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經濟大省再現「拉閘限電」,到底發生了什麼?|新京智庫

2020-12-19 騰訊網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新京報智庫特約撰稿 熊志

這兩天,在一場寒潮後,國內一些地方因為電力供應壓力而採取限電措施,引發廣泛關注。

如浙江方面發通知要求,省級各有關單位辦公區域在氣溫達到3℃以下(含3℃)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

湖南方面日前同樣提到,「今冬明春電力供應存在較大缺口已成定局」,所以將採取錯峰、避峰、輪休、讓電、負控限電等措施,緩解電力緊缺的問題。其中長沙發改委日前發出有序用電倡議,要求全市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

在長沙,出現供電不足導致停電,因為沒有電梯,有的市民被迫爬30樓上班。

供需不匹配導致電力緊張是重要原因

3℃以下不能開空調、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將節能限電工作,細化到具體的空調溫度層面,在以往並不多見。

在長沙的倡議中,不僅要求工商企業要服從調度,還要求廣大居民積極配合,對超負荷用電的住戶實施短時間內限制供電。這些相當細化的措施,從側面反映出,今年年底的電力供應確實是出現了異常緊張的局面。

其實不只是浙江和湖南,像江西、內蒙古等地區,同樣出現了電力短缺的問題。那麼,為何會出現如此大面積的短缺現象?

電力供應緊張,首先往往和時節、天氣息息相關。

一般來說,一年之中的用電高峰往往集中在夏天和冬天。今年夏天,因為用電負荷突破電網極限,湖南就對部分工業用戶進行了有序用電的錯峰調節。今年冬天,普遍入冬早、降溫快,取暖需求增大,無疑會加劇用電緊張。

另一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普遍停工停產,等到下半年經濟復甦,尤其是年底,一些企業堆積了不少業績任務,年底衝量也會加大用電需求。比如發改委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社會11月份用電量同比增長9.4%,和經濟形勢的快速回暖形成了呼應。

當然,對這些地區來說,推出限電措施,一個更直接的因素是,目前國內的電力生產以煤電為主,但因為產業升級、生態環保以及化解過剩產能的因素,煤炭消費總量又有著嚴格的減量控制,煤炭行業也成為去產能的重要領域。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如2018年的《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就對各地的煤炭消費總量,設定了嚴格的減量指標,其中浙江到2020年消費總量要下降5%左右。

而今年印發的《關於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則提出,2020年底全國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

煤炭行業去產能,一批「散亂小」的煤礦關停,自然影響到了煤炭的供應,包括電煤。

此外,由於貿易環境變化,11月的煤炭進口出現了大幅下滑。同時,煤炭消費總量的控制,燃煤電廠的煤炭用量同樣會受到限制,不少落後的煤電機組近幾年都淘汰了。

國網湖南電力副總經理張孝軍近期稱,受各方面綜合影響,今冬湖南省現有電源裝機容量可能無法實現滿負荷發電。此外,11月30日,湖南全省電煤庫存同比下降18.5%,後期北方地區供煤緊張、春運運力受限,電煤儲運形勢不容樂觀。

和湖南一樣因為發電能力滯後,而面臨限電風險的還有江西和陝西省。

實際上對比煤炭產能、發電量和用電量的增長,可以發現它們的增速並不匹配。

比如今年11月份,全國生產原煤3.5億噸,同比增長1.5%,而火電發電量增長6.6%,兩項增速都要低於9.4%的用電量增長,供需不匹配導致電力緊張,也就不難理解。

「十三五」能源「雙控」壓力或許也是原因

在相關公布的通知中,還可以發現一個細節,例如某地涉及到空調溫度的相關限電措施,執行時限是本年度年底(12月31日),而非整個冬季。

這有可能是因為,今年是「十三五」的最後一年,按照規劃的控制目標,年底煤炭用量「餘額不足」,能源「雙控」面臨著年終大考的壓力。

前兩年,發改委會對各省(區、市)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並對外公布考核結果,近兩年來未見有公布。但「雙控」考核的壓力無疑還是存在的。

以浙江為例,在《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中就明確,到2020年,累計騰出用能空間600萬噸標準煤以上;完成「十三五」能源「雙控」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其中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

因此,「十三五」能源「雙控」的壓力,或許也是一些地方在年底限電的原因。

而且,能源「雙控」是為了推廣清潔能源,實現能源消費升級,但清潔能源的推廣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它有著技術門檻和成本限制。

比如日前舉行的湖南電力迎峰度冬動員暨防凍融冰視頻會議就提到,一方面是用電負荷的持續上漲,以長株潭地區為例,「十三五」期間用電負荷年均增速達10%以上,然而電源裝機容量幾乎不變;另一方面,在火電因為電煤供應缺口而受限的同時,太陽能、風電、水電等發電形式,又無法做到穩定持續供應,形成有效的補充。

《湖南日報》報導,為保證水電持續發電能力,湖南省最大水電運營企業五凌電力水位均需儘量實現高水位控制,日發電量一般需控制在0.75億千瓦時以下,而風電、光伏發電等不穩定,都難以支撐湖南電網長時間高負荷運行。

用電負荷持續上漲,然而火電產能沒有增量,清潔能源又無法跟上,這無疑也會影響到電力的穩定供應。

能源供應和需求存在巨大的空間錯位

當然,前面提到的這些背景,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適用,之所以是浙江、湖南等地,電力供應出現嚴重的緊缺,它們自身的電煤自給率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作為主要發電燃料的煤炭,產能高度集中在少數省份。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四個省區的原煤產量,佔全國的比例超過七成。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用電量向來是經濟運行的風向標。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包括湖南這樣的GDP十強大省,工業發達,用電量大,對電煤的需求量高。但它們並非重要的能源產地,本土並沒有多少煤炭資源可供開採,像湖南八成以上的電煤需要通過外運。

以煤炭為代表的能源供應,和能源需求存在著巨大的空間錯位。中國幾項大的戰略工程,如西電東送、北煤南運等,正是為了解決這種錯位問題。

但在電煤自主率較低的前提下,不管是從外地調電,還是調煤到本地發電,成本都不低。就前者而言,遠距離、大容量輸電對技術的要求較高,且中途還會有不小的損耗。至於長距離運煤,還容易受天氣影響,尤其是進入冬季的冰雪天氣。

而在煤炭去產能和消費總量控制的背景下,這些高度依靠「外煤」的省市,無疑面臨著更大的電煤供應壓力,傳導到下端的發電環節,自然也會影響電力的供應。

所以,綜合來看,部分地區出現缺電現象,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既有天氣變冷的自然因素,也有疫情之後企業年底滿工滿產趕單交貨的背景,當然,它也是產業轉型、能源領域消費升級壓力下,部分經濟大省電煤供應缺口的一種集中呈現。

對個人用戶的幹預作用有限

總體來說,推廣可替代的清潔能源,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是未來經濟轉型的大方向。

一些地區通過限電來「減煤」,緩解供電緊張,可能的確有突擊的成分在,但降低煤炭消費的路徑依賴,培養節能意識,確實要有細化到具體指標的決心。

當然也得看到,一方面,對用電的限制,更應該聚焦公共機構,對個人用戶的幹預作用畢竟有限。

另一方面,疫情以來,經濟好不容易回暖,要警惕指標層層拆解,壓力傳導到基層,簡單粗暴的拉閘限電,對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企業造成傷害。

□ 熊志 媒體人

編輯:柯銳 實習生:餘丹 校對:李立軍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相關焦點

  • 多個經濟大省再現「拉閘限電」,到底發生了什麼?
    推廣可替代的清潔能源,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是未來經濟轉型的大方向。▲ 圖源/新京報網用電量向來是經濟運行的風向標。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包括湖南這樣的GDP十強大省,工業發達,用電量大,對電煤的需求量高。但它們並非重要的能源產地,本土並沒有多少煤炭資源可供開採,像湖南八成以上的電煤需要通過外運。
  • 多個經濟大省「拉閘限電」衝上熱搜 能源供需空間錯位如何彌補?
    陸續發布的「有序用電」通知,讓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又重出江湖,頻上熱搜之後,引起了不少騷動。國家發改委17日回應稱,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為止電力供應保持平穩有序,居民生活用電未受影響。國家發改委已會同相關部門企業,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 湖南限電暴露大面積缺電隱患!如何告別「拉閘限電」
    在此背景下,湖南突如其來的限電引發了全國範圍的關注——18年來,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增長6倍有餘且仍在保持快速增長,「拉閘限電」的歷史卻為何重演?早在2002年,全國範圍內先後就有12個省區執行「拉閘限電」,彼時全國發電裝機不足3.6億千瓦;此後十餘年間,我國電力裝機容量迅速增長。中電聯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1億千瓦,已告別本世紀初工廠「開三停四」、用電高峰期「商場停電梯,路燈開一半」的電荒局面。
  • 不僅是缺煤,「拉閘限電」背後原因有這三個
    來源:選股寶APP傳統旺季&生產恢復是主因近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說法,電力緊張主要是因為:一、國內經濟的快速反彈,而四季度對許多企業來說是傳統的用電旺季,工業生產的快速恢復同時又拉動了電力需求的高速增長。二、極寒天氣增加了用電負荷。
  • 數讀|「拉閘限電」將持續多久?一圖解析中國電力供給全過程
    2020年12月以來,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多地電力供應出現短缺。隨後,煤炭、燃氣板塊應聲上漲。煤炭供應緊張、電力短缺持續等擔憂四起。對此,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日前表示,此次拉閘限電主要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以及低溫寒流疊加的影響,是局部現象,不會出現大範圍供電緊張。
  • 多地拉閘限電,農民工返鄉或加速,沒電還怎麼打工,農民:不來了
    一早就看到多地拉閘限電的消息,一些地方的工廠都上1休4了。看到這樣的消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相比於農民工自然返鄉,拉閘限電可能應該新一輪的農民工返鄉,沒電還怎麼打工。今年確實比較難吧,還好這一年再有半個月就要過去了。
  •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呼籲民眾不使用電烤爐等電器!
    記者席菁華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12月14日,湖南省長沙市發改委官網消息顯示,湖南省發改委要求,12月8日起,全省啟動限電措施。「拉閘限電」與氣溫突降、居民取暖用電高峰來臨,用電量突增有關。近期,中國多地氣溫呈「斷崖式」下跌態勢,雨雪冰凍天氣來襲,使得網架薄弱區域存在突發短時停限電風險,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壓力較大。
  • 有人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南方多地拉閘限電?發改委...
    圖:圖蟲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對於「拉閘限電」,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理由。浙江近日,浙江義烏有市民稱,義烏城區的路燈在晚上都會關閉。
  • 2020年尾的魔幻現實:拉閘限電與出口繁榮
    這不是一個片區,而是涉及多個省市,究竟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電力供求失衡呢?2近期,中國與澳大利亞的政府關係將至冰點。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拉閘限電」是由於不進口澳大利亞煤炭所帶來的後果。果真如此嗎?事實上,我國是一個「多煤、缺油、少氣」的國家。因此,煤炭在中國並不缺,是消費大國,同樣是產煤大國,不依賴進口。
  • 廣東電網:今冬明春廣東不會拉閘限電
    新華社廣州12月21日電(記者吳濤)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21日宣布,雖然今年四季度以來用電負荷多次創同期歷史新高,但今冬明春電力供應有保證,不會拉閘限電。 隨著社會經濟復甦,廣東全社會用電量和電力負荷高位運行。
  • 落實「碳排放」承諾,是部分地區「拉閘限電」根源,其他都是扯!
    工廠限電,涉及企業生存;居民限電更可謂「雪上加霜」。原因究竟是什麼,到目前為止,仍眾說紛紜。有天氣寒冷,居民用電量驟增說。這一說法來自各個地方,可信程度各有判斷。天氣嚴寒並非今年如此,為何今年用電就驟增了?
  • 為何多地突然下「最嚴限電令」?背後原因是什麼?
    這兩天,「限電」這個詞,一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棉花帶動棉紗上漲風潮還未過去,棉紡行業上下遊企業又將面臨因限電而限產停產的風波中。進入年底,東部沿海多個省市再次出現供電緊張,導致拉閘限電。如果年末有更多的地區限電或停限產,或將引發新一輪供需失衡,繼而引發漲價潮。
  • 智通港股解盤(12.18)|「拉閘限電」之下煤炭異軍突起
    新能源汽車對鋰的需求大增,冬季氣溫驟降,多家鋰企下調產量預期。而下遊需求持續火爆,導致廠家庫存幾乎清零,訂單「一票難求」。龍頭贛鋒鋰業(01772)受益最大,今天漲幅兇猛。其它強勢品種就是搭上黃金概念的紫金礦業(02899),今天放量順利破頂,中線的震蕩上升格局已現。彈性更大的招金礦業(01818),位置低是其最大優勢。
  • 多地限電,透露了哪些不為人知的信息?
    多地傳出了限電的新聞——我們感興趣的,不僅有多少地方停了電,更是在這個沒有電流的冬季,我們是否觸摸到了全球鈔票的真正流向。與澳煤無關拉閘限電,已經很多年沒有聽到了。但在2020年底,多地突然傳出拉閘限電的消息。
  • 浙江等地拉閘限電,工廠暫時停工?多地發文做安排
    本報記者楊仕省 北京報導「拉閘限電」、「錯峰生產」,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限電再次來襲。其中,部分地方明確會「拉閘限電」,並對企業生產作出要求。與此同時,有網友曝也接到各相關部門的通知,要求限電,或者「開一停三」,停限產等。據長沙市發改委煤電油氣處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湖南全省電力供應較緊張,「我們實行有序用電,主要是保居民用電」。
  • 南方多地限電,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大規模限電給所涉省市帶來了什麼影響? 據湖南省長沙市一名工業園區員工描述,園區在12月15日停了一整天電,16日開始限電。另一位家住湖南婁底的市民稱,居委會在業主群裡轉發了國網湖南電力公司的簡訊,稱婁底市電力缺口達20%,部分變壓器已嚴重超載運行,建議居民主動節約用電。
  • 湖南限電暴露大面積缺電隱患
    早在2002年,全國範圍內先後就有12個省區執行「拉閘限電」,彼時全國發電裝機不足3.6億千瓦;此後十餘年間,我國電力裝機容量迅速增長。中電聯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1億千瓦,已告別本世紀初工廠「開三停四」、用電高峰期「商場停電梯,路燈開一半」的電荒局面。
  • 華創證券:限電怎麼回事?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摘要 【華創證券:限電怎麼回事?對經濟有什麼影響?】2-3個月限電對工業品價格的影響可能比對工業增加值的影響更大。若後續限電向全國蔓延,化工、有色、黑色品種可能面臨上漲壓力。
  • 「拉閘」限電是因為什麼?——THE DAILY BULLET全球宏觀數據圖集
    The Daily Bullet是一份圖形化的時事通訊,專為專注於全球市場和經濟形勢的專業人士提供簡短、準確、全面的每日概覽。中國1、國內多省開啟「拉閘」限電。浙商證券的分析師認為,這次供電緊張來自於多個方面:(1)中澳關係緊張導致進口煤炭數量顯著下降;(2)因接連發生兩起生產事故,12月5日起重慶全市所有煤礦已停工停產;(3)由於產地安全和環保監管標準嚴格,三大產煤大省之一的內蒙古今年原煤產量修復較緩。
  • 全國多地為何「拉閘限電」、供電緊張因何產生?三問答疑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徐美慧)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控制有效用電時段、用電企業錯峰生產……近期,湖南、江西等多個地區採取了限制用電措施,引發關注。 這些地方為何限電?供電緊張因何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