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名字就想玩!哪些外國遊戲名翻譯得逼格滿滿

2021-01-07 遊戲小賣部

  一個好的遊戲名,往往能給遊戲加上不少印象分。許多國外開發的遊戲,直譯過來就很恰當,像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穿越火線(Cross Fire)、地下城與勇士(Dungeon and Fighter)等等,都是英文名直譯過來的。

  但是也有一些遊戲,直譯出來的名字要麼太俗,要麼很累贅。這時候就需要發揮翻譯們的智慧了。有許多遊戲名都翻譯得非常高大上,給遊戲加了很多印象分,玩家接受程度也非常高。一起來看看吧!

  《守望先鋒》

  原作名《Overwatch》

  overwatch:看守,掩護射擊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譯過來,少了很多味道。而臺服翻譯成「鬥陣特攻」,有點過於普通。但是「守望先鋒」就不同了,這名字第一次聽到就覺得:不管這是個啥,肯定不會差!

  守+望,兩個動詞基本上把遊戲內容高度概括了,而「先鋒」,一聽就知道是要衝鋒陷陣的。對於一款多人配合的射擊遊戲來說,這名字結合了遊戲內容,跟英文原版的意思也很貼合,而且說起來也很順溜,不拗口,翻譯者是下了功夫的!

  《我的世界》

  原作名《Minecraft》

  mine:我的;礦井,礦;開採

  craft:手藝;;船;手工製作

  所以,Minecraft 就是挖礦手藝?開採技術?我的手藝?顯然有點失了逼格。

  作為一款挖挖挖、造造造、毀毀毀,充滿了童趣創意和個性的沙盒遊戲,這樣的翻譯實在表現不了這遊戲的特色。

  不知道哪個有才的翻譯,想出了「我的世界」這樣一個名字,跟遊戲主題微妙地結合到了一塊,又簡單好記。可以說,這翻譯既標準,又經典,接觸了遊戲之後就更加覺得這名字取得精妙了。

  《無主之地》

  原作名《Borderlands》

  Border:邊界

  land:土地

  無主之地,乍一聽有沒有嗅到一絲危險的氣味?

  沒有人管轄的地方,也就意味著危機四伏,必定是充滿刺激和冒險的。而遊戲確實是這樣,這是一款射擊遊戲,故事發生在一顆未知行星,這裡沒有任何法律和秩序,但是有很多危險的外星生物,你們必須依靠頑強的信念尋求生存。

  結合遊戲內容,如果翻譯成「邊境之地」或「邊界土地」,就生硬了許多。而且,無主之地還透露出一種荒涼的味道,與故事發生的地點——未知行星十分契合。

  《暗黑破壞神》

  原作名《Diablo》

  diablo:惡魔,恐懼,源於西班牙語

  實際上,這遊戲最開始是被翻譯成「恐懼」。也有許多玩家直接音譯為「大菠蘿」「diao爆了」……

  而暗黑破壞神,不管是「暗黑」、「破壞」還是「神」,都跟遊戲原作名扯不上什麼直接聯繫,倒是跟遊戲畫風、內容十分貼合。至於這個有點中二的名字是怎麼突然出現的,還要追溯到在這之前的同名漫畫。那時候翻譯這漫畫的是位臺灣朋友,思維比較發散,腦洞也比較大,所以想出了這樣一個生造的名字。

  也由於這個原因,暗黑破壞神這名字就這樣沿用了下來,後來玩家們也漸漸覺得這名字非常威武霸氣,所以最後來就沒有「恐懼」、「惡魔」什麼事了。

  《古墓麗影》

  原作名《Tomb Raider》

  tomb:墳墓,墓穴

  raider:襲擊者,侵入者

  比較一下「古墓入侵」和「古墓麗影」就能發現,第一個翻譯雖然非常符合原意,但是跟「古墓麗影」比起來就遜色多了。因為這遊戲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主角,單從「麗」字就能讓玩家浮想聯翩了。而「影」則突出了古墓裡神秘、陰暗的環境。

  古墓麗影,這遊戲名字就和內容一樣經典,這種情況在遊戲界是很少見的。兩個字,就讓這遊戲多了一層神秘和美感。

  《鬼泣》

  原作名《Devil May Cry》

  devil:魔鬼

  魔鬼也會哭?惡魔哀嚎?魔鬼在五月份哭?(這樣翻譯的一定是英語十級的大神)

  雖然這遊戲畫面有一股歐洲哥特風(帶點陰森、詭異),但是無疑上面的翻譯都會讓這遊戲的感覺大打折扣,讓玩家沒有下手的欲望。而「鬼泣」二字,恰到好處又不過分,不得不說這名字翻譯得很有哥特感!

  《求生之路》

  原作名《Left 4 Dead》

  生死四人組?剩下四個人?左邊4個人死了?……

  一個單詞難倒英雄漢,這個遊戲名的難點在於中間的數字4。因為遊戲有4種角色可以選擇,而4的英語發音和for諧音,所以怎樣理解這個4的意思就很重要了。

  在這裡,譯者另闢蹊徑,沒有從字面上死磕,而是用了「求生之路」這樣一個夾雜著絕望和希望的名字,遊戲格調和內涵忽然就上升了。

相關焦點

  • 逼格滿滿!十大遊戲名字神翻譯
    一個好的遊戲名,往往能給遊戲加上不少印象分。許多國外開發的遊戲,直譯過來就很恰當,像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穿越火線(Cross Fire)、地下城與勇士(Dungeon and Fighter)等等,都是英文名直譯過來的。但是也有一些遊戲,直譯出來的名字要麼太俗,要麼很累贅。
  • 遊戲譯名有多重要?臺服的遊戲名總會鬧笑話,暴雪國服翻譯逼格高
    不過,說起遊戲譯名,其實還鬧過不少笑話,其中特別是中國臺灣地區在翻譯遊戲名稱的時候,最喜歡腦洞大開,甚至會把遊戲名翻譯得不像本來的遊戲。還有像是大家熟悉的賽車遊戲《need for speed》,直譯過來是"速度的需要",就會顯得比較迷惑,這在語法上不符合國人的習慣,所以《極品飛車》這個名字就誕生了,但是臺服卻翻譯成《極速快感》,這樣的翻譯很容易會讓思想不純潔的人產生偏差。
  • 當年我們玩到過的經典街機遊戲中,哪些遊戲的名字翻譯得最準確?
    我們玩到的街機遊戲,在很多地區的翻譯都是不同的,《拳皇》在香港被稱為格鬥之王,原名:The King of Fighters,如果是直譯的話,就是格鬥之王,但是《拳皇》這個稱呼似乎就更加的霸氣了;另外《街頭霸王》的原名:Street Fighter,而這個直譯的話就是街頭格鬥家,在臺灣地區一直稱呼為《快打旋風》,不過我們習慣了街頭霸王就會覺得這是最好聽的。
  • 如何把外國好的創意文案翻譯過來?
    而很多外國的創意文案在翻譯過來成為中文後,可能效果會大打折扣,畢竟語言環境不一樣,受眾的喜好和理解不一樣,在翻譯文案的時候就特別考慮文案師的功底了,下面我們看看大神們翻譯出來的神翻譯文案合集:一、文案篇1、Bigger than bigger(蘋果6)專業級翻譯文案:比更大還更大/豈止於大吐槽版翻譯文案:比逼格還逼格/豈止於大,還長
  • 踢牙老奶奶 盤點臺灣雷人的遊戲名翻譯
    踢牙老奶奶 盤點臺灣雷人的遊戲名翻譯 新遊戲 17173 ▪ 2014-11-12 14:11:13
  • 這個翻譯我給滿分!10大神譯名遊戲作品
    這時候就需要發揮翻譯們的智慧了。有許多遊戲名都翻譯得非常高大上,給遊戲加了很多印象分,玩家接受程度也非常高,一起來看看吧。實際上,遊戲模式包含了人質救援、刺殺等等內容,而「反恐」正好給了玩家這樣的想像空間,比單純地翻譯成反擊、反抗要形象得多。而且還加了「精英」二字,玩家們是絕對不會對這種潛在的褒獎產生反感的。
  • PS4裝機必備遊戲,提升你遊戲界逼格的時候到了!
    隨著遊戲玩家的個性化,擅長類型的細分,主機上存在的遊戲就可以讓大部分人一眼看出你的真偽高玩。裝上小編推薦的遊戲,混亂視覺,讓逼格可以再暗流湧動中悄然迸發。最後的生還者:作為線性遊戲的集大成者,和別人談論起它的時候,不要說那些老生常談的末世風格,故事的好壞。
  • 王者:遊戲中哪些名字最惹人注意?最厲害是情侶名,然後是主播名
    大家都知道在遊戲中能給別人第一印象的絕對是遊戲名,因為在選完英雄後的十幾秒內你是沒事幹的,那麼能有什麼事情做呢,當然就是看遊戲名了,有人說遊戲名有什麼好看的呢,當然好看了,就連一個人生下來然後父母匆匆忙忙的給他取名字都能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名字,更別說是玩了這麼久遊戲的玩家們精心想出來的遊戲名了
  • 灣灣令人笑噴飯的遊戲名翻譯,肯定有你沒看過的!
    當遊戲公司在代理國外遊戲的時候,就免不了要對遊戲內容進行漢化,而作為一個遊戲的門面:遊戲名稱的翻譯自然是能否吸引玩家的重中之重。我的世界minecraft 我的世界灣灣譯名:當個創世神我是不是玩了一個修仙遊戲
  • 來細數那些逼格滿滿的反派假面騎士吧,龍騎莫名其妙被扇耳光
    大家好,要說假面騎士中,誰是最可愛的人,那必定是各主角假面騎士,還有他們的好幫手,然而要說哪些逼格滿滿的反派假面騎士,那就真是一言難盡,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逼格滿滿的反派假面騎士吧,廢話不多說,趕緊進入正題!
  • 那些好玩的中國(外國)人(品牌)的英文(中文)名
    後來我們聊天,她問我為什麼取這個名字,我說感覺這個名字很好記,外國人應該很容易記住。她一臉失望的表情,「這樣啊?我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很喜歡莎士比亞的那首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聽她這麼一說,突然覺得這個名字很浪漫了。我那時候剛到公司,還認不得所有同事。
  • 魔獸世界懷舊服:60年代,你覺得哪個裝備的名字,最有逼格?
    暴雪爸爸告訴我:名字越長,逼格越高寫在最前面,囧王者個人認為,關於逼格的問題,其實暴雪爸爸早就告訴我們了。那就是,名字越長,逼格越高。具體到裝備上來,當大家看到那種,「名字分為2段,中間有逗號的裝備」其逼格一般都不會太低。具體的,我們來看一看:先以橙色裝備為例。眾所周知在60年代,懷舊服中一共產出三件橙色裝備。
  • 我們仍記得那天所玩遊戲的名字,盤點那些耳熟能詳的遊戲別稱
    關於《鬼泣》的別稱很顯然就是上文所提到過的英文直譯別稱,據說一開始是有黑這款遊戲的人說的,隨後各位大佛和貼吧水怪也都感覺有點意思,這個花名也便留存了下來(網絡搜索的來源,有真的知道的佛可以在評論區科普一下)。甚至在此前《鬼泣5》剛出來大火的時候,某寶上的代購也把名字改成了惡魔五月哭來預防檢測(也有可能店家害怕真有沙雕買家按照這個名字來搜)。
  • 令人笑出腹肌的遊戲翻譯,能看懂內涵者,「我願稱你最強」
    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遊戲成為了人們減壓的一種方式。在娛樂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你玩的遊戲,它的名字還有著多種版本,其中不乏有些令人捧腹的搞笑翻譯。不管你玩的這個遊戲翻譯有多出色,但總有網友能讓人笑出腹肌的另闢途徑,紛紛發揮自己「英語十級」的強橫實力,下面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能讓人笑出腹肌的腦洞翻譯吧!《絕對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能讓人笑出腹肌的翻譯:玩家不曉得的打架操場。
  • 原來這些遊戲也是標題黨?論翻譯的重要性
    (這樣翻譯的一定是英語十級的大神)《鬼泣》是以義大利著名文學作品《神曲》為靈感而開發的經典動作遊戲,遊戲充滿了黑暗的哥德式風格,以華麗的戰鬥與豐富多彩的武器為主要特色,曾被業界譽為「動作遊戲NO.1」。雖然這遊戲畫面有一股歐洲哥特風(帶點陰森、詭異),但是無疑上面的翻譯都會讓這遊戲的感覺大打折扣,讓玩家沒有下手的欲望。而「鬼泣」二字,恰到好處又不過分,不得不說這名字翻譯得很有哥特感!
  • 外國小夥實測《GTA5》手機版,做得還挺像樣,渣機玩家的噩夢!
    GTA5手機版相信很多玩家都玩過幾款了,但最終還是不盡人意,其實吧這件事大家得看開一點,畢竟在官方沒有移植GTA5手遊之前,其餘打著GTA5為旗號的手遊都是非官方製作的,不過這些遊戲也算是某些作者的良苦用心吧,製作出來也不易,比如說前幾年的洛聖都犯罪,那不是反響很好嗎?
  • 滿滿的都是套路!
    為什麼霜之哀傷聽起來逼格很高 火之高興聽起來就特別蠢?
  • 老翻譯家的厲害之處,小時候這些動畫翻譯,和原版簡直兩個樣!
    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哆啦A夢》和《鐵甲小寶》等動漫或者特攝,大部分都是引進劇,進入國內的時候都經過了一次翻譯。因此我們童年接觸的這些作品,裡面的名詞和原版有可能出入很大,有的壓根和原版不是同一樣東西。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我們小時候的「童年好友」,都產出過哪些神奇的翻譯。
  • 兩岸四地外國專名翻譯異同趣談
    內地人看到「戴卓爾(香港),柴契爾(臺灣)」這個譯名,根本不會意識到這就是英國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的名字,不懂英語的人看到列根(香港)、雷根(臺灣)和裡根(大陸),也很難想到會是同一個人,即美國前總統RonaldReagan。其他中文譯名不同的外國名流還包括「貝克漢」和「貝克漢姆」,「齊祖」和「齊達內」等。
  •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川普叫川普,而不翻譯成其他漢字
    Jack和Rose是電影《坦克尼克號》的男女主,他們的名字翻譯過來就成了傑克和露絲。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Jack翻譯過來就是傑克,而不是「捷克」?Rose翻譯過來就是露絲,「肉絲」讀音更準,我就用「肉絲」不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