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的地位日益上升,我們應該要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尤其是最近10年來,大家對傳統大幅加強,相應的影視劇和文化作品,對歷史文化越加的考究,在家裡現代美學的創新,中國出現了很多漢服愛好者,以及很多歷史愛好者。
不過由於東亞地區,過去幾千年來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加上各國的認知偏差,因此屢屢出現偏見。最近我國知名的視頻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條視頻,跟往常不一樣的是,很多韓國人進入評論區大量留言,斥責李子奇冒用韓國的泡菜文化。
而最近的數據顯示,評論區的評論量已經超過21萬,這是以往視頻評論量的10倍以上,可以說,這個泡菜的視頻評論區成了中韓網友的「戰場」。
我們回顧一下事件始末。
在1月9日,李子柒在油管的個人帳號如往常一樣進行更新,這次更新的視頻名為「蘿蔔的一生」,視頻中她將蘿蔔全部切碎,並加入鹽將水分漬出,然後通過一系列脫水處理,這些蘿蔔被她全部做成了泡菜。此後,李子柒又採用鹽浸泡和塗抹辣椒的兩種方式將白菜處理成了泡菜,在整個製作泡菜過程中李子柒都一言不發,熟悉李子柒的朋友們應該都了解這就是她的視頻風格,專注於製作和享受美食。
但就是這麼簡單的美食視頻卻在韓國網友中炸開了鍋。
眾所周知韓國本土不適合種植蔬菜,導致蔬菜比肉的價格更貴,所以韓國泡菜成為了蔬菜的平價替代,在韓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泡菜。由於韓國網友看見這個視頻中有泡菜,認為該條視頻在抄襲韓國泡菜文化,於是便出現了這些評論「中國根本就沒有泡菜這種食物」、「中國就非要抄襲韓國文化嗎」、諸如此類評論已經將該條視頻的的評論區全部佔領。
中國網友也不甘示弱,同樣湧入這個視頻的評論區,對韓國網友大加批判,甚至大肆嘲諷,有些懂中文的韓國網友也加入了混戰,甚至有些話語還涉及到了人身攻擊。
中國人和韓國人同為東亞黃種人,而且文化也有相似性,甚至過去數百年裡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了朝鮮半島,而李子柒這個視頻本該作為兩國共同文化的傳播,向其他國家傳遞東亞文化,構建兩國人民相互溝通理解的橋梁,結果卻讓全世界的李子柒粉絲看笑話,頗為不智。
那麼,難道真的像韓國網友所說中國真沒沒有泡菜文化嗎?相信作為國人大家心知肚明。
就以李子柒的家鄉四川省來說,四川省眉山市被譽為「中國泡菜之鄉」,根據查詢歷史資料,眉山泡菜製造歷史可是在1500多年前,要知道韓國的歷史才源於1919年一個臨時政府,這麼相比中國的泡菜文化不知早上韓國多少年。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就非常喜歡食用泡菜,並且經常自己製作泡菜,而有名的東坡肘子就是通過豬肘子和泡菜一同烹飪製成,回到現代,眉山人製作泡菜的熱情依舊不減當年。
2017年,眉山市本土品牌「東坡泡菜」營收突破165.8億元,並未東坡泡菜已經走出國門,遠銷加拿大、日本、美國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在去年,東坡泡菜僅在1~10月間,營收額就超過160億元,近三年東坡泡菜的營收變化竟如此巨大。
當前,東坡泡菜更是登上中國品牌價值榜單,僅品牌價值就高達113.85億元,在中國泡菜市場中,東跑泡菜也表現不俗,佔據市場33%左右,在整個四川省泡菜市場中佔據的份額更是超過五成。
除東坡泡菜外,眉山市泡菜企業高達30多家,被譽為國家級龍頭泡菜企業的就佔據了3家,當前眉山市泡菜原料基地就佔據了46萬畝地,足以可見眉山市在泡菜行業已經形成產業式規模生產。
此外,去年11月由中國主導制定,四川眉山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標準已經順利通過ISO的批准,足以可見四川眉山市在泡菜行業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在得知此條消息後,趕緊出面表示這次制定的國際標準在韓國泡菜中「並不適用」。因為中國申請的泡菜英文名字叫「paocai」,而韓國泡菜的英文名是「Kimchi」,韓國方面認為中國的標準不適用於韓國泡菜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