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華創證券:限電怎麼回事?對經濟有什麼影響?】2-3個月限電對工業品價格的影響可能比對工業增加值的影響更大。若後續限電向全國蔓延,化工、有色、黑色品種可能面臨上漲壓力。(華創證券)
事項
12月以來我國多地啟動有序用電(限電),引發多部門和社會廣泛關注。
一、哪些地方限電了?
12 月以來已有浙江、湖南、江西三省發出限電通知,多省電網處於「緊平衡」狀態: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要求至12月31日期間,省級各有關單位辦公區域在氣溫達到3℃以下(含3℃)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義烏髮改局12月13日發布《節約用能倡議書》,倡議行政事業單位儘量少開或不開空調,提議合理使用燈光照明、三樓以下停開電梯。湖南省發改委要求自12月8日起全省啟動限電措施,長沙市發改委呼籲全市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湘潭、株洲、嶽陽等多市向市民發出有序用電倡議。江西發改委要求自12月15日起,早晚高峰實施可中斷負荷,有序用電。此外,陝西、湖北、河北等多地電網用電負荷已創新高,電網處於「緊平衡」狀態。
二、為什麼限電?
針對南方多地電力供應偏緊,國家發改委17日回應了三點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主要體現在限電三省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較快,1-11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超全國水平較多。二是遭遇極寒天氣進一步增加用電負荷:12月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湖南、江西氣溫異常偏低,這些地區採暖以電力為主,遇到極寒天氣進一步加劇電力消耗;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電力保供困難。湖南外受電通道能力600萬千瓦、江西外受電通道能力26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煤電因長期高負荷運行故障風險增加,湖南岳陽電廠、寶慶電廠機組近日相繼故障停運,影響電力供應102萬千瓦。
除上述三點共性原因外,各省限電各有特殊因素,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客觀缺電」,主要由發電能力滯後疊加氣溫異常偏低、煤炭供給偏緊等客觀因素催化,後續影響可能發酵,湖南、江西以及「緊平衡」潛在限電的陝西、湖北等屬於這種情形。
以湖南為例,湖南省發改委12月8日發文顯示:「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超過冬季歷史紀錄,日最大用電量6.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電力供應存在較大缺口」。究其原因,一是湖南近年來電源裝機容量並未隨用電量大幅增長,造成高峰缺電風險不斷增加;二是湖南屬大陸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酷熱、冬寒冷形成兩個用電高峰,氣溫異常偏低造成居民空調用電需求陡增,冬季枯水使湖南水電調峰能力偏弱,新能源體量尚小;三是近期北方供煤緊張,加劇電力供給形勢嚴峻性:11月30日湖南全省電煤庫存同比下降18.5%,而近期動力煤期貨漲破700元/噸,發改委要求電力企業煤炭採購價格不能超過640元/噸,供煤形勢持續緊張。目前秦皇島港煤炭庫存仍在500萬噸低位水平徘徊(600噸附近為正常水平),供煤緊張或仍將持續,後續春運運力有限可能形成幹擾。
第二類是「主觀控電」,主要出於突擊完成節能減排目標需要,後續影響可能較小,浙江屬於這種情形。一方面,正如發改委回應的,浙江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的典型。11月浙江出口同比增長20.8%,工廠加班加點生產,客觀上增加了供電壓力。但另一方面,與湖南、江西未規定限電結束時間不同,浙江明確規定限電截止到12月31日,顯示其並不缺電,且通知明確是應省、市能源「雙控」和「減煤」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綠色發展的要求: 根據《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 年)》要求,到 2020 年,浙江將建立能源「雙控」倒逼轉型升級體系;在各市平衡基礎上,累計騰出用能空間 600萬噸標準煤以上。
三、限電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分類看,「主觀控電」的浙江限電明確在年底截止、影響有限,而「客觀缺電」的湖南、江西、陝西等地限電將主要取決於極寒天氣和煤炭供給,目前均不明朗:對於極寒天氣,根據12月18日中央氣象臺每日天氣提示,周末期間,南方降水範圍將縮小、氣溫將回升,預計下周一江南大部的氣溫將重回雙位數。南方多地電力供應形勢預計將緩和,但後續迎峰度冬形勢仍較嚴峻。對於煤炭供給,一方面,國家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確保煤炭穩定供應。煤炭工業協會也發出迎峰過冬期間「保安全、保供應、穩價格」工作倡議書。但另一方面,動力煤漲勢未停,秦皇島港煤炭庫存仍在500萬噸低位水平徘徊,後續春運運力有限也可能形成幹擾,煤炭供應形勢仍難言明朗。
參考2010年經驗,能夠大致確定的是什麼?2-3個月限電對工業品價格的影響可能比對工業增加值的影響更大。若後續限電向全國蔓延,化工、有色、黑色品種可能面臨上漲壓力。
(文章來源:華創證券)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