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一生屠敵超百萬,為何最出名的卻是趙括?看看白起怎麼說的

2020-12-14 Hei白歷史

在戰國時期,為了爭霸天下,各國之間戰火連綿,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誕生了一大批名將;但這些所謂的名將在「殺神」白起面前,都要略遜一籌,為何?因為這白起在世之時,正值秦國崛起之際,雖然秦國經過了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勵精圖治,但國力終究還是不如之後那般能以一敵六。

當時的趙國、魏國和楚國,實力不弱,尤其是趙國,在經過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治理下,國力僅遜秦國一籌而已,國內更有一批戰功赫赫的名將。而魏國雖然已經雄風不在,但底子還在,也不是能隨意欺辱的。最後就是楚國,不論楚國君王如何,但地盤大、人口多就是王道,不論何時,楚國都不是能隨意欺辱的。

而秦國想要擴張,必然繞不開趙國、魏國和楚國,就算是韓國,雖然弱小,但韓國弓弩甲天下,加上有其他諸侯援助,所以秦國想要擴張,也是很困難。而就在這時候,魏冉和白起這對好搭檔出現了,魏冉不僅是秦昭襄王的舅舅,而且還是扶持秦昭襄王上位的功臣,所以在秦昭襄王在位前期,朝政大權都是由魏冉掌控的。

魏冉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魏冉不僅自身才能了得,而且還頗能識人,白起就是被他提拔起來的,為什麼說白起就非要說魏冉呢?因為這和白起將來的悲劇結局有莫大的關係。白起得魏冉提拔後踏足軍界,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人生;白起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被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而當時秦國最強大的敵人——趙國、魏國和楚國,就是被白起削弱的。

這裡大概的說下白起一生的戰績,首先是公元前293年,白起率秦軍在伊闕同韓、魏、東周聯軍展開戰爭,此戰斬首韓魏聯軍24萬人,史稱「伊闕之戰」。公元前292年,白起發兵攻魏,一舉奪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公元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公元前286年,白起攻打趙國,奪取光狼城。

公元前281年,白起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水以北土地給秦求和。公元前280年,白起再次伐楚,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而後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自斷後援,分三路快速突進楚境,直圍楚國的都城郢都。之後爆發了「鄢郢之戰」,白起攻破楚國都城郢、別都鄢,焚毀楚國的宗廟和夷陵,重創楚軍,淹殺楚國鄢城百姓數十萬。

公元前273年,白起、魏冉率秦軍在韓國華陽一帶同魏國、趙國的軍隊發生戰爭。魏趙兩國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魏國大片城池,此戰共斬首魏趙聯軍15萬,史稱「華陽之戰」。公元前264年,白起率秦軍攻佔韓國陘城等9座城邑,此戰斬首韓軍5萬人,史稱「陘城之戰」。公元前263年,白起伐韓,攻佔韓國野王。

因為韓國的野王被秦國攻佔,導致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截斷;韓桓惠王十分驚恐,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以求秦國息兵。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國接受上黨,引起秦國的不滿,秦國決定出兵攻趙,因此,「長平之戰」爆發。

起初長平之戰的對手是秦國左庶長王齕和趙國上卿廉頗,但廉頗面對王齕的進攻那是節節敗退,無奈之下只得採取守勢;但趙國的國力耗不起啊,加上趙國自身昏招頻出,以至於其他諸侯都選擇觀望,沒有援助趙國。趙孝成王越來越心急,最終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從未上過戰場的趙括換掉了廉頗,而秦國卻用白起換掉了王齕。

可能趙孝成王是希望趙括能重現他父親趙奢的榮光,但,誰都不知道秦國已經秘密換將,如果秦軍統帥還是王齕,或許趙括還有機會,但是面對白起這麼一尊天才名將,趙括真的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趙括敗了,連帶著趙國的降卒也被白起盡數坑殺,此戰,白起總計滅掉趙國四十五萬將士,趙國自此一蹶不振,而趙括,也成了一個笑話,還衍生出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白起擔任秦國主將三十餘年,攻城七十餘座,滅敵超過百萬,倒在白起屠刀下的名將也是有不少,但最出名的卻是初出茅廬的趙括;或許現在很多人都嘲笑趙括知兵法卻不懂兵,但真的是這樣嗎?看看白起是怎麼說的,白起對長平之戰的評價是:「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可見,白起打得也不容易,如果趙括真的無能的話,那白起應該是零戰損,或者以極低傷亡取勝才對,可見,白起內心對趙括的評價應該是極高的。

相關焦點

  • 白起的功勞那麼大為何昭襄王還會殺他,殺神白起的一生從超神到隕落
    ——《過白起墓》唐.曹鄴 現在說起白起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王者榮耀裡的那個坦克,但是歷史上的白起可不是王者峽谷裡那個拿著大鐮刀的大風車。 白起出生不詳,秦國白氏,名起,陝西人,戰國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兵家「代表人物。
  • 白起真的懼怕廉頗?為何等到趙括換下了廉頗,白起才參加長平之戰
    在白起擊敗趙括圍住邯鄲以後,我們會發現,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聯合楚國、魏國的兵馬擊退了秦軍。如果他再準備充分一點,或許就能聯絡上六國大軍,到時候秦國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01不到關鍵時刻,白起是不能露面的。
  • 白起一生中遇到第一狠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那''紙上談兵''的趙括
    白起,被稱為戰國四傑之一,有殺神之稱,若我們從史書上統計,戰國時有多達百萬以上的人直接死於他手中。大部分人被他所指揮的秦軍擊斃。尤其在長平一戰中,白起更是令人坑殺趙國的四十萬降卒,這回是連刀也不用,直接上鋤頭。因此說他是戰國四將之首,也是實至名歸。
  • 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不懂兵法?那為何白起與之較量還損失巨大?
    趙括被視為無能的將領,主要原因就在於古代文人的專業知識較為有限。圖片:趙括帶兵劇照3、趙括的情況趙括時代的趙國,遭遇到秦國的進攻,而攻打趙國的秦軍將領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白起,白起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別號:人屠。
  • 白起:一生戰無不勝,最後卻落得一個被賜死的結局
    最出名的戰國四大名將包括廉頗,李牧,王翦,以及戰神白起。作為居於四大名將之首的將軍,白起的戰績無人可及,甚至還有"人屠"的稱謂。白起的出仕白起名為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白郿邑人。 作為出名的軍事家,他也是戰國"兵家"重要代表人物。戰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逐漸強盛。
  • 「戰神」白起究竟是不是狼孩,這一生英雄歸於何處
    英雄莫問出處,白起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到底是什麼奠定了白起「殺神」的地位。首先當然是長平之戰奠定了白起戰神的地位,河內之戰,南郡之戰,伊闕之戰。白起一生從無敗績,是當之無愧的全勝將軍。下面來說說長平之戰的具體情況吧!在長平之戰,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紙上談兵」。
  • 「紙上談兵」的趙括,為何有機會和戰神白起單挑?答:因為3個人
    大多數的人,可能對於春秋戰國的歷史不甚了解,但是大家對於「紙上談兵」的趙括,估計又都有所耳聞。現在我們也經常會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嘴炮天下無敵,行動綿軟無力」之人,但是大家考慮過一個問題嗎?趙括如果真的只是「紙上談兵」,那麼趙國的君主為何會讓他和戰神白起去單挑呢?而且當時的「長平之戰」還關乎著國運。
  • 「兵仙」韓信為何看不起「殺神」白起?你看韓信怎麼評價白起的
    今天我們便來聊聊「兵仙」韓信和「殺神」白起。韓信,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早年因家庭貧苦常寄人籬下,後來受蕭何舉薦成為劉邦手下的大將軍,從此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韓信精通兵法,是一名難得的戰術家,他曾為後人留下暗渡陳倉、背水為營等戰術典故。韓信非常擅長於點兵用將,他親自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等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 長平之戰中,秦國為何一開始讓王齕指揮,而不是白起呢?
    由此,在長平之戰,秦軍一開始的主將,不是白起,而是王齕。也即等到長平之戰的後期,秦國才派遣白起來指揮秦軍。那麼,問題來了,長平之戰中,秦國為何一開始讓王齕指揮,而不是白起呢?一首先,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 白起遇到最強的對手是誰?難以置信,是這位無能鼠輩!
    戰神白起是秦國名將,他一生經歷了無數場戰爭,其中最著名的一場就是長平之戰,打敗了趙國45萬大軍,活埋了40萬趙國軍隊。白起一生遇到了許多對手,其中不乏一些名將。那麼白起遇到最強的對手是誰?難以置信,是這位無能鼠輩!在白起所有的對手中,讓秦軍損失最大的就是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 殺神白起殺了一百多萬人,滅掉了戰國時期的一半軍隊
    秦國名將白起以殺神人屠為名,那麼他為何會有此稱號?據說他以一己之力就滅掉戰國一半軍隊,在引雀之戰中斬首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在華陽擊殺趙魏聯軍二十萬,公處三次使楚國只剩下十萬餘人,最出名的應該是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四十萬趙軍,也因此被稱為人屠。那麼白起是如何坑殺的四十萬趙軍?
  • 武安君白起被賜死,如果白起不死,六國是否會更早統一
    武安君白起的中道崩殂究竟是必然還是冤情出身於戰國亂世的白起,可謂是一身戰績流傳千古。白起從任職左庶長攻打韓國新城的第一戰,就註定了他一生的輝煌,在秦昭襄王的時代,他就是無敵的存在;在整個戰國時期也是戰神的代名詞。
  • 秦國大將白起史稱「殺神」,巔峰時期到底有多瘋狂?
    白起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首,是秦國的軍事家最厲害的戰神,他徵戰一生打了很多仗從無敗績,他徵伐戰場殺害了很多人,他讓當時的其他國的士兵將領,只要聽到他的名字都聞風喪膽無心戀戰,因此那時的人們稱白起為「殺神」。我們只聽他的稱號就能感受到那時的白起有多厲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白起巔峰時期有多狂吧?
  • 長平之戰,白起為何能坑殺40萬趙軍?坑殺遺址被發現,真相終曝光
    長平之戰,整個戰國時代的巔峰之戰,這場大戰參戰人數近百萬,以白起坑殺四十萬的趙國俘虜而結束,一場大戰參戰人數之多足以令人震驚,裡面有各國之間的利害關係,軍事上亦波譎雲詭,但這場戰役之所以如此耳熟能詳,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慘烈程度超乎想像,秦國雖是戰勝國死傷已有二十餘萬,而被秦軍俘虜的四十萬趙國降卒被全部坑殺,趙國以及其他諸國都隱匿於恐怖氛圍之中
  • 白起坑死40萬趙兵,這些人為何不反抗?《史記》8字還原真相
    長平一戰讓人們記住了趙括與白起2位大將的名字,不過趙括成了「紙上談兵」的反面教材,白起卻成為了嗜殺成性的「戰神」。客觀來說,趙國的慘敗與趙括這個大將能力有限脫不了關係,畢竟造成45萬人沒飯吃又沒水喝的局面來源於他的錯誤指揮。公元前260年,白起故意示弱把趙括引到了埋伏圈,隨後派出3萬人斷了趙括的歸路與補給線。
  • 王者榮耀坦克「白色死神」—白起的人屠一生
    上期給大家講解了傳奇人物鬼谷子的一生,這一期給大家帶來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色死神—白起的傳奇人生。伊闕之戰中大敗韓魏聯軍,擊殺敵人24萬餘人,徹底清除了秦國向東擴張的障礙,大敗出國軍隊,甚至攻打進楚國都城,比楚國遷都,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在與趙軍決勝之戰中,於長平大敗趙軍,活埋敵軍40餘萬人,梁啓超曾經統計,戰國時期戰死的士兵共計200餘萬,而死於白起手中的就有100萬人,因此,人們又將白起稱為「殺神」「人屠」,更為傳奇的是,白起在其一生經歷大小戰役70餘場
  • 長平之戰,秦王最開始沒用白起,而最後又換白起,是有政治原因的
    在這場戰爭中,為什麼秦王最開始沒有用白起,最後又換白起來,這裡面肯定有政治原因。第一,戰爭局勢的發展大大超過了秦王的預料。第二,這時候秦王對白起肯定有猜忌,白起這時已經到達封無可封的位置了,繼續建功會功高蓋主,這點與後來局勢的變化有相當大的關係。
  • 殲滅戰人屠大師——武安君白起,殺神的名頭白白背了幾千年
    前段時間研究了孫皓暉老師的《大秦帝國》成功地被三個人吸粉,一個是跛子張儀,一個是武安君白起,最後一個是滅六國的王翦。實際上心裏面最喜歡的還是武安君白起,雖然他的身上背著殺神的名頭,還有人屠的稱號,不過我研究了很久,覺得無端的將他定義為一個殺人狂魔似乎不是那麼準確。
  • 戰國名將白起的一生
    白起秦昭王是個野心家,他有雄心壯志,他渴望稱霸天下,渴望成為最強者,所以他用人不看出身。白起的出現,也剛好滿足了他的野心。要說白起,不得不提及他的代表作:長平之戰。在這場白起指揮的戰役中,秦軍俘虜敵軍四十五萬,但是這四十五萬降兵最後只有240個小孩被秦軍送回了趙國,才活了下來,據不完全統計,白起殺害的人大概有100萬人之多。白起的「人屠」之名,也因此而來。
  • 白起是常勝將軍,為何秦王經常撤換他,改用屢戰屢敗的王齕
    白起幾乎是百戰百勝的將軍,而王齕在率領秦國軍隊打仗的時候,卻經常打敗仗。可是,秦昭襄王在派秦軍打仗的時候,卻總是派王齕。常常是王齕打不贏了,才換上白起。秦昭襄王為何有這樣奇怪的安排呢?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安排白起帶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