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公布已有時日,名單分為:自然科學素養類、人文綜合素養類、藝術體育類三類。其中「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等35項競賽進入名單,這些科學素養類比賽進入名單的背後,是科技教育日益被看重的標誌。
據了解,此次名單是根據《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精神,由主辦單位自主申報,經教育部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公示和覆核等程序後最終確定。
2020-2021學年全國性競賽活動單(部分)
在此次公布的白名單賽事裡,比賽多以素質教育類賽事為主。國家的核心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科技類競賽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國家不斷給科技類競賽升溫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於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支持,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是「素質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目的所在。
隨著北京、天津、南京、廣東、山東等多個地區將編程科目納入了中、高考範圍,參加白名單賽事並且在比賽中斬獲獎項對青少年未來的發展和升學都將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從各類競賽的內容改革裡我們可以看出,單純的學科類競賽已經不能涵蓋廣博的知識面了,同時單一學科類的競賽權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質疑。反觀科技類賽事,除了在賽項上有了更多跨學科內容的輸入,同時也可以看到更多多元化知識的補充。對參賽選手和指導老師要求都更高,考驗的不僅僅是選手的單科能力,更多的是邏輯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
在貝樂我們看到了系統完整的課程體系,針對學齡前後各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尤其是不久前剛重磅發布的python課程,不僅有三年系統的課程體系,從基礎到進階再到高階,學習內容上制定了明確的劃分。同時兼具科學性,對標了CSTA-12標準,(CSTA-12即成立於2004年的計算機科學教師協會),也做到了課程知識點基於競賽白名單和考級制定。也就是說,當孩子在貝樂機器人接受了系統而科學的課程學習後,是具備能力去參加全國性機器人、編程等科學技術類賽事並且能有機會獲得名次的。在貝樂機器人進行科技教育,除了有體系完善的課程作為依託,課程內容裡的多學科融合也能讓孩子接收到多方位的知識內容,其中包括計算機知識,數學知識,英語知識等等。從學習成果的展示上來看,貝樂的編程課也不僅僅是編程代碼的呈現,會以更直觀的遊戲設計或者小工具設計作為學習成果的展示方式,做到科學性,系統性,趣味創意以及與時俱進,讓學員每一節課都能收穫滿滿。
當然,從根本上來說參加比賽的目的其實更多是為了從小培養科學素養,讓孩子從小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以及認識科技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且具備一定的運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隨著競賽白名單的公布,也為不少家長在選擇科技教育培訓機構的時候指明了方向。無論是否頻繁地參加各類競賽,我們都應當清楚地意識到國家對於人才選拔的方式和重視層面都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從過去的單學科類選拔,到現在的綜合類選拔,我們對於「人才」的概念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在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教育時,我們應當更多考慮到在學習過程中孩子能否培養出獨立思維,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等多種能力。掌握這些能力,才會更貼合未來,更能適應未來的競爭。
● Belle ●
貝樂機器人編程
樂高/編程/機器人/競賽/考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