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
該報告選取全國25個主要城市,分別從政治、金融、貿易、科技、文化、教育、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十個維度進行比較。
在每個維度上,報告將25個城市分為四檔:
國家中心城市國家
重要中心城市國家
潛在中心城市
非國家中心城市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中的「國家中心城市」並非發改委、住建部官方文件中批覆的那個「國家中心城市」,這裡僅作為學術概念來研究。
換句話說,本文使用的「國家中心城市」表述,更像是個形容詞,而非官方文件中的特定名詞。
先說結論:
第一檔有且只有一個城市,國家綜合中心是北京。
第二檔有三個城市,國家重要綜合中心是上海、廣州、深圳。
第三檔有8個城市,潛在國家重要中心是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和鄭州。
這可是中國社科院這種官方機構發布的榜單,而不是很多網友冷嘲熱諷的野雞榜, 北上廣深的座次仍然是堅不可摧的。
下面分別從10個維度開展開討論:
01
首先是政治維度。
在這個維度上,只有北京一個城市在列:
社科院的報告指出,國家政治中心功能不單獨設置指標體系,只有北京是國家政治中心,其他城市的指數都為零。
02
第二個維度是金融中心。
在這個維度上,上海是中國內地唯一的「國家金融中心」。
報告顯示,國家金融中心是上海。
國家重要金融中心為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南京、杭州。
國家潛在重要金融中心是成都、武漢、西安、寧波、重慶、大連、青島、濟南、鄭州、蘇州、廈門、瀋陽。
和2018年的榜單相比,今年國家金融中心城市仍然只有上海。
國家重要金融中心城市的名單也沒有變化,仍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南京和杭州6個城市,但城市的排名出現了變化。其中,杭州的下降了2名。
03
第三個維度是貿易中心。
在這個維度上,上海再次位列唯一的國家貿易中心城市。
報告顯示,上海為國家貿易中心。
北京和深圳為國家重要貿易中心。
天津、廣州、杭州、大連、鄭州、廈門、濟南、重慶、南京、成都、武漢、青島、長沙、瀋陽、蘇州、哈爾濱、西安17個城市為國家潛在重要貿易中心。
關於這個榜單,唯一的疑問是廣州的貿易地位為何比天津低?廣州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首屈一指的貿易中心城市,港口、機場、火車站海陸空樞紐穩居全國TOP3行列。
而且廣州還有廣交會這張世界級名片,每年的進出口貿易額雖然不如上海、深圳,但也是穩居前列,高於天津的。
不過,從趨勢來看,廣州的排名相比2018年上升了2名,而天津則下降了1名,反超天津應該不難。
這個維度,進步最大的是杭州,其貿易中心指數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廣州,排名上升了7位。這對一個沒有深水海港的城市來說,排名真的挺高的。
04
第四個維度是科技中心。
這個維度,北京是中國內地唯一的國家科技中心。
報告顯示,2020年,國家科技中心仍然為北京。
國家重要科技中心城市包括上海、武漢、廣州、深圳4個城市,與2018年相比,增加了武漢和廣州兩個城市。
其中,武漢排名超過廣深,廣州排名超過深圳。
潛在的科技中心主要有杭州、重慶、西安、成都、南京、天津、合肥7個城市。
報告分析認為,其中,北京和上海國家科技中心城市地位穩固,廣州進步顯著。
據華夏時報報導,上述城市排名的變動,一方面與國家科技中心測度指標體系的更加科學化調整有關,即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學者論文合作和學術團隊的考量,使具有較好高等院校條件的城市科技集聚度和聯繫度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層級中心城市間競爭比較激烈。
05
第五個維度是教育中心。
在這個維度上,北京再次排名第一。
報告顯示,2020年國家教育中心為北京。
國家重要教育中心為上海。
國家潛在重要中心有6個,分別為南京、西安、武漢、廣州、成都、長沙。
在這個維度中,南京和西安的排名顯著提升,但令人不解的是,廣州在2018年的排名居然是全國第三大教育中心,而這一榜卻排到了第六名。
06
第六個維度是文化中心。
在這個維度上,北京繼續排名第一。
北京作為國家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可撼動。
其次是上海、西安、廣州、杭州、南京。
2018年,廣州的文化中心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北京、上海,今年的排名是第四,被西安反超。
目前不太清楚這個維度的排名指標是什麼,是文化產業,還是文化底蘊?
07
第七個維度是醫療。
在這個維度上,北京繼續排名第一。
在醫療中心指數上,北上廣穩居前三名。
報告顯示,2020年國家醫療中心是北京,除了全國醫院前100名數量低於上海以外,其他指標均排在第1位,特別是醫學院院士數量佔全國比重達到了44.17%,全國重要醫療會議數量佔全國比重達到了46.90%,將近佔據了全國一半的資源。
國家重要醫療中心是上海、廣州、西安、武漢、南京、成都。
國家潛在重要醫療中心為杭州、天津、濟南、重慶、瀋陽、長沙、哈爾濱、鄭州。
深圳暫時沒有上榜。
08
第八個維度是交通。
在這個維度上,上海終於超過北京,排名第一。
報告顯示,上海是中國內地唯一的國家交通中心。
國家重要交通城市是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武漢、成都、西安和鄭州。
國家潛在重要交通中心城市為青島、寧波、天津、南京、廈門、杭州和長沙。
與2018年度相比,國家交通中心指標體系中新增國際港口航線數、港口貨櫃吞吐量指數兩項指標,這對港口類城市明顯利好。
09
第個維度是信息。
在這個維度上,北京是唯一的國家信息中心。
據華夏時報的報導,國家信息中心城市在信息產業的集聚性上主要體現在對全國高端信息要素的集聚,在聯繫性上強調在全國城市網絡中的聯繫和輻射作用。
報告顯示,北京是唯一的國家信息中心。
國家重要信息中心是深圳、上海、廣州、成都、杭州、重慶六座城市。
國家潛在重要信息中心是天津、南京、武漢、西安、鄭州、濟南、長沙、合肥、哈爾濱、蘭州、瀋陽、廈門、青島、寧波、大連15座城市。
10
第10個維度是對外交往。
在這個維度上,北京繼續排名第一。
這個維度的爭議應該不大,對外交往需要必備的硬體基礎設施,比如國際機場、領事館、跨國公司、高等院校等。這方面,北上廣是不可撼動的前三名。
深圳雖然沒有總領事館,但國際機場的通達性、跨國公司的數量、國際會議的頻率這幾年顯著提升,對外交往功能排名第四,也是無可厚非的。
成都也是我國中西部最重要的國家交往中心之一,排名第五,也差不多是這個位置。
11
以上10個維度,北京除了在貿易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三個維度排名第二,在其他7個維度上都是排名第一的。
上海在金融、貿易、交通三個維度排名第一,其他7個維度排名第二。
廣州除了醫療、交通、對外交往三個維度穩居TOP3,在信息、文化、科技、金融四個維度上排名全國第四。
深圳在金融、貿易、交通、信息、對外交往五個維度上穩居TOP4,但在教育、文化、醫療三個維度上,缺席榜單。
總的來說,北上廣深仍然是我國最醒目的四大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之外,成都、杭州、西安、武漢的綜合排名比較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