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除不良信息剷除網絡暴力 未成年網民需長期守護

2020-12-12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未成年人仍面臨不良信息侵擾、網絡暴力傷害等諸多風險。

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CNNIC(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46%的未成年網民曾遭遇各類不良信息,炫富類信息佔比最高,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消極思想的佔比緊隨其後;未成年網民在網上遭到諷刺或謾罵的比例為42.3%;自己或親友在網上遭到惡意騷擾的比例為22.1%。

CNNIC分析師郭悅說:「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有很大負面影響,暴力和色情信息還可能成為誘發犯罪的重要因素。實施言語攻擊等網絡暴力是社會暴力在網絡的延伸,價值觀正處於形成階段的未成年人,對網絡暴力的抵禦能力低,更應受到重視。」

2019年,我國相關部門聯合集中治理未成年人網絡不良信息,查處「互動作業」等10餘個違法違規產品,清理下架200餘款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應用。「護苗」行動發現並清理了包括「邪典」動漫、兒童色情視頻和其他侵害未成年人的短視頻、網路遊戲、網絡文學、網絡漫畫等一大批網絡有害信息。

郭悅說:「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防範意識弱,有時遭遇不法侵害卻未能感知。」

僅靠家長的防護不能給未成年人安全潔淨的網絡環境,立法保護是各國普遍採用的首要治理方式。

今年3月1日施行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專款專項要求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和內容服務平臺,應採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獲得違法和不良信息。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定》不僅解決了此前我國網絡生態治理無法可依的問題,更給了未成年人免受網絡亂象侵襲的護身符,對構建完整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法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強調,未成年人保護需要長期引導和政策守護,需要構建全網統一標準的未成年人「內容池」。

相關焦點

  • 色情、暴力狂打擦邊球,網絡上青少年模式成擺設?微信來插一腳!
    現在很多網站或者是短視頻平臺雖然對於用戶發布的內容有嚴格的審核機制,但偏偏有一些用戶會通過各種「隱藏」的方式傳播帶有色情、暴力內容的視頻及信息,甚至有的乾脆直接發布了涉黃涉賭的不良信息。對於成年人而言,這些網絡信息是可以一帶而過的。
  • 中國網民「新勢力」崛起
    與現實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後浪」奔湧相映生輝的是,網絡虛擬空間裡,有網絡時代「原住民」之稱的廣大未成年人正在崛起為中國網民「新勢力」。  根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城鄉未成年人網絡普及率分別為93.9%和90.3%。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網民「新勢力」崛起
    與現實生活中,我們感受到的「後浪」奔湧相映生輝的是,網絡虛擬空間裡,有網絡時代「原住民」之稱的廣大未成年人正在崛起為中國網民「新勢力」。根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城鄉未成年人網絡普及率分別為93.9%和90.3%。
  • 日本摔跤手木村花去世,生前遭網民謾罵。網絡暴力毀了多少人?
    她參加了《雙層公寓》最新一集東京篇錄製,但受到新館肺炎的影響該節目暫停拍攝,她長期受到網友言語霸凌,也有不少網友攻擊她為「醜女」。據外界猜測其死因很大程度上與網絡霸凌有密切聯繫。今日凌晨她發布了帶有傷痕累累照片的推文與大家告別,疑似自殺!網絡暴力猶如無聲的殺手,在我們的生活中蔓延開來。
  • 未成年網民1.75億 網上學習多於玩遊戲
    5月13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
  • 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專家:需各方力量打造協同共治全格局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會長劉俊彥認為,由於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髮育不成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易於沉迷網遊,需要全社會綜合施策,進一步加大對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現象的研究和治理力度。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其中19歲以下網民超過兩億,青少年已經是我國網際網路最主要的使用人群。
  • 如何舉報違法和不良信息,這些平臺收藏起來
    衣食住行,信息交流,網際網路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深度融合。遇到電信詐騙怎麼辦?看到不良信息要找誰?如何鑑別網絡謠言?中國網信網為您整理網信領域舉報投訴實用貼,助您安心上網不用愁!中央網信辦(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http://www.12377.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受理、協助處置網民對危害國家安全、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損害他人名譽隱私等涉及網絡生態的各類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舉報
  • 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其中多半都沉迷於網路遊戲!
    隨著全國網絡的飛速發展,網民的群體也在不斷的變化,可以說,真的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也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出行,足不出戶就可以網上買菜,因此,網民年齡大的到爺爺奶奶,但最小的也就是小學生,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分,所以,他們通常上網就是玩遊戲。
  • 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召開 多益網絡虛擬偶像...
    廣東省委網信辦副主任許華致辭中表示,舉辦「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是貫徹落實關於「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貫徹落實中央網信辦和省委網信辦「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的具體實踐。
  • 青少年網民,如何避免成為「噴子」「鍵盤俠」?
    半月談記者 謝建雯 「祖安文化」、暗黑畫風、飯圈互撕、網暴人肉……青少年網民涉世未深,卻較早地面對網絡社會的種種陰暗面,有的甚至被深度捲入網絡漩渦,深受其害。「過去只針對媒體人有媒介素養要求,但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作為信息生產者、傳播者和消費者,普通公民也應具備這一素養。」謝明輝說。 不過,當前社會對媒介素養教育重視程度相對不足,義務教育階段的媒介素養教育不完善,未成年人網絡操作技能、網絡防沉迷知識、網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培養缺失。調查顯示,未成年網民中學習過以上知識技能的比例均未達到60%。
  • 對網絡暴力黑產化理當零容忍
    比如說,人們在享受便捷的網絡購物和社交時,很多時候也會接受到影響生活安寧的騷擾簡訊、騷擾電話、不良信息等。更可怕的是,一些網絡暴力形成了黑色產業鏈條,嚴重威脅公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對此,理當以零容忍態勢嚴肅查處,讓人們享受清淨的網絡環境。
  • B站「未成年」UP主跳宅舞,評論區卻被大規模另類「網絡暴力」
    近期土豆君就刷到一則非常有意思的視頻,標題叫做「【書記舞】論初中生有多呆」,懷著對「書記舞」的好奇點進去看了看,是一名未成年,類似「初中生」模樣的UP主跳「書記舞」。講真這類視頻其實見多不怪,越來越多「未成年」群體早已加入了UP主的行列,只要在網際網路上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就沒問題。
  • 全掃辦查辦網民「JM」製作販賣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漫畫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近期,網民反映淫穢漫畫作者「JM」,通過網際網路涉嫌非法銷售淫穢色情、血腥暴力漫畫《戰爭即和平》《帝國社會》。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接到舉報線索後,第一時間部署遼寧省「掃黃打非」部門進行核查偵辦。目前,蔣某某(「JM」為其化名)因涉嫌製作淫穢物品牟利罪被瀋陽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 《網路遊戲適齡提示》發布 未成年人保護需全社會共建
    冠軍媽媽鄧亞萍在12月16日舉辦的2020遊戲產業年會未成年人守護分論壇上分享了她的家庭教育理念。 會上,備受關注的《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正式發布,這也標誌著國內遊戲平臺的未保「硬管控」進一步升級,遊戲行業的標準化管理也進一步走向成熟。
  • 「網絡是把雙刃劍」,裡面的不良內容防不勝防,請家長保護好孩子
    網絡中那些危害危害青少年成長的內容黃色內容網絡中那些傳播的淫穢信息就是「黃色內容」。常言道:「萬惡淫為首」,很多不良的情緒和習慣,都是從各種不堪的黃色內容中引發出來的。紅色內容網絡上那些「暴力和血腥」的畫面稱為「紅色」內容,這些負面的內容,對年幼的孩子影響很大。
  • 應對網絡語言暴力出新招:芬蘭科技公司推出「禮貌體」字體庫
    日前,芬蘭一家名為tietoEVRY的科技公司(tieto,芬蘭語,意為知識)發布了一款遏制網絡語言暴力的工具:「禮貌體」字體。 網絡欺凌已經發展到流行病的程度。根據聯合國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兒童表示曾在網上受過欺負。tietoEVRY則指出,超過35%的網絡欺凌受害者因此感到焦慮,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因為這種擔憂而失眠。 已故韓國女星崔雪莉便是網絡暴力言論的受害者。
  • Soul APP打造嚴密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剷除網絡詐騙滋生溫床
    作為一種長期存在於社會中的犯罪活動,詐騙犯罪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隨著網際網路飛速發展,近年,詐騙活動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便利更日益趨於隱蔽化和多樣化,威脅廣大網際網路用戶的信息和財產安全。其中,網絡社交平臺因其即時交互的特點,成為詐騙活動的高風險領域。
  • 網絡直播平臺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學者呼籲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
    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1.75億,未成年網民數量還將持續增長,專家學者認為,應建立精準有效的未成年人身份年齡認證系統,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算法加強手機直播App不良內容監管,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男子轉發確診女子身份信息,被警方行政處罰
    成都24歲男子轉發確診女子身份信息,被警方行政處罰網絡暴力不同於現實生活中拳腳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為,是一種在網際網路空間中借用文字、語言、圖片等形式對他人進行的傷害和污衊,甚至可能會延伸到線下,對當事人的現實生活也產生不良影響。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上網課貪玩怎麼辦?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 兩會@...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網際網路對於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