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品」不是商家免責理由
作者:楊玉龍 據媒體報導,日常生活中,「買一贈一」已經成為商家最常用的促銷方式之一,在網購平臺上更是司空見慣。然而,由於網購虛擬化的特點,導致消費者在交易前僅能通過網購平臺的圖片或文字解說了解商品,無法與商家直接面對面交流,更無法直接觸摸商品,到貨後因圖文不符引發的糾紛也由此而來。 正所謂,贈品也是商品,免費不能免責。這應該是最為基本的法律常識。不過,從現實來看,商家在贈品上打歪主意的不在少數。比如,贈品缺斤少兩、貨不對版、質量不達標、虛假宣傳等問題時有發生。
-
商家贈品存瑕疵可維權
    日常生活中,「買一贈一」已經成為商家最常用的促銷方式之一,在網購平臺上更是司空見慣。    今年3月8日,孫女士在一網購App上看到某國外護膚品牌正在進行促銷活動,「購買界面上文字標註著,買一套價值5980元的套裝,可以獲得價值3600元的一套贈品,贈品包含了該品牌的滋養霜、眼霜、精華,我感覺這次活動很划算」。孫女士一次性購買了兩套護膚套裝。
-
「買一贈一」促銷,贈品是否需要視同銷售納稅?發票如何開具
「不粘鍋」單獨銷售價格為149元,因為「買一贈一」促銷活動,贈送給了消費者,那麼,針對贈品「不粘鍋」是否需要做增值稅視同銷售處理呢?答案是不需要做增值稅視同銷售處理。無償贈送與「買一贈一」有著本質的區別。無償贈送是指出於感情或其他原因而作出的無私慷慨行為,是不附有條件、義務的行為。
-
買一贈一不同的開票方式,稅收不同
當下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商家為了推銷商品,加大銷售,給客戶的優惠手段越來越多,今天先說說買一贈一的促銷手段,一起看一下: 一、買一贈是什麼 買一贈一是指商家在銷售商品時贈送的附帶禮品。
-
稅法意義上的買一贈一是怎麼界定的?
問:稅法意義上的買一贈一的含義是什麼?例如:1、客戶買A商品,商家只能贈送A商品還是任何商品都可以?2、如果商家規定,購買金額達到一定程度才贈送贈品,這種針對個別群體的贈送行為,是否屬於買一贈一?3、前兩條所說的買贈行為是否屬於增值稅上的折扣?
-
1.2萬買了兩套國際大牌化妝品,贈品「精華」變成「精粹水」,有個...
其中有一套經典套裝,價值5980元,說是買一贈一,送一套指定贈品。湖州長興的孫女士看到贈品裡有眼霜和精華,覺得很划算,就一口氣買了兩套,花了將近1.2萬元心心念念的寶貝到手後,發現說好的「精華」變成了「精粹水」,「女人都知道,精華和水差遠了」。
-
年貨「買一送一」,贈品「不退不換」?
快過年了許多人早已開啟年貨「買買買」模式各大電商、實體商超都在進行促銷「買一送一」、「多買多送」的廣告隨處可見但近日,張女士卻遇到了一個問題第二天,張女士向該店鋪人員討說法,卻以「贈品一律不退不換」被拒,於是她致電12315尋求幫助。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贈品有問題,一樣可以維權!
-
YSL買1贈12,阿瑪尼買1贈7!贈品拿到手軟!
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怎樣可以在大牌小程序上拿贈品拿到手軟。,有很多寶寶會在官網買東西然後在鹹買優惠券,但是這個優惠券在小程序上是不通用的,所以是想真正的便宜優惠,還是想拿贈品,這個是你的選擇。另外YSL每個月2-4日是會員日,輸入YSL24H可以得到當月的會員禮品,這個是不固定的,所以可以儘量在2-4號買東西。
-
「徐箐」618來了,你知道「買一贈一」怎麼開票做帳嗎?
對於企業來說,買一贈一作為一種促銷手段,在銷售大促時更是少不了的方式,企業對於這種行為的發票開具和帳務處理方法,會直接影響到稅務機關界定是否符合視同銷售,要求企業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那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稅企之間的界定分歧呢?今天我們來把它理清楚。
-
顧客想扔掉的「贈品」,就不要再送了!
而對於商家運營者而言,這個結果一定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只是看到了別人送贈品帶來的收益,而沒有意識到劣質的贈品帶來的負面效果。01為什麼商家喜歡送贈品?1,贈品一定要有品質例如我們在買某品牌化妝品的時候,會贈送同款的小樣,同品質的小樣,會讓用戶真正感覺到加量不加價的感覺。再例如麥當勞特定的活動中會贈特製的杯子、卡通小掛件、擺件、還有小玩具,做工都很精緻,有很多顧客為了贈品而消費。
-
小程序攻略——YSL買1贈12,阿瑪尼買1贈7!贈品拿到手軟
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怎樣可以在大牌小程序上拿贈品拿到手軟。,有很多寶寶會在官網買東西然後在鹹買優惠券,但是這個優惠券在小程序上是不通用的,所以是想真正的便宜優惠,還是想拿贈品,這個是你的選擇。另外YSL每個月2-4日是會員日,輸入YSL24H可以得到當月的會員禮品,這個是不固定的,所以可以儘量在2-4號買東西。
-
女子買手機,商家主動送無線充電器,她卻很不開心
一女子給父親買了一部新手機,花了6000多塊錢,商家說,可以贈送一個無線充電器,可是真正拿到這個充電器的時候,顧客卻非常憤怒,她認為商家欺騙了自己,那麼事情的經過又是怎樣的呢?顧客買手機,商家贈送無線充電器鄭女士快到預產期了,前不久,她的父母從老家趕過來照顧她的生活,正好父親的手機壞了,鄭女士就在家附近的京東專賣店給父親買了一部華為手機,手機型號是華為P40 Pro,要價是6488元,最終鄭女士以6288元的價格買下的手機。
-
贈品質量有問題,可以索賠嗎?
贈品質量有問題,可以索賠嗎? 買牙膏送牙刷 買手機贈保護殼 …… 購買商品搭配贈品 已經成為眾多商家普遍使用的
-
海口一男子多次網購不合格減肥產品,起訴商家10倍索賠!商家質疑:這...
本報訊 海口一男子小李多次在網上購買有問題的減肥產品,後將多家網店告上法庭,要求商家返還貨款並按產品價格10倍賠償。近日,海口瓊山法院依法一審審理該案,被告劉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告小李返還貨款376元及賠償3760元。
-
贈品發生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向商家索賠嗎?
如今,消費者不管是在實體店還是電商購買東西,商家都會經常贈送贈品。隨著贈品越來越多地被商家作為營銷策略使用,贈品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多地被消費者吐槽、投訴。那麼,贈品發生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向商家索賠嗎?商家所謂的「贈與」,是指消費者只有根據商家要求,在指定地點、消費指定商品達到一定要求的時候,才能獲得贈與的商品。因此,商家的贈與並不是完全無償的,其實質是一種「附義務的贈與」。贈品是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後才會得到的附帶品,這並不是商家的無償「施捨」,實質上還是一種買賣行為,商家應對贈品承擔與所售商品相同的責任。
-
三無「贈品索賠難 及時維權不以「事小「而不為
圖文無關在商品上捆綁一些贈品來吸引消費者,已經成為商家常用的一種營銷方式。可市民李先生卻反映,自己購買的酸奶配贈的碗竟沒有標識和標籤,讓他不敢放心使用。贈品沒有標籤,是合法的嗎?如果贈品是「三無產品」,那麼商品經營者是否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這些贈品是否可以作為消費者維權的對象?能否進行索賠?對此,記者採訪了法律界人士。
-
樂高迷自製「贈品」催生新商機
來源:北京商報網樂高「滿贈活動」下的免費贈品總是能引發樂高迷們的狂熱追逐,而贈品的稀缺性也使其在二手交易市場上的身價日益水漲船高。截至7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樂高近期推出的滿贈活動中,新上線的贈品Hot Rod改裝車,在閒魚平臺上已經被炒到300元。最近,在淘贈品路上越走越身心俱疲的樂高迷們找到了一條「捷徑」,即通過找圖紙、配顆粒的方式自製同款贈品,而這一市場需求也讓敏銳的電商賣家們嗅到了新商機。
-
奮豆:「買二送一」真不靠譜
很多商家為了儘快賣出自己的物品總是會搞一些促銷活動,在《星太奇》漫畫中,同學們最近看到附近有個買二送一的大超市,於是就前去光顧,不過他們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實惠,因為贈品都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像買兩瓶大的飲料贈送一瓶小的這種還能接受,畢竟還是有用的,可是買兩塊鏡片送一塊鏡片
-
送了贈品還被罵,餐廳送贈品的3個雷區,千萬不要踩!
可是贈品你真的送對了嗎? 有的商家送了贈品,反而招來一片罵聲,甚至有顧客留言請求商家不要再送了,而有的商家的贈品卻使顧客成為回頭客。 小小的贈品也是一門學問。今天,我們就教大家在選擇贈品時需要避開的雷區以及如何讓贈品為你的外賣錦上添花!
-
「贈品」瓷杯竟是「三無」產品
> 為了促進消費,吸引購買,不少商家都會時不時做些促銷活動,比如打折降價啦,或者免費試用,再比如,購買商品就送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