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2021-01-15 華景時代


華景時代的讀者,您好,我是張楠,歡迎收聽《每周好書推薦》。


這是《每周好書推薦》的第15期,這期我將為您推薦3本值得關注的好書,這三本親子類教養書,分別從孩子的情緒、英語學習和家長心態問題出發,解決親子教育中爸媽們意識到卻無從下手的問題!希望能幫助那些在教育子女中始終找不到方向的爸媽們,能真正的解決你們的迷思。


身教是比言教更好的教育。教養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帶著父母給他的天賦潛能,走出家門去發揮。

經常會聽見身邊的父母這樣抱怨:


「我家的孩子特別沒有耐心,一不如意就開始亂發脾氣,可怎麼辦?」


「我家孩子很聽話,可就是太軟弱了,是不是我管得太嚴格?」


「我家孩子的英語功課特別不好,我也不會,該怎麼辦呢?」

……

怎麼辦?教育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



做父母,擁有好的心態

比找到對的方法,更重要!


告別揠苗助長式的「偽成長」,不要急著將孩子變成「大人」,要先讓孩子在獨自飛翔前,準備更多的生存技能。像是:經歷失敗、學會原諒、認真道歉、責備不等於羞辱等。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爸媽們總會認為自己要求的、付出的就是好的、合理的。像「媽媽不會害你」、「沒關係,爸爸幫你解決!」等諸如此類的做法看似是為孩子好,可沒有真正考慮孩子的成長。到底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是值得爸媽思考的問題。


這本書從師生關係、情商管理、家人紐帶、行為心理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展開,以一個個溫暖的小故事展開,揭露了故事背後孩子成長的感動瞬間,讓家長明確「孩子真正的成長」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重視那些對孩子很重要卻總是被忽視的事!



專家視角解讀,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


不聽話,愛挑戰你的權威和耐心,凡事喜歡和你對著幹,得理不饒人,逃避問題,發脾氣,情緒化,固執極端……


你是否正在為孩子的情緒問題而抓狂?打過、罵過,你常常覺得自己快要被「氣死」,孩子的情緒問題卻沒有好轉?


如何通過孩子的行為,了解孩子的情緒,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解決孩子的情緒教養問題。


從事多年「EQ教育」與兒童發展事業的笛飛兒團隊負責人楊鈺瑩及她的團隊,進行了一場回歸教養本質的探索。


這是一本從孩子的視角看待其行為的書,告訴你鬧情緒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怎麼和鬧情緒的孩子溝通。在書中,以一個虛擬的孩子角色宥辰(他身上融合了笛飛兒教育機構遇過的多種疑難雜症孩子的特色與失控行為)為例,呈現父母在與孩子最緊密的15年中,真正重要的心態與行動準則!讓你能快速從孩子的情緒中找到關鍵點,更快的和孩子建立好良性的溝通。



一個原則:不用背

一線優秀英語老師推薦!


在國內,孩子從小學英語早已成為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但是還是會有很多孩子一提到「英語」就很牴觸。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興趣,畢竟英語是第二語言,如果剛開始學起來吃力,那麼之後就會有很多的孩子想放棄。當然最頭疼的還是爸爸媽媽,因為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去補習班,看不到孩子的上課狀態,回來還是不了解情況,自己想教,又感覺力不從心。


美國加州大學學霸夫妻運用自己的管理知識和英語學習經驗, 獨創「一三五七九」法則,幫助爸媽避免走冤枉路。用「自然發音啟蒙、單詞部首啟蒙、單詞圖片啟蒙」三類英文啟蒙法幫助爸媽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單詞學習觀念。讓爸媽和孩子都沒有痛苦的去記憶和學習單詞。更有功能性插圖,讓孩子英文能力加分,親子感情加溫!


隨書附贈全書的聽力音頻,只要手機一掃二維碼,隨時隨地隨處都可聽。堅持每天10分鐘的「磨耳朵」練習,跟著孩子一起學,利用書中的獨創的方法,了解孩子的真實「視界」,和孩子一起進步。


古話說:「生孩子容易,育孩子難」。但也不盡如此,只要爸媽多汲取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做好教育孩子的準備,多些互動,多些陪伴,讓孩子真正健康地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以上就是本周推薦的3本好書:《別讓孩子成為長不大的「大人」》《我的孩子不聽話:4216個搗蛋鬼成就的事》和《這樣學英語,我的孩子不牴觸》。


我和你一起,盤點本周值得關注的好書。我是張楠,祝你一周都有好心情,我們下周再見。

本期主播:張楠

內容策劃:張楠

本文編輯:Belle

後期製作:成成

相關焦點

  • 你的教養,藏在每一個細節裡
    有位客人著裝光鮮、時髦,在飯店裡尤為顯眼。她和同伴高聲說笑著,旁若無人一般,對周圍人投來的不滿眼光毫無顧忌。她走後不久,相同的座位上又來了一位客人,著裝樸素、氣質斯文。與上一位迥然不同,這位客人只是靜靜地吃東西,臨走前將桌上的杯子、盤子、飯餘垃圾都歸攏起來。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比如公交車上大喊大叫,遊樂場裡搶奪玩具,餐飲店裡敲碗打盤,大商場裡隨處亂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大事,但時間長了總會令人生厭,問題根源在哪裡?也許家長日常給予孩子的教養能說明一切。聽了大寶講的這個事情,我想這名同學的家長如果平時多教給孩子一些有教養的細節處理,應該就不會出現上面令老師和自己都尷尬的一幕。既然灑了水就已經是犯了錯,那就需要及時彌補錯誤,用布子擦乾淨椅子上的水才是正確的做法,而對細節不當回事,又怎會讓老師對孩子有好感呢?送孩子上學,在校門口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做事欠妥,教養不佳的行為。
  • 所謂教養,就是會在細節裡出賣你的東西
    他們說的對,但卻不如陳丹青說的精闢:「教養就是細節。」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令人舒服的細節,而最容易暴露出來的就是教養的問題。教養,就是會在細節裡出賣你的東西。真正的教養是不需言說的,因為它是一種高貴人格的自然流露。2一個人的「善小」中藏著他的教養我一個朋友在2013年的時候,騎行川藏線。
  • 童言童語裡,藏著1個家庭的教養
    莫把沒教養當「童言無忌」前不久去去參加一個家庭聚會,大家都在愉快的聊天,聊著聊著,小侄子突然對我老公說:你怎麼肥得跟個豬一樣?你看看我小姨,這麼瘦,你是不是雞腿都留給自己吃了!」《虎媽貓爸》中有個小女孩叫茜茜,和奶奶去拜訪在鄉下的朋友時,小朋友去地裡摘了黃瓜給她吃。她卻趾高氣昂地說:「上面都是細菌,你的嘴裡也都是細菌。」說完還把消毒紙塞進了女孩嘴巴裡。
  • 學者梁文道:「遍地的奢華與奇缺的教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不由得想,既然連品牌都不清楚,說明她們平時很少接觸這些東西,也說明她們的消費能力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可她們並沒有少買。或許他們大部分都是想作者的愛人一樣,多為作者代買。一個免費的店筆者和愛人什麼都沒有買,只是帶給別人很多的東西。實際上免稅店也只是奢華一角,如今大街上到處都是豪車,商場裡奢侈品商店林立。
  • 最好的教養,是懂得分寸與克制(薦讀)
    而更為難得的是,再後來看到垃圾桶,她並沒有把包裝袋扔進去,而是等到出了景區,大家都上車之後,她才悄悄地把包裝袋扔進垃圾桶。不亂扔垃圾是一種教養,而她之所以把包裝袋塞進口袋裡,直到出了景區才扔掉,是她不想因為自己保護環境反而襯出大家的不堪,這是更讓人舒服的教養。
  • 《看畫:如何欣賞世界名畫》:世界名畫背後的秘密,都藏在細節裡
    人人都是藝術家。——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近期比較瘋狂的消息是,切爾西老闆阿布花1.2億美元(約合8.5億元人民幣)拍下了世界級名畫《吶喊》,真的是有錢任性!本書使用簡潔通俗的語言,帶你輕鬆了解不同畫派、不同作品的技法與風格,讓你在名畫細節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與樂趣。
  • 龍貓:一個人的修養,往往都藏在細節裡,偽裝不來的
    細節裡的修養藏不住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裡,有戰爭的殘酷,有女性活出自己的率真,也有人類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斷向大自然索取,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愚蠢。宮崎駿的一生,就是為了動漫而來,我想造物主在製造宮崎駿的時候,給他貼上了動漫師的標籤。讓他藉助自己手中的畫筆,為這個世界發聲,讓人們從混沌中驚醒。
  • 「狂懟郭德綱的博士夫妻」刷爆朋友圈:教養,比學歷更重要
    可這對夫婦,言語舉止之間,都不把郭德綱這位前輩放在眼裡,對于謙老師也是直呼其名,說話時還習慣用手指人,這些小小的細節,都暴露出他心底的狂妄和不自知。,對積極解決問題的工作人員不表示感謝,反而大打出手,生而為人,你沒教養的樣子真醜。即使有再高的學歷、再好的豪車、再名貴的手錶,如果學不會尊重和教養,也只是徒有皮囊。而那些有教養的人,即使站在泥土裡,也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 微喪·氟西汀·壁紙:愛不愛,都藏在細節裡
    愛不愛,都藏在細節裡。 11.For you, I choose to bless you silently. 對於你,我選擇默默祝福就好。 12.If you don't love me, just say it.
  • 你沒教養的樣子,真醜
    可車主卻不依不饒,甚至口出狂言奔馳車主不僅對著外賣小哥「口吐芬芳」,還拿起水杯向他臉上潑水,更是揚言要動手打人,沒教養的醜陋暴露無遺。作家蘇更生曾經在一篇文章裡寫道:一直以來我都在琢磨到底什麼是教養,是不是穿阿瑪尼比穿班尼路有教養?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一個人,可以佯裝一切,卻無法佯裝教養。教養,是一個人從骨子裡透出的氣質,藏不住,也裝不來。古人說,君子有九思,和顏悅色佔其三:「色思溫,貌思恭,忿思難。」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
  • 真正有教養的人,大都有這幾個特質,福運自旺
    人的一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順風順水,幸福安康。然而,一個人一生的福報,都在於自己的修行;一個人的運氣,都關乎自己的教養。正如俗話所說: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那些有教養的人,才是上天要幫助的吉人。
  • 「餐桌見人品」,想要看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吃頓飯高下立判
    應採兒提到的這些餐桌禮儀,雖然都是小細節但卻非常重要。「餐桌見人品」,想要看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吃頓飯高下立判有次和朋友去吃飯,就在一個餐廳裡,見到了兩個孩子截然不同的餐桌表現。不得不說,孩子就是父母的照妖鏡,在餐桌上的種種表現都是家庭教養的體現。所謂「餐桌見人品」,從餐桌上就可以看到一個孩子的教養、人品好與壞,看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那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帶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洪蘭說:「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它只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就是公交車上不吃韭菜盒子,圖書館裡不大聲說話,和他人一起吃飯不吧唧嘴……那麼如何教會孩子不打擾別人呢?
  • 教養教養,養育嬰兒需要學習嗎?是母性本能還是要後天教育?
    教養,教養,人們一直都在關注著怎麼教的問題,突然間來了一個事情,讓人們對養也不得不費一些頭腦來想了。也是這幾天的事,網上流傳一個新手媽媽依著培訓機構訓練3個月,嬰兒在趴睡過程中啼哭不止,2小時後不幸身亡,全程目睹。
  • 教養是一個人生命的層次,更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01懂得尊重他人,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是一種教養前幾天無事與朋友一起去音樂廳聽了一場小提琴演奏會,整個現場人員爆滿,但大多數人都是安靜地聽著演奏者拉奏小提琴,然而坐在前方的一對青年情侶卻時不時發出一兩聲笑聲,演奏會開始好一會還在嘀嘀咕咕,這在安靜的大廳裡顯得格外顯眼。
  • 6歲小玥兒「淑女坐」走紅,優雅中透露教養,網友:大S太會教了
    小玥兒的打扮很淑女,一身白色的長袖連衣裙和粉紅的發卡襯得她整個人都比較嬌小。有個小細節也值得注意,那就是小玥兒緊緊並著雙腿,身上還帶有大S的氣質,而這一標準的"淑女坐姿"也是讓很多人自愧不如。6歲小玥兒的"淑女坐姿",優雅中也透露出家庭教養。
  • 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取決於家庭的教養和個人的自身修養
    如果一個人說你沒教養,那就上升到了家庭矛盾,說明人家對你以及對你整個家庭的不認可。現在的人三五九等,在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立的,一個家庭同樣的教育,同樣的成長環境,,但是就是會培養出不同的人來,可能強勢,可能懦弱,可能善良,可能狡詐......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深度好文)
    人情客往也是如此,有來有往,大家都好。和這樣周到的人相處,就算他不善言辭,不幽默風趣,也會安心舒服。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還是客氣點,禮尚往來的好。爸爸碗裡藏了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父親指著碗裡的兩個蛋告誡兒子: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