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輝」(Tejas)輕型戰鬥機(Light Combat Aircraft,LCA),為印度國產型航空武器,立項至今已達37年,但仍未大規模列裝印度空軍,可謂命運多舛,其研製過程一再拖延。2020年2月,印度空軍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新籤訂了83架MK 1A「光輝」輕型戰鬥機的採購合同,預計3年後開始交付,為該項目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一分鐘數據掃描:
①印度「光輝」戰鬥機項目於1983年立項,為單發輕型戰鬥機,定位為三代機,但由於各種原因,研製過程屢遭拖延;
②目前該機已具備完全作戰能力,已在印度空軍第45中隊和第18中隊服役;
③在訂單方面,目前韓國訂購120架,印尼訂購80架(代號為IF-X)。
1、研製背景
上世紀70年代,前蘇聯在歐洲正面突破受挫,決定南下印度洋,並於1979年出兵阿富汗。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相鄰,儼然就是下一個目標。因此當時的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經濟、軍事援助,其中就包括向巴基斯坦提供F-16A/B兩型戰鬥機共40架,該項目稱為「和平之門」,並於1981年正式籤署採購合同。這樣一來,就打破了印巴雙方的軍事平衡。為了對抗巴基斯坦先進的F-16戰鬥機,取代當時的米格-21,同時也為了擺脫依賴外國提供武器系統的窘境,並提振民族自信,印度於1983年立項LCA項目。
2、LCA技術特點
·採用先進材料製造技術。採用鋁、鋰和鈦合金以及碳複合材料在內的輕質材料製造,整體呈現帶有垂直尾翼的三角翼設計,機翼零件、肋骨均採用複合材料,機翼蒙皮採用碳纖維增強塑料。
·武器掛載。共配有8個武器掛架,其中,兩邊機翼各有3個掛架,另外兩個掛架設置在機身中央下方和左舷進氣口下方。右舷進氣口下方的泡狀整流罩內設有一門23毫米雙管GSH-23航炮,射速為每秒50發炮彈,炮彈初速為每秒715米。其升級型LCA MK II型戰鬥機由印度國防發展與研究組織(DRDO)下屬的航空發展局(ADA)研製,2018年12月完成最終設計,裝有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可掛載重型防區外武器和印度國產的Astra空空飛彈,後者射程70千米。
·LCA MK II型戰鬥機動力系統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GE414渦扇發動機。
·與基本型「光輝」輕型戰鬥機的11噸空重相比,LCA MK II的空重已增至17.5噸,與法國「幻影」戰鬥機、瑞典「鷹獅」戰鬥機和英法聯合研製的「美洲虎」攻擊機相當。印方將其劃定為四代半戰鬥機。
3、近三年發展情況
·2018年2月27日,印度HAL公司宣布,其自行設計的「光輝」戰鬥機成功進行熱加油試驗,從而更接近全面作戰能力(FOC)。
·2018年3月,印度空軍表示,若HAL成功完成「光輝」MK II研發工作,將增購201架「光輝」戰機,使訂單總量升至324架。
·2018年3月24日,第9架量產型「光輝」戰鬥機(編號LA-5009)成功在班加羅爾首飛,完成了持續21分鐘的飛行試驗。此前,第8架量產型「光輝」戰鬥機於3月13日完成了首飛。第一批量產型「光輝」戰鬥機將交付給印度空軍第45中隊,替代米格-21戰鬥機,該中隊也稱為「飛行匕首」。
·2018年5月,印度空軍選擇了以色列ELTA公司的EL/M-2052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的改進型別,用於其本土製造的83架「光輝」MK 1A輕型戰鬥機(LCA)。同月,印度空軍計劃在LCA戰鬥機上配置「流星」空空飛彈,並發布了採購該武器的建議徵詢書(RFP)。但在隨後的一個月中,該計劃被「流星」飛彈製造商歐洲飛彈公司(MBDA)拒絕,理由是其不允許任何採用以色列和俄羅斯技術的飛機平臺集成他們的武器。而LCA戰鬥機使用了以色列的雷達和電子戰系統。
·2018年9月4日,印度空軍第78飛行中隊的一架伊爾-78MKI加油機,首次成功為「光輝」MK 1戰鬥機(經過特別改裝)進行了空中加油。
·2018年12月,HAL與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Elta系統公司籤署了一項協議,為83架「光輝」MK 1A戰鬥機訂購同等數量的ELM-2052火控雷達和EL/L-8222WB電子幹擾吊艙。IAI/Elta的產品是該採購項目的最低價競標者,其他競爭對手包括泰雷茲公司和薩博公司。
·2019年2月20日,印度DRDO主席正式宣布,印度空軍的「光輝」MK I型輕型戰鬥機具備FOC配置。
·2019年8月23日,印度國防部透露,計劃在2022年印度獨立75周年之際正式公開「光輝」MK II型輕型戰鬥機,預計2025~2026年啟動生產。
·2019年9月13日,印度海軍的「光輝」戰鬥機在印度果阿海軍航空站岸基測試設施上,實現了首次真正全狀態下的攔阻索著陸試飛。
艦載型「光輝」戰鬥機成功著艦
· 2020年1月,印度海軍宣布,其艦載型「光輝」輕型戰鬥機原型機首次在「維克拉馬蒂亞號」航空母艦上完成了著艦。
·2020年2月,印度空軍與HAL籤署了一項協議,採購83架「光輝」MK 1A輕型戰鬥機,以及配套的維護服務和基礎設施。HAL最初的報價為79億美元,但雙方經過談判將價格降至54億美元。預計該型戰鬥機將從協議籤署三年後開始交付。
·2020年3月17日,首架具備FOC配置的生產型「光輝」戰鬥機(SP-21)完成首飛。按計劃,HAL接下來將生產15架這種型別的「光輝」戰鬥機,其撥款將在印度下一個財年中獲得。
·2020年5月,印度國防部宣布,印度空軍第18中隊的LCA「光輝」戰鬥機於5月27日在蘇魯爾空軍基地投入使用。第18中隊於1965年4月15日成立,是第二個裝備LCA「光輝」戰鬥機的空軍中隊。同時,該中隊是第一個裝備採用FOC配置的「光輝」戰鬥機中隊。
4、項目前景
LCA項目研製、生產乃至列裝過程一再拖延,國際社會對該項目大多持負面態度,主要認為:
(1)由於立項時間過於久遠,其設計和三代機定位在當時或許是先進的,但現如今周邊國家有的四代機已開始服役,周邊局勢劍拔弩張,LCA難逃服役即落伍的命運;
(2)雖然HAL向媒體宣傳該機戰鬥力強大,但印度空軍卻並不買帳,鑑於HAL在交付進度和產品質量方面都有不良記錄,印度空中作戰力量在一定時間內仍舊需要依靠外國企業及其武器系統;
(3)儘管「光輝」戰鬥機可認為是印度本土產品,但由於印度缺乏戰鬥機的相關設計、集成經驗,且核心技術還需依靠外國企業,70%生產過程外包給私營企業,「東拼西湊」出來的戰鬥機,實際性能和可靠性較國外成熟產品必然相去甚遠;
(4)定位四代機、設計較為先進的LCA MK II剛剛開始研發,何時能服役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