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汽車和摩託車,電瓶車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隨騎隨走,停車還方便,成為了老百姓們的最愛。在中小城市,一個家庭可能就有兩三輛電瓶車了,因為上班地點並不是很遠,開車會面臨擁堵的情況,而電瓶車則比較適合上下班代代步了。
中國可以算得上是「電動車大國」了,14億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就是電瓶車,可以預見中國電動車的數量有多大。不過電動車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首先就是續航問題,如果是短途,騎電瓶車還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如果是中長途,因為很多電瓶車的容量比較小,到了目的地之後不充電很有可能就回不來了,特別是冬天更加耗電,所以電瓶車更是不能「跑遠」了。
雖然電瓶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因為不規範騎行,車主沒有做有效的安全防護,導致每年因為電瓶車出現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多,而在猛烈的碰撞之下,往往電瓶車車主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為了保障騎行者的安全,國家在近兩年就出臺了新的政策,規定電動車騎行者必須要佩戴安全頭盔,電瓶車也要採用新國標政策。
什麼叫新國標:
現在市面上的電瓶車分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託車、電動摩託車3類,其中的電動騎行車就是國標車了,不僅可以上牌照還有「腳蹬」,符合國家規定的樣式標準,而另外兩款造型的電瓶車就是超標車了。在「新國標」的規定下,只有兩種情況才能上路:第一就是在3——5年的過渡期內上臨牌才可上路,第二就是考取機動車駕駛證,上機動車牌照。
新規定出臺之後,對開電瓶車店衝擊非常大,意味著所售賣的超標電瓶車銷量肯定會大打折扣了,一些實力比較強的連鎖電瓶車品牌則率先開始銷售新國標電動車,通過各種促銷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甚至還表示可以用舊車去置換達標的新車,這種方式也獲得了老百姓們的認可,紛紛拿著家裡的舊車去置換新車,也讓原本處於泥沼的車商再次賺了一筆錢。
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瓶車巨頭雅迪公布了銷量,即使大環境不好但是半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50%。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全國電瓶車的產量也高達171萬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新國標電動車的出現。
「先禁摩後限電」讓很多人煩惱不已,因為現在對於電瓶車的「限制」實在是太多了,特別是家有二寶的家庭,很多家長表示,有關規定其實是不合理的,難道送小孩上學,只能載一個,另一個跟在後面跑嗎?面對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法,不過從路上查車的「案例」可以看出,目前主抓的還是騎電動車戴頭盔的問題,載人情況在部分地區還可以「通融」。有關專家表示,之所以實行這樣的政策就是為了鼓勵大家買新能源車,低碳環保。這樣的解釋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甚至還會引來罵戰。
你對有關電瓶車的相關規定是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