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洪都一架L-15B型「獵鷹」超音速戰鬥教練機首飛,引起坊間關注。這型戰機不僅顏值討喜,而且可以裝備無源相控陣雷達,中距空空攔射飛彈,不僅可執行戰鬥轉換任務,還可執行制空和對地打擊任務,那麼問題是,中國空軍會裝備嗎?

目前,中國空軍對L-15B系列高教機的需求,還是集中於它最基本的功能——高級教練型(AJT)型。定名教練-10的這型飛機,是中國空軍最先進的高教機,整體氣動布局、發動機和電傳操縱系統,都和第三代戰鬥機接軌,「底子」要比教練-9「山鷹」好不少。

當然,不論是「獵鷹」還是「山鷹」,都具備一定的武器掛載能力,如航空火箭彈、航彈和機炮(吊艙)。今年8月的「航空飛鏢2017」比賽中,中國空軍的教練-10還替代剛退役不久的強-5參加了強擊機組的比賽,甚至打出了很好的成績,但比起專業強擊機,教練-10顯然缺乏專業的光電瞄準系統和對應的武器裝備,需要進行針對性改進。

L-15B型是「獵鷹」家族的「戰鬥入門型」(LIFT),無加力型今年年中試飛成功,帶加力的超音速型就是剛剛首飛的這一型號。L-15B的外掛架增至9個,可以使用霹靂12中距空空飛彈,為此配套了新型的小型無源相控陣機載雷達,垂尾頂端有電子戰莢艙,整體作戰效能已經逼近輕型戰鬥機。
對於一些小國空軍,L-15B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高教機的底子,讓其具有很長時間(10000小時)的壽命和較低的飛行、維護成本,對空、對地能力都還不錯,特別是對於一些防空壓力不大的小國來說,L-15B可以在高教機和輕型戰鬥機兩個角色間切換,從L-15的AJT型1500萬美元的售價來看,L-15B也不過是2000萬美元,比起動輒5000萬美元起步的三代改進型戰機好很多。

但是,中國空軍對L-15B這樣的輕型戰鬥機的需求卻不高。作為戰鬥機,L-15B的雷達天線直徑僅為500mm,無源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僅為75公裡,而作為中國空軍現役最小的殲-10,雷達直徑也有700mm,在中期現代化改裝後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作戰效能依然在L15B之上,而對地打擊任務,殲-16、蘇-30MKK和飛豹,都讓強擊機在中國空軍中沒有生存餘地。

因此,教練-10在中國空軍的發展路線還是集中於高教機,特別和四代機的銜接能力上,同時發展艦載教練機,這才是「獵鷹」在我軍開花結果的正確路徑。
『有趣有料的軍情秘聞,盡在烏龍防務直通車,喜歡我的觀點,就關注並隨我上車吧!任何未經授權轉載,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