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第一位中鋒喬治麥肯,他的時代已成後輩們紀念的豐碑

2020-12-15 籃球小爆炸

40年代之前,籃球在美國還被認為是小個子玩的遊戲。直到身高208米的喬治·邁肯的出現,人們才漸漸改變了對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這項運動的陳舊觀念。鶴立雞群,統治籃下一一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的白人中鋒邁肯成了籃球運動中巨人的雛形。他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帶領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六年內五奪總冠軍,建立了NBA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自己也成為了NBA歷史上嚴格意義上的第一個球星。

在60年前那個黑白影像年代,身高超過6尺10寸的籃球運動員是無法想像的,所以當邁肯出現在聯盟並輕而易舉地將每一個即將入筐的皮球扇飛時一他就此成為了聯盟其他球員的夢魘。在1948-1949BAA聯賽的最後一個賽季時,邁肯加盟湖人隊,那時的聯盟中還沒有類似幹擾投籃等規則,所以湖人隊的防守常常是4個人在外圍區域聯防,邁肯一人鎮守籃下。可以說,他就是50年代的張伯倫,在禁區內根本無人與之競爭。

著名教頭雷·梅耶爾說「當邁肯意識到他不需要在球場上溫文爾雅時,當他決定變得兇狠時,他就不可阻擋了。」

湖人隊在那年的總決賽上遭遇了「紅衣主教」奧爾巴克執教的華盛頓國會隊。在那個系列賽中,國會隊的隊員們拿邁肯毫無辦法,讓這個戴著眼鏡的大個子自己落單地在禁區內興風作浪,那年季後賽,他場均拿下30.3分。奧爾巴克的球隊只是在他因傷缺席的兩場比賽中獲勝。湖人隊取得了球隊歷史上的第一座冠軍獎盃。1949-1950賽季,BAA與NBL聯盟正式合併為如今的NBA。名稱改變,但是邁肯對聯盟的統治沒有變。

無論是皇家隊還是國會隊等強隊,在與湖人隊的比賽中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巨獸在禁區裡噬虐。那時的NBA比賽毫無美感可言,枯燥的傳遞和乏味的投籃,加上邁肯在籃下日復一日地統治一一因為沒有24秒限時,所以在一場湖人隊與活塞隊的比賽中,活塞隊終於找出了對付邁肯的最有效辦法,那就是儘量地不讓對手得到球。全場比賽,球就在活塞隊員的手裡傳來倒去,最終的比分定格為19比18活塞隊雖然獲勝,但是醜陋的比賽已經讓觀眾們忍無可忍。後來聯盟為了限制邁肯才增加了幹擾球和24秒限時這兩項規定。

邁肯以兇狠的球風著稱,他在球場上那種無形的力量常常讓人聞風喪膽。1949年12月13日,在一場與尼克斯隊的比賽前,麥迪遜廣場花園門前的大電子標語牌竟然打出了「喬治·邁肯VS尼克斯」這樣的字樣但是這位傳奇中鋒的職業壽命也相對較短。由於傷病的過多,邁肯在為湖人隊奪下五次總冠軍後,於1956年退役。職業生涯不過9年光景。邁肯退役後,為湖人王朝留下了一個蕭瑟的背影,搬遷至洛杉磯的湖人隊直到1972年才重新奪回NBA總冠軍。

可以說,沒有當年明尼阿波利斯的喬治·邁肯,就沒有如今洛杉磯的輝煌。如今已經過時的邁肯和那個久遠的年代,已經成為了一座豐碑,無法被湖人隊的後人們所超越。當今聯盟的晚輩們也只能零星地穿著印有MPLS字樣的復古球衣來紀念他們的前輩了。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是洛材觀湖人隊的前身,存在時間為1948-1960年,曾五次問鼎聯盟總冠軍。

相關焦點

  • NBA故事匯,籃球先生——喬治麥肯
    喬治麥肯於1924年6月18日出生於伊利諾州,他憑藉2米08的身高稱霸當時NBA。光看身體條件,喬治麥肯放到現在能打個四號位或者勉為其難的放到中鋒位。但是為什麼說他靠2米08的臂展就能稱霸當時的內線呢,這就是我們第一期NBA故事匯介紹他的原因了。如果說喬丹不可能被超越是因為他強悍的個人實力,以及對籃球這項運動的卓越貢獻。那麼喬治麥肯的偉大恰恰和麥可喬丹如出一轍。
  • 為何上古時期被稱之為中鋒時代,盤點遠古時期四大中鋒
    大家都知道四大中鋒,分別是奧拉朱旺、奧尼爾、尤因、大衛羅賓遜,如今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畢竟現在被稱之為控衛時代、小前鋒時代,但是在四大中鋒之前,還有遠古時期,也被稱之為中鋒時代,下面來盤點遠古時期的四大中鋒。看看都有誰。
  • 關於最強nba中鋒的推薦(新人報導)
    關於最強nba中鋒的推薦(新人報導) 哈咯大家好這裡是涼介給大家推薦幾個最強nba中鋒(新人文採不好勿噴
  • 遠古四大巨獸PK四大中鋒誰更有勝算
    我們所熟知的四大中鋒,大鯊魚奧尼爾,大夢奧拉朱旺,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大猩猩尤因。那麼遠古四大神獸有籃球皇帝張伯倫,天勾賈巴爾,指環王拉塞爾,籃球先生喬治麥肯。如果四大中鋒PK遠古四大神獸誰會勝出?讓我來一一列舉。 大鯊魚奧尼爾PK籃球皇帝張伯倫。
  • NBA最後一位具有統治力的中鋒:魔獸霍華德!
    不知從何時起,中鋒這個位置成了聯盟中最不起眼的存在,使用內線者得天下的想法消失了,現在,如果沒有一個合格的三分能力,就無法在nba打球,球飛來飛去,球飛來飛去,要想結束3分決勝負的時代,必須有強有力的中鋒登場,才能讓籃球回到舊時代。
  • NBA四大中鋒都有哪四位?
    NBA四大中鋒都有哪四位? 別看他們一個個複製[捂臉],因為不知道你說的是現役還是歷史上所有排名,但是看完我後面的你應該有底了:NBA遠古四大中鋒:威爾特·張伯倫、比爾拉塞爾、卡裡姆·阿布杜爾-賈巴爾、喬治麥肯。
  • 終於明白為什麼NBA放棄傳統中鋒,看完分析,豁然開朗
    在這十年中,四大中鋒各領風騷,無論是身體技術都已經打磨到歷史頂級然而現實殘酷。只有奧拉朱旺一個人,在喬丹不務正業的期間拿下兩連冠。羅賓遜那一冠我更傾向於是因為他遇見了鄧肯。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傳統籃球變天了。五個歷史級別的中鋒加在一起十年帶隊拿下兩冠,另一個不到兩米的分衛卻實實在在的收穫了兩個王朝。
  • 「巨艦大炮」時代的終結,淺談傳統中鋒在現代NBA的沒落
    巨艦大炮時代的海戰,講究的是「船堅炮利」,作為那個時代海戰的王者,噸位巨大的戰列艦在各國的海軍中扮演著極度重要的角色。象徵著榮耀、戰術地位和最強戰力,兩軍海上交戰的高潮部分總會演變成雙方王牌戰列艦火力全開的對轟。那讓人血脈僨張的畫面,足以成為近代海戰史上最為經典的代表作被載入史冊。
  • 如今還分得清nba場上位置嗎?——「位置模糊化」引起的戰術革新
    12-13賽季nba更改了全明星的投票機制,取消執行了近40年的「中鋒—前鋒—後衛」的位置劃分,設定為更符合時代需要的「2後場+3前場」配置。
  • 為什麼NBA90年代的「四大中鋒」中沒有莫寧?
    上世紀90年代是中鋒井噴的年代,若無喬丹,那10年本該是各路中鋒爭奇鬥豔的時代。提到90年代的中鋒群,素來有「四大中鋒」之稱,奧拉朱旺、大衛-羅賓遜和尤因之外再加上個奧尼爾,但熱火名宿莫寧卻並不在其中。這是為何? 首先,還是要說莫寧在生涯成就和榮譽上,還是和「四大中鋒」有差別。莫寧後來曾在2006年隨熱火奪冠,算是了卻一樁心願,但也依然無法掩蓋他主政時期,熱火僅打入過一次東決的事實。
  • nba的王者球員!那些統治nba的神級球員有哪些?
    nba是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舞臺,每個階段都有個神一樣存在的超級巨星,今天小編就來整理一下每個階段統治nba的超級巨星。飛人:喬丹緊接著詹森之後,出來了這個籃球之神,或者說是老流氓,在nba裡叱吒風雲 ,兩次的三連冠,六個總冠軍戒指的他沒人敢說能與他有一戰之力,喬丹可以說是在90年代無人可以撼動的霸主。
  • NBA小球時代的前世今生,無非是一曲中鋒凋零的王者悲歌
    一個時代的崛起,必定伴著一個時代的落幕。當三分線外百步穿楊的表演,換來萬千球迷的歡呼時,也許會隱隱聽到落寞的嘆息。是的,這是一個小球的時代,是外線巨星們肆意揮灑天賦的舞臺。然而,必然會有老球迷,懷念那充斥著激情和野蠻碰撞的內線絞肉機時代。於是,爭議就在兩個時代的擁躉的產生:是小球時代的到來終結了中鋒的輝煌?還是中鋒的凋零加速了小球時代的到來呢?
  • 被韓國人譽為「亞洲第一中鋒」,NBA賽場四戰姚明總共得5分
    NBA複賽在即,被譽為「亞洲新希望」的日本球員八村塁,在熱身賽中表現出色,有日本人說他的成就會比肩姚明。其實在姚明的時代,還有很多韓國球迷,將他們的「NBA第一人」視作「宇宙第一中鋒」,他就是河升鎮。而一直渴望進入NBA的韓國首位NCAA球員徐章勳,在為後輩高興之餘,也表示了自己的憂慮。韓國媒體在這個問題上也難得客觀了一回,他們在報導中稱,河升鎮目前的實力,即使進入NBA,每場也可能只會打三五分鐘。上天是公平的,聖誕節前後,由於隊內的傷病原因,河升鎮被開拓者召喚回來,這也是他首次跟隨球隊出現在賽場上。
  • 能讓麥基記住十年的恐怖——姚明在nba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在nba中,頂級中鋒都有相同的宿命: 這些曾經統治nba的巨人們,最後都會被傷病所困擾。奧尼爾的大腳趾和腳踝讓他進入新世紀以後就始終打打停停。 職業生涯前三個賽季,姚明總共就缺席了2場常規賽,是nba中鋒位置上罕見的「鐵人」。但隨著範甘迪執掌火箭教鞭,將姚明往nba傳統頂級中鋒方向上培養,姚明身上的肌肉開始膨脹,很難在被那些nba藍領們推出禁區,但隨著體重增長以及無休止地在大洋兩端折騰,傷病開始找上他了。
  • 每日NBA故事人物篇,50大巨星系列之籃球先生:喬治.麥肯
    他是NBA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超級巨星,在9年的職業生涯裡麥肯得到了7個冠軍(三個聯盟),他的出現讓正在低谷期的籃球運動從新的流行起來,制定了聯盟一系列的法則,結束了聯盟最混亂的時代,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那個時代的麥可喬丹,他也是屬於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99號喬治麥肯。
  • 組織後衛「從1到0」的巨變,nba大持球者時代已經來臨?
    勒布朗·詹姆斯已經霸佔了本賽季nba助攻榜第一(10.6次助攻)快八個月了,考慮到第二名的特雷·楊(9.3次)與他場均已相差一個以上,賽季結束詹姆斯大概率會拿到個人17年職業生涯第一個、也是繼1967-68賽季的「大北鬥」張伯倫和2016-17賽季哈登之後第三個非組織後衛「助攻王」。
  • 中國籃壇第一位稱霸世界的頂級中鋒
    鄭海霞成為第一位入選WNBA的亞洲球員。其實她進入WNBA時已經30歲了。在1997年的WNBA選秀大會上,鄭海霞被洛杉磯火花隊在第二輪16順位選中。新秀賽季她的場均數據是9.3分,4.4個籃板,0.6次助攻,投籃命中率高達61.8%,在上場時間不到20分鐘的情況下,這樣的數據也算是比較亮眼了。
  • 海王亞當斯終究被交易,場均10+9藍領中鋒,他和球哥完美搭配
    消息人士告訴theathleticnba @Stadium,俄克拉荷馬城正在認真商談中鋒史蒂文·亞當斯轉會紐奧良的事宜。 有消息人士告訴theathleticnba @Stadium,紐奧良正在敲定從俄克拉荷馬城收購史蒂芬·亞當斯的交易。
  • 豐碑海爺,今天是海因克斯的75歲生日
    豐碑海爺 今天是海因克斯的75歲生日。在西方人眼裡,15的倍數也是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和裡程碑。最近,海因克斯接受了不少媒體的採訪,表示現在這個年齡有時候也會力不從心,儘管他的身體還非常健康。堅持鍛鍊、頤養天年顯然比一切都重要。 海因克斯的執教能力、為人和4次入主拜仁(尤其是2017年救火)讓他在球迷心目中擁有了崇高地位。
  • 人均火槍手、遠投漫如雨——如今nba的三分球瘋狂到了什麼地步?
    很多人都認為是「小球+三分」扼殺了曾經的「中鋒時代」,其實中鋒的興起和三分的流行是相輔相成的。在1993年喬丹退役之後,兩支超級中鋒所在的球隊就會師總決賽。當時休斯敦火箭三分出手15.7次高居聯盟第一、紐約尼克斯場均三分出手3.9個聯盟第九。正因為超級中鋒的存在會破壞對手內線防守吸引夾擊,才給了外線更多的機會。同樣因為外線三分球手的存在進一步拉開了三分線以內的空間,也有利於中鋒大殺器們在內線張牙舞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