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埃及,深陷尼羅河

2021-01-09 玄子帶你旅行

太陽升起在非洲蔚藍的天空中,滾燙而耀眼的光芒灑在無邊的沙漠上,而眾河之父一尼羅河就在這塊土地上奔流著,在每年定期的泛濫中逐漸孕育出個偉大的文明。尼羅河畔的一座神像的基座.上刻寫著:「我就是一切一過去、現在、未來。」近5000年的歲月在金字塔上留下斑駁的痕跡與累累傷痕,卻沒能在尼羅河上留下些許印跡。作為世界最長河的,尼羅河一詞最早出現在2000多年前,關於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來源自古拉J語的尼羅(Nil),意思是不可能,因為古代居住在尼羅河中下遊地區的人們認為要了解尼羅河的源頭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羅河;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尼羅河一詞是由古埃及法老尼羅斯的名字演化而來。位於東非高原的維多利亞湖是尼羅河水的源頭,白尼羅河從這裡曲折流下,綿延數千千米吉至流入地中海。19世紀英國探險家斯派克在尋覓尼羅河源頭時發現了維多利亞湖,並以英國女王的名字為它命名,而非洲當地人則自古就稱其為「尼亞薩」,即大湖的意思。

離開烏幹達的白尼羅河流入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蘇丹。蘇丹位於尼羅河的兩條主要支流交匯處,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一條婉約,一條奔放,風格迥異。白尼羅河穿越了蘇丹南部的叢林,流過蘇丹北部的廣闊沙漠,與青尼羅河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匯合,形成世界第一長河一尼羅河。作為蘇丹的母親河,尼羅河在喀土穆彎了一下腰,孕育出了蘇丹國的首都。過去的喀土穆曾是繁華的象牙貿易中心,現在的喀土穆則是蘇丹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樞紐。喀土穆市區內有很多伊斯蘭教的寺院和基督教堂並存,這也是整個非洲的一大特色,即地區的原始宗教文化能夠與歐洲外來者的文化彼此共存在同一城市,甚至同一街區。作為世界上有名的熱都,喀土穆的氣溫常在40度以上。即使日落之後,大街上的柏油馬路仍然是軟軟的,是名副其實的「火爐」。蘇丹人為了抵抗酷熱的侵蝕,在喀土穆大街小巷栽種了成片的榕樹。這種榕樹枝葉繁茂,從街道兩側伸向街心馬路的上空,形成一種巨大的天然「遮陽傘」。這些樹林既減少了烈日的炎威,又起到了美化城市環境和淨化城市空氣的作用。

蘇丹人愛喝咖啡,這點在喀土穆體現得尤為明顯,喀土穆的大街小巷遍布著大大小小各種咖啡館甚至路邊的咖啡攤。在簡易的木炭爐上放一壺水,咖啡攤的老闆會端著盤子將咖啡杯遞到你手裡,同時給你一個甜美的微笑。在蘇丹喝咖啡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你就無法品出蘇丹咖啡的味道,也就很難熟悉蘇丹人的生活習俗,無法了解蘇丹人的內心世界與情懷了。喀土穆是一座吸引遊客的城市。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仿佛兩條巨蟒一樣在距喀土穆市區的不遠處合二為一,這一奇特景觀吸引著無數的遊人。在青、白尼羅河匯流處的跨河大橋上遠眺,一邊是清澈湛藍的青尼羅河,一邊是河水混濁的白尼羅河。河水交匯處一半是藍色,一半是白色,彼此互不幹擾地奔流向前,猶如兩條色彩。

截然不同的錦帶平鋪在人世間。一川雙色,藍白分明,波光粼蔚為奇觀。不過最終兩條迥異的河流還是匯集在一起,繼續向著北面的埃及流去。尼羅河流入埃及後,河畔坐落著阿布:辛拜勒神廟一法老時代最美的紀念之一。這裡有一大一小兩座神廟,都是在山巖中開造而成,神廟名義上是祭祀太陽神和女神哈索爾,實際供奉的卻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他深愛的妻子。在法老時代,阿布,辛拜勒神廟的位置正是埃及和南方國家努比亞的邊界,是埃及向鄰國宣示國威的產物。同時,這座神廟也是拉美西斯二世留下的眾多宏偉建築中登峰造極之作。

埃及自古分為南部的上埃及與北部的下埃及,以古城孟菲斯為界。上下埃及的區分是一個地域概念,而非時間概念。在古埃及時代,上下埃及分別由不同的王權代表,因而分別有自己的圖騰象徵,敬拜的神也不同。在許多神廟中,你會發現上從眾神和法老的王冠,下至動植物圖案,上下埃及都涇渭分明。直至上下埃及統一後再出現的雕刻中,你會發現所有的象徵都合二為一了,最易發現的是通常裝飾在大圓柱頂部的蓮花和紙莎草的圖案,意喻兩片土地王權和神權的統一。亞斯文自古就是上埃及地區的貿易集散地,這裡既有古代遺蹟,也有現代文明的成果,世界第七大水壩一亞斯文大壩就建在這附近的尼羅河上。被水壩攔截而成的納賽爾湖周圍地區更是融合了東方的平和氣氛與非洲大陸的勃勃生機,成為世界聞名的冬季休養地。

亞斯文附近的尼羅河上有很多富有古埃及特色的帆船,遊客可以選擇乘坐這些帆船到附近的小島遊覽,也可乘坐豪華遊輪遊覽美麗的尼羅河。盧克索古稱底比斯,位於開羅南方671千米的尼羅河岸邊,是古埃及帝國中王朝和新王朝時期的都城,至今已經擁有超過4000年的歷史。據說當時的底比斯人口稠密、廣廈萬幹,僅城門就有100座,荷馬史詩中將底比斯稱為「百門之都」。歷代的法老們在這裡興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和陵墓,其中最神秘、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帝王谷。

公元前16世紀,法老圖特摩斯一世下令在尼羅河西岸的峭壁上開鑿隧道作為墓穴,用來安葬自己的木乃伊。此後的500年間,新王朝的歷代法老和王室顯貴都沿用這種辦法在這裡構築陵墓。墓室裡堆放著豐厚的陪葬品,雕像、戰車、太陽船、珠寶、武器、家具、繪圖,應有盡有,以保證墓主能夠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受他們生前所擁有的一切。隱秘的帝王谷保持了幾千年的安寧後,終於沒能逃脫探寶者靈敏的嗅覺。隨著古埃及文字的破譯,1817年,義大利冒險家貝爾佐尼在這裡發現了第一座陵墓。此後,冒險家、考古學家和文物販子都長上了飛往埃及 的翅膀,帝王谷從此橫遭劫難。僅僅100餘年的時間,從最早的西索斯一世到最後的圖坦卡蒙,帝王谷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被明目張胆或偷偷摸摸地弄走了,只留下了空蕩蕩的墓穴。經過4000年漫長歲月的侵蝕,盧克索昔日宏偉壯觀的柱廊、神殿以及聖像儘管已是斷牆殘垣,卻絲毫沒有烈士暮年般的蒼涼和悲憫。它們依舊在碧藍的天空下灑脫地挺立著,靜靜地昂首向天,沒有粉飾、做作和張揚,卻宣誓著一種最偉大的力量。而尼羅河畔的旭日也將這裡映成一片燦爛的金黃,讓人能夠想見它們當年的雄姿。

相關焦點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從地理位置來看,為何尼羅河如此重要?
    前言毫無疑問,尼羅河在埃及人民的心裡,永遠都有著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人都認為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而歷史上,古埃及人民也一直是依靠著尼羅河在生存。古埃及人的文明也是一直在圍繞著尼羅河發展,尼羅河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埃及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後來的埃及文明。那麼為什麼尼羅河對埃及人民如此重要?它又到底為埃及人奉獻出了怎樣的貢獻呢?
  • 衣索比亞修建尼羅河大壩,為什麼會引發埃及的強烈抗議?
    對90%以上的國土都是沙漠的埃及而言,尼羅河完全掌握了埃及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命脈。也因此,埃及長期以來憑藉著自己在非洲國家中強大的軍力和經濟實力,牢牢掌控了尼羅河的用水權,並一直反對上遊國家在尼羅河興建水利工程。
  • 尼羅河流域爭端再起 埃及宣稱自身權利不可侵犯
    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外電報導,埃及19日宣稱對尼羅河享有傳統和不可侵犯的權利,同時警告流域國家埃及將抵制任何將其排除在外的協定。  報導稱,在尼羅河流域國家未能就重新分配尼羅河「股份」達成一個框架性協議後,埃及官方做出了上述的表態。
  • 埃及的人口已經破億,全國人用水只靠尼羅河
    古代埃及是世界4大文明古國之一,建造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早在公元前3200年建立了奴隸制統一國家,距離現在已經有5200多年歷史。古埃及有著完整的政治制度、獨特的民族文化、優美的文字,古埃及的文字也是像現在的中文一樣是象形文字。
  • 為什麼衣索比亞在尼羅河上修建大壩,會招致埃及的強烈反對?
    尼羅河尼羅河位於非洲東北部地區,是世界上流程最長的河流,幹流全長6670千米,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尼羅河的流域面積為287萬平方千米。尼羅河主要支流有阿丘瓦河、加扎勒河、索巴特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
  • 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到底起源有多早你知道嗎?
    埃及是歷史悠久,文明古老的偉大國家。當野蠻人遊蕩於世界廣闊大地上的時候,非洲大陸東北角的尼羅河流域便已放射出人類文明的曙光,孕育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流域和亞洲西南部的西奈半島。尼羅河全長有6000多公裡,它是由白尼羅河和蘭尼羅河匯合而成。
  • 尼羅河畔的時空穿越——埃及遊記
    埃及——人類歷史的一個奇蹟之國。空間上,它坐擁尼羅河的浩渺煙波,挾地中海、紅海的旖旎風光;時間上,雄偉的金字塔矗立在廣袤的沙漠中,連接著六千年的時空。在這個神秘的國度裡,駕車隨處遊走,則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它優美的風姿和令人震撼的歷史遺蹟。千塔之城:開羅行程:開羅市內遊。
  • 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
  • 「神奇女俠」蓋爾·加朵的最新埃及傳說《尼羅河上的慘案》動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蓋爾·加朵與神話和古代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神奇女俠2》上映前的新聞中提到,蓋爾·加朵與《神奇女俠》系列的導演將合作一部講述埃及最後法老和女王的電影《埃及豔后》。而在近期,蓋爾·加朵的另一部埃及題材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也有了動態,故事是改編自阿加莎·克裡斯蒂知名小說,聚焦尼羅河上一宗三角戀催生的謀殺案,這部由小說自從1937年問世以來備受讀者喜愛,同時也講述了大偵探波洛在埃及度假期間的故事。
  • 尼羅河和印度河分水協議,使蘇丹和埃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平用水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著名的兩大河流分水協議:印度河水協議和尼羅河水協議。印度河水協議印度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後進入巴基斯坦,最後注入印度洋(印度河的主河道是沒有流經印度),印度河有許許多多的支流,這些支流大部分都發源於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之上,水源都非常的充足。
  • 當漢服邂逅金字塔,穿越時空去埃及,赴一場紅海、尼羅河與金字塔的...
    在埃及每天的腳步似乎都匆忙得停不下來…阿布辛貝,匆匆2小時..但來迴路途消耗近8小時;埃及博物館,匆匆2小時…卡納克神廟,匆匆不到2小時…我相信,我還會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我會再去仰望拉美西斯的阿布辛貝,再次去阿蒙神的卡納克神廟,再次暢飲尼羅河水…當然,我也會去還沒有去過的西奈半島、尼羅河三角洲、蘇伊士…埃及,就是這樣的地方,
  • 衣索比亞被曝部署S-300保護尼羅河大壩,應對埃及戰機空襲威脅
    【環球網軍事報導】近日來,圍繞衣索比亞在尼羅河上遊修建的「復興大壩」(GERD),埃及與衣索比亞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而據稱衣索比亞向大壩附近地區部署S-300PMU1、S-125M1和「鎧甲-S1」等防空系統的圖片,也在社交媒體上曝光,疑似作為對埃及早前聲稱用戰機空襲摧毀大壩的回應。
  • 埃及法老的土味情話,全都刻在尼羅河畔的神廟上
    一河縱貫埃及南北,尼羅河母親承載著無數旅人對這座傳奇國度的嚮往。及至此地,最好的方式還是遊船。在河上從容地度過四天三夜,一路遊覽各式神廟,是讀懂埃及最經典的方式之一。埃及唯一的雙神廟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國土雖然有100萬平方公裡,但是沙漠與半沙漠卻佔了國土總面積的95%,是名副其實的沙漠之國。僅西部沙漠,就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且大部為流沙。因此,埃及全境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毗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埃及國土內的沙漠其實就是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埃及國土面積雖然比較大,但可供人居住的地方很少。
  • 埃及2019年對尼羅河流域國家出口額達12.2億美元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埃及
  • 尼羅河的贈禮,帶你揭開古埃及的神秘面紗
    有這樣一個國家,它與古巴比倫、古印度還有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它地處非洲的東北方向橫跨亞非兩州,北臨地中海,東臨紅海,南臨努比亞,尼羅河縱橫貫穿於其全境,它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聚而成,由於在每年的七月到十一月之間尼羅河泛濫;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順流而下形成了極其肥沃的黑土地所以他們的人民自稱自己為「凱麥特」翻譯成今意就是黑土地的意思,古希臘的有名的歷史學家稱他們為
  • 川普宣稱埃及或炸毀尼羅河水壩 埃總理回懟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指責非洲國家衣索比亞在尼羅河興建大型水壩,並暗示埃及或會「炸毀」水壩。這番言論引起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的不滿,在不到24小時內,艾哈邁德便發布聲明,表示不會對任何侵略屈服。隨後,埃塞外交部方面又召見美國大使澄清川普的言論。
  • 尼羅河戰爭!埃及曬陣風飛彈威懾對手,稱衣索比亞不給水就流血
    來自美國方面報導稱,關於衣索比亞大文藝復興大壩的蓄水和運營的談判再度中斷了,這座水壩引發了衣索比亞與埃及、蘇丹之間緊張關係、而埃及準備了大批「陣風」戰鬥機和巡航飛彈,準備隨時突襲衣索比亞大文藝復興大壩。衣索比亞即將完成這項耗資46億美元的大壩建設
  • 烈陽沙漠,智鬥埃及,來WePlay文化展和同好共探《尼羅河勇士》!
    這次,由GameraGame給大家帶來的快節奏Roguelike戰棋遊戲《尼羅河勇士》,將帶我們走入古代埃及,玩家將率領被埃及眾神祝福的勇士,踏上徵途,討伐貪婪的吞日蛇神阿波菲斯,最終尋回太陽。
  • 「復興大壩」攪動尼羅河水
    連年談判無結果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長期以來,埃及一直享有尼羅河水的使用「紅利」。1929年,埃及(英國保護國)與英國殖民下的蘇丹籤署《尼羅河水協定》,確認埃及對該河水有優先使用權,且未經埃及同意尼羅河上遊及支流不得興建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