團長之後,軍委會給了他一個85軍的番號。湯恩伯,非常的聰明,他並沒有把新單號給新部隊,而是給了第13軍。又把第13軍的番號給了張軫的部隊,而自己還兼任著第十三軍的軍長。 所謂新部隊老番號,老部隊新番號,要成為湯恩伯擴充軍事實力的一個隱秘做法。當時湯恩伯部隊中的所有士兵在左臂章上,都繡了一個「伯」子,用以區別其他部隊。
  • 雙麵湯恩伯賣父求榮,晚年悽涼病死日本
    湯恩伯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人說他是「抗日鐵漢」,忠勇雙全。理由是,在抗戰期間,湯恩伯是少數令日軍最畏懼的國軍將領之一;湯恩伯部是令日軍畏懼的抗日勁旅,被日軍華北方面軍視為頭號大敵,湯恩伯第31集團軍被日軍稱為「精銳的中核兵團」。有人說他是「草包」。
  • 滕縣血戰,因湯恩伯保存實力,拒不援兵,導致守城川軍全軍覆沒
    1938年3月14日,日軍第10師團以賴谷支隊7000餘人,在20餘門大炮,數十輛戰車及30多架飛機掩護下,向滕縣發起攻擊。當時,孫震將22集團軍主力部署在滕縣以北,以阻擋日軍,令41軍122師中將師長王銘章為41軍前方總指揮,坐鎮滕縣縣城,指揮前線作戰。
  • 國軍二級上將中他最無恥,貪生怕死背叛恩師,老蔣對他有十字評價
    但湯恩伯的名聲一直都不好,戰中他就因為軍紀不嚴,大肆搜刮民膏民脂,導致百姓全都轉頭幫助日本人佔領河南。對當時的河南人來說,湯恩伯的部隊比日本人更加可怕。於公事上他備受詬病的原因是軍紀敗壞,於私事上他也有很多值得指摘的地方。他的師傅陳儀早年間對他多有提拔,將他當成親兒子,而他卻出賣了對方,導致陳儀身死,因為這件事,湯恩伯身上也多了小人的標籤。
  • 整編七十四師隸屬於第一兵團,湯恩伯為何不想辦法救張靈甫呢?
    在整個解放戰爭中,最經典的一戰,莫過於在孟良崮全殲了整編七十四師,為了徹底殲滅這一支精銳的力量,當時華野集中了9個縱隊的兵力,整編七十四師在師長張靈甫的帶領下,仍頑強抵抗了幾個晝夜,最終才兵敗,而全殲整編七十四師,也是解放軍第一次全建制的殲滅國民黨軍的主力,為後來的作戰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 張靈甫戰死孟良崮,蔣介石看見他就氣,拿起手杖打得他頭破血流
    曾被譽為黃埔第一帥的張靈甫,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相貌十分出眾,但在一九三八年時,他也為此做出了一件事,就是為了這件事,他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那到底是什麼東西呢?事實上,外界對於他殺自己妻子的傳聞,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說,張靈甫的妻子在外面另有門人,在幽會時被張靈甫的手下看見,張靈甫知道後,非常生氣,所以回到家裡殺了自己的妻子,另一種說法是他懷疑自己的妻子與共產黨勾結,因此殺了自己的妻子,這兩種說法,都不知道是哪一種。但張靈甫是蔣介石所喜愛的將軍,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 他把軍長提為副手,死守陣地為自己當替死鬼,誰知軍長率4萬起義
    湯伯伯是蔣介石嫡系將領中最受信賴的國軍將領之一,抗戰期間統帥六十萬大軍,入中原被定為「中原王」,又是蔣介石三大集團軍司令之一。南北戰爭時期,任第一兵團司令,率軍進攻山東,結果讓蔣介石王牌師74師全軍覆沒,撤軍免職。
  • 有三位國軍將領到臺灣最得勢,胡宗南給老部下敬禮,他卻不敢承受
    國共兩黨在臺灣失利後,國軍中的一大批高級將領被蔣介石剝奪兵權,沉寂了下來,但也有少數人與彭孟輯、高魁元、陳大慶等曾經在大陸得勢的領導,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黃埔畢業後,陳大慶在湯恩伯的麾下,曾任營長,團長,旅長,軍長,集團軍副總司令,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等職。1949年,渡江戰役打響後,湯恩伯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上海戰役、福州戰役、廈門戰役一觸即發,甚至想要放棄金門島直接逃到臺灣,蔣介石讓胡璉接替湯恩伯指揮金門島保住政權。
  • 蔣介石的御林軍七十四師被全殲,是因孤軍冒進?陳毅是這麼說的
    1946年秋,蔣介石將這一隻看家護院的王牌軍投人蘇北戰場,進佔六合、天長,再佔淮安、淮陰。10 月下旬進攻漣水,碰了釘子,被殲6000餘人,嘗到了華野鐵拳頭的厲害,驕橫之氣有所收斂。但是,他在沂蒙山竟也步戴之奇的後塵,陷入解放軍的包圍。這是否由於驕傲輕敵、孤軍冒進呢?回答是,驕傲輕敵或有之,孤軍冒進則未必。
  • 抗戰時的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到美國人拍的照片,頓時兩腿發顫
    實際上,用「河南大饑荒」描述1942年夏到1943年春的那場災荒不太準確。除了河南,還有山西、河北、山東和安徽北部等地區都不同程度受災,或許應該叫做「華北大饑荒」。這個「湯」指的是國軍第三十一集團軍司令、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魯蘇皖豫邊區總司令湯恩伯。 湯恩伯 湯恩伯對日作戰還是頗有功勞的。可他的數十萬部隊駐紮河南,軍紀渙散,為害不淺。在河南災情嚴重的時候,湯恩伯強徵民役,致使民怨沸騰,因此被民間列為河南四大災害之一。
  • 他是國民黨內職務最高的中共特工,怪不得蔣介石的作戰計劃會失靈
    解放戰爭時期,杜聿明在東北屢戰屢敗,當時他就懷疑擔任國防作戰廳廳長的郭汝槐,開始向蔣介石了連連告狀,可是蔣介石卻非常信任這位出身黃埔軍校的心腹,郭汝槐因此被保護了下來,那麼,蔣介石的作戰計劃連連失靈,到底和郭汝槐有沒有關係呢?
  • 老照片:圖3蔣介石摟宋美齡合影,圖7張學良六字評價蔣介石
    中原大戰是指1930年,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發生的一場新軍閥混戰。 蔣介石摟抱宋美齡,大笑,心花怒放,蔣介石跟宋美齡一生關係很好,有宋美齡在的時刻,蔣介石總是很開心。
  • 徐志摩死後,林徽因專門寫下此文,用16個字評價他和陸小曼的婚姻
    林徽因本期筆者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林徽因在徐志摩死後不久,寫下的一篇悼念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林徽因用十六個字,評價了徐志摩一生對愛情的追求。這十六個字,高度凝練了徐志摩對愛情執著,如果不是對徐志摩有徹骨的領悟,是斷然寫不出這樣的妙文的,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悼志摩》(節選)志摩的最動人的特點,是他那不可信的純淨的天真,對他的理想的愚誠,對藝術欣賞的認真,體會情感的切實,全是難能可貴到極點。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會的大不韙爭他的戀愛自由。
  • 蔣瑤光與蔣介石之間,斷絕父女關係之後,結局是怎樣的呢?
    在蔣介石的一生中,只有經國和維國兩個兒子,他們被認為是名副其實的名人。還有一件不為人所知的事,就是蔣介石還有個女兒,雖然不是蔣介石的親生女兒,但是和一般的養女不一樣。蔣介石有四個妻子,其中一個是陳潔如,他們已經結婚三年了,還沒有生過一男半女。一九四二年五月,蔣介石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校長,在何香凝的引薦下,陳潔如收養了一個棄兒。這女嬰被抱回住處後,蔣介石看了也很高興,此時他已有兩個兒子,還真缺一個女兒,於是同意領養這女嬰,取名為「瑤光」,並以「陪侍」的小名命名。
  • 杜月笙去世後,主席曾用6個字評價他,很精確!
    杜月笙去世後,主席曾用6個字評價他,很精確!文|巧巧板杜月笙,二十世紀的梟雄人物之一,提起他不少人想到的應該就是當時上海的黑幫組織,這個人的性格也是特別複雜,一生裡面用自己的身份做了不少的壞事,可是他也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身份,就比如說他是中國紅十字會的副會長,在中國抗日的日期為國家和軍隊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好壞來評價他,其實杜月笙和歷史上面的一個人非常像,他就是曹操,兩個人都是興於亂世,在亂世裡面成就了自己
  • 出任參謀總長才44天,國民黨上將桂永清突死,蔣介石卻下令不準聲張
    >>湯恩伯貪汙觸動了桂永清 1949年春,桂永清奉命在上海做協防工作。這期間,他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貪汙大筆軍費,並寄到了美國。由於湯位高權重,又是蔣介石面前的大紅人,桂沒敢向上舉報。
  • 崗村寧次真的是罪孽深重,可是為何他還可以活到82歲善終?
    但是有一個人他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最後卻安全的回到了日本,並且得以善終,他就是臭名昭著的岡村寧次。岡村寧次這個名字,雖然已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但是依舊被國人所記得,因為侵華期間在岡村的謀劃下,「三光政策」應運而生,據統計實行「三光政策」後270萬平民因此死亡,中國的軍人和老百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領導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最終創造軍事奇蹟
    湯恩伯心中恐懼,他早已經在長沙會戰中吃的大虧,這一次自然不肯送死。於是,湯恩伯發去指令,希望方先覺守住七天。那時,方先覺部已經和日軍交火上了,他錯聽成了堅守47天。雖然他也無比震驚,但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於是,他只好從容戰鬥。方先覺心中早已做好了赴死的打算,他讓所有軍官都寫下了遺書。
  • 蔣介石與人民為敵,無罪釋放日本甲級戰犯岡村寧次,是我中華奇恥大辱
    之所以會導致這樣的結果,自然離不開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最高統帥蔣介石了。蔣介石竟然不顧民憤,公然站在人民的對立面,為戰犯開脫罪行,最後使日本人逃脫了應有的懲罰。而其中,最著代表性的,就是為侵華日軍最高長官岡村寧次開脫罪責。那麼,為什麼蔣介石能夠處之泰然的、無視國內的各種輿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