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上的水競爭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編譯:中東非資訊 中東非資訊平臺

為了克服水資源競爭,尼羅河流域國家可以合作收穫更多的降雨,增加尼羅河的流量,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利益共享,從而實現雙贏。

位於開羅美國大學內的環境與可持續性應用研究中心(CARES)的水,能源,食物關係模型的鳥瞰圖。開羅,埃及。

繼2011年1月25日埃及發生起義之後,衣索比亞開始修建大型水壩上遊大衣索比亞復興大壩(GERD)。大壩的混凝土體積為1,050萬立方米,是非洲最大的大壩(按體積計)。它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西北700公裡的青尼羅河上,距衣索比亞與蘇丹的邊界約20公裡。值得注意的是,青尼羅河水佔尼羅河每年流向埃及的年平均水量的一半以上。

衣索比亞聲稱,修建大壩的唯一目的是產生其經濟所需的能源。大壩是水安全與能源生產之間的重要紐帶。一般而言,修建水壩用於發電不會成為問題,因為將使渦輪機運行的水將繼續流向下遊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將流向埃及和蘇丹。但是,這座巨大的水壩的建設卻完全不同。該水壩的蓄水量為740億立方米,理論上可以存儲埃及和蘇丹每年總水量的總和。

為了改善生活和獲得電力,衣索比亞人民以其有限的資源資助了GERD,以期預計發電量至少為6,000兆瓦。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機械工程教授Asfaw Beyene等不同的專家都同意GERD尺寸過大,它將無法產生公開宣布的能量,甚至無法產生一半的能量。此外,大多數發電水電都計劃出口,使貧窮的衣索比亞人陷入黑暗。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勝過合法的工程和人為原則,而贊成儲存水和控制青尼羅河。

GERD的儲水面積為1,800平方公裡,比倫敦的面積大,除了可能的上遊用途外,還會造成巨大的蒸發和滲漏損失。這些數十億立方米的損失將從埃及和蘇丹的用水量中減少。當該國正大大下降到水貧困線以下並接近絕對短缺極限時,流向埃及的尼羅河水就可能減少。當人均每年可利用的淡水份額為1,000立方米時,達到水貧困線。埃及人均(每年)接近500立方米大關。GERD造成的額外水資源短缺將擴大供水和當前需求之間的差距。

顯然,埃及對GERD的主要關注是維護超過1億埃及人的生命並維持該國的水供應,特別是因為埃及依靠河流滿足其97%的水需求,其餘3%則由少量降雨提供。北部海岸和西奈半島,以及不可再生的地下水。

確實,GERD造成的水資源短缺風險將直接影響埃及的糧食生產和安全。此外,減少流向埃及的水量將極大地影響埃及亞斯文高壩的復原力,該高壩存儲著乾旱期間埃及和蘇丹將使用的水。反過來,這也將對埃及大壩產生的電量產生負面影響。除了大壩對埃及的技術和經濟影響之外,GERD還將帶來嚴重的環境後果,例如更高的土壤鹽分,更少的地下水補給和更多的海水入侵。

因此,在衣索比亞開始填充GERD之前,衣索比亞,蘇丹和埃及之間就大壩的填充和長期運行達成協議對埃及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亞斯文的可用水量僅減少10億立方米(這個值遠低於大多數GERD填充和運行預測方案),將造成4.3億美元的農業生產損失,以及約294,000耕地的農業生產農產品進口增長了2.2%。此外,290,000個家庭將失去收入,這將增加人們向鄰國遷移和流離失所的可能性,造成更大的動蕩,並有可能加劇該區域已經遭受的恐怖主義威脅。

資源爭奪

GERD項目是尼羅河流域水資源,能源和糧食資源競爭的一個令人震驚的例子。衣索比亞利用水壩發電,而蘇丹和埃及等待水的份額來生產能源和糧食可能成為一個嚴重問題,尤其是在流域國家居住的人口急劇增加並且其水,能源和糧食需求迅速增長的情況下。

為了確保整個流域的這三種資源,需要了解有關其可用性的現實。確實,有一個誤解,即與其他尼羅河流域國家相比,埃及在尼羅河水中所佔份額最大。事實上,流入埃及的河水約佔尼羅河流域11個國家降雨量的0.8%。這意味著埃及無法獲得超過99%的水資源。

解決當前衝突的關鍵在於,尼羅河流域國家要合作利用尼羅河流域的16600億立方米的年降雨量,甚至是11個尼羅河流域國家的7萬億立方米的年降雨量。可將其用於發電和生產食品,而不影響埃及的主要水源。埃及每年僅利用555億立方米的尼羅河水,僅佔該盆地總降雨量的3%。有必要以一種更具合作性和參與性的方式思考,尼羅河流域的所有國家都在收集雨水方面進行合作,而不是打擾埃及人的唯一生命線。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利益共享和雙贏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埃及支持尼羅河流域國家在河流上遊進行水管理項目的歷史悠久。埃及從未反對尼羅河流域的發展,也從未反對建造不會對埃及人造成重大傷害的水壩。相反,埃及支持在尼羅河流域不同國家建造水壩,以達到水力發電或降雨目的。例如,埃及支持南蘇丹,烏幹達,肯亞,剛果和坦尚尼亞為建設新水壩和實施水利開發項目所做的努力。

從1949年開始,埃及籤署了一項協議,並提供了100萬英鎊來支持烏幹達的歐文瀑布大壩的建設。該水壩有助於為發展提供水力發電,並調節向烏幹達南部地區的下遊水流。最近,埃及公司Arab Contractors與Elsewedy Electric Company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該公司宣布已開始在坦尚尼亞的2100兆瓦Stiegler's Gorge水電大壩上工作。該項目得到埃及政府的認可和支持。此外,埃及對南蘇丹的一座多功能水壩進行了可行性研究。

這種合作精神應擴大到農業和糧食生產項目。流域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可以為所有人提供能量和食物。能源不僅限於水力發電;流域中的太陽能利用率未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考慮到流域中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輻射量最高的地區時。政治觀點認為尼羅河沿岸所有國家是一個共享知識和資源的單元,這對於尼羅河流域所有國家擁有充足的水,能源和食物至關重要。

水資源短缺的技術解決方案

除了GERD之外,埃及目前的水資源短缺和糧食生產(與大多數中東國家一樣)是嚴重的挑戰,直接與人口增長和水的過度使用有關。生產一公斤小麥需要約800升水,而生產一公斤牛肉平均需要一萬五千升水,這幾乎是一個半混泥土攪拌機的水量。卡車。這些數字因國家而異,主要取決於生產技術和所使用的技術。這些數字的寓意是,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淡水用於農業,例如在埃及,那裡約80%的淡水用於農業灌溉。為了使埃及和整個中東應對水資源短缺,

我們在開羅美國大學(AUC)的研究團隊正在努力了解水與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食物的水足跡。AUC的環境與可持續性應用研究中心(CARES)意識到研究努力比解決飲用水或工業用水更著重於解決灌溉用水問題的重要性,因此在五年前建立了「 WEF關係實驗室」。它旨在不僅在埃及而且在中東和非洲為水,能源和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CARES的WEF(水-能源-食品)聯繫模型的重點是利用太陽能為海水淡化提供動力,這由於其高能耗而昂貴,然後使用淡化水以環保的方式生產食物。所採用的淡化技術「正向滲透」能耗低,可以將太陽能完全用於淡化過程。然後將淡化的水用於從同一單位水生產農作物和魚類。魚廢料然後作為農作物的養分,有助於生產100%的有機食品。

此外,脫鹽廢液(對環境有害的副產品)已成功測試並證明可產生藻類,目前正在測試可產生滷蟲或滷水蝦。如果對滷蟲病的測試證明成功,它將關閉我們的「聯繫」循環,因為它將用作魚的飼料。這項研究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建立一個封閉的環路,在該環路中,收集陽光和海水以生產魚類和農作物,而不會將任何廢物丟棄到環境中,然後再餵魚。

CARES現在正在與一些國家和國際合作夥伴進行合作,並致力於將其WEF模型商業化並投入應用。沒有什麼能代替埃及的尼羅河水了,但是迫切需要與CARES開展的工作類似的更多研究和創新,以提高用水效率和開發淡化和廢水處理新技術。此類創新可能是解決埃及和整個中東地區不斷增長的人口和相關的水需求的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尤其是當此類解決方案基於諸如陽光,海水和沙子等本地資源時。

Hani Sewilam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主任

原標題:《尼羅河上的水競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復興大壩」攪動尼羅河水
    上世紀70年代,埃塞爾比亞又計劃在青尼羅河上修建26個水壩和水庫,但因遭到埃及強烈反對而作罷。1993年,衣索比亞和埃及曾籤訂共同利用尼羅河資源的協定,但雙方分歧並沒有消除。  進入21世紀後,大壩修建被提上日程。
  • 大禹治的是哪裡的水?中科院教授:根據《山海經》描述,是尼羅河
    其二,大禹是如何「 」水的?其三,大禹治的是哪裡的「 」、是哪一條 呢? 據此,孫教授提出了幾點證據。
  • 埃及有95%的國土都是沙漠,可不可以引尼羅河水進行灌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埃及人不想,而是尼羅河水量不夠如果按照聯合國的劃分規則,埃及在世界上算是一個面積大國,其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日本,面積著實不小。既然有尼羅河這樣的世界級大河,埃及人為啥不將尼羅河水引到沙漠中灌溉耕作呢?把沙漠變綠洲是所有沙漠國家共同的願望,埃及也不例外,但是這種想法有點天馬行空,很不現實。
  • 多國爭端不斷,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世界的另一端非洲,有三個國家正因水供應不足的問題而官司不斷。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這三個尼羅河畔的鄰國又因為水資源分配問題大動幹戈了。現在的尼羅河上瀰漫的不止是水汽,更多的是硝煙味。01 尼羅河霸主埃及對於不了解非洲境況的人來說,看到以上新聞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原來尼羅河不僅僅是埃及一個國家的母親河啊。事實上,尼羅河從南向北流動,埃及處在尼羅河最下遊的位置,它的上遊還有九個國家。
  •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從地理位置來看,為何尼羅河如此重要?
    前言毫無疑問,尼羅河在埃及人民的心裡,永遠都有著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人都認為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而歷史上,古埃及人民也一直是依靠著尼羅河在生存。古埃及人的文明也是一直在圍繞著尼羅河發展,尼羅河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埃及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後來的埃及文明。那麼為什麼尼羅河對埃及人民如此重要?它又到底為埃及人奉獻出了怎樣的貢獻呢?
  • 尼羅河上的超級大壩,帶來復興了嗎?-虎嗅網
    埃及80%以上的農業及生活用水來自尼羅河,而尼羅河下遊的年平均水量有60%來自青尼羅河,如果是雨季,這個佔比還會上升到80%。大壩及水庫的攔腰一截,可能導致流入埃及的河水大大減少。對於一個極其依賴尼羅河水的國家來說,這是個致命的打擊。因此,埃及一直堅決反對衣索比亞單方面修建這座大壩。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人很早就發現尼羅河泛濫的規律,並找到與之相適應的農業耕作方式,他們不斷通過築壩、修渠引尼羅河河水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人修建優素福運河,從艾斯尤特引尼羅河水進入法尤姆窪地,最後流入加隆湖。下圖示意尼羅河各地(局部)及其周邊地區地理事物分布。
  • 尼羅河上的「大壩慘案」!一座水電站是如何讓三國反目成仇的?
    (拿埃及舉例,該國極其依賴於尼羅河的淡水和泥沙,該國大部分人口幾乎都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平原)  這麼一想,尼羅河上如果建起大壩,會帶來什麼後果?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未來由於大壩的啟用,上遊衝刷而來的泥沙將會大大減少,這也直接威脅到了下遊埃及和蘇丹的農業興旺程度,甚至衣索比亞一個不滿之下,直接封閘斷水都是有可能的,到那個時候埃及想哭都哭不出來。
  • 日落尼羅河
    太陽逐漸落下,暢遊尼羅河,乘坐風帆船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航程不長又風平浪靜,就算火力不足,利用自然界的風作為動力,憑著自身靈活性使船舶的航速、航區大為擴展,別有一番風情。跳上帆船,在這條世界上最長且歷史悠久的河流中開始一段人生之旅。沿途風景盡收,暮色中的亞斯文大壩是埃及人引以為豪的現代建築工程,大壩周邊古蹟星羅棋布,面對現代文明與古老遺蹟並存,令人思緒紛飛。
  • 非洲的大動脈:古老神秘的尼羅河
    從聯合國到《金氏世界紀錄大全》(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尼羅河仍然被普遍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儘管亞馬遜河也擁有很多響亮的名頭,包括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因為它擁有地球上20%的淡水。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帶,其境內的蘇伊士運河連接著大西洋與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線之一。曾經的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他們建造了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如今,斯人已去,現在統治埃及這片土地的是阿拉伯人,總人口已經快接近1億。
  • 尼羅河為世界上最長河流,流經非洲東部和北部,注入地中海
    那麼它就是尼羅河了,其實對於他來講可能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而且它是流經非洲的東部和北部。自南向北,最終它注入地中海,它同時也是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當然了,對於尼羅河來講,其實它是有著兩條主要的支流,那麼就是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遊大多數水和營養的來源,而對於白尼羅河來講它則是最長的支流。
  • 「一帶一路」紀行—中電裝備:尼羅河上的電波
    「尼羅河大跨越」:中電裝備承建的埃及EETC項目「暴風雨卷著氣流和隕星凝聚,在尼羅河上空的圓甕中,不斷地督促河水,向遠大的途程湧進。」這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筆下的尼羅河。2016年隨著EETC500千伏輸電線路項目來到埃及之前,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下稱「中電裝備」)埃及項目部項目經理、工程師蔡永平對尼羅河的認知,還只是初中地理課本上的一個地名。如今,蔡永平和他的同事每日穿梭於這條世界最長的河流之上,親眼見證了雪萊筆下的尼羅河之景。
  • 「尼羅河上的慘案」再曝加朵
    「尼羅河上的慘案」再曝加朵 時間:2020.09.1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情迷埃及,深陷尼羅河
    太陽升起在非洲蔚藍的天空中,滾燙而耀眼的光芒灑在無邊的沙漠上,而眾河之父一尼羅河就在這塊土地上奔流著,在每年定期的泛濫中逐漸孕育出個偉大的文明。尼羅河畔的一座神像的基座.上刻寫著:「我就是一切一過去、現在、未來。」
  • 大禹到底治哪裡的水?不是黃河而是尼羅河?《山海經》給出答案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大家都聽過,但是具體治哪裡的水,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不過這個故事既然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那麼《山海經》中就一定會有線索,翻讀《山海經》,很多人發現關於大禹治水有3條線索,並且都指向同一個地方。
  • 世界上最長的河是尼羅河還是亞馬遜河?
    全世界的河流數量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河流包括長江、黃河、珠江、湄公河、恆河、雅魯藏布江、尼羅河、尼日河、剛果河、贊比西河、萊茵河、多瑙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鄂畢河、密西西比河、亞馬孫河等等。尼羅河在這些河流中有許多的「世界河流之最」,比如從長度來看,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尼羅河發源於非洲東北部的蒲隆地高原,由南向北流動,最終注入地中海,尼羅河總長度約為6670千米。
  • 看《尼羅河上的慘案》尋古埃及驚豔傳奇
    這部影片中著重描寫了男女主人公和各懷鬼胎的一群人搭乘尼羅河上的遊輪時發生的驚險故事。除了尼羅河,故事的前半部分也出現了阿布辛貝神廟等埃及著名景點,在推動情節發展的同時,向觀眾展示了古代埃及燦爛的文明。作為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粉絲,筆者為自己設計了《尼羅河上的慘案》巡禮路線,搭乘遊輪從南部順流而下,到影片取景地親身探索這片神秘土地的美麗。
  • 尼羅河,非洲最長的河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孕育者!
    6670多公裡的尼羅河是非洲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有名的河流,它的影響力幾千年來都是很深遠的!尼羅河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幾千年來,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尼羅河和尼羅河三角洲帶來肥沃的淤泥,在茫茫的沙漠中,造就了一條綠意盎然的生命走廊,也孕育了燦爛的古埃及的文明!埃及就是尼羅河的贈禮,它在尼羅河的陪伴下,創造出了千年的文明!
  • 尼羅河為何泛濫?哈比水罐的傳說是怎樣的,有什麼依據?
    有關尼羅河的泛濫除了伊西斯的落淚說,在古埃及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個說法和哈比就有直接的關係了。在這個傳說中,哈比有一個無底的水罐,每年到六月份的時候,他就把水罐傾斜,這樣罐裡的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流進尼羅河。這樣一個寶貝罐子,幾乎頂上觀世音菩薩的淨瓶了。不過哈比每次傾倒他的罐子時,傾斜的角度卻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