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2020-12-14 千佛山車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

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

不過埃及雖然面積較大,但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全國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帶,非常擁擠。

(埃及人口分布密度圖)

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滋養了埃及人,也締造了埃及文明。

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

把沙漠變綠洲是所有沙漠國家共同的願望,埃及也不例外,但是這種想法有點天馬行空,很不現實。

(埃及絕大部分國土都是這樣的大沙漠)

先給大家解釋下河流中河水的來源。

很多人認為一條大河中的所有河水都是來源於河水的發源地,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凡是稍微大一點的外流河,其河水的主要來源是本流域的大氣降水。

例如前一陣子長江中下遊發洪水,原因就是下遊遭遇了強降雨,導致長江水位暴漲,引發洪災。

所以說如果只有在降水豐富的地方,才會出現大江大河。

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其中上遊地區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夏季降水還算是豐富。

但是到了中下遊地區後,尼羅河就進入了熱帶沙漠氣候,幾乎沒有降水補充河水,導致尼羅河河水水量有限。

(尼羅河在進入埃及後都是大沙漠,降水稀少)

目前尼羅河的平均徑流量為2500立方米每秒,僅為長江的1/15。而尼羅河水量很不穩定,每年七八月份是水量高峰,其他時期則是枯水期,水量極少。

總的來說,尼羅河水量不大,並且在埃及境內得不到降水補充,河水來源全部都要依靠上遊降水,導致河水供應本來就捉襟見肘。

如今隨著埃及人口突破1億大關,對尼羅河水的需求不斷增大,埃及的淡水資源日益緊張。再加上位於尼羅河上遊的衣索比亞正在修建大壩,一旦大壩落成,勢必會減小下遊的水量。

對此埃及政府頭痛不已,哪還有餘力去灌溉沙漠?

相關焦點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國土雖然有100萬平方公裡,但是沙漠與半沙漠卻佔了國土總面積的95%,是名副其實的沙漠之國。僅西部沙漠,就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且大部為流沙。因此,埃及全境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毗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埃及國土內的沙漠其實就是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埃及國土面積雖然比較大,但可供人居住的地方很少。
  • 沙漠面積佔據國土面積95%的埃及,是憑啥養活了上億人口?
    為啥95%的國土都是沙漠的埃及還能養活的上億人口?提到埃及這個國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金字塔。舉世聞名的胡夫金字塔正是位於埃及首都開羅郊外的吉薩,每年都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欣賞。但是,當人們真的來到埃及之後,就會驚訝的發現目光所及之處基本都是沙漠,這也讓不少人疑惑,埃及究竟是如何在沙漠中「存活」下來的。
  • 國土面積95%都是沙漠!埃及是如何養活一億人口的?
    (衣索比亞和埃及的人口差不多)(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算是比較開放的,圖中的美女是2016年的埃及小姐娜丁·烏薩馬)從國土面積上看埃及算是一個標準的領土大國,其國土面積剛剛達到100萬平方公裡,按照聯合國的標準,50-100萬平方公裡算是大型國家,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裡就算是巨型國家了。
  • 95%國土為沙漠的埃及,卻養活了超1億的人口,埃及是怎麼做到的
    10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養育1億人口綽綽有餘?這麼想你就錯了 雖然人口已經破億,但埃及的國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裡,算人口密度的話,比中國還要低很多。至於人口排在它前面的日本、菲律賓、孟加拉國等國,面積更是不足埃及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從地理位置來看,為何尼羅河如此重要?
    尼羅河有著充足的水資源眾所周知,人類文明的發展永遠都離不開水源,哪怕在那些沙漠地區,或者是其它水源不充分的地區,人類的部落也永遠是跟隨著水源在移動,因為水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人類是絕對不會離開水資源的,因為水資源是人類進行農業灌溉的必需品。
  • 埃及國土被沙漠覆蓋,僅有5%土地適合生存,憑什麼養活上億人口?
    而在全世界,也同樣存在著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國土都被廣闊的沙漠所覆蓋,人們常常要要面臨著乾旱缺水的尷尬場面。埃及這個國家便是如此。埃及95%的國土都屬於沙漠,僅有5%的土地適宜人類生存埃及是一個中東地區的國家,位於非洲的東北部地區,是亞歐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和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此外,埃及還是非洲地區的第三大經濟體、人口第二多的國家。目前埃及國人的人口達到1億人。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4)簡析古埃及人利用帆船在尼羅河開展南北雙向航運中所運用的地理智慧。參考答案:(1)埃及尼羅河谷地屬於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尼羅河流經谷地,便於引河水灌溉;谷地地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尼羅河成為重要的天然航運通道,交通便利。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著面積1.8萬平方千米的一片窪地(蓋塔拉窪地,下圖所示),最低點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離地中海約56千米,窪地內多沼澤、鹽灘。近年來,人們通過挖掘隧道,並利用中國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運輸水系統專利技術無動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處,建立了沙漠漁場,並獲得了成功。
  • 埃及的人口已經破億,全國人用水只靠尼羅河
    古代埃及是世界4大文明古國之一,建造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早在公元前3200年建立了奴隸制統一國家,距離現在已經有5200多年歷史。古埃及有著完整的政治制度、獨特的民族文化、優美的文字,古埃及的文字也是像現在的中文一樣是象形文字。
  • 利比亞大人工河工程,從撒哈拉沙漠調水,解決北方用水問題
    利比亞北部確實具有地中海氣候的一般特徵,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但卻有一點不同,那就是並不多雨。這主要是因為利比亞南部屬於撒哈拉沙漠區域,全境95%的地區都是沙漠和半沙漠,北部宜居地區只佔利比亞國土的5%。由於靠近沙漠地帶,長期受到沙漠乾熱風的影響,導致北部宜居區域的降水,也比其他的地中海氣候區要少。而且夏季更為炎熱乾燥,蒸發量也非常大。
  • 尼羅河上的水競爭
    原創 編譯:中東非資訊 中東非資訊平臺為了克服水資源競爭,尼羅河流域國家可以合作收穫更多的降雨,增加尼羅河的流量,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利益共享,從而實現雙贏。位於開羅美國大學內的環境與可持續性應用研究中心(CARES)的水,能源,食物關係模型的鳥瞰圖。開羅,埃及。
  • 埃及95%土地都是沙漠,土地資源稀缺,為何還能養活上億人口?
    埃及對於埃及這個國家,很多人還是比較熟悉。埃及金字塔和埃及豔后在世界上都十分出名。而古埃及也同中國一樣,是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然而可惜的是由於戰亂,古埃及已經消失在人們視野中,埃及文明也因此出現了「斷片」。
  • 撒哈拉沙漠還在擴張,中國人能否可以治理?中國治沙有神秘魔方?
    1、埃及2次大規模引入尼羅河水灌溉撒哈拉沙漠?失敗了嗎?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在20世紀1958年,埃及發起了一項世紀級別的沙漠灌溉大工程,叫做「新河谷計劃」。該計劃最初設想是在圖什卡窪地建造一座巨型水站,把尼羅河的水攔住,同時修建五條數十公裡的灌溉網,若是計劃成功的話,埃及圖什卡窪地附近將多出數百萬畝良田。
  • 「復興大壩」攪動尼羅河水
    埃及無法對衣索比亞施加足夠影響力,如果想參與今後涉及尼羅河的項目,將不得不在大壩建設方面讓步。連年談判無結果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長期以來,埃及一直享有尼羅河水的使用「紅利」。1929年,埃及(英國保護國)與英國殖民下的蘇丹籤署《尼羅河水協定》,確認埃及對該河水有優先使用權,且未經埃及同意尼羅河上遊及支流不得興建水利工程。1959年,埃及和蘇丹重新籤訂尼羅河水資源分配協議,確認埃及、蘇丹每年分別享有555億立方米和185億立方米的尼羅河流量份額,合計擁有近90%的尼羅河水資源。
  • 沙漠佔國土面積95%,埃及為啥能養活上億人?
    如果再降一下標準,只要埃及財政跟得上,兩億人也依然是可以"養活"的。我們來看一組數據。首先埃及的生育率太高,每個埃及育齡婦女一輩子至少要生4胎,生5、6胎也很正常。生育率能說明什麼,說明國家的富裕程度。
  • 衣索比亞修建尼羅河大壩,為什麼會引發埃及的強烈抗議?
    對90%以上的國土都是沙漠的埃及而言,尼羅河完全掌握了埃及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命脈。也因此,埃及長期以來憑藉著自己在非洲國家中強大的軍力和經濟實力,牢牢掌控了尼羅河的用水權,並一直反對上遊國家在尼羅河興建水利工程。
  • 情迷埃及,深陷尼羅河
    白尼羅河穿越了蘇丹南部的叢林,流過蘇丹北部的廣闊沙漠,與青尼羅河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匯合,形成世界第一長河一尼羅河。作為蘇丹的母親河,尼羅河在喀土穆彎了一下腰,孕育出了蘇丹國的首都。過去的喀土穆曾是繁華的象牙貿易中心,現在的喀土穆則是蘇丹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樞紐。
  • 尼羅河和印度河分水協議,使蘇丹和埃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平用水
    但是水資源是「動態」的,遵循著「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而河流就是水資源動態流動的一個實體。如果上遊國家和地區不及時利用水,剩餘的水資源自然會流入到下遊國家的控制範圍內。但是每到乾旱的季節,上遊國家為了保證自己的生產生活用水,可能把所有的水資源都用修建水庫,修建大壩等方法留在自己的境內,而下遊國家卻一滴水都得不到。
  • 埃及康翁波遺址,裡面有口古井,它竟有判斷尼羅河「水位」的功能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距今約9000年前,有一群古埃及人出現在尼羅河河谷,他們依水建築房屋,並逐漸開始發展成為一座座的村莊,這樣過了1500多年,在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區出現了城市,這就是人類文明最早出現的地方。
  • 尼羅河流域爭端再起 埃及宣稱自身權利不可侵犯
    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外電報導,埃及19日宣稱對尼羅河享有傳統和不可侵犯的權利,同時警告流域國家埃及將抵制任何將其排除在外的協定。  報導稱,在尼羅河流域國家未能就重新分配尼羅河「股份」達成一個框架性協議後,埃及官方做出了上述的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