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案件和爭端頻發,行業專家聚焦網遊新生態版權治理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在我國網路遊戲產業發展迅速的同時,涉及網路遊戲的侵權案件和爭端屢見不鮮,尤其是近年來,在直播、短視頻等遊戲衍生領域的侵權行為逐漸增多,對版權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將於2021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新《著作權法》」)中,用「視聽作品」替換了「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並將網際網路直播行為納入到廣播權的規制範疇。業內專家認為,這些調整將能更好地解決遊戲新生態下的版權爭議,推動遊戲版權的規範化。

12月16日,在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上,來自法律、科技等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從多個視角探討了網路遊戲版權的保護與未來發展。

遊戲新生態下的版權爭議

中國網路遊戲市場究竟有多大?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布的《2020 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遊戲用戶規模逾6.6億人,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786.87億元,同比增長 20.71%。「如此體量,使得網路遊戲的版權份額佔到了整個網絡版權份額的四分之一,足以說明重要性。」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遊戲工委秘書長唐賈軍說道。

不僅是國內產業規模,上述報告還顯示,我國遊戲出海規模進一步擴大,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54.50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25%。國產遊戲質量不斷提高,精品內容不斷出圈、跨界以及出海,網路遊戲已經成為新的IP源頭。

目前,由遊戲衍生出來的角色形象、背景音樂、遊戲直播等都是遊戲版權新的增長點。然而,隨著網路遊戲產業的快速發展,以遊戲作品為中心,多種內容和服務形式融合併存的遊戲產業生態,讓遊戲版權的生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和難斷。

音數協副秘書長、遊戲工委秘書長 唐賈軍

唐賈軍認為,這主要體現在以遊戲玩法、人物以及道具的複製屢禁不止;直播、短視頻等遊戲衍生領域的侵權逐漸增多。

「對於遊戲開發商來說,最頭痛的問題是被告的侵權遊戲進行抄襲,如果抄襲得一模一樣還好說,直接認定複製侵權。難的、頭痛的是『換皮遊戲』。」廣州網際網路法院主審法官周揚說,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區分兩款遊戲最大的特點在於遊戲玩法具體設計是否相同,所以在判斷兩個遊戲是否構成實際上相似的時候,主要比對遊戲玩法的具體設計、基本表達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如果構成,被告的遊戲可能構成侵權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對於遊戲玩家是否是著作權人的問題,周揚舉例進行了說明,像類似《王者榮耀》的MOBA類遊戲,玩家目的是贏,沒有創作意圖,所以當時法院在《王者榮耀》短視頻案中沒有認定玩家是著作權人。

新《著作權法》回應行業迫切需求

隨著超出現行《著作權法》權利體系之外的新作品形式和著作權利的不斷湧現,政府主管部門及構建遊戲生態的從業者越來越重視版權的保護。

從法律層面來看,今年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

唐賈軍表示,這意味著新法將遊戲作為一個整體,包括整個遊戲的表現形式、文字內容等具體組成部分納入到著作權保護範圍。與此同時,此次修訂還將廣播權的行使方式擴充為「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公開傳播或者轉播」,將網際網路直播行為納入了廣播權的規制範疇,釐清了廣播權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界限,為網路遊戲的版權保護提供可依據的規則。

唐賈軍說,總體來看,新《著作權法》回應了目前行業最迫切的需求,給遊戲產業提供了與時俱進的法律法規保障。

「以後小到短視頻,大到電影作品、電視劇作品,乃至網路遊戲作品都在視聽作品範圍內。」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叢立先也表示,網路遊戲作品,不管是角色扮演類,還是對抗類等,是一種大作品,符合《著作權法》關於「類電影」作品的定義。在新《著作權法》實施後,網路遊戲作品納入視聽作品進行保護,可以更好地體現遊戲作品的價值。網路遊戲主播與直播平臺,應在獲得遊戲作品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才可以對遊戲內容進行商業使用。

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叢立先

叢立先認為,遊戲直播者對遊戲作品的「轉換性使用」,一般情況下不構成合理使用,「轉換性使用」也只是美國《著作權法》四要素的其中一個因素,不應直接適用我國司法。主播與直播平臺在沒有獲得許可情況下,使用遊戲作品內容,主播是直接提供作品的侵權行為,平臺根據其參與程度,有可能構成共同侵權或幫助侵權。

在司法實踐中,網易遊戲法務總經理周潔提出另一個問題:如何充分考慮IP的整體價值確定侵權賠償額,使權利人的權利得到更為有效的保護。

周潔稱,目前對於侵權判賠額的認定仍然是相對保守的,被侵權元素在整個衍生IP生態中所賦予的巨大的商業價值很難在案件中被充分認可。如何使遊戲IP的價值以及衍生產品所帶來的IP價值被量化,從而被司法認可,是杜絕侵權行為促進整個產業生態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

科技創新驅動版權生態發展

「保護智慧財產權不僅僅是政府跟法院的事情,更多應該是企業自己要做的事情。」三七互娛副總裁兼法務負責人賴啟祺指出,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確權,把相關權益的歸屬在遊戲開發、運營和推廣等創作過程中固定下來,包括傳統的版權登記、SVN、區塊鏈以及電子存證的技術。

三七互娛副總裁兼法務負責人 賴啟祺

據了解,目前,AI技術可以針對網路遊戲直播,利用視頻指紋+採集技術,快速發現直播源洩漏,以及直播內容剪輯成短視頻傳播。

不少與會專家認為,網路遊戲版權的保護也亟須技術升級與新技術支持,而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網路遊戲版權的保護是區塊鏈合適的落地場景之一。

作為國內最早開始做區塊鏈技術的一線廠商之一,騰訊旗下的區塊鏈產品至信鏈已經在版權保護方面有許多應用。騰訊雲區塊鏈高級產品經理、至信鏈產品負責人王樂慶指出,防篡改特性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電子證據存證、取證,可以有效提高對方侵權成本。如在遊戲直播場景中,很多侵權方會將遊戲直播信息做錄屏,在未授權的情況下進行分發,損害了遊戲平臺企業的利益。至信鏈基於高頻顯性的行業痛點做了一套解決方案。

首先,遊戲版權方在原創視頻產生的時候對接至信鏈做自動化的確權存證,通過全網掃描比對能力查出誰在未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版權方內容,一旦發現即可進行侵權取證,將侵權行為進行取證固化上鏈。另一方面,至信鏈可以向侵權方發布一個威懾和維權,是否要選擇下架,如下架就不再追責(實現了權屬方的普遍訴求),如果訴諸法院,藉助區塊鏈的認證和校驗,也可幫助法官快速做出裁決。

王樂慶認為,區塊鏈下一步的發展是對各類數字資產的低成本流轉和傳遞。

在當天的論壇上,與會專家們認為,未來遊戲版權的規範化將成為必然趨勢,各種基於網際網路的版權監控、保護、取證以及確權的手段和技術逐漸成熟。從行業層面看來,很多遊戲版權方都在努力嘗試和實施更符合行業的授權模式,與平臺和機構合作,使遊戲衍生內容的製作和傳播更加合規。逐漸完善的版權保護規範措施將助力遊戲產業生態有序、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熱門影視劇等成侵權熱點
    記者30日從12426版權監測中心獲悉,該中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短視頻版權監測報告》從短視頻行業趨勢及監管動態、短視頻版權監測、短視頻侵權風險、短視頻版權保護技術等多個角度展示了中國網絡短視頻產業發展及版權保護現狀及面臨的問題。熱門影視劇、綜藝節目、體育賽事成為短視頻侵權的熱點。侵權連結主要來源於新聞資訊類平臺、綜合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三類網絡平臺。
  • 生態司法丨全國首創生態環境技術調查官制度 打造生態司法治理新樣本
    生態司法丨全國首創生態環境技術調查官制度 打造生態司法治理新樣本 2020-12-30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建網路遊戲版權健康生態 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首次開辦
    ,這種多種內容和服務形式融合併存的遊戲產業生態,讓我們遊戲版權的生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和難斷。」此次,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聚集法律、科技專家和網路遊戲產業中重要的廠商平臺和內容機構,聚焦「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立足行業現狀,從科技、法律視角,深入探討網路遊戲版權的保護與未來發展,將有利於提升網路遊戲產業鏈上的各方對遊戲版權保護和規範的意識,了解行業目前對遊戲版權保護的實踐和需求。
  • 專家聚焦2020年全球三大熱點議題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劉亮)2020年,全球迎來了新十年。站在新十年起跑線上,未來全球有哪些議題值得關注?近日,多名國際機構及專家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發表了以下見解。聚焦一: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化將繼續成為2020年關注的焦點,它關乎各國能否按時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從全球範圍看,實現該目標還面臨較大挑戰。
  • 中國遊戲產業年會首次舉辦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的副秘書長、遊戲工委秘書長唐賈軍在論壇上指出:「由於以遊戲作品為中心所衍生出來的角色形象、背景音樂、遊戲直播、保護遊戲衍生品都是我們遊戲版權新的增長點,這種多種內容和服務形式融合併存的遊戲產業生態,讓我們遊戲版權的生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和難斷。」
  • 重新剪輯影視作品是否侵權?短視頻行業亟需版權保障
    短視頻行業良性發展亟需版權保障自2016年來,網絡短視頻呈現爆炸式發展態勢,抖音、快手、美拍等短視頻平臺不斷興起。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短視頻用戶可達7.22億人次,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10.2億元。然而,在網絡短視頻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與短視頻相關的著作權糾紛頻發,引發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爭議。所爭議的問題主要歸結為兩點:其一,短視頻製作者(包括網絡主播、用戶、自媒體等)利用他人作品製作短視頻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還是存在合理使用的可能性。其二,如果網絡短視頻出現了侵權行為,平臺該承擔何種侵權責任,傳統的「避風港規則」是否適用於短視頻平臺。
  • 專家熱議《著作權法》新修 理清遊戲版權法理基礎
    新《著作權法》對網路遊戲作品的版權保護有何影響,如何建設良好的網路遊戲版權生態,推動網路遊戲行業及周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是網路遊戲產業相關各界專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議題一:新《著作權法》下網路遊戲的版權保護   研討會的第一個議題是「新修《著作權法》下網路遊戲的版權保護」,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副院長黃玉燁教授擔任主持人兼評議人。
  • 觸手直播真的要倒閉了嗎 主播併入快手 行業亂象頻現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中國遊戲直播平臺活躍用戶規模TOP榜單中,觸手直播活躍用戶規模為423.5萬人,在行業內仍居第三。曾經在遊戲直播「百團大戰」脫穎而出的觸手直播,如何走下神壇?此外,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直播亂象頻現,直播帶貨中也存在違規營銷行為。監管及行業如何肅清直播亂象?違規行為將如何受到約束?直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
  • 江蘇省版權局公布2019年度江蘇省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
    2019年,全省各級版權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管部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切實加大版權執法力度,查處了一批侵權盜版案件,有力打擊了各類侵權盜版行為。為集中展示版權執法相關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的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典型案件查辦工作的示範引導作用,經組織申報、評審、公示,省版權局選定了「2019年度江蘇省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現予公布。
  •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下的平臺責任和風險
    我國對網絡信息內容的治理是一個從無到有、不斷明晰的發展過程。從2000年發布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到2020年3月1日生效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以下簡稱「治理規定」),平臺的責任不斷加重,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 著作權侵權案件的"避坑"指南(漫畫)
    著作權侵權案件的;指南著作權侵權案件的 作品中的對話語言和情景是從本人訴訟中真實經歷改編而來。 本人經歷的著作權案件中的違法大坑和違法亂像總結如下: 一些不法一審法官的慣用非法手段:故意用簡易程序操控案件審理;處心積慮的憑感覺判案;利用和被告有利益相關人員為所謂「專家」,專門針對案件違規謀劃審判觀點;非法認定事實;欺騙教唆偽造證據文書。
  • 版權問題成有聲閱讀瓶頸,行業如何合法規範經營?
    這些問題也隨著有聲讀物版權糾紛的頻發而暴露無遺。然而,我國相關法律條文並無對上述問題作出直接規定,存在一定的立法空白,而隨著有聲閱讀行業的興起、壯大,明確規則的指引又必不可少,在這一背景下,法院開始進行積極的探索,試圖為行業主體提供清晰的指引,充分發揮司法助推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
  • 北美觀察|美國犯罪率飆升,2020年暴力案件頻發,2021年仍難見好
    美國多家媒體都調查指出,2020年美國各地暴力案件猛增,犯罪率刷新歷史記錄,這與政府治理疫情的失敗有直接關係。然而鑑於目前疫情反彈的嚴峻形勢,因此也可以不樂觀地預見,2021年,美國暴力事件仍難以叫停。
  • 「露天焚燒」類案件頻發 西安十個街辦被集體約談
    自西安市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開展以來,西安市煙火監控系統共發現「露天焚燒」類案件5668起。12月23日上午,針對「露天焚燒」類案件數量最多的10個街辦,西安市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組對洪慶街辦、灤鎮街辦、櫟陽街辦、秦渡街辦、新合街辦、斜口街辦、徐楊街辦、馬額街辦、代王街辦、武屯街辦10個主任進行了集體約談。
  • 版權監測助臺灣警方破獲網絡侵權盜版案
    臺灣警方近日成功破獲了臺灣「知名」盜版網站——楓林網侵權盜版案。據悉,該網站設立多年,通過提供盜版影片吸引流量和網絡廣告投放,以此獲取非法利益,侵權金額近10億元新臺幣(約2.3億元人民幣)。美國電影協會、日本及多家機構均委任律師狀告過該網站。
  • 遊戲行業版權困局待解:有人獲賠2000萬,情況仍然複雜難斷
    隨著新《著作權法》的正式發布,12月16日,遊戲版權生態保護與發展分論壇於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作為分論壇召開。這也是遊戲產業年會成立16年來首次舉辦遊戲版權保護論壇。同時,會上,騰訊、網易、三七互娛、虎牙等多家廠商還進行了版權認定、保護以及區塊鏈技術應用版權保護的可能性討論。
  • 世界環境日 吉林省環境治理行業協會倡議自然保護即刻行動
    當天,吉林省環境治理行業協會和吉林泓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走進通化東寶集團,就環境保護和各種汙染治理問題,進行進一步商討解決。吉林省環境治理行業協會在走訪中了解到,通化東寶集團始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把環境保護作為終身事業,無論是汙水治理還是源頭整治,都做到一治到底。
  • 劍網行動2020啟動 網易遊戲嚴厲打擊侵權黑產
    花式侵權已經成為影響網絡行業發展的毒瘤,不僅給著作權人造成了經濟損失,而且影響了正常的行業競爭秩序。6 月下旬,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聯合啟動了第 16 次全國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劍網2020」。
  • 讓網絡侵權盜版無所遁形 河南省「劍網2020」專項行動啟動
    日前,河南省版權局、省網信辦、省公安廳等6部門聯合啟動「劍網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視聽作品、電商平臺、社交平臺、在線教育等領域的侵權盜版行為,著力規範整治網路遊戲、網絡音樂、知識分享等平臺的版權傳播秩序,持續鞏固網絡文學、動漫、網盤、應用市場等專項治理成果。據了解,本次專項行動針對網絡版權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聚焦5個重點領域的整治。
  • 「劍網2020」專項行動已啟動,直指網絡侵權盜版!
    本次專項行動於本月至10月開展,針對網絡版權保護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聚焦5個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一是開展視聽作品版權專項整治。開展院線電影網絡版權專項保護,打擊短視頻領域存在的侵權盜版行為,打擊通過流媒體軟硬體傳播侵權盜版作品行為。二是開展電商平臺版權專項整治。加強對大型電商平臺的版權監管工作,打擊網店銷售盜版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資料庫及盜版網絡連結和存儲盜版作品的網盤帳號密碼等行為,整治網店設計、經營中使用盜版圖片、音樂、視頻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