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建立的遼朝曾是北宋君臣的百年夢魘,從石敬瑭手中獲得燕雲十六州之後整個華北無險可守、中原門戶洞開,華北大平原從此成了契丹鐵騎縱橫來去的坦途。但是在契丹人在塞外崛起之初,他們的戰鬥力其實並沒有後來那麼可怕,耶律阿保機能夠制服渤海那樣的海東盛國,那不一定就表示他可以輕易戰勝當時中原王朝的軍隊。五代時那些武夫當國的小朝廷雖然把國計民生弄得一塌糊塗,但是手中的刀槍不是吃素的,契丹軍隊在公平對陣時根本不能與他們相比。
梁唐晉漢周這五個朝代中,軍力國力最為強盛的應該是河東李氏建立的後唐王朝,不說獨眼龍李克用的武勇,就是其後的莊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等都是難得的統帥之才,他們手下也雲集了五代時最優秀的一批軍人,而符存審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將領之一。很多人都注意到此人在後唐消滅後梁朱氏政權中所發揮的作用,其實他有一場非常經典的戰事卻很少有人了解。那就是面對來犯的契丹軍隊,後唐剛剛到手的幽州城岌岌可危時,符存審率軍馳援,大破契丹鐵騎的經典戰役。
這次出兵幽州,契丹人抓住了一個很好的時機,後唐軍隊的主力正在莊宗李存勖帶領下與後梁軍隊對峙,即將進入決定雙方命運的決戰。而以幽州城為核心的燕雲地區一直是令契丹垂涎三尺的寶地,此時幽州由河東第一名將周德威鎮守,但駐軍並不多,畢竟消滅後梁才是此時第一要務。得到幽州守軍的求援後,李存勖猶豫不決,甚至由放棄幽州、先發起對後梁的攻勢的念頭。但符存審力諫不可,請求自己率本部軍隊馳援,保證自己可以解幽州之圍。
後來符存審用勝利來證明了自己的決心和將才。他統帥的援軍以步兵為主,只有少量輕騎兵作為輔助,後唐的騎兵主力留給了主帥李存勖。但就是憑藉這些步兵,符存審在幽州城下列陣,將來犯的契丹騎兵打得落花流水。他的防禦陣型以長槍兵為主、陣前廣布鹿角拒馬,待到契丹騎兵逼近時,他用大型弩機直接發射長矛、再輔以弓弩,契丹前軍紛紛落馬,然後他點起煙火、擾亂敵軍視線,並讓戰馬驚慌不已。在頂住了契丹騎兵衝鋒、消化了對方衝擊勢能之後,後唐軍隊全軍突擊,以步兵主動攻擊騎兵。
這一勇敢的舉動大出契丹人意外,讓敵軍將領指揮失措,這一戰契丹陣亡騎兵一萬多人,而且以其皮室軍精銳為主,讓契丹將帥為之膽寒。勢力大損的契丹軍隊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回塞外。從此之後,契丹人在面對嚴陣以待的中原軍隊時,再不會主動去衝擊對方軍陣。從這場戰鬥的表現看,此時的中原軍隊在勇氣和武藝上都在契丹之上;而反觀初起時的契丹,在謀略和指揮上表現得都很拙劣,比起後來那個力壓北宋一百多年的大遼來,判若兩人。這說明中原王朝不能對抗胡人騎兵,或者說漢人在武勇上不及草原民族完全是個偽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